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王腾 《唯实》2009,(1):33-37
在卢梭看来,政治哲学问题优先于道德哲学或者伦理学问题,甚至可以说,道德哲学或者伦理学问题决定于政治哲学问题。“孤独的野蛮人”的“自然状态”理论在古希腊和近代都有深刻的理论与实践历史渊源。卢梭之所以把“人”作为政治哲学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主要是想借助于人的概念和人的知识来建构其“孤独的野蛮人”的“自然状态”理论。卢梭的自然状态理论从“人的形象”、“人的本性”和“人的道德”三个层面加以概括与描述。  相似文献   

2.
李烨 《世纪桥》2023,(9):74-76
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是中华民族历史演进的延续,是中国近代以来历经沧桑从低谷走向复兴的真实记录。红色文化资源产生于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革命进程当中,其具有历史传承和政治文化外显的双重功能。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四史”教育,本质在于教育主体通过红色文化资源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回应高校全面育人的实效诉求。从内在逻辑关系、现实意义和实践探索三个维度进行研究,以期能够为红色文化资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学理性研究进行补充,为“四史”教育的开展和相关研究提供建议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
金晶  马昇 《世纪桥》2023,(3):48-50
调研发现,大理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亲和力”重视不够、教师将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的能力有待提升、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实践教学开展较少、缺乏对学生思想动态的了解等方面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对策:一是教学管理者应将“亲和力”作为评价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的重要指标;二是有效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理论修养;三是注重教学技巧和教学方法的提升;四是注意“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由来已久。但我国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却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二十多年来特别是2005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分开以来,学术界出版了一系列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著作,但这些著作一般都着眼于“怎样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样的实践问题,而对纯理论的问题,特别是像思想政治教育是什么这样的“元”问题并没有深入地研究,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新时代,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须将“治理”理念融入思想政治工作,紧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题,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落实落细落小思想政治工作,依照“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的方式策略,加强深化思想政治工作的顶层设计和统筹推进。要把准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灌输”形式、话语方式、实践模式、理论范式的创新,努力构建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  相似文献   

6.
“老高原精神”是老红军传统和延安精神在青海高原的生动体现,是几代高原军人共同奋斗的结晶.是全区部队、民兵预备役思想政治工作特有的优势。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发扬光大这一精神,不断推进部队、民兵预备役思想政治建设,首要的是必须充分认清“老高原精冲”的重大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切实增强与时俱进弘扬和实践这一精神的政治责任感和紧迫感。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再次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是一个重大原则,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关于这个问题,一些公开的争论没有了,但是,一些深层次的思想认识问题弗未真正解决,例如,国有企业为什么必须设置党组织?党在国有企业不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行不行?怎样全面实现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这些问题不解决,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就难以全面落实。这就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这些老问题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一、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认识企业党建工作目标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目标的同…  相似文献   

8.
董亚平 《学习月刊》2010,(20):83-84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实然”与“应然”之间差别仍然存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问题仍然突出。正确认识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挑战新因素,认真分析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积极探索改革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对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周旬 《当代党员》2012,(12):58-59
党的十八大系统阐述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明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我们将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落实好党的十八大精神作为当前最重要的一项政治任务,结合贯彻落实重庆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大力促进开放发展、转型发展、统筹发展、和谐发展,加快推进“科学发展、富民兴区”步伐,努力成为全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先行区和综合展示重庆新形象的“对外开放第一门户”。  相似文献   

10.
《求实》2013,(10)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属性。具体表现为理论来源的实践性、目的指向的实践性和学科特殊的应用性。理论来源的实践性与中国现代认识论的形成密切相关,直接源于思想政治工作实践,根植于实践需要;学科理论建构的目的指向于人的政治社会化实践和精神建构;较强的应用性是学科最鲜明的特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应直面实践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现象和问题,以实践有用性或是否有利于实践发展来检验学科建设的成效。  相似文献   

11.
说起思想政治课,想必大家并不陌生。从孩提时代的“思品课”;备战高考时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学期间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到参加工作后的政治理论学习;走上领导岗位的政治理论修养。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人人遇过马克思,政治理论学习也几乎是贯穿我们一生的必修课。但谈及“理论”人们联想到的词往往是:枯燥、浪费时间、毫不相干、离现实太远等等。其实,马克思主义理论无时无处不在,它是我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神武器。本刊编辑邵为此特别策划了专题报道——“思想政治课,你过关了吗?”,将分上、下两期刊登,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12.
饶光勃 《探索》2000,3(5):81-83
今天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历史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继承和发展。对思想政治工作发展史的分期研究将大有助于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性。只有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厘清其理论架构,认清时代特征,切实解决“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才能开创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前线》2023,(4):75-77
政治文化建设是政治机关政治建设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北京公安机关把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行动自觉作为根本目的,把大力弘扬新时代首都公安精神作为价值导向,把加强政治文化氛围营造作为重要抓手,把健全完善制度机制作为长效保障,把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的生动实践作为现实土壤,全力推动新时代政治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为纪念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立三十周年,深入研究探讨学科建设的相关问题,切实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2014年9月20日至21日,“全国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高端论坛”在武汉大学召开。本次论坛由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协同创新中心共同主办。与会代表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前沿问题研究”这一主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研讨,取得了一批富有价值的理论成果,提出了一些值得深入探讨的新课题。现将论坛主要内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启蒙的政治理性是自近代启蒙运动以来所形成的民主法治社会的政治理念之基础,它为政治社会提供了强大的“公共性”支持。然而,启蒙的政治理性在当代却遭受到大众民主理论、批判理论、精英统治理论、系统功能理论以及后现代主义政治理论的批判甚至全盘否定。启蒙运动尽管有很大缺点,但其政治理性的理想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教育部在2005年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方案,旨在解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效果不佳的问题。通过对国内14所高校进行调查研究,并从教学过程和效果两个方面考量改革效果后发现“05方案”的实施对各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一定促进作用,但仍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定位有误、实践环节流于形式以及理论授课部分改变不大的问题,需要在教学定位、教学形式、教材编纂以及教学的实用性上作出更符合实际的改变。  相似文献   

17.
革命派与民国初期政治伦理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炎才 《理论学刊》2003,3(1):125-129
民国初期 ,以孙中山、黄兴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近代政治伦理重构作出了不小的贡献。二人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黄兴主要着眼于对“忠”德的理论诠释与学理重建 ,而孙中山则致力于党德的阐发。前者在时间上早于后者 ,内涵比较具体 ,实施却比较宽泛 ,价值理性色彩甚浓 ;后者崇尚工具理性 ,注意从实用角度去认识和运用 ,内容较前者有所深化 ,具有较大可操作性。他们的重构在理论上有助于近代新道德的建构和民国政治的良性运作 ,其理论与实践价值至今仍值得珍视。  相似文献   

18.
戢颖 《世纪桥》2024,(5):97-99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论述了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围绕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形式和效果等进行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结合问卷调查进行分析,提出问题。探索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途径,把大学生思政课堂学习、实践教学和大学生日常管理各项工作融入伟大建党精神,不断提升大学生理论学习自觉,坚定理想信念,发挥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期的价值和作用,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9.
为了深入学习领会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刻把握《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精神,《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将开设“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专栏。专栏将围绕深刻领会把握六中全会提出的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和创新举措;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切实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全面落实党内监督责任,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努力开创四川各项事业新局面等主题,面向社会各界人士征稿。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恩格斯先锋队政党理论伴随着作为马克思主义诞生标志的《共产党宣言》的发表而被提出,实际上,这一理论的建立与发展历经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并在总结工人运动挫折与成功的经验中不断完善。中国共产党从建立之初就以工人阶级先锋队为根本政治底色,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丰富发展。中国共产党“两个先锋队”性质是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真正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政治保证。从理论先锋、群众先锋、能力先锋三个视角出发,全面把握和理解先锋队政党理论在中国的实践,有助于更加旗帜鲜明地回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