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略,建设法治国家的成败在一定意义上取决于公民对法律信仰与否。法律信仰是民众生活和谐有序的重要基石,也是法治国家得以实现的关键。本文对我国公民法律信仰缺失的原因进行分析的同时,对公民法律信仰的培育提出了几点粗浅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公民把法律信仰作为其内心理念的基础。法律信仰是法治的真正意蕴,是法治的必然要求,是实现法治的内在驱动力,但是,我国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实中都是缺乏法律信仰的,我国公民还没有建立起对法律的信仰,这成为我国法治建设的主要障碍之一。本文就从法律信仰的基本理论入手,简要的阐述法律信仰的来源以及信仰与法律的关系,并就我国法律信仰的现状以及培养公民法律信仰对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意义与作用开展论述。希望本文就法律信仰有关方面论述能为法律实现其在社会中的历史责任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如何使法治成为国民的信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个法治国家,法律必须被国民信仰,且被国民信仰的法律只能是和必然是良法。在我国,要使国民信仰法律,信仰法治,必须通过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制度的改革,逐步形成和创设起使法律能够顺畅运行、公权力受到严密制约、违法行为受到有力制裁、社会正义得到有效维护、法治文化深入人心的法治国家机制。这种机制一旦形成,法治自然而然地就会成为国民的信仰。  相似文献   

4.
关于中国农村法律信仰危机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绝大部分,农村法治建设将直接影响着我国依法治国的进程,而广大农村村民的法律信仰状况却不令人满意.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体认知问题,也有客体专门性问题;既有历史文化原因,还有法律运行状况及社会控制层面的因素.因此,要培育农村法律信仰,使法律成为农民的必需品,从而实现农村乃至整个国家的法治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5.
“法律信仰”这一命题是国内学者对伯尔曼教授本义的误解。我国建立法治的途径不能依赖法律信仰,中国法制化建设的关键是树立法律信念、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增强法律权威和法律至上的观念。倡导“法律信仰”会使国家法律丧失不断改革、完善和进步的可能与动力,从理论上把中国法治建设引入误区。因此,有必要对这一命题进一步进行反思和批判。  相似文献   

6.
论现阶段国民法律信仰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迈向法治社会进程中,一个不言而喻的要件就是确立国民对法治这种治国方略的信任感;而法律能否成为信仰,能否得到全社会的普遍敬重和认同,则成为建设法治国家的关键。法律信仰是无形的,但却是在真实地发挥作用的一种文化支撑点。无数事实证明了,当前公民对于法律的功能缺乏足够的信任,是我们实现法治目标进程中的重大障碍。因而,如何培育公民的法律信仰,是中国推行法治所必然要解决的问题。一 国民法律信仰的现状及原因分析法律信仰是社会主体基于对法的现象理性认识的基础上而产生的一种神圣的体验,是对法的社会功用的一种心悦诚服的…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出了建设"法治中国"的号召。而公民信仰法律是建成"法治中国"的必备前提,也是"法治中国"真正建成的客观表现。一定意义上讲,"公民信仰法律"与"法治中国"是同义语,二者相互促进、相伴而生。当前我国一些公民并没有完全对法律产生信仰,最重要的原因是法治各运行环节的建设还不够完善、法治赖以依存的社会条件建设仍比较滞后。梳理这两个方面建设的具体要求,以推动我国公民法律信仰培育工作和"法治中国"的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的法治建设直接影响着我国依法治国的进程,而广大农村村民的法律信仰状况却令人担忧。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农民对法律对的认知不够;农村法律运行信用度低,缺乏法律权威;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以及农民无法负担高额的诉讼费用等四个方面。因此,要多渠道培育农村法律信仰,使法律成为农民的必需品,从而实现法治建设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法律信仰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信任、信服和敬畏,是内心的价值追求与法律价值取向的一种心灵相契.法律信仰是法治的精神内核和意蕴所在,是实现法治的内在驱动力.在对当下中国法律信仰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着重探究民族法律信仰危机的症结所在,进而立足于理论研究和现实考量,提出促成法律信仰生成的一些对策与措施,以期为我国和谐社会和法治建设带来些许思考.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文化基础。当前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应从四个方面努力:一是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二是培养公民的法律信仰;三是深入开展法治实践;四是完善我国法治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1.
法律信仰的内在悖论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法律信仰目前在中国面临着特殊的遭遇和困境。中国法制在逐步确立法律信仰的过程中面临着几组悖论性问题,主要从法律信仰对于人与对于法的内在性、法律信仰的理性世俗化与神圣性、合理性与非理性、功利性与超功利性、守法的无知性与批判反思的自觉性等关系中,展示出法律信仰问题的复杂性和内在矛盾运动。  相似文献   

12.
我国尚法理念缺失根源在于农业文明的人治文化模式,当法律难以直接成为信仰的对象时,则必须通过现实社会主体以理性自觉塑造出尚法理念。大学生尚法理念的培育有利于打破这样一种二律悖反:缺乏法治文化模式难以塑造具有尚法理念的法人格体,不具有尚法理念的法人格体难以生成法治文化模式。  相似文献   

13.
法律体制内的思考是法治的重要体现,随着我国法治的建设,出台了大量的法律、法规,人们的法律知识也有了一定提高。但是,遇到涉及法律性问题时,人们能否自觉运用法律思维进行评价则不无疑问。以提前还贷为例,可以展示法律解释方法的应用,以及我国体制外思考的现象,证明法律适用方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而强调体制内思考的重要性,这对我国法治建设、人们法律信仰的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适应信息社会网络时代的迅猛发展,我国一些院校相继开设了法律与电子法务专业,法律与电子法务专业素质教育的实践途径,一是培养学生具有尊崇信仰法治的职业基本精神;二是优化课程体系,构建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平台;三是改革法律与电子法务专业的教学方法,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四是构建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  相似文献   

15.
论法律信仰     
所谓法律信仰,一是指社会广大人民群众对法律的神圣情感;二是指法律信仰必须转化为绝大多数社会成员对法律活动的积极参与.要形成法律信仰,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社会大众权利意识的强化;政府守法榜样的遵守;公民法律意识的培育.  相似文献   

16.
生态习惯法对西部社会法治的可能贡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习惯法对法治的可能贡献取决于其自身所具有的认同性、变迁性、中介性等特征,在这个意义上,生态习惯法最有可能对西部社会法治给与贡献,因为出于生存关照,生态在西部民族地区表现为一种“生活的样态”,民众将生命、精神与自然生态相统一,并与民族宗教精神的高度契合,使得生态习惯法具有了普适性与效力保障,这既构成了生态习惯法对西部社会法治的可能贡献的理由,又对西部社会的法律信仰、法美学构建具有进一步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农村法制建设过程中,国家法律之推行得不到农民应有的尊重,是有其现实和历史原因的。而民间规范大行其道,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与法律互动中适用民间规范是当前推动农村法制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亲属法无论是在属性上,还是在功能上都具有其独特品质,而夫妻财产关系不同于一般的财产关系,它是以身份作为前提,因此其在属性和适用规则上与财产法皆有不同.如果亲属关系立法及司法解释忽略这一点,则必然走向自己的反面,从而导致亲属法及其所调整法律关系的异化,使得亲属法时常变得不近人情,甚至产生负能量.如何避免和防范法律和法律关系异化,促使民众认同法律,不对法律规则产生疏离感,我们应该做出何种努力和承担何种学术担当.理论研究只有与人们实际上如何形成信念以及如何按照信念而行动的研究结合起来,法律的异化才可以避免.  相似文献   

19.
法理作为我国法律的正式渊源 ,是基于现实的明智选择。本文从理论上阐明法理的具体指称 ;在技术层面上则以疑难空白案件为平台 ,通过法理—判例—法官造法三者互动关系的考察指出法理作为我国法律渊源的现实性、必要性、可能性 ,最后落实到中国法律渊源体系的重新构建。  相似文献   

20.
刑法学作为法学教育核心课程,在新形势下其教学理念与方法均有必要进行某些改进。在刑罚部分的教学中应注重理念变革与深化;学习刑法不仅要习得刑法条文,更应理解支撑条文的法律理念与信仰;案例教学法的恰当运用,将使学生的职业技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