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幸福指数是衡量人们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状况的感受和体验,反映居民生活质量的核心指标.当前,从GDP至上转到提升幸福指数、将关注重点从经济数字转向民生福祉,把幸福指数引入经济增长的评估体系渐成趋势,显示了我国经济追求科学发展、提升幸福指数的新信号.幸福指数是衡量一个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指标,对于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每个人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彰显了一种与建设和谐社会这一重大决策相适应的新的执政理念.可以借鉴国内外学者在幸福指数方面研究的学术成果,构建居民幸福指数测评体系.我们必须关注城乡居民幸福感的状况、差异和走势,采取有效对策,提升幸福指数,推进和谐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2.
宁夏百姓幸福指数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志刚 《共产党人》2010,(15):50-52
幸福感是一种心理体验,它既是对生活的客观条件和所处状态的一种事实判断,又是对生活的主观意义和满足程度的一种价值判断。幸福指数,就是衡量这种感受具体程度的主观指标数值。如果说GDP、GNP是衡量国富、民富的标准,那么,百姓幸福指数就可以成为一个衡量百姓幸福感的标准。百姓幸福指数作为最重要的非经济因素,它是社会运行状况和民众生活状态的"晴雨表",也是社会发展和民心向背的"风向标"。  相似文献   

3.
过去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统计指标,就是物价指数,它是衡量一个时期居民生活水平的标志.如今,新的指数不断涌现,诸如和谐指数、幸福指数、痛苦指数、绿色GDP指数、人的全面发展指数及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指数,等等.这些指数是对中央以人为本、科学执政理念的生动诠释.  相似文献   

4.
少年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不仅事关亿万家庭的切身利益与平安幸福更事关国家和民族美好的未来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和谐社会当从家庭的平安幸福开始  相似文献   

5.
当我看到许多地方政府都在为“幸福指数”展开排名争夺时,一种担忧油然而生——在告别“GDP崇拜”的大背景下,倍受国内外学者关注的“国民幸福指数”,现在终于将从纸面走入生活,成为一项考量地方民生、人文的软指标,这无疑是一种执政理念的进步。毕竟,相较于冰冷的GDP数字,这样  相似文献   

6.
国民幸福指数在政策评估中的应用浅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民幸福指数是最近新出现的一个指标体系,有别于传统的政策评价指标。文章阐述了幸福指数的兴起过程,并试从公共政策评估的角度分析幸福指数在我国的应用,指出在政策评估中引进幸福指数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有报道说,国家统计局将把百姓的"幸福指数"纳入统计指标.应该说,这个柔性指标考量的是百姓对执政者的满意度.所以,如何让群众的满意度"升温",成了摆在各级官员面前的一道课题.  相似文献   

8.
王春生 《奋斗》2013,(5):17-18
正幸福是人们的永恒追求。如果说GDP、GNP是衡量区强民富的主要标准,那么幸福指数就是衡量百姓幸福感的重要尺子。幸福指数是经济发展的"风向标"、社会进步的"测量仪"、民心向背的"晴雨表"。基于这样的施政理念,哈尔滨市南岗区  相似文献   

9.
幸福是健康,幸福是开心,但更为重要的是平安。平安是百姓之福,是发展之基,是党政之责。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平安福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一项服务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科学之策,是一项提升百姓幸福指数的为民之策。  相似文献   

10.
正当"幸福指数"成为党和政府越来越密集使用的"关键词"之际,有两种不同声音的分贝也越来越高.一是对"GDP崇拜"的口诛笔伐,二是对"幸福指数‘政绩化'"的质疑.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一硬一软的两个指标呢?  相似文献   

11.
幸福感是时下中国人关心的热点话题。人们最关注的是。在中国社会财富快速增加的同时,也有一些民众的幸福感没有成正比例上升。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百姓的“幸福指数”。一些代表、委员提出:要让GDP与社会成员的幸福感同步增长。  相似文献   

12.
国民收入与其幸福指数的非均衡增长是当今中国和世界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其中最为基本和直接的原因是经济层面的原因,要认识和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需要具体分析其经济成因.对于收入与幸福指数非均衡增长的经济成因可以从收入的边际效应、收入的预期水平与相对差距、收入的实现效用与产生成本以及收入的获得方式和结构组成诸方面进行具体认识.  相似文献   

13.
话题背景: 随着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唯GDP马首是瞻的政绩观也越来越为人诟病.在各地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江苏省江阴市于2007年推出了一个"幸福指数政绩考核体系",意在引导地方政府将工作的注意力从过分追逐GDP转向更加突出地改善民生.  相似文献   

14.
国民幸福:执政理念与评价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国民财富的迅速积累,近年来国民幸福,特别是幸福指数问题,引起了决策者和社会各界较多关注,也提出了一些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从理念层面上看,关键是国民幸福是否应当成为一种执政理念;从操作层面来看,关键是幸福指数能否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5.
在刚刚过去的2007年的夏天,对于平时关注新闻的百姓来说,那起震怒中央、轰动全国的山西洪洞黑砖窑事件,作为一个触目惊心的反面教材,给人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劳动权益法制课.  相似文献   

16.
《理论与当代》2009,(11):51-51
舒徐在9月20日的《羊城晚报》上撰文指出:“国民幸福总值”通俗地说就是“幸福指数”,是评价生活质量的指数,比国民生产总值更具全面性。并注重精神上的感受。当前,各国学者已经取得一个基本的共识:国内生产总值仅仅反映经济增长的数据,无法计量福利差别;全面衡量经济增长,应引入社会福利相关指标,考虑百姓的幸福感,发展是为了增进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17.
我们应以积极的心态看待养老,用爱心主动维护老年人身心健康,帮助老年人独立自主,引导老年人正确面对晚年生活,让老人能够享受到关爱、感受到温暖、体会到幸福. “当你老了,走不动了,炉火旁打盹,回忆青春……” 一首朴实简单的旋律,让人浮想联翩. 如何养老?这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探讨的话题,也是每一个人绕不开的话题. 当前,中国人口结构变化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老龄化加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贵州自2003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全省人口老龄化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增加养老供给,提升养老品质,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是民心所愿.  相似文献   

18.
党刊视点     
《当代贵州》2012,(15):8
干部之德在为民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说,“执政为民”始终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大政德。对于百姓而言.衡量党性的纯洁度、评价领导干部的好与坏,尺子永远只有一把,就是百姓的生活能否切实改善.人民的幸福指数能否稳定提升.  相似文献   

19.
晏扬 《学习导报》2011,(3):53-53
近年来不少地方政府都对"幸福指数"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热情,将之与官员政绩挂钩,甚至实行一票否决制。从积极的角度看,将"幸福指数"引入政绩考核,有利于扭转地方政府的"唯GDP"倾向,将政府的关注重点从经济增长转向民生福祉。但是,我们仍要防止“幸福指数”变成新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  相似文献   

20.
正从"守着金山没饭吃",到经济景气指数和百姓幸福指数明显提升、生态综合效应和开放带动效应持续显现、综合经济实力和区域发展活力明显增强,靠改革引领以开放助力的"习水现象"引人关注。习水县地处川黔渝结合部的枢纽地带,是贵州经川渝、通江达海的前沿窗口。这样一个区位、资源、生态气候等综合优势比较突出的县,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