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研究角度与倾向来说,政治社会学有着鲜明的特色;从学科体系独立性与完整性来说,政治社会学又存在一些不足。其中的关键就是在政治社会学的发展中,对其研究对象的界定缺乏统一的认识,这一点已经影响了政治社会学的发展,因而需要加强研究并把它落脚到政治社会学的学科化建设上来。  相似文献   

2.
研究视角的狭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学术研究层面较为滞后的重要原因。要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学术研究层面取得重大进展,应打破学科局限,按照马克思研究社会问题的大社会学视野针对中国特殊的社会问题开展研究。无论从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内涵、思想功能还是在中国的现实发展来看,马克思主义本身都具有大社会学的性质。从马克思主义本身的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需要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都应当开启大社会学的思想视野。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各级政府公务员要真正管理好社会公共事务,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首先要了解和认识我们的社会。国家公务员学习和掌握社会学的基本知识,有利于转变观念,从理论上提高认识;有利于把握新的思想方法,形成新的思维方式;有利于学会新的社会研究方法,掌握解决社会问题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作为人类社会久远的福利制度安排,社会保障发展到现代,已经越来越鲜明地体现出对公平、正义、共享等价值理念的追求和实践。对社会问题和社会公正的研究,是社会学的重要范畴,也是众多社会学家关注的焦点。因此,从社会学视角来分析社会公平问题,能够更深入地认识和思考社会保障的核心价值理念,更好地把握其意义以及如何实践。  相似文献   

5.
孙婧文 《湘潮》2013,(2):26-28
法社会学兴起于19世纪末,在20世纪得到发展从而广泛流行至今。它将法律置身于社会之中,认为应当从社会的视角去研究法律现象,探寻法的真谛。而在法社会学的发展中,关于社会一词的定义一直很模糊,将法律研究放入社会,我们首先应该思考的是这是一个怎样的社会。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开放性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不可避免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6.
城市社会学的形成是工业革命的产物,它起源于18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城市生产方式的变更,导致城市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变化。一方面。城市集聚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城市生活日趋现代化;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发展出现了大量的城市病,例如失业增加、住宅紧张、疾病流行、犯罪率上升等。这两方面情况交替出现,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一批社会学者把研究目光投向城市。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城市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试图认识城市的本质,把握城市发展的规律,解决城市萌生的各种社会问题,以城市作为研究对象的城市社会学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7.
迪尔凯姆的《社会学方法的准则》是西方社会学方法论的经典著作之一。该书界定了社会学研究对象-社会事实,认为社会事实是社会的物,并提出了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原则,使得社会学区别于其他学科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至今仍然具有方法论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发展社会学曾经辉煌,但由于“发展理论”研究中,发展的本体是什么,谁在发展,什么在发展,并不明确。同时,对中国发展社会学研究来说,中国社会发展的实践先于社会发展理论,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理论缺场,理论滞后于实践。因此,发展社会学研究目前出现了一些列的困境,主要表现在:作为发展社会学认识论基石的理性本身的困境,现代化理论二元两分范式的困境,研究对象与方法的困境。发展社会学研究的困境在呼唤着发展社会学的深化,呼唤着构建面向更具本土解释力的发展社会学,为社会发展提供理论指南,实现社会发展的理论自觉。  相似文献   

9.
论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社会在当前已经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具体目标。根据《中共 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阐述,本文从社会学视角出发,以 功能主义和冲突论为基本理论取向,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内涵、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构建和谐社 会的主要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在对浙江省几个地方持续3-5年乡村调查的基础上,对村委会选举过程中选民资格确认和竞选两个环节作了社会学分析,认为之所以在选举实践中出现各种问题,并不完全是技术层面,即相关法律、法规的原因,我们还需要从其他视角,如社会学、政治学的视角分析之,发现其背后深层次的因素。面对深层次因素,必须规范村委会的选举。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理论产生以来,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起到了巨大的指导作用,在目前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情况下,它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继续发展也作出了重大贡献。邓小平理论对社会主义本质等一系列问题的回答,从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和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中国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新道路,为世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树立了光辉榜样,并将推动整个世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刘亚秋 《新视野》2023,(1):46-54
发展中国社会学的人文性,是建构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途径。人文性与科学性是成对出现的概念:社会学的科学性是一种工具性的存在;人文性则可以成为一个实体,它通过探寻中国社会的实质性特征,聚焦于人与社会关系方面的知识,立足于从人的角度去理解社会的构成。中国社会学的人文性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潘光旦在中国现代化早期提出“新人文思想”的尝试、费孝通对社会“心态”研究的探索,以及当下一些社会学人对社会文化和历史的深入研究。在当代中国对社会人文性知识的探索,需要通过扎实的田野调查,回到社会现实本身,去发现和理解“活”的社会文化,探寻新形势下社会文化创新的学术表达。  相似文献   

13.
国内吸毒问题的社会学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丹 《唯实》2008,(5):73-77
10年来,国内吸毒问题的社会学研究主要集中在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两大类。而解释性研究涉及吸毒成瘾行为的社会学解释、毒品问题的社会学解释、吸毒的预防与干预研究等方面。“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一直是社会学相关研究的主要思路,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的运用为研究的深化提供了方法论基础,但现有研究在问卷调查取样的代表性方面仍有一定问题,研究领域有待扩展。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纪念马克思逝世 12 0周年和诞辰 185周年的今天 ,国际国内的大背景、大环境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新变化 ,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又一次更尖锐地摆在面前。本文提出 :一、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关键是要正确区分根本观点和具体论断 ;二、在具体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关键是要搞清楚善于破坏旧世界与善于建设新世界的关系 ;三、在社会学学科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关键是要搞清楚社会学的两种形态 ,进行有中国特色社会学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5.
文军 《理论文萃》2009,(6):10-19
中国大陆的社会学自1979年恢复和重建以来,其在理论研究方面大致经历了“缺失-移植-融入-反思-重构”的过程。纵观中国大陆有关西方社会学理论研究的30年,我们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不同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刚刚恢复和重建时期的社会学理论研究的缺失到20世纪80年代对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引进与介绍,  相似文献   

16.
韩丹 《唯实》2010,(3):86-89
用社会学的方法研究吸毒问题似乎为美国学者了解吸毒的全貌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工具。从社会学的四个理论视角即紧张理论、社会场域理论、社会化理论、代际隔离理论阐发美国对吸毒人群的基本研究来看,主体社会结构及特点和青少年吸毒有着十分明确的关系;其它的一些社会结构特点,比如社会阶级或者种族因素,也和吸毒的很多方面有清晰的关系,但是这种关系只是暂时的。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传入使中国一些先进知识分子由民主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其理论中关于社会构造、社会发展规律、社会变革的分析,从社会表象中揭开了社会本质特征,解决了中国在道路选择上的困惑。以唯物史观为基本原则,以社会主义为发展趋向,以无产阶级革命为手段,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结合中国的基本国情,提出了中国革命基本理论和实践方式,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面临后工业时代全球化和个体化的挑战,社会学遭遇诸多危机,这场社会学危机的实质是社会文化变迁的结果。为了应对这场危机,后现代社会理论范畴中的社会学理论从本体论上重建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从认识论上进行了社会学理论视角的转换,从而完成了社会学理论自身的转型。较之于传统社会学理论,后现代社会学理论以其反思性和多元论的特征,成为社会学理论解放和理论拓展的力量之所在,也为社会学危机的突围提供可能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9.
弱势群体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歌 《发展论坛》2003,(4):53-53
对于弱势群体这一概念的界定国内外学术界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从经济学角度考虑,弱势群体就是贫困群体,他们的一部分已经是贫困者另一部分是潜在的贫困者。从政治和法律角度来看,弱势群体是属于政治力量低下,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或需要用政策、法律来维护其正当权益的人。从社会学视角来看,弱势群体是指在社会性资源分配上具有经济利益的贫困性、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和承受力的脆弱性的特殊群体。其主要包括:失业人员(含下岗职工),低收入或无收入的职工、农民、退休者、残疾人、患病者、鳏寡老人,以及孤儿等等。弱势群体是社会转…  相似文献   

20.
工人阶级形成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人阶级形成的社会学研究领域,存在着经济中心主义、文化研究、社会保护、政治体制、社会运动等几种分析范式。近年来,随着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工厂,工人研究中出现“返回生产”、“返回马克思”的经济中心主义思潮。社会保护范式是随着社会主义国家改革而出现的,且在共产主义文明社会中尤具解释力。文化主义范式是大众文化研究范式在工人群体研究中的延伸,在文化工业全球化的趋势中,群体的亚文化认同将是工人阶级形成的重要尺度。政治体制及社会运动范式则分别从政治体制变革、社会体制对社会运动的涵化角度对前几种范式构成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