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有关“单位累犯”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修订后的1997年刑法对累犯制度有了较大的修改和完善,但却在肯定了单位构成犯罪的同时,对单位是否构成累犯这一问题没有明确,学界众说纷纭。笔者通过对新刑法有关条款的考证和解读认为单位构成累犯不是新刑法的题中之意。并在此基础上否定了现有的累犯制度的构成要件能适用于单位累犯的构成,同时认为单位累犯制度应当独立于自然人累犯。  相似文献   

2.
单位累犯刍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指出,现行刑法中的累犯制度不适用于单位犯罪。论证了构建单位累犯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了单位累犯构成要件和如何处罚单位累犯以及直接负责的有关人员,并提出了认定单位累犯中应注意解决的若干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3.
杨超杰 《法制与社会》2014,(18):291-292
根据我国累犯制度的规定,未成年人犯罪依法可构成累犯,但是,在适用过程中,对未成年人不加区别地判定为累犯,予以重罚的做法,对未成年人再犯的改造并没有达到一定的效果,不符合我国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实施。本文论述累犯制度对未成年人适用的影响,引起对未成年人在累犯制度中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特殊累犯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刑法中现行特殊累犯制度存在三大缺陷:既与社会生活严重脱节,也无法充分实现特殊累犯制度的设置目的,而且还违反了刑法面前人人平等的基本原则。本文认为应通过三个方面子以完善。首先,应扩大构成特殊累犯之罪的范围;其次,应将多次犯罪纳入特殊累犯予以规制;第三,扩大特殊累犯的主体范围,明确单位也可构成特殊累犯的犯罪主体。  相似文献   

5.
累犯制度作为我国刑法中一项重要的刑罚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本文认为累犯制度在几千年的历史变迁中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不完善到完善的漫长的发展过程,但时至今日,累犯制度仍在细节上体现出一定的制度设置上的不完善。  相似文献   

6.
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立法应当关注对未成年人人格的矫治,不加区别的对未成年人适用累犯制度,不符合对犯罪的未成年人"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本文从分析未成年人再犯罪的特点、成因入手,结合刑法制定累犯制度的本意,提出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根据我国国情,修改立法以适当延长未成年人构成累犯的时间期限,使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立法更具人道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7.
累犯是我国刑罚中的重要制度,也是量刑重要的从严情节之一。曰前我国对累犯、单位累犯以及未成年累犯等的界定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8.
现行累犯制度的不足及其完善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修订后的1997年刑法典对我国累犯制度作了较大修改和完善,但仍存在五大不足:特殊累犯范围过于狭窄;单位累犯规定阙如;未成年人为累犯主体失之过苛;累犯不得假释有失科学合理;条文用语尚欠严谨、周密,故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9.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明确规定了单位犯罪 ,这是对犯罪主体问题的重要突破。但随着社会犯罪情势的发展变化 ,累犯制度也有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即应否在自然人累犯之外另设单位累犯这是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行刑法确立了单位犯罪制度,但在单位犯罪的刑罚适用方面尚存在一些缺陷,其中单位累犯制度的缺位即为其突出的表现。对单位累犯中的普通累犯制度进行了探讨,以期对完善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现行刑法规定的犯罪主体包括单位,但在累犯制度中只明确规定了自然人累犯制度,对于单位累犯的规定还较为含糊甚至空白,在实践中也存在许多对于单位累犯的认定及处罚问题.本文明确指出单位累犯应纳入累犯制度的控制范围,并给出了实践中时于单位累犯的部分处罚建议.  相似文献   

12.
累犯制度作为一项基本的刑法制度,已经为世界各国所广泛认同,我国刑法对自然人累犯作了较为详尽的规定,但并无单位累犯的明确立法。在刑法中专门规定单位累犯制度具有合理性与必要性,应该对此作出立法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对普通累犯几个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辉 《法学论坛》2002,17(3):85-89
累犯制度作为一项基本的刑罚制度 ,已经为世界各国所广泛认同。我国刑法对普通累犯和特殊累犯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其中 ,普通累犯制度在许多方面存在一定分歧。笔者对其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思考 ,提出将严重过失犯罪、法人犯罪纳入累犯制度打击的范围之内 ,并就普通累犯成立的时间、刑度、罪名等条件提出了几点与通说较为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单位犯罪是一个整体犯罪,有一个犯罪主体,一个刑罚主体,两种刑罚方法,即“单位罚金刑”和“单位责任人员刑”。如果因为单位犯罪而对单位责任人处予徒刑以上刑罚,即可视为是对单位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该特征可以满足累犯制度中前后两罪必须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要件。因此,单位也有可能构成普通累犯。在此前提下,笔者进一步阐述了构成单位普通累犯的具体条件及对其直接责任人员的具体量刑方法。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现行刑法增设了单位犯罪的规定,与旧刑法相比是一大进步。同时,在累犯制度中规定了一般累犯和特殊累犯,并采取混合制的立法模式。但是,现行刑法却将单位排除在累犯成立的主体要件之外,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通过分析一般累犯成立的要件,笔者认为我国刑法应增设单位累犯,以便打击和预防单位再次犯罪。  相似文献   

16.
单位累犯具有比普通单位累犯更为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在我国刑法中建立单位累犯制度具有必要性和实践可行性。应在借鉴国外成熟的立法例的基础上,在立法中对单位累犯加以明确规定。单位累犯有其特定的概念,具有特有的犯罪构成,对单位累犯的处罚应实行双罚制,即对单位实行罚金刑,并且对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员或主管人员适用较重的刑罚。  相似文献   

17.
从宏观比较的角度着重探讨了累犯制度的立法模式、制度类型和体系地位 ,并对不同的立法例进行了评价 ,进而得出了采用混合累犯制把累犯制度作为一种刑罚运用制度规定在刑法总则中的刑事立法比较科学可取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孙丽  张夕芬 《法制与经济》2008,(2):126-127,F0003
单位累犯具有比普通单位累犯更为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在我国刑法中建立单位累犯制度具有必要性和实践可行性。应在借鉴国外成熟的立法例的基础上。在立法中对单位累犯加以明确规定。单位累犯有其特定的概念,具有特有的犯罪构成,对单位累犯的处罚应实行双罚制。即对单位实行罚金刑,并且对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员或主管人员适用较重的刑罚。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案例起题,推断出单位犯罪应适用累犯制度。进而参照自然人累犯制度与国外的立法成例,就单位普通累犯构成要件中的刑度条件、罪过条件、时间条件展开探讨,对相关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说明理由。并进一步针对刑罚利用对单位累犯进行更细致的分类来完成从重区间的细化,再配以更为多元化的适用刑罚,从而使刑罚更为有效地抑制单位犯罪。  相似文献   

20.
通说认为,累犯情节反映出累犯较大的人身危险性,所以应该对其从重处罚。我国《刑法》明确规定了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对累犯应当怎样从重处罚却语焉不详。直到近年,最高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的出台才为量刑阶段如何实现累犯从严提供了更为细化的指导。本研究以我国10万个刑事判决书为研究样本,综合运用多种实证研究方法,先后考察了累犯情节整体以及累犯情节各个构成维度对量刑结果的实然影响,结果发现:累犯情节作为一个整体确实对量刑结果存在显著的从严调整作用,然而就累犯情节各个构成维度而言,除了累犯后罪的性质与轻重和累犯从严幅度呈显著正相关以外,累犯前罪的轻重与性质、累犯前后罪的关系、累犯前罪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以后至再犯罪时间的长短对于量刑结果均不产生显著影响。经验层面的累犯情节量刑适用呈现出"轻轻重重"的适用规律。尽管法官关于累犯从严量刑适用的集体实践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司法实践中人身危险性评估的感性判断模式却亟待改进,引入精算式的评估工具不失为一种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