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代潮》2003,(22)
广州拟设“无丐区” 广州市民政局社会事务处钟春文副处长建议,在广交会、世博会等重大政治、经济活动场所,公安、省、市政府门前及广州形象工程、窗口地段设立一些“禁讨区”,在这些区域内将禁止流浪乞讨行为,这样既尊重流浪乞讨者的权利和意愿,又能基本保证广州市整个的城市形象和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  相似文献   

2.
《春秋》1994,(3)
武训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人物。在长达2000余年的封建社会中,武训是行乞兴学第一人。他为使穷家子弟得到受教育的机会,行乞募化近40年,在山东堂邑、馆陶、临清3县各办了一处义墊。他被誉为“千古奇丐”,欧洲辞典称其为“无声的教育家”。武训的一生历尽艰辛,饱受磨难,充满传奇色彩。  相似文献   

3.
乞讨,古今中外在人类社会里都存在。是一个社会问题,然而.在当今的社会里“职业乞讨”的现象再次出现,而且大有发展趋势。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采取必要措施制止和消除。一、乞讨“仪仗队”在长江三峡风景名胜旅游景点的丰都、万县、奉节、巫山等处.只要旅游船一靠岸.成群结队的乞讨者就涌上码头,列队向中外游人要钱。这些乞讨者好似列队在欢迎游客们的光临.因而人们给它丢了一个雅号“乞讨仪仗队”。这是一批“职业乞讨”者组成的队伍,他们每天按时到此.风雨无阻,只要听到游轮汽笛一鸣,就不约而同向码头靠拢、依次列队行乞。…  相似文献   

4.
苗族爬花杆“爬花杆”,滇东南、滇南一带苗族喜爱的一个传统体育项目。花杆选择高大、挺直、溜滑的青松或柏树,削校去皮,杆顶礼上簇簇五颜六色的鲜花和彩旗,同时在杆顶挂一葫芦好酒。推举一位德高望众的长者当“花杆头”,并由他选定立花杆的位置。花杆必须在节日(花山节)的第一天早晨太阳出山之前把杆栽好。比赛时,赛手先上杆,后下杆,下杆时要求头朝下,一上一下,快老为胜。优胜者得以品尝杆顶美酒。还有另一种比赛方法是“倒爬杆”,即爬杆时脚朝上,头朝下,以肘脚夹住花杆使劲往上爬,在一定时间内以先爬到杆顶为胜。赛马云南…  相似文献   

5.
在上海检察机关的公诉人群体里,二分院公诉处处长助理张申杰是个年轻的“老人”。称其年轻,是因为1970年代中期出生的他未届不惑,长相青春;称其“老人”,则是因为他自18岁入行,已在公诉人岗位上做了十几年。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大》2010,(1):27-28
“在我国艺术事业单位,往往无论什么专业,都强调论文多少来评价专业水平以晋升职称。”针对艺术专业中存在的“一杆称”评价人才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西安音乐学院院长赵季平建议,我国应该建立艺术专业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7.
乞讨者的收一直是一个颇受关注的话题,多年来,存在各种传闻,有的声称乞丐们大多背后是乞讨集团,乞丐头子身价不菲等,最近本埠的一则新闻说,乞讨者收高过低保线,通过在每月500元-1000元之间,言下之意,乞讨者在广州的小日子过得还是较为滋润的.  相似文献   

8.
街头卖艺人     
前两天.合肥城隍庙来了一对残疾人行乞者。和惯常的乞讨者一样,他们的面前也摊着一方红布.红布上写着:“我们是一对残疾者,诚望贵地父老乡亲给予热情帮助”。但他们又与惯常的乞讨者有着显然的区别:没有通常和贫穷联系在一起的的屈辱、卑贱的可怜相,他们有的是体面和自尊,还有他们付出的劳动──那技艺娴熟的音乐演奏。年龄大的拉二胡,年龄小的吹笛子.全都疑神贯注地投入,演奏的乐曲有《包青天》、《唐明皇》等电视名剧的插曲.还有叫不出名字的二重奏。那乐曲撞击着行人的心扉,让人不由自主地产生透不过气一的感动。这时观者如…  相似文献   

9.
《中国民政》2014,(4):54-54
衣衫褴褛或者身有残疾的乞讨者以往部被视为弱势群体,然而,从近几年相关报道可以清楚地看出流浪乞讨已经逐渐成为了一种“职业”。3月13日,凤凰卫视《社会能见度》栏目报道了“东莞丐帮”调查节日,再次颠覆了人们的观念,其突破底线的残忍、泯灭人性的沉沦激怒了全国民众。在声讨犯罪吲伙恶劣行径之后,舆论将焦点集中到两个问题上:一个是政府不作为,另一个是面对乞丐该不该给钱。  相似文献   

10.
中国行省制的创建朱丽华“行省”,也称“省”,是“行中书省”的简称。行省之制源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行台”。三国曹魏高贵乡公甘露二年(公元257年),行台出现。行台是行尚书台的简称。当时,以尚书台为中央行政机构,行尚书台是尚书台的派出机构。尚书台改称...  相似文献   

11.
如今的迎来送往、喝酒陪客的酒桌上又多了一个“节目”——说“段子”。不过,这“段子”可不一般,必须带色才行。什么“色”呢?黄色。所以,有人称它为“黄段子”,东北叫“黄嗑”,实际上也就是“黄色笑话”。  相似文献   

12.
西方人用一则笑话非常典型地讽刺了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网络股成为投资者的宠儿这一现象:有个乞讨者用一顶破钢盔放在路上,钢盔上写着“beg”(乞讨),结果一天下来挣不到几个硬币。另一个乞丐在钢盔上写着“e-beg”,于是吸引来许多施舍者,赚了大钱。还有一个乞丐用标明“beg.com”字样的钢盔乞讨,结果吸引来许多著名电脑公司的老总与之谈主意。  相似文献   

13.
以倡导“爱的教育”闻名的现代教育家夏丐尊,早在上世纪20年代,就把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和孟德格查的《续爱的教育》,先后译成中文。至今,这两本教育名著和夏丐尊先  相似文献   

14.
黄浦江     
《上海支部生活》2011,(12):61-61
原名“黄浦”,近代以后称“黄浦江”。长江下游支流,发源于淀山湖,向东流经阈行曦东折向北流,到吴淞口注八长江,全长114公里,是流经上海的最大河流,  相似文献   

15.
刘丽华 《两岸关系》2013,(11):37-37
9月28日,由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主办,中国华艺广播公司承办,西北大学新闻学院、台湾世新大学传制中心、西北大学校团委、福建中医药大学协办的“少年西北行盛世中国梦”联合采访活动在享誉“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之称的古都西安举行。  相似文献   

16.
于莉娟 《小康》2009,(5):40-41
“我说行,你就行,不行也行,我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如果是这样一种专横环境,你还愿意在其下生存吗?令人惊讶的是,接受我们采访的海归学者称,这是发达国家科研环境的普遍写照。  相似文献   

17.
蓝色情愫     
清晨 ,繁华的综合集贸市场。各家摊点都在上货、清扫、擦拭。各色车辆进进出出 ,讨价还价 ,鸡吵鹅叫不绝于耳……突然 ,一处肉床前传出吵闹声。一男人手拿一杆大称 ,冲着位手把编织袋的中年男人叫道 :“怎么?涮我?讲好了价 ,称也称了 ,你说不卖就不卖?”握口袋的人不甘示弱 :“怎么?不卖就是不卖 ,你的称不准 ,我这头猪在家都称过 ,再掉称也不能掉了好几十斤。”买肉的 :“嗬 ,你反恶我一口 ,折腾我一大早晨 ,末了埋汰我一顿 ,你是活腻了!”卖肉的 :“活腻了?我是宰猪的 ,见红见惯了。”买肉的把称往地上一摔 :“好!正好灌肠子没血”…  相似文献   

18.
清真寺是穆斯林举行礼拜、宗教功课、宗教教育和宣教等活动的中心场所。是阿拉伯语Masdjid的意译,意为“叩拜处”,即礼拜安拉的处所。从历史上看,中国人对清真寺有不同的称呼,唐代时称“礼堂”,宋代称“礼拜堂”或“祀堂”,到元、明时称“清真寺”、“礼拜堂”。  相似文献   

19.
世博园巡礼     
《今日中国论坛》2010,(1):52-53
英国国家馆主题:“让自然走进城市”造型亮点:“种子圣殿”整个建筑最大的亮点,是它的核心部分:“种子圣殿”。它是6层楼高的立方体结构,周身插满约6万根透明的亚克力杆,这些亚克力杆向外伸展,随风轻摇。白天,光线透过透明的亚克力杆照亮“种子圣殿”的内部;晚上,它们内含的光源能点亮整个建筑。  相似文献   

20.
尤拉 《今日上海》2013,(6):46-47
位于中心城区之南的老闵行素有“小上海”之称。20世纪50年代末,当时的阂行镇西部大规模开发建设工业基地,地区面貌随之发生巨变。80年代起,随着老镇的改造和开发,民间民俗文化的遗存也变得岌岌可危起来。为了留存历史,去年(闵行区建区二十周年),一家“老闵行历史文化陈列馆”应运而生,使得“我们终将逝去的老闵行”成为了“永不消逝的老阂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