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艳波 《奋斗》2008,(12):54-55
八五七农场位于黑龙江省密山市东南部,近年来,农场与密山市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平台共建,共同发展”的原则,以大农机具跨区作业为载体,实行农机共建:以标准化农田管理为重点,实行农业共建: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纽带,实行城镇化共建:以互派挂职干部为切入点,实行人才共建:以教育医疗共享为依托,实行社会事业共建。通过场县共建,农场与密山市呈现出相互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良好态势,实现了互惠双赢。  相似文献   

2.
南瑞江 《世纪桥》2007,(11):81-82
区域旅游合作开发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陕西与湖北两省区城旅游合作开发应做好以下几点:确立开发重点;区域共同规划;整合旅游线路;共建旅游信息平台。  相似文献   

3.
《奋斗》2018,(14)
正佳木斯市前进区充分发挥中心城区要素聚集、资源丰富、商圈集中等优势,深入开展"以党建为引领、以发展为目标、以服务为主题"的共驻共建活动,通过组织共建、队伍共管、资源共享、活动共抓、发展共促,与驻区单位共建了优势互补,互促双赢的区域一体化融合发展新格局。一、以强核心为引领,构建区域一体化党建效能新格局一是组织联建,实现全覆盖。成立了前进区区域一体化党建工作联席会和20个社区党建联席  相似文献   

4.
南北合作共建皖北现代产业园区,是安徽从战略层面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创新之举。五年多的合作共建,园区综合绩效如何?本课题选取南北合作共建的三个市域的皖北现代产业园区,对园区规划建设状况、经济发展状况、税收及财政收入状况、固定资产投入状况及利用内外资状况等发展指标体系,进行综合绩效评价研究,通过评价:剖析南北共建园区存在的突出问题,力图解析同步出发的合作共建产业园区发展成效不同的机理。并从完善基础设施功能配套建设、完善发展要素保障机制建设、完善园区招商引资模式建设、完善共建园区管理体制建设、完善合作共建共享机制建设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提升合作共建园区综合发展绩效。  相似文献   

5.
孔繁海 《奋斗》2012,(8):52-53
近年来,萝北县和农垦宝泉岭管理局按照省委的部署,实施区域共建发展战略,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形成了互帮互进、互利共赢、携手发展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金山区主动适应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时代趋势,结合地缘、人缘、业缘等毗邻地区实际,率先在国内探索了"毗邻党建"引领区域联动发展的工作模式。通过三年来的探索,沪浙跨界治理、协同发展、共建共享、共惠于民的实践效果引起多方关注。  相似文献   

7.
范志国 《奋斗》2006,(3):42-42
统筹区域发展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和内在要求。近年来,五大连池市结合实际制定了《场市共建工作实施方案》和《场市共建工作规划》,依托自身独特的地缘、资源和区位优势,坚持“资源共享、平台共建、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与区域内的7个国营农场、11个部队农场、4个监狱(所1、五大连池风景区和沾河林业局等单位加强联系,在场市共建、农业产业化、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有着深刻的国际、国内背景,对区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需要做好总体规划,创新合作模式,建立合作机制,聚力"五通"建设,加强风险识别与控制,特别是要充分发挥新疆特殊战略作用并打造核心区。  相似文献   

9.
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国提出共建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倡议。这是在深刻分析国际形势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区域合作与发展的重要尝试。从区域性公共物品供给的视角分析,有效的公共物品供给能够更有针对性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打通阻碍。共建中蒙俄经济走廊,要着重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能合作、生态环保、人文交流等多层次的公共物品供给,发挥各自优势,补足短板,促进中蒙俄合作迈上更高水平。  相似文献   

10.
《党建》1994,(12)
走区域共建道路乔有俊精神文明建设走区域共建道路,就是在一定区域内成立一个由街道牵头,吸收大单位领导参加的地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统一领导各单位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整体规划、划片包干、责任到位、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区域共建道路有两点好处:一是可以结合实...  相似文献   

11.
上海市嘉定区教育局党委立足区域教育综合改革新形势,在推进集团化学区化办学新布局中,探索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构建集团化学区化网格党建工作新机制,通过创新组织架构、设计项目清单、健全工作制度、强化督查考核、关注队伍建设、注重党建研究、拓展共建视野等途径,以党建引领促融合发展,推动品牌共创、活动共建、人才共育、发展共推、成果共享,力促党建工作与教育综合改革同频共振、双融共进,在推动党建工作质量提升的同时提高区域整体办学水平。  相似文献   

12.
杨小友 《当代贵州》2023,(51):30-31
<正>广州和安顺聚焦产业发展,开展产业合作、园区共建,推动区域共同发展,以产业兴旺推动乡村振兴,勾勒产业兴、百姓富的美丽图景。蔬菜基地葱茏翠绿,精品水果甘甜可口,生态茶叶热销市场,工业项目如火如荼……在安顺市,随处能看到广州市参与产业发展的影子,生动呈现穗安产业合作的美丽景象。今年以来,广州和安顺聚焦产业发展,开展产业合作、园区共建,推动区域共同发展,以产业兴旺推动乡村振兴,勾勒产业兴、百姓富的美丽图景。  相似文献   

13.
黄细嘉  邹春荣 《求实》2006,(3):64-67
江西及周边七省进行区域旅游合作,一方面除了要采取诸如整合资源、共建品牌,连点成线、搭船出海,扩大交流、活跃市场,注资兴业、扶强助弱,取长补短、优势互补等传统的普遍意义上的合作形式外,更重要的是要根据江西及周边七省发展的不同状况,积极探寻多边互动合作的途径和方法,创新我国区域旅游业合作的模式,采取区域性旅游大板块、资本市场促动发展、分区定位各得其所、多边合作点圈结构、互为目的地互为市场等模式,促进江西与周边地区旅游的全面合作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2010年,武汉市武昌区水果湖街党工委紧紧围绕创先争优这一主线,坚持共驻共建这一品牌优势,以争先进位、争创一流、争做表率为目标,积极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有力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和地区的和谐稳定。一、围绕发展抓党建,在共创共赢、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上创先争优  相似文献   

15.
长三角区域红色教育一体化的主要动因源于长三角区域独特的历史文化渊源以及教育、经济的一体化发展。目前,长三角区域红色教育与"四史"学习渐有互动联合之势,培育高素质的红色育人队伍与红色教育形成叠加效应,红色教育与新技术新业态产生多重推动力。长三角区域红色教育一体化系统建构,有助于实现红色教育资源的融通共享,促进红色教育主体的合作共建,推动红色教育要素的协同共创。  相似文献   

16.
“今年,我们希望边界两地双方联合开展两三件工作,加强边界之间交通治理、乱建乱搭治理和禁毒防艾工作。”9月,在昭觉县地莫乡和布拖县拉达乡,昭觉县庆恒乡、特布洛乡和美姑县洛俄依甘乡边界两地共同召开的由双方组织部门牵头组织的边界区域联合党工委成立暨携手共建工作交流会上,双方负责人如是说。会上正式签订了边界区域党组织共建协议,举行了挂牌仪式,边界区域两地携手共建正式扬帆启航。  相似文献   

17.
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共谋川渝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和重庆是长江上游经济带的核心区域。两地在社会、经济、产业、文化、历史、资源、交通诸方面,有着十分紧密的依存和互补关系,两地合作共建长江上游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带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需要,是双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文章针对川渝合作共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目前面临地方政府"经济人"行为、区域协作制度缺失、经济欠发达和资金缺乏制约难题,提出川渝共建长江上游屏障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陈婷婷 《先锋》2023,(10):16-24
<正>“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跨越不同文明、文化、社会制度、发展阶段差异,开辟了各国交往的新路径,搭建起国际合作的新框架,汇集着人类共同发展的最大公约数。”从亚欧大陆延伸到非洲和拉美,从“大写意”进入“工笔画”阶段,从硬联通扩展到软联通……十年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从无到有,蓬勃发展,取得丰硕成果,镌刻下改变世界发展轨迹的深刻印记。面向国内,在积极推进区域重大战略与共建“一带一路”衔接融合下,不同战略位势、区位条件的城市如何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以上海和成都为例,本期“先锋会客厅”特邀相关专家、成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关处室负责人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正2013年9月8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同年10月,习近平主席访问东盟时又提出了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一带一路"是新时代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战略构想,对推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深化我国对外开放、促进我国区域经  相似文献   

20.
信息速览     
《北京支部生活》2014,(11):38-43
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举行 11月11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怀柔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各成员领导人围绕“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主题深入交换意见,共商区域经济合作大计,达成广泛共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会议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面对新形势,亚太经济体应深入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打造发展创新、增长联动、利益融合的开放型亚太经济格局,共建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为亚太和世界经济发展增添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