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4月9日英国大选揭晓,保守党在下院以336席多数获胜组阁,梅杰再次出任首相,创造了自1822年以来英国一党“四连冠”组阁的纪录。这次大选是在英国经济出现自30年代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衰退、对保守党相当不利的情况下举行的,但由于保守党对外调整政策,对内主张维护国家统一,提出减税政策和福利政策,得到金融企业界的支持,终于击败与其竞争激烈、一度旗鼓相当的工党,获得大选的胜利。一梅杰1990年11月执政以来,在国内积极推行有利于国计民生和促进工商企业发展的政策。 (一)增加公共开支,重视福利事业。为改变保守党前任政府不关心人民福利的形象,梅杰上台后大力强调保守党旨在建立“无阶级的”、“富于同情心的”社会,使人人“有选择的能力,有拥有的权力”。  相似文献   

2.
英国保守党在1979年5月大选中以44%的选票和339议席获胜,1983年6月大选中又以43%的选票和397议席取得压倒多数的胜利,继续执政。保守党为什么会两次接连当政?英国当前的政治倾向如何?本文拟就此作些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3.
1975年2月,英国保守党史无前例地推出一名妇女担任党的领袖,她就是玛格丽特·撒切尔。1974年4月,保守党在大选中获胜,撒切尔夫人成了英国历史上第一个女首相。1983年6月,保守党在大选中再奏凯歌,撒切尔夫人得以蝉联首相执政迄今,成为自邱吉尔以来执政最久、权力最大的人物。她还宣称准备继续竞选第三任首相。这位举世瞩目的人物为什么能够连续执政?其内外政策主张又是如何?本文拟结合其党派背景及国内外形势予以简介与剖析。  相似文献   

4.
2015年5月7日,英国举行新一届议会选举.根据5月8日公布的投票结果,卡梅伦领导的保守党赢得议会下院650席中的331席,超过议会半数.卡梅伦蝉联首相后,组建了新一届保守党内阁,多位内阁重臣留任.苏格兰民族分离主义、“脱欧”情绪上升成为新一届英国政府面临的两大挑战.  相似文献   

5.
1997年3月17日,英国首相梅杰宣布大选将于5月1日举行,并从宣布之日起的3周后解散议会。目前,英执政的保守党和在野的工党两大政党已进入了大选前最后冲刺阶段。舆论认为,保守党已无回天之力,而工党则信心十足,大选获胜似乎已是“囊中之物”。  相似文献   

6.
1997 年工党执政后顺利实施了权力下放。究其原因,受欧洲新地区主义的影响和推 动,工党参照欧洲国家经验寻求国内改革的动力,坚定了权力下放的决心。权力下放是推动英国民 主发展的方式,也是解决保守党治下权力合法性不足的途径,还是解决民族联合问题的有效手段 。此外,布莱尔不断完善权力下放政策,作为竞选武器在击败保守党时发挥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7.
2007年9月23至27日和9月30日至10月3日,英国工党和保守党先后召开年会,将对英国政局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英国在10月8日举行的議会选举結果已經揭曉,保守党在下院六百三十个議席中,获得三百六十五席,比上届議会净增二十三席,工党获得二百五十八席,净减二十三席,自由党六席,无党派人士一席。选举揭曉后,保守党組成了新內閣。  相似文献   

9.
马尔罗尼是加拿大三大政党之一进步保守党的领袖。在1984年9月的大选中以压倒优势获胜,就任加拿大第十八任总理。今年5月马尔罗尼偕夫人曾来我国进行访问。以加深和发展加中友好关系。  相似文献   

10.
今年5月11日晚,43岁的英国保守党领袖戴维·卡梅伦(David Cameron)被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任命为英国新一届首相,成为自1812年利物浦勋爵(Lord Liverpool)之后最年轻的英国首相,其履新同时也宣告了英国工党连续13年执政历史的终结。  相似文献   

11.
英国保守党大选获胜的原因:1.社会基础更加广阔和稳定;2.经济政策更有吸引力,特别是减税计划争取了选票;3.梅杰个人的魅力;4.保守党内部团结一致;5.国际大气候有利. 梅杰政府的今后政策趋向:经济上,当务之急是使英国尽快走出衰退,实现90年代经济繁荣;政治上将维护国家政局稳定和联合王国的统一;外交上,力争在国际上保持英国的大国地位和发挥大国作用.  相似文献   

12.
2006年1月23日,斯蒂芬·哈珀保守党以124席对保罗·马丁自由党的103席,魁北克分离党的51席,以及新民主党的29席的微弱多数席位获得执政党地位.2月6日,这位46岁的多伦多人宣誓成为加拿大历史上的第22任总理.就任伊始,哈珀在其对美和对华政策上采取了一系列的"动作",其"扬美"和"抑中"的政策走势引起学术界的辩论.随着今年10月14日议会大选的尘埃落定,保守党再次以少数党政府执政,但哈珀政府的对华政策是否会有回摆,这仍有待观察.本论文将主要厘清哈珀政府的对华政策,探析其思想渊源及其可能走向.  相似文献   

13.
1997年5月1日英国大选揭晓,工党在英下议院的659议席中赢得419席,以压倒多数击败连续执政18年的保守党,取得自1931年以来最大胜利。5月2日,年仅44岁的工党领袖托尼·布莱尔正式就任英国新首相,同时,22名新内阁成员也宣布到位,工党终于迎来了大显身手的机会。  相似文献   

14.
1998年6月21日,哥伦比亚举行第二轮总统选举,哥最大反对党社会保守党总统候选人安德烈斯·帕斯特拉纳·阿兰戈,高举“变革大联盟”的旗帜,战胜了执政的自由党总统候选人奥拉西奥·塞尔帕·乌里韦,当选为哥伦比亚跨世纪的总统。8月7日,帕斯特拉纳在议会大厦...  相似文献   

15.
英国新首相托尼·布莱尔王利平5月1日,英国工党在大选中以压倒多数的选票击败连续执政达18年之久的保守党。44岁的工党领袖托尼·布莱尔第二天正式出任首相,成为本世纪英国最年轻的首相。年少立志从政布莱尔于1953年5月6日出生在苏格兰首府爱丁堡一个中产阶...  相似文献   

16.
英国工党政府的内外政策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5月2日,英国工党领袖托尼·布莱尔接替了保守党领袖约翰·梅杰,正式出任英国首相之职。至此,英国工党结束了长达18年的在野党地位,并以在下院659个席位中获得419个席位的压倒多数上台执政。经过如此长时期的反对党地位之后,新上台的工党政府内政沙咬上有何新举措,其内外政策同以往保守党政府的延续性和不同之处又是什么,成为各方关注的问题。本文拟围绕上述问题,就英国工党政府的内外政策取向作一分析。一、国内政策1.更多地关注社会问题。长期以来,英国由工党和保守党两大政党轮流执政,两党间最大的差别之一,表现在工党历…  相似文献   

17.
2016年7月13日,特雷莎·梅(Theresa May)接替卡梅伦担任英国新一任首相.梅曾在保守党影子内阁中担任多个职务,2010年5月至2016年7月出任内政大臣,从政经验较为丰富.她低调、勤奋、作风强硬,被称为“撒切尔夫人第二”.由于全民公投决定退出欧盟,临危受命的梅夫人不得不带领英国背水一战,其面临的挑战恐怕比撒切尔夫人当年还要严峻.  相似文献   

18.
2017年5月9日,韩国共同民主党候选人文在寅在第19届大选中胜出并于翌日宣誓就职,①结束了韩国因朴槿惠遭弹劾导致的政治空白期,也结束了李明博、朴槿惠两届长达9年的保守党执政史.文在寅作为韩国进步势力的代表,能否改变前两届政府强硬的对朝政策基调,能否在日趋恶劣的半岛环境下力挽狂澜稳定半岛局势,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9.
1997年5月1日,英国举行大选,反对党工党以压倒多数票击败连续执政18年之久的保守党,重新上台执政。5月2日,工党领袖托尼·布莱尔出任首相,从而成为本世纪英国最年轻的首相。同日,他组建了由22名成员参加的新内阁,其中有5名女性,创下了英国内阁女大臣最多的纪录,内阁成员中只有4名担任过政府职务,且都未超过副大臣级。  相似文献   

20.
加拿大新任总理贾斯汀·特鲁多(Justin Trudeau)是已故加拿大著名总理皮埃尔·特鲁多的儿子.他曾经当过教师,2008年出任国会议员,2013年任自由党党魁.他借助父亲的影响力,并利用社交媒体打造“亲民形象”,迅速成为政治明星.2015年10月19日,加拿大第42届联邦大选举行投票,特鲁多领导的自由党(Liberal Party)获胜,组成多数党政府/终结了哈珀领导的保守党(Conservative Party)9年执政期.特鲁多年轻有为,观点较为自由开放,属典型的新派政治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