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邵坤 《江苏政协》2024,(2):52-56
<正>时逢数九,梅花悄放,山海迎春。1月24日下午,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700多位与会委员分聚在六个会场,分别围绕“着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江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高水平建设农业强省”“高质量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省,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探索新经验”“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民生保障和基层治理,创造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构建全链条创新生态体系”主题,同步进行专题协商讨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2.
陈冬梅 《群众》2023,(9):39-40
<正>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创新是事关全局和长远的系统工程,也是南通奋进“下一个万亿”的根本动力。近年来,南通坚持一盘棋谋划、一体式推进科技与人才工作,高站位统筹、高质量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3.
任志成  戴翔 《群众》2023,(9):35-36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希望江苏继续真抓实干、奋发进取,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他同时强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点”。  相似文献   

4.
赖力  张婧欣  曹圆媛 《群众》2022,(4):38-39
<正>绿色低碳是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转型的鲜明特征。2022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培育绿色低碳产业,加强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和应用示范,加快建设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提高产业发展的“含绿量”“含金量”。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下,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向绿色低碳转型,给江苏产业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需要我们不断增强产业绿色低碳竞争力,补短板锻长板,推动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高翔 《群众》2023,(14):17-18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点”。国家高新区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载体和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点,更应在产业链安全稳定、科技自立自强、改革先行先试等方面积极探索、主动作为、体现担当。盐城高新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新发展理念贯彻到发展全过程各方面,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锚定“产业超千亿、挺进五十强”的发展目标,全力以赴抓项目、强产业、  相似文献   

6.
苏群 《群众》2023,(11):4-5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目标任务的关键所在。今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中,对江苏提出的“四个走在前”重大任务,首个就是“在科技自立自强上走在前”。  相似文献   

7.
仲伟俊 《群众》2023,(21):14-15
2023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明确要求江苏要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国际著名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经验和江苏高质量发展要求均表明,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提升世界级产品持续开发生产能力,是江苏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张宁 《群众》2023,(11):16-17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离不开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9.
吴海瑾 《群众》2023,(3):14-15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科技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已经进入第二阶段,布局和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是其关键举措。新的一年,江苏省委明确要求在江苏经济发展、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国际竞争合作“三张版图”上审视南京,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相似文献   

10.
沈和  吴江 《群众》2020,(2):21-22
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是农业科技园的一种高级形态。2019年11月18日,南京白马国家农业科技园升级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好江苏南京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简称“农高区”),既要系统谋划,更要落实关键举措,使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成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强大新引擎,带动我省现代农业建设全面迈上新台阶,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提供有力支撑,为推动全国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探索路径、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1.
宋艳红  韩子睿 《群众》2024,(3):51-52
<正>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在江苏考察时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要求“江苏要在科技创新上率先取得新突破,打造全国重要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使高质量发展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科创载体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重要阵地。近年来,南京市鼓楼区大力推动高新区、孵化器、硅巷等科创载体建设,促进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2.
<正>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这是继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之后的又一次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新征程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  相似文献   

13.
陈发棣 《群众》2023,(6):6-7
<正>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是江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省的关键支撑和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4.
徐康宁 《群众》2023,(14):9-10
<正>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江苏考察时强调,江苏要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提出的殷切期望,是江苏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任务,是全省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中心工作。做好服务全国,示范在先,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上做出更大贡献,必须在全国发展大局中找准江苏的位置,在国内国际循环相互促进中发挥江苏的优势,以高效安全的产业循环作为主要切入点和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5.
徐曙海 《群众》2022,(6):10-11
绿色低碳发展是当今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鲜明特征,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持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绿色低碳转型、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镇江是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和第二批国家低碳试点城市,是江苏生态文明建设综合改革试点城市。镇江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2月视察镇江时的谆谆嘱托,坚决落实“双碳”战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壮大绿色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苏政办规〔2023〕7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对江苏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发挥江苏科技创新基础雄厚、金融资源集聚的优势,加大金融支持创新力度,推动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制定本意见。一、把握科创金融发展的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对江苏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为目标,以科技创新需求为导向,突出金融供给侧精准发力,构建具有江苏特色的科创金融政策体系、组织体系、产品体系和风控体系,协同推进原始创新、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服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率先建设“科技—产业—金融”深度融合示范区,推动江苏高质量发展继续走在前列。  相似文献   

17.
张华 《群众》2022,(6):39-40
<正>创新平台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优质创新资源的主要承载机构,能最大限度地攻关技术、最具效率地扩散创新、最大力度地支撑产业。2022年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高质量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十四五”时期,我们要围绕江苏的未来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聚力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培育更多的创新源头,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服务。  相似文献   

18.
孙志高 《群众》2023,(11):6-7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提出“四个走在前”重大任务,其中“在科技自立自强上走在前”是重中之重。江苏是经济大省、制造业大省,是全国制造业门类最多、产业链最完整、配套设施最完善的省份之一。必须准确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科学研究范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重要论述,推动科技和产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以产业需求激发科技创新,勇当全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  相似文献   

19.
毕朝国 《群众》2018,(12):36-38
推动高质量发展,创新是第一动力。近年来,江苏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工程,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更是鲜明提出"聚力创新",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快推进创新机制研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区域战略和政策协同,提升江苏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增强科技创新对江苏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意义重大。江苏科技协同创新成效突出创新型企业集群不断壮大。  相似文献   

20.
陈柳 《群众》2023,(21):12-13
江苏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当好实体厚实、底盘扎实、根基稳固的“重要一翼”,当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前沿阵地”,当好国家产业科技创新的“开路先锋”。这既是省委、省政府以新形势下“国之大者”为使命对江苏如何做出全局性贡献的重要定位,也是激发我省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的关键一招。江苏应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