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为了进一步加深对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救助的认识,对近十年来我国留守儿童社会救助文献进行分析、整理。研究发现,尽管对留守儿童社会救助问题的研究取得初步成果,对但大多围绕"留守儿童"本身展开论述,对留守儿童的社会救助仅停留于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部分,而对留守儿童社会救助展开全面深入的探讨显然不够。今后的研究要明确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救助的概念和内涵,制定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救助问题研究的指标体系,为制定政策提供必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对农村留守儿童监护现状的抽样调查表明,父母监护缺失背景下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在生存权、受教育权、受保护权和发展权方面面临一系列困境。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监护法律制度在设计理念、保护范围界定、亲权监护和国家监护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要改善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护现状,应秉持科学的未成年人监护法律制度构建理念,准确界定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保护范围,完善亲权监护制度并健全国家监护制度。  相似文献   

3.
由于家庭教育缺位、学校德育工作缺失、社会环境不良影响等因素,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率呈上升态势较快,并随之演变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如何预防农村留守儿童犯罪行为的发生和降低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率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广西宾阳县农村留守儿童犯罪情况进行实证研究,以检察机关犯罪统计数据为参照样本,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的犯罪现状和特点,研究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的处理措施及相关刑事法律政策,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犯罪相关情况,可以找到完善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的处理及预防机制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4.
解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村留守儿童群体规模的不断扩大,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日益突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产生既有社会因素,也有学校和家庭因素。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必须明确政府职责,调动社会力量,变革教育机制,强化家庭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5.
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加,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心理问题日益突出。课题组成员等量抽取农村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共480名,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展开调研,积极探讨其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提出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有效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6.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当前经济转型时期的特有产物,调查发现留守儿童在学习、人身安全、心理健康、思想认识和行为等诸多方面存在问题,问题成因固然与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打工有关,但也与农村义务教育的不完善、城乡二元结构的壁垒有着密切关系。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应该是预防性的,在正确分析和理解留守儿童的前提下,积极挖掘和发挥留守儿童本身所具有的有利教育资源,通过其正面教育意义来预防留守儿童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是留守儿童教育值得尝试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在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的历史时期,由于父母的外出务工,造成了大量的留守儿童。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是全社会共同的重要责任。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要以学校教育为龙头、民政层面的教育为平台、家庭教育为基础,把学校、民政、家庭三方面力量结合起来,从新时期我国农村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才能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在农村中形成一个新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笔者对某地区的“留守儿童”进行长达两个月的调查,发现该区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着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留守儿童生活问题、教育问题和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9.
因人口流动引发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通过对全国劳务输出大省--四川省的青神、金堂两县"留守儿童"状况的调查发现,"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状况、人身安全问题、行为习惯问题令人堪忧.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的"留守儿童"立体保护网络,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教育保护机制,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解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村留守儿童群体规模的不断扩大,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日益突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产生,既有社会因素也有学校和家庭因素。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必须明确政府职责、调动社会力量、变革教育机制、强化家庭观念。  相似文献   

11.
在对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成长环境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深入探讨了当前我国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问题的影响因素。认为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问题的形成、发展和变化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国家制度、社会结构和民族地区农村社区环境是影响留守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宏观深层次制约因素,而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和大众传媒则是影响留守儿童个性发展的具体微观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一、农村留守未成年人概述 (一)农村留守未成年人的概念 留守未成年人相关概念的提出要追溯到1994年,上官木子在《留守儿童问题应引起重视》一文中提出了“留守儿童”这一概念。对农村留守未成年人的概念问题,学界还存在着许多争议。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段成荣和周福林的主张,他们认为: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因外出打工,而离开户籍所在地,不得不将孩子留在家乡,因此留守儿童不能和父母在一起共同生活。  相似文献   

13.
农村“留守儿童”违法犯罪成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文化有了长足发展,农民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和提高。但是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情感、心理等一系列问题日益突出,农村青少年犯罪中“留守儿童”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应针对农村“留守儿童”违法犯罪的特点、成因,找出预防农村“留守儿童”违法犯罪的对策,以此来减少农村“留守儿童”违法犯罪,并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当前经济转型时期的特有产物,调查发现留守儿童在学习、人身安全、心理健康、思想认识和行为等诸多方面存在问题,问题成因固然与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打工有关,但也与农村义务教育的不完善、城乡二元结构的壁垒有着密切关系。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应该是预防性的,在正确分析和理解留守儿童的前提下,积极挖掘和发挥留守儿童本身所具有的有利教育资源,通过其正面教育意义来预防留守儿童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是留守儿童教育值得尝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由于家庭功能的缺失,农村留守儿童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相关的解决措施却因没有明确、稳定的责任者而缺乏持续性和系统性。大学生村官由于政策支持、能力匹配、工作积极性高,具备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客观和主观条件,可以在社区、学校和家庭层面介入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心理、行为等问题,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因此,可以明确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作为大学生村官的重要工作内容并予以考核。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我国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法律保护现状出发,通过调查和分析郑州市留守儿童法律保护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对郑州市农村留守儿童完善法律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家庭教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家庭教育的缺失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造成了一定影响。文章分析了家庭教育的作用和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而出现的种种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具有广泛性、复杂性及公共性等特点。这些年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过程中,随着众多社会主体的参与,逐渐形成了政府、学校、家庭、社会、企业等力量共同治理的模式,这一模式显现出多元治理的特点,对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大有裨益,但也有尚待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19.
农村留守儿童道德问题是我国“三农”问题的衍生物。加强留守儿童道德教育,有助于创建农村和谐家庭,推动“三农”问题的解决,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农村外出务工人群的不断扩大,农村留守儿童的监管问题也日益突出。监管人对儿童的角色期待模糊,监管人、孩子和学校三者之间缺乏交流、互动,隔代教育的负面影响,是造成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监管问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