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经济成份和经济利益格局多样化的情况下,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很容易被少数人用于社会其他领域,由此诱发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廉政建设的任务变得更加繁重和艰巨。对改革中的国企而言,在众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围绕容易产生腐败的关键流程和环节,完善制度,制衡权力,当是防范腐败首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权力。要依法规范权力,就要建立相应的制度。有腐败行为者,一般都具有关键流程的决定权或关键流程岗位人员任免的影响权,他们利用这些权力谋私,构成腐败的产生。以权谋私者一般不希望有明确的流程规定,这样他们更容易蒙…  相似文献   

2.
权力有双重性。正确用权,权力就是为社会和人民谋利益的工具;错误用权,权力就会变成谋取个人私利的工具。权力运行中失去监督,就可能产生腐败。笔者认为,产生权力腐败的原因大致有下列几种情况:一是设权失当。有的是党政不分,职责不清;有的是党政交叉任职,有利益的事争着管,没好处的事避之不及,造成管理上的空当;有的是因人设职,重复设职;有的是权力过于集中,一把手集人财物大权于一身,个人说了算。二是授权失误。某些人本来“当官”的动机就不纯,一旦得到权力,便会为所欲为,干以权谋私的事。授权失误或用人失察,不仅种…  相似文献   

3.
谭永强 《法制与经济》2008,(14):83-84,99
利益最大化原则是每个权力主体追求的目标,权力主体在追求利益最大化时,就有可能将手中的权力谋取额外收益,进行违法违纪和违背党的宗旨的腐败行为。腐败的实质是公共权力与经济财富之间的市场化交换。当法制不完善、腐败惩治机制存在一定漏洞时,政府当局严厉的反腐政策在短期之内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反腐败政策也因此陷入两难困境。遏制腐败的方式各种各样,而制度反腐败是其中的重要方式,即较高水平的制度化能够防止腐败,以非正式制度创新制约腐败也是一种不错的举措。  相似文献   

4.
腐败发生有很多原因如封建腐朽思想作祟,法制不发达不健全与社会转型、体制转轨引起的价值失范和制度缺陷,民主政治传统的脆弱和双重道德标准的社会心理等.权力资源、腐败动机、腐败机会是腐败的构成要件.有权力的岗位都有可能产生腐败,这就是廉政风险.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其本质是对权力的规范和制约.要排查廉政风险点和评定风险等级,完善权力运行机制,防止“过密化”,从而构建廉政风险防控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5.
腐败的实质是公共权力的异化,惩治和预防腐败关键在于监督权力的运行过程。笔者认为,从我国目前反腐败斗争现状来看,用公民权利监督公共权力,不啻为遏制腐败的一条捷径。本文讲的权利,主要指公民依法行使的权能与享受的权益。以权利监督权力,即以公民权利监督公共权力,是指权力的产生、运行都要以是否有利于最广大人民利益为标准的一种监督方式;具体而言,就是让人民群众直接监督公职人员履行职务行为的监督方式。一、权利监督权力的优势1.权利监督成本小。用权利监督权力,与高薪养廉相比,它不需要国家投入大量财富,只要法律明…  相似文献   

6.
蒋文兰 《中国监察》2009,(18):18-19
近年来,甘肃省从寻求科学的预防腐败途径,消除腐败行为发生的内在动因和外部条件人手,主要在微观层面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提出要针对腐败行为发生所依赖的公共权力、腐败动机、腐败机会三个必要条件,在构建权力、动机和机会三道防线上做出不懈的努力。针对当前甘肃预防腐败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继续与科研院所合作,  相似文献   

7.
自从人类社会出现国家政权,就开始有腐败发生。在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掌握了国家政权。从理论上来说,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似乎不应有腐败发生,但是,由于社会主义国家的权力也是通过在各个权力职位点上的管理者来实现的,因而只要管理者中间出现谋私者,社会主义国家也同样会有腐败发生。可见,从某种意义上说,腐败是公共权力的伴生物。所以反腐败同样也是社会主义国家所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笔者认为,所谓腐败就是以权谋私,即掌握一定公权的人利用权力追求额外(或称不正当)的收益。可以说,腐败的目的几乎都是相同的,即为了满足个人贪婪的欲望。一、腐败行为可表述为收益与成本之比成本和收益比较,是影响人的行为的重要因素。当前,导致我国腐败问题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腐败的成本低而收益高,致使一些人为高额利益所诱而“前腐后继”,走上腐败不归路。当掌握公权的人利用权力追求的额外收益比其成本大得多时,他就容易具有腐败的动机。当潜在的收益足够大时,他就可能铤而走险。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反腐败的有效机制就是使腐败的…  相似文献   

9.
物价“隐形腐败”行为的特点物价“隐形腐败”是物价管理部门的某些单位或个人利用职权,用隐蔽、变相或间接方式,以物价谋私,损害社会和群众利益的行为,其主要表现形式是利用国家赋予的权力,在落实国家物价政策法规过程中,尤其是在依法行使物价审批权和监督管理权过程中,与有关收费部门和单位暗中勾结,谋取或分享不正当利益。物价“隐形腐败”有以下特点:一是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因为它躲在后台,不易被发现,所以,多年来因价格和收费问题遭谴责、被处罚的只是“前台”的具体收费部门和单位,而“后台”的审批单位、审批者却未被触…  相似文献   

10.
以贪污、挪用、贿赂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腐败行为,需借助权力与资源、腐败动机和腐败机会三个必要条件才能得以完成。其中,权力与资源是指当事人能够掌握或支配具有一定价值的资源,腐败动机是指其应当有滥用权力谋取私利的主观动机,腐败机会是指其以权谋私时应具有使自己当时能够在不被发现的情况下完成腐败行为的机会。  相似文献   

11.
王广军 《法制与社会》2010,(34):198-199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新要求。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增强反腐倡廉建设的实效性,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命题。动机、权力和机会是腐败生成的三个必要因素。要从根本上防治腐败,必须根据腐败生成机理,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从动机、权力和机会等方面完善相关制度和机制,筑牢三道防线,隔离三个必要因素,消除腐败生成的必要争件。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和实效性,才能达到从根本上防治腐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利益最大化原则是每个权力主体追求的目标,权力主体在追求利益最大化时,就有可能将手中的权力谋取额外收益,进行违法违纪和违背党的宗旨的腐败行为。腐败的实质是公共权力与经济财富之间的市场化交换。当法制不完善、腐败惩治机制存在一定漏洞时,政府当局严厉的反腐政策在短期之内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反腐败政策也因此陷入两难困境。遏制腐败的方式各种各样,而制度反腐败是其中的重要方式,即较高水平的制度化能够防止腐败,以非正式制度创新制约腐败也是一种不错的举措。  相似文献   

13.
张集体 《政府法制》2012,(23):58-59
人类历史表明,腐败是权力的滋生物,不受制约的权力必将导致腐败。在现代社会中,“腐败”一词常作为“权力腐败”的代名词,权力腐败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党面临的一个共同难题。在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条件下,权力具有二重性,既可以用来为人民谋利益,也可能成为损害人民利益的工具。  相似文献   

14.
腐败严重制约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倡导廉洁和廉政、反对腐败已然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课题。腐败可以说是和“权力”尤其是“公权力”同时产生的。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曾说:“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使用权力一直遇到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制约权力的最好办法,就是用权力去制约权力。”  相似文献   

15.
从发生的腐败窝案、串案看,在一些地方,腐败分子为了腐败的便利和安全,往往利用各种机会和条件,包括组织同学会、同乡会方式,结成“腐败网”。其表现是:权力网。一些腐败分子利用手中所掌握的权力,相互勾结,相互利用,我用手中权力为你办事,你用手中的权力为我谋私,既可利益均沾,又可以互相掩护。人情网。一些干部不讲原则和党性,只讲人情关系。只要是关系户,无论公事私事,不管是不是符合规定,一律开绿灯。家族网。一些干部借助亲戚关系编织家族网。已经“发达”的利用手中权力专门提携家族网内的人,搞“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相似文献   

16.
王洪民 《中国监察》2008,(17):36-36
加大预防腐败工作力度,推动预防腐败工作深入开展,必须认真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按照“三个更加注重”的要求,正确处理好“六个关系”。一是正确处理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要自觉把部门工作融人大局工作之中,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排查权力运行中的重点部位和重点环节,查找导致公共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个人化,个人权力利益化等腐败问题的人为因素,进一步完善制度、强化监督,提高预防腐败工作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7.
再论权力腐败的法律制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权力腐败是权力的非责任化和权力的权利化。权力腐败的本质是剥削 ,这种剥削是通过追求最大化的“非生产性利润”而形成权力资本实现的。遏制腐败 ,可以从权力成为“寻租”、“设租”对象的诱因 ,即权力不当干预或进入市场 ,导致权钱交易腐败现象恶性发作上去认识。也可以从经济分析法学的角度 ,即通过成本分析进行遏制 ,因为权力腐败都是需要承担风险和支付成本的 ,只有国家法治措施达到腐败成本大于腐败收益时 ,才能有效预防和遏制权力的腐败。  相似文献   

18.
腐败,简言之就是以权谋私,即利用公共权力为个人谋取私利。从各种腐败现象可以归纳出,腐败行为的产生至少需要四个条件,即公共权力、个人私欲、制约失效、惩罚不力。四个条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一首先,让我们来考察一下公共权力的问题。公共权力是指作用于公共领域,涉及公共事务的权力。公共权力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公共权力以公共利益为目标,是实现公共利益的手段,作为公共的而非私人的工具而存在,具有公益性;另一方面,公共权力的行使掌握在具体的人手中,常常受到个人意志的影响,具有个人性。这种双重属性构成了公共权力的…  相似文献   

19.
“权力产生腐败”,自从国家权力产生,腐败就随之而来,反腐败也就未曾停止过。要有效地防止腐败的产生,就得加强对权力行使的监督;要加强权力的监督,就得确保公民的知情权。纳税人作为国家税收的承担者,作为公民的一部分,也应该享有应有的知情权。保障纳税人的知情权特别是对税款支出方向、效率的知情权可有效地防止腐败的发生,遏止腐败的滋长.  相似文献   

20.
佚名 《政府法制》2008,(9):50-51
中国历史上的几项腐败记录王亚南先生曾说过,一部二十四史,实为一部贪污史。此话深刻至极。不论历史与现实有多大差别,在描述腐败现象时,惊人的雷同表现在:一是权力与金钱共生;二是特权与财富交辉。从形式上看,历史上的腐败与现代腐败十分相似,即政治地位与经济利益共存,得其一便自然顺得其二。但现实的制度结构毕竟与历史上的不完全等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