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育文 《民主》2011,(6):44-46
一 随着我国国力的日益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兔年春节记者在美国的这种感觉特别强烈。中国的春节包括中央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已经成了向全世界宣传中国,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特有方式。除夕夜记者在美国路州参加一个华人家庭举办的除夕party,吃年夜饭,包饺子,看春晚,放花炮……和在国内过春节毫无二致.只是多了十几位美国朋友。  相似文献   

2.
《瞭望》1992,(5)
本刊记者从沿淮91年大水灾中的特重灾区发来报道,详实地向读者报告了那里的农民过腊月、迎春节的景象。读后令人浮想联翩!看到家家户户笑谈政府送来的白面、猪肉、食糖、黄豆,敬老院里各地捐赠的大米、衣被、冰箱、彩电,看到红旗飘飘的水利建设工地,看到干部们忙着筹办春耕春种专款和各种生产资料,谁能相信,就在半年之前,那里还是浊浪滔滔的泽国! 年年春节相似,岁岁春节不同。壬申猴年春节,当然跟往年一样是传统的民族节日;但又跟  相似文献   

3.
何勇海 《民主》2007,(2):11-11
春节将至,南京大学民俗艺术研究所主任、中国年俗文化研究资深专家陈竟教授近日表示:“中国现在还不启动春节申遗工程,还要待到何时?”“城市的发展对传统文化的忽略、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以及商家对洋节的炒作让传统的年俗文化越来越消退,中国应当尽快启动春节申遗工程。”几千年来,春节一直是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标志性符号。然而近年来,诞生于农耕社会的春节,已很  相似文献   

4.
环球侨讯     
《侨园》2007,(1)
冬季里大大小小的节日有很多,但是对于生活在纽约的华人来说最大的节日还是春节。春节前,走在华埠,能够感受到特有的“年味”——它不仅弥散在热热闹闹的街头,也在熙来攘往的人们的心头。春节特有的装饰品成为这段时间的俏货。灯笼、福字、春联、贺卡、红包以及写着各种吉祥祝福话语的贴画、挂件应有尽有,专营此类商品的店铺也因此被装点得红彤彤,在华埠街头非常引人注目。在有着纽约第二大华埠之称的法拉盛,一家书局的经理说,  相似文献   

5.
环球侨讯     
《侨园》2003,(1)
生活在美国的大部分华裔,无论是过西洋的节日还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都保持着自己的过节习俗和传统。从感恩节开始,美国便进入一年中节日最频繁的时期。感恩节、圣诞节和元旦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接踵而至。这段期间的气氛与中国春节之前的气氛十分相似,美国的民众在准备过感恩节的同时,也在为欢度圣诞节做准备。华人元旦一过,就都准备过春节了。生活在美国的华裔按  相似文献   

6.
<正>百节"年"为首,春节是最富中国特色的传统佳节,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信仰、理想愿望、生活习俗和文化心理,节日期间全国各地乃至全球华人均会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喜庆的氛围。随着中国的对外影响力不断增强,春节传统习俗还在吸引、影响和感染着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价值观输出的重要载体。当前人们早已远离"年年难过年年过"  相似文献   

7.
阿源 《瞭望》2003,(Z1)
羊年春节到了。确保春节安全,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所有百姓的心愿年年如此,政府工作的重点也年年如斯。但是节前,还是接连发生了数起重大交通安全事故。 年年强调安全,却又年年出现安全事故,这里面就肯定存在因果关系了。 从客观上来说,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社会流动性日渐加快,社会公用资源和安全资源负荷不断加重,增加了引发安全事故的隐患。尤其是到了像春节这样的“黄金周”期间,社会流动出现井喷式的大爆发,交通运输能力和维护社会治安的警力不敷使用,压力空前加剧,交通事故和社会治安事件发生的概率自然大于平时。  相似文献   

8.
劝妻     
我是中共党员,理所当然是无神论者,可是妻子信神奉命、烧香上供。我们两人为此争吵了多次,还是没有制止妻子的烧香上供。无神论者在这个家庭阵地失守,成为我的一件心事。 对年过半百的文盲妻子,压不服、打不改,高深理论她接受不了,必须因人施教。去年春节,热  相似文献   

9.
任忆 《瞭望》2003,(Z1)
随着又一个新春佳节的来临,中央电视台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有关晚会的消息成为媒体炒作的热点,其间捧场声、挑剔声、探班者、揭秘者不一而足。当然,晚会播出之后,观众的反映就是见仁见智了。 央视春节晚会的红极一时,不能不说与当年的文化环境有关。在那个文化活动单一、电视仍是稀缺商品的年代,一台容纳了众多文艺精品的春节联欢晚会广受欢迎,是不足为奇的。而在文化多元化、资讯更加丰富的今天,观众对这台晚会的抱怨声、指责声越来越高,也应是情理之中的事。  相似文献   

10.
至少在广东、港澳以及沿海地区,近些年,清明习俗呈现出越来越兴盛的趋势春节过后,被增设为法定节假日的清明节也将随之到来。在我国不少地方,清明节被视为与春节同样重要的一个节日。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的不少人表示,清明节成为法定节日后,期盼回乡祭祖的人们将可以放心踏上回家的旅程,不必再像以前那样,将这个重要的节日过得匆匆忙忙。一些专家也表示,清明节放假一天,  相似文献   

11.
贴春联,作为一种悠久的文化 传统和古老的民间习俗,一 直保留至今。中国人最看重的节日是春节,春节最明显的气象是贴春联。一副好联,配上气韵生动的书法,不但可以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还是一件令人赏心悦目的艺术品。我们祖先的这一创造,真是绝妙无比。然而令人惋惜的是  相似文献   

12.
这个春节,最让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三岔镇莲花池村脱贫户叶荣福感到高兴的是,在外务工多年的儿子叶化清决定留在家里创业。在叶荣福看来,“村里环境变好了,农家乐和民宿越来越红火,在家也能谋活路”。  相似文献   

13.
正春节,作为中国人最看重的节日,它所承载的民族情感和乡愁眷恋是无可替代的。小时候对于过年的理解十分简单,压岁钱、新衣帽、吃美食便是年节最大的乐趣所在。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随时可以吃上"年夜饭",每天都是"穿新衣",很多人感觉到现在的年味儿越来越淡了,甚至有人认为过不过年没有什么区别。怀着对过年的企盼和乡愁的眷恋,我利用春节回乡之机,开始了一次寻找记忆中的年味儿之  相似文献   

14.
《侨园》2010,(1)
1文化中国·四海同春春节文化活动启动2009年春节,国务院侨办首推文化中国·四海同春春节文化活动,组派四个艺术团和四个民间艺术小组,分赴北美、南美、西欧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演出,以极具中国特色的高质量文化艺术节目,丰富了当地华侨华人的春节文化活动,增进了各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了解,使文化中国·四海同春春节文化活动在开局之年即打响品牌。  相似文献   

15.
海参崴之行     
毛海涛 《民主》2004,(10):38-39
早就向往着去俄罗斯看看。还是在30多年前,我作为知青插队于黑龙江边境,对以前在历史课上学到过的《中俄瑗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有了实地的感受。那时正值中苏关系异常紧张。当地老乡介绍:“江东(指黑龙江,苏联称阿穆尔河)六十四屯(村)都曾是中国的领土。在中苏友好时期,每年五一节、春节,两岸亲  相似文献   

16.
旅游在国外     
《瞭望》2002,(Z1)
赶上改革开放的好年头,如今一到长假,人们出国旅游成了时尚。忙碌了一年,年终时可得好好歇歇、玩玩,是到澳大利亚享受阳光浴,还是到加拿大去滑雪,抑或去日本泡温泉?随你。各国有各国的特色,各国有各国的风情。为使朋友们玩得好、玩得值,春节前,本刊特  相似文献   

17.
春节是我国人民的传统节日。党和国家领导人和人民群众心连心。节日期间,他们来到全国各地,和人民群众一起欢度佳节。新春特稿报道了党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中央军委和全国政协春节团拜会,胡耀邦同志在广西边防前线法卡山,邓小平同志在深圳特区,陈云同志和曲艺界著名人士共度春节的情景。  相似文献   

18.
《瞭望》1986,(44)
一九八一年春节就要到了。这是中共中央书记处成立后的第一个春节,也是我国第六个五年计划的第一个春节。在这新春伊始、我国传统的喜庆节日里,总书记胡耀邦同志想到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卓越贡献、立下伟大功勋的老一辈革命家,想到刘伯承、徐向前、聂荣臻等老同志,想到在外地的叶剑英委员长。他提议,中央书记  相似文献   

19.
农民工讨薪有多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已连续在乌鲁木齐度过了6个春节,来自河南的农民工班俊连觉得过去的6个春节一个比一个苦涩。由于讨要一家装修公司拖欠他们的工钱,班俊连今年仍将在乌鲁木齐度过他来新疆打工后的第七个春节。好在即将到来的这个春节让班俊连多少感觉到一线希望,他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有关部门对他的问题开始高度重视,并且对拖欠他们工钱的那家装修公司采取了财产保全措施,他们的工钱有希望在春节以后拿到。  相似文献   

20.
《瞭望》2005,(Z1)
在喜庆的鞭炮声中,人们告别了农历甲申年(俗称"猴年"),迎来了农历乙酉年(俗称"鸡年")。春回大地,春满人间,在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之际,人们沉浸于浓郁的传统文化之中,吃年夜饭、放鞭炮、贴春联、逛庙会、舞龙耍狮子、走亲访友,回归传统的气氛一年比一年更浓厚。不仅中国人过中国年,全世界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出现欢度春节的热闹场景。中国传统、中国文化随着"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