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肖扬伟 《工会论坛》2011,17(3):145-146
公正是人类历史上孜孜以求的道德价值目标。公共行政的主体———政府作为权力的实际掌控者和实际行使者,担当代表着民众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重任。公共行政的公共性决定了其实质就应该要求行政公正,现代社会纷繁复杂的利益关系要求公共行政管理者能够平衡各方利益关系,而由于公共权力的所有权和实际行使权的相对脱节,权力的变异很难避免,公共权力只有在公正的轨道上运行才不会沦为某些个人和集团谋求自身利益的工具。  相似文献   

2.
在变革传统的"政治——社会"关系和新的政治生态主题中,作为公共行政重要的实践场所和理论反思的良好契机,公共文化服务以其公共性和所涵盖的现代民主价值决定了行政伦理将是揭示其本质特征、价值诉求及其与行政行为关联的必要框架。从行政伦理的视角出发,我们将有效探讨公共文化服务中应有的价值规范及其意义、原因和可行性的实践方向。  相似文献   

3.
公共管理热的冷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共管理"并不是"重塑政府"的理论,也不是行政学发展的一个新的理论范式.在某种意义上,它恰恰是西方的工具主义精神的复辟.从学科结构上来看,公共管理的概念所表明的只是与"行政管理"、"公共行政"有所不同的研究领域.如果把公共管理作为一种理论来加以介绍和建构的话,是有着方向性的错误的,但是,如果把公共管理的问题作为一个学科来建设,则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在公共领域主体、关系和研究视角的三维分析框架中,最大区别是"行政关系"这一项。"行政关系"使得公共行政、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公共事业等学科形成了曲折、交叠的发展历史轨迹和逻辑路径,也使公共行政学作为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的通论性课程显得必要而合理。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应该综合集成各方面的专家,将通论和技术连接起来,解决关乎公共又细致入微的公共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特定的权力转型期,公共权力的配置、运作的格局没有实质性的革新,公民参与问责的权力得不到保障,行政问责的“内部化倾向”还没有根本转变,这是当前制约我国行政问责发展的主要因素。文章以公共权力转型为分析视角,从文化和制度两个维度分析并论述了公共权力转型期我国公民参与行政问责的障碍、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公共行政监督,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政治生活现象,它蛤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后,随着国家的出现,与公共权力一道相伴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们共同构成了国家职能的有机组成部分。公共权力的每一次职能扩张,同时也会相应地要求对它的控制与监督功能的放大。在西方,监督早就成为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相互制衡、相互作用的一种重要机制。其后日臻完善,逐渐形成一套全方位的纵横了阡陌的公共行政监督体系。在中国,自秦朝中央封建政权的建立,便产生了一套利用行政体制自身对行政执行人员的行为道德和履行职责进行监督的功能,王权统治下对官吏的行政监督,对促进官员的廉政勤政和封建监督体系的建立,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新公共管理作为公共行政学发展的新近范式 ,正日益引起我国政府和学者们的关注。弹性的、以市场为基础的新公共管理不仅对西方现行的政府改革产生了实质性的作用 ,更从深层次上改变了人们对某些问题固有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公共产品、公共服务是公共行政学的两个基础性概念。对于这两个概念,学术界至今没有形成共识。认知产生分歧的原因是:脱离概念的发生学语境,混同概念的层面差异,误导概念的相互关系。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概念的意义不同;关注的层面不同;影响的变量不同。在使用这两个概念的时候,注意它们之间的差异,可以避免理论的误读与实践的误导。  相似文献   

9.
公共行政向新公共管理的转变 ,不是简单的否定和替代 ,而体现的是在二者内在相通性基础上的发展递进性关系。官僚制是政府运行的基本结构和重要方式 ,新公共管理的范式并不能实现对官僚制的摈弃和革除 ,而只是对其存在的弊端和时代缺陷进行修缮。新公共管理与官僚制的内在逻辑关系 ,对于我国的行政改革的价值定位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论公共需求与供给:公共行政研究的基本主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社会公共需求与政府公共供给的关系,是公共行政学研究的基本主题.公共需求与供给的关系发展史,就是一部公共行政发展史,也是一部公共行政学的发展史.公共需求与供给作为公共行政的基本关系,决定着公共行政学研究的基本框架,是我们构建公共行政学科学体系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基于民主行政理论视角,通过分析新公共管理运动中,政府再造者对政府与其内外部行政环境关系的调整,本文认为新公共管理在追求行政效率的同时,也蕴含着对分权、参与和回应性等民主价值的关怀。  相似文献   

12.
公共行政领域的公共精神:内涵、价值及其培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市场经济的变革,在公共行政领域,如果过分强调个人权利和自我利益,忽视公共利益,便会有脱离公共生活,丧失公共精神和公共责任感的危险。以公共行政领域为研究范围,在分析公共精神内涵的基础上,探讨公共精神的价值,探讨公共精神的培育思路与途径。  相似文献   

13.
权利时代的到来伴随着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公民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寻找他们的权利,正是公民的相关诉求使媒体走入公共领域并于此域中形成公共舆论。公共舆论作为公民政治权利之一是宪法和法律确定、赋予并加以保护的,其存在对发挥警察权力的功效有着积极的作用。权利和权力理论是政治学的重要理论,而警察权力与公共舆论正是这一理论的外化。警察权力面对公共舆论应开辟新路径。  相似文献   

14.
新公共管理是80年代以来兴盛于英、美等西方国家的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和管理模式,也是近年来西方规模空前的行政改革的主体指导思想之一。它以现代经济学为自己的理论基础,主张在政府等公共部门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方法和竞争机制,重视公共服务的产出,倡导在人员录用、任期、工资及其他人事行政环节上实行更加灵活、富有成效的管理。新公共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共行政发展的规律和趋势,而我国恰好处于行政管理改革的关键时刻,因而对我国行政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公共管理"在西方国家开始成为流行术语,它与传统公共行政成为同一研究领域中两个难以区分的概念。本文试图从思想发展的历史角度对这两个概念进行分析。作为独特的研究领域,公共行政的界定带有极大的模糊性,存在着范式论争、分离与危机,只有整合公共行政的主流范式与非主流思想,把公共行政的制度性定义、宪政主义定义、规范性定义及组织性定义结合起来,才能把握公共行政框架的丰富性。公共管理作为一整套旨在提高效率的经济理论的产物,其价值取向的偏狭性和"公共性丧失"的危险性使它不能脱离公共行政的根基而存在。促进二者的融合是思想史的历史选择。  相似文献   

16.
公共管理的兴起与行政法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政法的发展总是与行政实践相伴而行的,当今各国都兴起了以新公共管理为主要内容的行政改革。行政主体多元化和行政方式非权力化被认为是新公共管理的比较明显的两个特征。中国的行政改革理应遵循公共管理的社会化、市场化取向。传统的行政学理论已经不能解释公共管理中多元化的行政主体和非权力性的行政方式的新变化。行政法在公共管理实践和改革的背景下必须转变传统行政法观念,即从国家行政观念转变为行政包括国家行政和社会行政的公共行政观念,必须顺应公共管理的社会化、市场化取向,顺应行政主体多元化和行政行为、方式非权力化现象日益增多趋势,补充、丰富和发展行政法内容。  相似文献   

17.
公共权力异化的根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权力在行使的过程中会产生异化现象,公共权力异化的原因,既有公共权力主体的趋利性,又有制度上的缺陷,更有公共权力制约机制的不完善。公共权力的异化有很大的危害性,因此,必须针对公共权力异化的原因,强化道德自律机制,在公共权力内部实行合理分权与制衡等对公共权力异化加以遏制。  相似文献   

18.
警察行政监督是公安管理职能实现的有力保证,是防止滥用权力和权力异化的重要手段,是保证国家机器正常、协调运转的主要条件.人民主权思想是警察行政监督机制的理论支撑,“经济人”假设是警察行政监督必要性的有力佐证,严格法治是厉行警察行政监督的有效手段.耙梳警察行政监督的理论基础,探讨警察行政监督的生成机理,对我国警察行政监督机制的创新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公共行政的过程是公共权力在公共行政中的运行过程,公共行政权力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合法性、有效性、公共性及其与私人性的内在冲突。公共行政权力不仅是公共行政得以产生和有效运作的客观基础和逻辑起点,也是公共行政正义价值的客观基础与依据。  相似文献   

20.
新公共管理运动具有与传统公共行政不同的表现形式,将使我国的公共管理实践发生许多新的变化。传统的行政法学相关理论面临挑战,行政法学研究要着眼于新公共管理运动的现实,在理念、主体、内容、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以满足实践的需要,促进已彰显新公共管理色彩的我国公共管理改革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