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儒贵 《共产党人》2004,(23):12-13
中宁是世界枸杞的发源地和正宗产地,其人工栽培历史已有600多年。受独特的生产环境和丰富的光热水土资源沐育,中宁枸杞品质超群,一枝独秀,素有“天下枸杞出宁夏,中宁枸杞甲天下”之美誉,先后于1961年、1995年、2000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枸杞基地生产县、“中国枸杞之乡”和“中国特产之乡”。  相似文献   

2.
张秀萍 《共产党人》2020,(2):F0004-F0004
两千多年前,先辈们对枸杞就有了认知,《诗经》记载:“湛湛露斯,在彼杞棘.显允君子,莫不令德。”今天,枸杞已成为宁夏实施脱贫富民战略以及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重要产业;目前,宁夏枸杞种植面积达100万亩,枸杞干果年产量达14万吨中宁县是宁夏枸杞的核心产区,被誉为中国枸杞之乡近年来,中宁县坚持走特色化、品牌化、精品化之路,出台《中宁枸杞产业整合推进方案》,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订单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3.
石雷 《共产党人》2008,(10):29-31
久负盛名宁夏中宁县素有"枸杞之乡"的美誉。有史料记载,600年前是中宁人首先将枸杞这种野生植物进行人工栽培的。清代宁安(即今中宁)知县黄恩锡在"枝竹词"中写道":六月杞园树树红,宁安果品擅寰中。千钱一斗矜时价,绝胜胰田岁早丰。"形象地描绘了当时中宁枸杞的繁荣景象。  相似文献   

4.
陈建华 《共产党人》2013,(8):48-49,52
正中宁县素有"中国枸杞之乡"的美称和"天下黄河富宁夏、中宁枸杞甲天下"的美誉。4000余年的文化传承和1000多年的种植栽培,使枸杞成为全县最为鲜明的地域特征、产业特色、人文精神和文化品牌。为积极响应党的十八大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号令,中宁县委、政府将围绕振兴枸杞产业,加快建设覆盖整个枸杞产业的全国枸杞良种繁育、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5.
中宁枸杞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引起中央领导、国家有关部门、国内许多专家和新闻媒体的重视,被称为“中宁特色经济”。2005年3月,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同志在中宁县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视察调研时,对中宁枸杞产业化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希望中宁县进一步做好枸杞这篇大文章。  相似文献   

6.
《共产党人》2010,(22):4
中国枸杞起源于中宁。1961年中宁被国务院授予中国枸杞生产基地县.1995年又被命名为中国枸杞之乡。枸杞的人工种植、采摘、食用可追溯到殷商时期,至少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明清以后,中宁普遍种植枸杞,全国各地进货的枸杞实际上大多产自中宁中宁枸杞誉满寰中、名甲天下。近年来,中宁县坚持把发展枸杞产业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一项战略主导性产业来抓,通过建基地扩规模、抓质量树品牌、兴加工促转化、活流通增效益.  相似文献   

7.
建设黄河文化传承彰显区,需要深入挖掘黄河宁夏段名特优物产的文化价值,从文化层面探究其演进、深化的规律和路径,以此彰显黄河文化的独特魅力,延伸和拓展黄河文化传承彰显区建设的视域。基于文化生产力的二维价值功能可以看到,中宁枸杞文化是黄河宁夏段物产文化中的典型性文化场域和代表性文化具象。为此要基于文化的物质、行为、精神三个层面,进一步做大做强"中宁枸杞"品牌;挖掘文化底蕴,开发系列文化产品;培育精神动力,形成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  相似文献   

8.
近日,宁夏枸杞保护协会与早康、百瑞源、厚生记、正杞红等区内知名枸杞生产加工企业签订协议,首批发放500万枚宁夏枸杞地理标志产品质量追溯二维码。目前,宁夏利用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建立起“宁夏枸杞地理标志产品”生产档案,为每一件枸杞产品设置一个唯一的编码。  相似文献   

9.
产自“塞上江南”的珍珠米、红枸杞,这些曾作珍贵礼品馈赠外乡友人并为宁夏带来诸多荣誉的宁夏特产,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由于水稻品种混杂,品质下降,施肥灌水不当,加工手段落后,宁夏大米被东北米、泰国米逼得节节败退,失去了“皇帝女儿”的市场地位。而宁夏的枸杞则被假冒“宁夏”的产品重重包围,产量不断萎缩,品质不断下降。  相似文献   

10.
“十五”期间,宁夏农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迈出实质性步伐。枸杞、清真牛羊肉、牛奶、马铃薯四大主导产业已经形成,显示出了明显的效益。枸杞产业。枸杞是宁夏的特产。2003年宁夏枸杞已获得国家原产地域保护。2004年底,全区枸杞总面积由1997年的2万余亩猛增到32万亩,产量由原来  相似文献   

11.
位于塞上江南、枸杞之乡的宁夏中宁中学。是全自治区示范重点高中,具有61年的悠久的办学历史。学校先后获得了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全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全区安全文明校园、传统体育项目学校、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五四”红旗团委等一系列荣誉称号。学校连续25年培养出中宁理科状元.三次夺得中卫市理科状元,多次获文科状元。高考升学率、重点大学人数、高分段学生数等连年居全县第一、区市前列。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中宁中学创建全国文明单位活动结出的硕果。  相似文献   

12.
夏淑琴 《共产党人》2006,(24):39-40
枸杞是宁夏的传统名优特色产品,如何使这一特色产品转换为宁夏的优势产业,从而带动宁夏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宁夏的产业竞争优势,应是宁夏建设新农村中值得关注与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数字看宁夏     
正5000笔4月18日,中通速递的运输车一辆接一辆地从宁夏百瑞源保鲜库将消费者通过电商平台购买的宁夏枸杞送往全国各地。4月16日,宁夏百瑞源枸杞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淘宝、天猫、京东等各大电子商务平台推出"聚划算"活动后,宁夏枸杞遭到抢购,仅50分钟就成交近5000笔,创造了宁夏枸杞在电商平台每小时成交数最好成绩。(吴宏林)  相似文献   

14.
正2018年5月29日,宁夏百瑞源6000亩红寺堡原生态枸杞种植基地,头茬枸杞迎来了第一次的采摘,相比往年整整提前了20天,为宁夏枸杞提前上市赢得了先机。此时,宁夏大部分产区,还要20天左右才能进入头茬枸杞的采摘期。一眼望不到边的百瑞源原生态枸杞种植基地,一串串红枸杞挂满了枝头,娇艳欲滴,农民工正在按照百瑞源的统一采摘标准忙碌着,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正在百瑞源基地指导工作的宁夏农科院枸杞工程  相似文献   

15.
《共产党人》2012,(10):57-59
枸杞是宁夏优势特色战略性主导产业,为了顺应枸杞产业发展的需求,自治区党委、政府整合全区枸杞科研力量组建成立了我国唯一一个专门从事枸杞研发的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宁夏首批组建的"创新团队"和"枸杞研发人才高地"的获得单位,  相似文献   

16.
《共产党人》2009,(10):58-58,F0003
2005年自治区党委政府根据宁夏枸杞特色产业发展需求,通过有效地整合人才、技术、信息、设施、装备等资源,成立了宁夏枸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17.
周建忠 《共产党人》2008,(12):39-39
在宁夏中部干旱带,中宁县依托砂地优势,大力发展硒砂瓜产业,2008年中宁硒砂瓜发展到53万亩,有效解决了川区农民增收、山区群众脱贫致富问题。第二届中国北京国际农产品博览会中宁硒砂瓜博得国内外客商的高度关注和青睐,被中国伊斯兰食品博览会认定为“绿色清真食品”。2008年北京奥运会相关机构指定,  相似文献   

18.
近日,银川市iBi育成中心,宁夏金久生物工程公司与美国美中酒业集团举行签约仪式,2016年该集团将采购金久公司生产的600吨、价值2000万美元的枸杞金酒。这标志着宁夏枸杞金酒迈出进军美国市场第一步。枸杞金酒因"提取了天然枸杞全部营养成分和药理成分",以天然枸杞口感刚刚荣获美国最大酒类推广集团Future shift 2014-2015年度"最受国际欢迎中国酒评选"最高金奖。2016年3月,枸杞金酒将顺利拿到美国酒类进出口流通  相似文献   

19.
2009年7月27日至28日,“中国宁夏(中卫)枸杞·硒砂瓜节”在中卫市隆重开幕。来自香港大公报社、新华社、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导报》、《南方都市报》、《宁夏日报》等全国30多家媒体记者走进中卫市茨园和硒砂瓜基地开展采风活动。今年中卫的枸杞、硒砂瓜又获丰收,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会议期间还举行高峰论坛、招商引资签约活动,让枸杞、硒砂瓜走俏全国,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20.
枸杞馆     
《共产党人》2013,(23):64-64
银川杞彩回乡商贸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位于宁夏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银川德胜工业园区,占地面积1800平米,是一家专业从事枸杞种植、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科技民营企业,公司依托宁夏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采用传统养生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方法,对枸杞进行综合开发。现已投放的杞彩回乡系列产品有枸杞养生系列、枸杞草本系列、回乡茶饮养生系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