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43年共产国际的解散,共产国际和苏联对延安的中共领导下的抗战给予了巨大的支持和援助,对帮助中共渡过难关、成长壮大、发展势力,从而最终打败日本法西斯作出了重大贡献。但不可否认的是,是否有利于苏联利益是此期间共产国际和苏联对中共援助的重要出发点。  相似文献   

2.
《党史文苑》2014,(8):33-33
中共二大到六大通过的五个党章为什么没有总纲部分?传统的观点都认为,是由于中共二大决定加入共产国际的原因,作为共产国际的基层组织,共产国际的纲领和组织原则,就是中共的纲领和组织原则了,这就是决定中国共产党从二大到六大通过的五个党章没有总纲部分的主要原因。1943年共产国际解散后,中国共产党才有了起草一部带有总纲部分党章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从中共成立到1943年共产国际解散,中国共产党在组织上不具有完全的自主性,共产国际对中共领袖的产生和新老交替具有较大影响力。一大推举陈独秀为党的中央局书记,受到列宁意见的影响。第二届中央领导从当选开始,便明确中共与共产国际是上下级领导的关系。共产国际对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起到重大作用。邓小平继承毛泽东有关领袖新老交替的政策文明遗产,引入年龄因素和退休制度,废除了领袖职务终身制。十六大确立了"到点退休制"和"有限任期制",十七大开始民主推荐中央政治局预备人选。规范的中央领袖罢免机制欠缺。  相似文献   

4.
正中共二大到六大通过的五个党章为什么没有总纲部分?传统的观点都认为,是由于中共二大决定加入共产国际的原因,作为共产国际的基层组织,共产国际的纲领和组织原则,就是中共的纲领和组织原则了,这就是决定中国共产党从二大到六大通过的五个党章没有总纲部分的主要原因。1943年共产国际解散后,中国共产党才有了起草一部带有总纲部分党章的条件。这样,1945年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六部党章,就成了中国共产党有史以来第一部  相似文献   

5.
1922年7月,中共二大在上海举行,大会通过《中国共产党加入第三国际决议案》,明确宣布中共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自此到1943年5月共产国际解散,中共派有代表常驻共产国际,在这期间,形成了大批的档案文献.1956年,苏共中央主动与中共中央联系,提出把保存在苏联的这批档案移交给我们.对此,中共作出积极回应,时任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局长曾三向副局长裴桐传达了中共中央的决定,派裴桐、乐尔耕(时任中办秘书局征集科科长)和我(时任中办秘书局业务指导科科长)以及曹岩华(中央编译局翻译)前往苏联接收这批档案回国.  相似文献   

6.
黄黎 《北京党史》2014,(4):12-15
正中国共产党是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在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的帮助下诞生的。开始之时,共产国际直接派代表来华指导幼年时期的中国共产党,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逐渐成立驻华机构,而共产国际执委会远东局就是共产国际在华设立的指导中共革命的领导机构之一。本文拟对国民革命时期的远东局从成立到解散、对中国革命的指导及其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等几个方面进行初步的梳理与总结。一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制定过七部党章。其中一大到六大制定的六部党章,都是在共产国际直接指导帮助下制定的,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幼年时期党的建设的一些特点。1945年七大制定的党章,则是在1943年共产国际解散后由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制定的,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和党的建设上的完全成熟。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先后制定及修正过九  相似文献   

8.
1943年5月,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提议解散共产国际。围绕这一事件,国民党、汪伪政权以及中共分别以"民族""亚洲""国际"为核心展开话语争夺。国民党以"民族至上"为核心立论,要求中共随之解散,以此达成其"国家统一"的目的。以"反共"口号立国的汪伪政权,则力图通过重新解释、编排将此事纳入"大亚洲主义"的意识形态框架中,以减少共产国际解散对其政权合法性的冲击。针对以上两种言论,中共从"国际"这一高度立意正面回应此事,反驳了前两者的民族观,最大限度地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此三种叙事都在讨论和使用"民族"一词,但每一种"民族"又意涵不同;其实质是三方根据各自的政治诉求,通过阐释过去、解释现在,以期争夺合法性,主导中国政治的未来。  相似文献   

9.
新华 《先锋队》2012,(35):33-35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诞生至党的十八,大先后制定、修正过18次党章。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制定过七部党章。其中一大到六大制定的六部党章,都是在共产国际直接指导帮助下制定的,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幼年时期党的建设的一些特点。1945年七大制定的党章,则是在1943年共产国际解散后由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制定的,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和党的建设上的完全成熟。  相似文献   

10.
共产国际给予中国共产党军事工作的指导对中国革命历程具有深远影响。共产国际的指导有正确方针政策,也存在许多错误路线。本文对共产国际对中共军事工作指导的历史史实进行长时段的全面梳理,具体分析共产国际和联共(布)对中共军事工作指导策略的演变与影响,阐发了中国共产党军事武装由接受指导到独立领导的艰难历程。  相似文献   

11.
李恩侠 《党史文汇》2011,(10):60-63
中国共产党是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建立起来的,成立后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因此在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代表大会中,有几次是有共产国际代表参加的。共产国际又称第三国际,1919年3月成立,1943年5月解散。1921年7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共第一次代表大会,共产国际派代表马林和尼克尔斯基参加。1923年6月,在广州召开党的“三大”,马林再次参加。共产国际的代表维经斯基参加了1925年1月召开的党的“四大”。  相似文献   

12.
作为最早建立中共地方组织之一的广东,苏俄和共产国际给予了各种指导和帮助。苏俄和共产国际主要在建党路线、宣传工作、处理党内思想分歧等方面提供了帮助,为中共广东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组织基础和阶级基础。同时,给当今党的建设提供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3.
中共五大根据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第七次扩大会议精神,加强了党的建设,在这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就.会议通过的《组织问题议决案》以及其后政治局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案》等文献,突出了党的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了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的新措施,在党员队伍建设上作了一些新的规定,突出了党的群团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一、抗日战争时期的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抗战时期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关系,主要是指抗战爆发前后至1943年共产国际解散这一时期国际对中国革命的指导。共产国际对中国抗战积极支持,大力援助,多次发表宣言、声明,号召全世界共产党人和劳动群众,用各种方法支援中国抗战。但从共产国际对中国抗战的指导思想来看,其右倾观点是非常明显的,主要表现在:一是不相信我党领导的抗日力量,而把胜利的希望完全寄托于蒋介石,认为蒋介石不仅拥有强大的武力,还有英美的支  相似文献   

15.
1940年4月,日共驻共产国际代表野坂参三(本名冈野进)从莫斯科经新疆,秘密来到延安,受到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的烈烈欢迎。由于当时的环境残酷,野坂参三回日本已十分困难,便授受了中共中央的邀请,留在延安,领导在华日人的反战运动。直到1943年共产国际解散后,才恢复日本名字冈野进,并于同年5月31日在延安以日共代表的身份公  相似文献   

16.
大革命时期,中共中央军事部工作是在共产国际的帮助和指导下开展的。共产国际的指导包括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积极方面是协助中共组建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军事领导机构,为中共培养和训练了大批军事干部,并提出要发展工农武装特别是农民武装的正确方针。在共产国际帮助下,中共在大革命时期的军事工作中发展起来的革命武装力量,成为大革命失败后武装起义的基础。消极方面是强调发展工农武装必须在统一战线的框架之内,并要征得国民党方面的同意,从而限制了工农武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共产国际从成立到解散,经历了近1/4个世纪的漫长岁月。它既为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建立了伟大的功绩,也存在过不少缺点和错误。毛泽东曾经评价共产国际工作是“两头好,中间差”。中国共产党内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就与共产国际有着直接的关系。本文仅就共产国际“第三时期”理论对王明关于世界局势认识的影响作一些论述。一、共产国际的“第三时期”理论。“第三时期”理论,是1928年7月共产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提出的关于时代和共产国际  相似文献   

18.
正共产国际从1930年9月起,先后向中共派出3位军事顾问,他们是共产国际远东局驻上海"三人军事小组"组长盖利斯,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军事代表、远东局驻中共军事总顾问曼弗雷德·施特恩,共产国际远东局驻中共中央军事顾问奥托·布劳恩(李德)。这3人是在什么情况下被派到中共来的?他们在指导中共军事斗争方面做了什么事情?对他们的工作做何评价?  相似文献   

19.
共产国际从1919年3月6日正式成立,到1943年6月10日正式解散,共存在了24年.它在将近1/4世纪中,经历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高涨、资本主义的相对稳定和帝国主义战争等不同的历史时期.在这些不平凡的历史时期它率领60多个共产党组织、400多万共产党人开展了反对帝国主义、法西斯主义和侵略战争的伟大斗争.中国革命在共产国际的世界革命战略格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20.
张太雷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始人之一,并致力于中共和青年团的对外工作.1924年7月,张太雷与卜士奇一起出席青年共产国际."四大"会后留在莫斯科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驻青年共产国际代表.1921年春,受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委托,张太雷赴苏联在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工作,任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中国科书记.同年6月,他又陪同共产国际代表马林来到中国,参与召开中共"一大"的筹备工作,旋即赴莫斯科出席共产国际"三大",在发言中呼吁共产国际重视和支持中国革命.7月,张太雷出席青年共产国际"二大",当选为青年共产国际执委会委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