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法医精神病学鉴定中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犯罪学特征。方法采用自编法医精神病学鉴定案例登记表,对98例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犯罪学特征进行研究。依据CCMD-3划分为精神病性症状组(51例,52.04%)、人格改变组(42例,42.65%)和智能障碍组(5例,5.31%),并对精神病性症状组与人格改变组犯罪学特征对照分析。结果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违法犯罪者以未婚、青年男性农民为主。其犯罪学特征主要是被鉴定人与被害人双方关系一般(44.9%),无作案前预谋(53.1%),作案目标临时确定(69.4%),使用暴力手段(88.8%),无明显作案诱因(67.3%),作案目的以报复居多(40.4%),现实作案动机(42.9%),作案结果既遂(89.8%),作案次数以1次为主(88.8%),作案类型以凶杀(46.9%)为主,作案后多无自称遗忘(65.3%),作案后多以停留现场、不潜逃等非反侦查表现(57.1%)为主。精神病性症状组和人格改变组在作案预谋(χ2=27.64)、作案目的(χ2=13.0386)、作案动机(χ2=23.5290)和作案后表现(χ2=19.3591)方面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作案目的以报复为主、作案动机以现实动机为主。结论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犯罪学特征有多以无作案前预谋,多以报复为主要目的,作案后多无反侦查表现。与以精神病性症状为主要表现者相比,以人格改变为主要表现者多在现实动机下以报复为主要目的进行作案,因此在法医精神病学鉴定时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2.
王彬  胡峻梅  李宝花  胡泽卿  林勇 《证据科学》2007,14(1):I0024-I0028
目的 探讨法医精神病学鉴定中精神障碍患者涉嫌暴力犯罪的犯罪学和人口学特征.方法 采用自编法医精神病学鉴定案例登记表,对符合标准的206例被鉴定者进行犯罪学特征和人口学资料的收集.根据鉴定诊断分为精神障碍组(167例,81%)、无精神病组(39例,19%),对两组的犯罪学特征和一般人口学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精神障碍暴力犯罪者男性为154例(92.2%),女性13例(7.8%),40岁以下者133例(79.6%),小学文化水平以下者93例(57.7%),农民和无业者133例(79.6%),未婚者和婚姻家庭不健全者104例(62.3%),并且与无精神病组相比在人口学资料上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精神障碍组与无精神病组比较分析发现作案预谋(χ^2=40.22,p<0.01)、目标确定(χ^2=32.843,p<0.01)、作案后表现(χ^2=36.979,p<0.01)、作案动机(χ^2=82.333,p<0.01)、与被害人的关系(χ^2=23.138,p<0.01)、自称遗忘(χ^2=36.229,p<0.01)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精神障碍患者的暴力犯罪多为突发性,常无预谋,目标多为临时确定,多无动机或动机不明确,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作案后多无反侦查表现.无论有无精神障碍,暴力犯罪者多为40岁以下未婚青壮年男性,且文化水平大多较低,农民和无业人员居多.  相似文献   

3.
涉嫌暴力犯罪精神障碍患者的犯罪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法医精神病学鉴定中精神障碍患者涉嫌暴力犯罪的犯罪学和人口学特征。方法采用自编法医精神病学鉴定案例登记表,对符合标准的206例被鉴定者进行犯罪学特征和人口学资料的收集。根据鉴定诊断分为精神障碍组(167例,81%)、无精神病组(39例,19%),对两组的犯罪学特征和一般人口学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精神障碍暴力犯罪者男性为154例(92.2%),女性13例(7.8%),40岁以下者133例(79.6%),小学文化水平以下者93例(57.7%),农民和无业者133例(79.6%),未婚者和婚姻家庭不健全者104例(62.3%),并且与无精神病组相比在人口学资料上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精神障碍组与无精神病组比较分析发现作案预谋(2χ=40.22,p<0.01)、目标确定(2χ=32.843,p<0.01)、作案后表现(2χ=36.979,p<0.01)、作案动机(2χ=82.333,p<0.01)、与被害人的关系(2χ=23.138,p<0.01)、自称遗忘(2χ=36.229,p<0.01)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精神障碍患者的暴力犯罪多为突发性,常无预谋,目标多为临时确定,多无动机或动机不明确,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作案后多无反侦查表现。无论有无精神障碍,暴力犯罪者多为40岁以下未婚青壮年男性,且文化水平大多较低,农民和无业人员居多。  相似文献   

4.
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的犯罪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hang QJ  Hu ZQ  Cai WX  Yu XD  Gu Y  Jiang MJ 《法医学杂志》2006,22(1):58-60,69
目的探讨司法精神病学鉴定中精神发育迟滞(MR)患者的犯罪学特征。方法采用自编的司法精神病学鉴定案例登记量表,对83例MR患者的犯罪学特征进行分析,并对轻度MR与中重度MR的犯罪学特征进行比较。结果MR涉嫌犯罪者中轻度MR占62.7%,中度MR占22.9%。性犯罪占37.3%,凶杀占34.7%,财产犯罪等占28.0%。犯罪动机明确者占96.1%。有犯罪史者占34.7%。轻度MR与中重度MR两组间作案预谋(χ2=11.9,P=0.001)、作案目标确定(χ2=7.531,P=0.006)、作案动机(χ2=7.920,P=0.019)、作案类型(χ2=7.855,P=0.02)有显著性差异。结论MR涉嫌犯罪者以轻度居多,犯罪类型以性犯罪及凶杀犯罪占比例较大,大多数犯罪动机明确。轻度MR组有作案预谋、作案前确定目标者明显高于中重度MR组。中重度MR作案动机为性满足者明显高于轻度MR。  相似文献   

5.
Zhang DJ  Lin Y  Mao YY  Hu ZQ 《法医学杂志》2007,23(2):101-104
目的探讨法医精神病学鉴定中两种酒精相关违法行为的犯罪学特征。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的法医精神病学鉴定案例登记表,对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90名被鉴定人分为普通醉酒(63例)和慢性酒精中毒(27例)两组,采用统计描述和对照研究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普通醉酒组54.0%的案前有诱发事件,慢性酒精中毒组案前有诱发事件的为22.2%;58.7%普通醉酒组作案是临时确定的作案动机,55.6%慢性酒精中毒组无明显的作案动机;66.6%普通醉酒组是临时确定的作案目标,51.8%慢性酒精中毒组无明确的作案目标。普通醉酒组19.0%对作案时间做出了选择,慢性酒精中毒组织有3.7%选择了作案时间;普通醉酒组61.9%的案后有一定的反侦查手段,慢性酒精中毒组则是有59.3%案后停留现场。普通醉酒组98.4%被评为有刑事责任能力,慢性酒精中毒组仅3.7%被评为有刑事责任能力。结论普通醉酒组案前有诱发事件和作案动机的要高于慢性酒精中毒组,慢性酒精中毒组在案中和案后更多地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普通醉酒组更多地被评为有刑事责任能力,慢性酒精中毒组则多被评为部分刑事责任能力或无刑事责任能力。  相似文献   

6.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犯罪学特征与刑事责任能力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犯罪学特征与刑事责任能力的关系。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的司法精神病学鉴定案例登记量表,对133例精神分裂症涉嫌犯罪者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归纳。然后对其犯罪学特征与责任能力的关系做相关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涉嫌犯罪案件类型中,以暴力案件为主,依次为凶杀68例(51.1%)、伤害38例(28.6%)、纵火9例(6.8%)、抢劫4例(3.0%)、性犯罪3例(2.3%)。不同责任能力与犯罪相关因素的统计分析发现:诱发事件(χ2=91.779,P=0.000)、双方关系(χ2=76.449,P=0.000)、作案动机(χ2=11.9,P=0.001)、作案前准备(χ2=110.623,P=0.000)、自称遗忘(χ2=34.274,P=0.000)、作案后反应(χ2=110.923,P=0.000)、案件类型(χ2=38.638,P=0.000)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无责任能力的分裂症患者作案具有动机不明、无预谋、不分对象、不分场合、突发性、盲目性、残忍性等特点。无责任能力组和部分责任能力组的犯罪学因素中诱发事件、双方关系、作案动机、作案前准备、自称遗忘、作案后反应、案件类型有显著性差异,可作为责任能力评定的参考因素。  相似文献   

7.
李沛英 《证据科学》2000,7(3):109-111
目的 探讨司法鉴定中精神发育迟滞(MR)患者辨认能力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86例MR司法鉴定资料进行判别分析,影响辨认能力的判别因子,并建立判别方程进行组内回代检验。结果 经判别分析,有5个因素被选入;个性特性、诊断分组、是否伴有癫痫及其他精神病性症状、作案类型、作案动机,组内回代检验不同程度辨认能力的判断正确率分别为:有完全辨认能力93.8%、有部分辨认能力73.4%、无辨认能力100%,总判断正  相似文献   

8.
精神障碍纵火的特征及预防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火行为是严重的犯罪行为之一,目前国内尚缺乏对精神障碍纵火行为的专门性研究[1].为探讨精神障碍纵火行为的精神病理学和犯罪学特征、再次纵火的可能性及预防对策,本文结合63例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确诊的样本资料进行初步研究。资料分析一、一般资料用微机从近10年间鉴定确诊为精神障碍的1293例刑事案中,检出精神障碍纵火者63例(4.9%)。诊断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及诊断标准(第二版修订本),对其中多次纵火者进行了诊断复核,无一例符合纵火癖诊断。其中精神分裂症46例(73%),精神发育迟滞8例(12.7%),痴痴性精神障碍6例(9.…  相似文献   

9.
林勇  胡泽卿 《证据科学》2006,13(1):69-74
癫痫与精神障碍在我国均是常见的多发病.如不及时而恰当地治疗,可发展为慢性病,迁延数年,严重者造成残疾,甚至终生不愈,从而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工作、学习、婚姻以及社会功能等等造成巨大影响。因此二者不仅是医学问题而且是社会问题。据6城市调查协作组(1982)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癫痫发病率是37/10万。患病率4.4‰.据此推算我国至少有癫痫患者500万~600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1999)的统计.非传染性疾病占全球疾病负担的比重日益增加.其中精神障碍占全球疾病总负担的10.5%(中低收入国家)和23.5%(高收入国家)。所以二者消耗的卫生经济资源是惊人的,引起了各国专家学者的重视。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两者间存在某种必然的联系.癫痫人群的精神分裂症患病率为3%~7%.而精神分裂症在普通人群的患病率为1%。对该联系的认识首先由Morel(1860)介绍,发现有些癫痫患者出现发作性精神症状。Lernpert等(1990)研究表明66%的癫痫病人有精神异常,其中最多的是抑郁症状。两者间究竟存在怎样的内在联系并彼此相互作用的呢?长期以来一直成为各国学者的研究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司法鉴定中暴力犯罪类型与各种精神疾病的关系及特点。方法:对1997-2002年司法鉴定的暴力犯罪案件191例进行分析。结果:在本组资料中,精神疾病患者暴力犯罪以杀人、伤害多见,作案隐蔽性差、对环境辨认能力差,作案动机主要受病态影响,常不选择时间、地点,不顾及后果,攻击对象以亲人、熟人多见为主要特征。结论:掌握精神疾病患者与精神正常者不同的作案规律和特征,是鉴别是否由精神病性症状所致暴力犯罪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