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柴歌 《侨园》2014,(9):10-10
<正>2014年8月22日,在韩国光州华侨协会选举委员会的监督下,在韩国光州国家电视、报纸、网站等媒体记者的见证下,经过无记名投票选举,韩国光州中国文化院院长、韩国光州中国学校董事长马玉春先生,以绝对优势胜出,成功当选韩国光州华侨协会第二十四任会长。正在韩国采访的本刊记者,目睹了马玉春就任会长宣誓的全过程。有着66年历史的韩国光州华侨协会,其前身是1948年成立的光州华侨自治区,1959年更名为韩国光州华侨协会。该协会在韩国是合法注册的法人社团,  相似文献   

2.
柴歌 《侨园》2014,(9):41-41
韩国今年初秋的一天,我正在办公室工作,当选为韩国光州全南华侨协会会长的马玉春先生来访,他还带来了一位韩国老人,老人叫安圣模,今年72岁了,精神矍铄的安先生怎么看也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安先生是来祝贺马会长当选会长的。当马会长告诉他,要去看望正在韩国的一个中国朋友时,安先生说也要一同前往。  相似文献   

3.
柴歌 《侨园》2014,(5):14-15
[一]走进中国驻韩国光州总领事馆,缘于韩国的一所华文学校。作为侨园杂志的总编辑,在韩国工作期间,记者在采访旅韩著名华侨马玉春先生创办的韩国光州中国学校时,听马玉春先生介绍说,他的这所韩国境内唯一一所悬挂五星红旗、使用中国国标教材的华文教育学校,已经经过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的确定,今后将被作为中国海外华文教育示范学校予以支持。目前,学校已经收到国务院侨办的华文教育示范学校资助金10万元人民币。念及此,马玉春先生不无感激地告诉记者,这一切,体现了祖国政府和驻光州总领事馆对于光州中国学校所做工作的充分肯定。学校的感谢信已经写好了,正准备去送呢。这真是一个让记者感兴趣的新闻线索。  相似文献   

4.
《侨园》2017,(Z1)
正2016年12月20日-12月21日,中国海外交流协会汤翠英巡视员率慰问团来到韩国光州中国学校,慰问国侨办外派到学校的5位教师。中国驻光州总领馆总领事孙显宇设宴招待慰问团一行,副总领事陈杰、侨务领事王晓光亲自到学校与学校董事长马玉春、校长张兰政,及全校师生共同热烈欢迎慰问团到访。汤翠英巡视员一行在了解了老师们在学校的教学和生活情况后,与韩国光州中国学校的校方领导及外派教师们作了交流会  相似文献   

5.
韩国华侨最多时达20万,80年代有4万多人,90年代初约2万左右,主要聚居在汉城、釜山、仁川、大邱、永登浦、水源、光州和大田等城市。韩国政府对外侨归化入籍控制很严。即使是生在韩国、受韩国教育、与韩国女子结婚的华侨,也不能归化入籍。只有那些家大业大的富豪,且受过高等教育。有大学文凭,在两位政府高级官员的推荐下,才可能申请归化入籍,但这些人  相似文献   

6.
柴歌 《侨园》2014,(10):14-14
"十一"国庆节前夕,中国驻韩国光州总领事王宪民,在光州市金大中会展中心举行招待会,与光州社会各界一道,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光州市市长尹壮铉、全罗南道知事李洛渊、光州市议长曹永杓、全罗南道国际关系大使郑万永、光州市教育监张辉国、光州(全南)华侨协会会长马玉春、中国驻光州副总领事章笑梅等出席招待会。  相似文献   

7.
图片新闻     
《侨园》2014,(10):15-15
辽宁省教育、新闻代表团参加韩国韩籍华人联合总会举办的庆祝国庆65周年、中韩建交22周年活动;辽宁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在韩国光州中国学校设立海外实习基地;辽宁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与韩国光州高中建立友好学校关系  相似文献   

8.
《侨园》2003,(3)
韩国正在涌现“新华侨”。老华侨在韩国多从事中餐厅、翻译和韩医等有限的一些行业,而新华侨不仅在中国还在美国、英国等国家接受了全球化教育,而且在韩国的信息通讯、生命工程等高科技领域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大使馆总领事许泽友称,“如果老华侨是指那些扎根韩国世世代代定居韩国的人.那  相似文献   

9.
赫冬  马慧琪 《侨园》2012,(9):12-15
还是那面飘扬着的五星红旗,但它已经飘扬在韩国光州广域市东区鸡林洞474-4号;还是那所熟悉的学校——韩国光州中国华文学校,但它已经成为一座高高耸立的教学楼;还是那些熟悉的面孔——韩国光州中国华文学校的老师和学生们,但它又增加了众多新面孔,中国教师增加到12名,韩国学生增加到138名。  相似文献   

10.
赫冬  马慧琪 《侨园》2013,(3):10-12
还是那面飘扬着的五星红旗,但它已经飘扬在韩国光州广域市东区鸡林洞474-4号;还是那所熟悉的学校一韩国光州中国华文学校,但它已经成为一座高高耸立的教学楼;还是那些熟悉的面孔一韩国光州中国华文学校的老师和学生们,但它又增加了众多新面孔,中国教师增加到12名,韩国学生增加到158名。  相似文献   

11.
海外华侨最早的教育场所——1691年,雅加达华人公馆建立私塾式的义学,这是海外华侨最早的教育场所。1729年它附设于华侨医院养济院内,后停办。1787年,华侨又在华侨庙宇金德院内重办义塾,称作明德书院。中国第一所侨资办的学校——1872年,中国第一位留美大学毕业生——华侨教育家容闳(1828—1912,广东珠海人)发起创办了香山县南屏乡的甄贤学校(今珠海市南屏学校),这是中国第一所由海外华侨回乡捐资创办的学校。中国最早的侨资企业——1862年,秘鲁一位黎姓华侨携资回国,与他人在广州创办万兴隆出口行。该行资金一万两银子,股东多为古巴、秘鲁、美国华侨,主要经营商业、汇兑和药材,这是中国最早  相似文献   

12.
车智燕  柴歌 《侨园》2014,(2):28-29
日前,在韩国首都首尔举行的“旅韩华侨华人辞旧迎新联欢会”上,中国在韩侨民协会总会隆重表彰了2013在韩华人华侨年度优秀人物。旅居韩国的王海军、石生奎、曹明权、严银河等人,分别荣获了2013韩国华侨华人年度优秀人物组织、爱心、奉献、美食等奖项。中国在韩侨民协会总会总会长韩晟吴博士为上述获奖人员颁发了荣誉证书和奖杯。据悉,此次获奖情况已经上报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备案。  相似文献   

13.
广大海外侨胞是辛亥革命强有力的支持者和参加者,孙中山先生称赞说:“华侨是革命之母”、“华侨有功革命”。华侨对辛亥革命的卓著贡献是多方面的: 创立海外革命组织 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了中国最早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兴中会的反帝反封建救国救民的宗旨和华侨的爱国愿望完全相符合,所以深得爱国华侨的同情和支持,最先参加兴中会的20多人都是华侨。1895年春,兴中会在香港成立总部,得到许多港澳同  相似文献   

14.
孙中山新马华侨与辛亥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学稷 《团结》2003,(6):89-92
中国的民主革命与海外侨胞有着密切的关连,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始终是在海外华侨大力支持下获得进展和胜利的,著名的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曾经说过:“孙先  相似文献   

15.
《侨园》2016,(8)
正6月30日,韩国光州中国学校一派节日气氛,师生们喜气洋洋在布置会场。下午,中国国家汉语口语水平测试(HKC)韩国考点在这里举行了隆重的揭牌仪式。这是在韩国设立的首个中国汉语口语水平测试(HKC)考点。中国国家汉语口语水平测试(HKC)是中国教育部、国家语言委为母语非汉语及华人华侨推出的汉语口语标准化水平测试,也是目前中国对外汉语考试中唯一的国家级考试标准。其重要意义在于,今后,来中国留学的各国学生,必须  相似文献   

16.
《侨园》2016,(7)
正2009年印发的《国务院侨办、教育部关于华侨子女回国接受义务教育相关问题的规定》,其中规定今后华侨子女如果想回国接受义务教育,将与大陆居民的子女一样,依法免缴学杂费。规定要求,接受华侨子女的学校,要积极做好华侨子女的教育培养工作,学校不得以任何名义和形式设立针对华侨子女经的收费项目或提高收费标准。按照这一规定,华侨子女今后在其国内监护人户口所在地就读公办义务教育学校  相似文献   

17.
王永贵 《侨园》2013,(9):68-69
<正>(接上期)旅居朝鲜的华侨很重视子女的教育。日帝统治时期,华侨身在国外,生活贫困,但仍想方设法让儿女读书识字。华侨们亲身体会到不识字的苦,总想在居住地能创办自己民族的学校。虽然日本人在朝鲜各地都设立了日本学校,但作为中国人华侨不愿把子女送到日本学校,因此当时各地华侨迫切要求创办华侨子弟学校,特  相似文献   

18.
漫话华侨     
华侨历史悠久 人数众多 分布广泛 秦汉时期,中国就与一些邻国有所来往。到了唐代,南洋一带已有华侨在那里定居。华侨自称“唐人”,并称祖国为“唐山”,即由此而来。不过,直到鸦片战争之前,华侨人数只有一百多万。此后,伴随着“契约华工”的出现。华侨不仅人数激增,而且分布渐广。  相似文献   

19.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民主共和思想随着革命的发展深入人心,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革命的开展离不开华侨的大力支持,孙中山先生盛赞"华侨是革命之母"。海外华侨尤其是新马华侨为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而槟城作为当时同盟会的机关总部,它在地理和经济上的优势为华侨有财力和人力支持革命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革命思想在槟城华人社会中广泛传播,从上层到中下层革命热情高涨,为革命提供了巨大的财力支持;同时,槟城阅书报社也为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起到了重要的宣传作用。华侨为革命做出的贡献体现了"爱国爱乡,无私奉献"的华侨精神。  相似文献   

20.
吴星彬 《侨园》2020,(2):51-51
为进一步加强与海外华侨华人的沟通联系,增进与海外华侨华人的情感,1月16日,盘锦市侨办邀请部分海外华侨华人代表回家过年并举办新春座谈会。来自日本、韩国、美国、希腊、加拿大、新西兰、法国、英国、德国等9个国家11位华侨华人代表欢聚一堂、共谋发展,盘锦市委统战部、市商务局、市侨办主要领导参加座谈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