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黄埔》2018,(4)
正2018年6月15日,纪念《黄埔》杂志创刊30周年暨黄埔军校建校94周年座谈会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召开。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郑建邦,中华海外联谊会副会长戴均良,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林上元出席座谈会并讲话。郑建邦在讲话中表达了对黄埔军校建校94周年以及《黄埔》杂志创刊30周年的祝贺,对  相似文献   

2.
林上元 《黄埔》2013,(4):24-24
(2013年6月14日)由黄埔军校同学会主办的《黄埔》杂志,创刊至今已25周年。25年来,《黄埔》杂志遵循徐向前元帅确定的"为黄埔同学立言,为祖国统一尽力"的办刊宗旨,高举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旗帜,坚持宣传中央对台方针政策,大力弘扬"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生动介绍黄埔军校和黄埔同学的历史功绩,动态反映两岸交流交往情况,系统介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公开入岛发行,激发了广大黄埔同学及亲友的爱国热情,为增进台湾同胞对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认同,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发挥了积极的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座谈会,庆祝《黄埔》杂志创刊30周年暨黄埔军校建校94周年。首先,请允许我代表黄埔军校同学会,向莅临座谈会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多年来关心支持《黄埔》杂志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明天,是黄埔军校建校94周年纪念日。94年前,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和帮助  相似文献   

4.
林上元 《黄埔》2008,(4):5-6
各位领导、各位理事、各位来宾: 今年6月16日,是《黄埔》杂志创刊20周年纪念日。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座谈会,纪念《黄埔》杂志创刊20周年,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首先,请允许我代表黄埔军校同学会、代表李运昌会长,向多年来一直关心、支持和帮助《黄埔》杂志的全国政协、中央统战部、各涉台单位以及兄弟单位的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今天前来参加座谈会的各位领导和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  相似文献   

5.
正庆贺《黄埔》杂志走过了30年!从20世纪80年代至本世纪初,《黄埔》杂志为黄埔军校研究从政治缘由转向学术探求,开辟了广阔空间和学术氛围。特别是与黄埔军校相关联的许多军事问题、军队建设、军校教育等方方面面,骤然成为探讨研究对象。对于推动海峡两岸共同致力中华民族统一大业,起到了很好的历史与现实作用。1995年10月,我到京城出差半月,为编纂大型人物传记集《黄埔军校将帅录》,走访黄埔前辈先贤十数人,积累  相似文献   

6.
里民 《黄埔》2008,(3):33-33
今年是《黄埔》杂志创刊20周年,我作为一名黄埔同学和参与创办《黄埔》杂志的编辑人员,心中自然是百感交集。杂志社领导约我写些回忆,记述当年创刊情况,无奈由于年老记忆力衰退,提笔忘字,只能拉拉杂杂地谈点记忆所及,与杂志同仁和读者们共贺《黄埔》20周岁。  相似文献   

7.
张海燕 《黄埔》2008,(3):34-35
今年是《黄埔》杂志创刊20周年。《黄埔》杂志自创刊以来,遵照首任会长徐向前元帅题写的“为黄埔同学立言,为祖国统一尽力”的办刊宗旨,大力宣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广泛团结海内外黄埔同学及亲友,起到联系黄埔同学感情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作为杂志社分管发行的一名工作人员,回顾杂志多年来走过的历程,我感触很多。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6月12日,《黄埔》杂志顾问、编委座谈会在黄埔军校同学会会议室召开。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黄埔》杂志名誉顾问林上元,《黄埔》杂志顾问刘凡、汪纪戎、解思忠,编辑委员会委员李建兴、陈宇、金志国出席座谈会。黄埔军校同学会秘书长杭元祥介绍了开展黄埔军校建校九十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情况及今年下半年主要工作安排。《黄埔》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李忠诚介绍了杂志一年来的办刊情况。  相似文献   

9.
正世人常云"缘分",是说由于以往因缘致有当今的机遇。我家先祖单懋统为黄埔4期教官,先父单培新为黄埔16期生,本人为《黄埔》杂志撰稿人,祖孙三代与黄埔息息相关,可谓拥有黄埔血脉的"缘分",缘久而情深。我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收藏黄埔军校文物并进行考证,自《黄埔》杂志2010年第2期发表《我珍藏的黄埔四期同学录》,  相似文献   

10.
《黄埔》2005,(1)
《黄埔》百期感言史芳娜光阴荏苒,不知不觉间,《黄埔》杂志创刊已经18年,发行100期了。这份承载着徐向前、邓颖超等老一辈革命家殷殷瞩望的杂志,自1988年创刊以来,即肩负着“为黄埔同学立言,为祖国统一尽力”的重任,为祖国统一、民族振兴鼓与呼,可谓不遗余力,建功至伟。《黄埔》杂志每期以大量的篇幅,热情褒扬黄埔师生为国家、为民族所建立的丰功伟绩,大力宣传党中央“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政策,密切关注台海局势,深情表达广大黄埔同学切盼两岸尽早统一的心声,全面报道各地黄埔同学会的工作动态,凡此种种,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她如…  相似文献   

11.
内容丰富别具特色公开发行了解黄埔军校的窗口联络你我情感的纽带开阔各界视野的平台《黄埔》杂志系黄埔军校同学会主办、向海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刊物。其办刊宗旨是徐向前元帅确定的“为黄埔同学立言,为祖国统一尽力”。《黄埔》杂志自1988年创刊以来,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黄埔军校同学会和台湾、香港及海外黄埔同学组织的大力支持下,不断改进和提高,深受海内外黄埔同学及亲友的欢迎,并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青睐。目前,杂志设置的主要栏目有:“黄埔论坛”“两岸时评”“我与黄埔”“人物春秋”“口述黄埔”“黄埔档案”“黄埔连载”“黄…  相似文献   

12.
单秉鹏 《黄埔》2008,(3):30-31
《黄埔》杂志是黄埔老兵们的政治指南,行动纲领,精神食粮,抒情园地。《黄埔》杂志已经创刊20周年了,而我也由70古稀之年幸生到90耄耋之年。这20年,正是在她的辅导之下,才能使我得以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3.
《黄埔》2008,(4):F0002-F0002
2008年6月13日,黄埔军校同学会在北京举办了《黄埔》杂志创刊20周年座谈会。中央统战部副部长楼志豪、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卢昌华,“两会”党组书记梁金泉出席座谈会。  相似文献   

14.
正上世纪90年代,我在朋友家中看到几本《黄埔》杂志,随手翻了一下,很快就对这本杂志产生了兴趣。《黄埔》杂志里的文章大多是亲历抗战的老兵们写的,文字朴实无华,内容真实感人。以后,我经常看《黄埔》杂志,看完后推荐给同事、同学。他们都认为这本杂志不错,最大的特点就是真实。《黄埔》杂志让我了解到,黄埔军校是  相似文献   

15.
鲍直才 《黄埔》2007,(1):34-35
近日黄埔军校同学会林上元副会长转来在台同学安继炎、王荣年、鲍直才撰写的几篇回忆,讲述“黄埔军校十八期三个小人物在抗日战争中的三件小事”(作者语),他们希望能在大陆的《黄埔》杂志上予以发表。本刊“口述黄埔”栏目将陆续刊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记者 《黄埔》2013,(1):66-73
1924年6月16日,黄埔军校在广州的长洲岛上成立了,这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大事件。它的成立不仅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也成就了黄埔群体的传奇人生。它没有因时间的久远,而冲淡人们的记忆;也没有因时代的变迁,而减退在人们心目中的魅力。如今,近90年过去了,它依然让人常忆常新。为了帮助读者更详细地了解黄埔军校,更全面地认识黄埔师生,更深入地解读黄埔精神,在即将迎来黄埔军校建校90周年之际,本刊记者专访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大校、黄埔军校校史研究专家陈宇。陈宇,祖籍山东,1957年生于北京,军人世家;1976年参军,解放军首届(1983)历史系本科毕业生,先后供职于连、团、师、大军区政治部、中央军委办公厅各级单位,曾任《军事历史》杂志主编等职;多次参加边境作战等重大军事行动,立功受奖;学术研究涉及战争史、兵法研究、将帅研究、国家安全战略等领域。他潜心研究黄埔军校史30年:在南京完成四年大学学业;毕业实习在广州撰写黄埔军校研究学士论文,此后20多年间四访黄埔岛;在当年的成都北较场黄埔军校校园内工作生活五年,得天独厚地巧合积累了广州、南京、成都三地黄埔军校本部的丰富史料;上世纪80年代遍访当时在世的各地所有黄埔一期生及各期毕业生600余人,尤其对黄埔军校第一期和第二十三期历史有着深入的研究;发表有关黄埔军校史文章50余篇,出版专著《黄埔军校在大陆最后一期》(1993年黄河出版社)、《中国黄埔军校》(2007年解放军出版社),总撰稿文献纪录片《黄埔军校》(2011年中央电视台)。从本期起,本刊将连载陈宇研究员访谈录,听他讲述黄埔军校的风风雨雨,感受黄埔师生的壮怀激烈,感悟穿越时空的黄埔精神。  相似文献   

17.
项德颐 《黄埔》2008,(3):28-28
我在《黄埔》杂志的熏陶下,裨益良多。我于早年投身抗日,毕业于黄埔系统的陆大参谋一期,曾任职于国民革命军七十四军,历经过赣北、皖南、浙江、鄂西等地的战役,在前线目睹黄埔军校勇士奋不顾身、不惧牺牲的壮烈情景,永远铭记在心中。《黄埔》的很多文章中颂扬了黄埔同学在抗战中的英勇事迹,阅后令我回想当年亲眼所见,更加感动不已。这是黄埔军校历史中光辉的史实,为了以此启发后人,我常把收到的杂志分送给亲友、儿女阅读,使他们也对黄埔同学为国为民的牺牲精神无尚崇敬。  相似文献   

18.
《黄埔》2019,(1)
正为庆祝《黄埔》杂志创刊30周年,反映《黄埔》杂志30年发展成就,我刊特开展"我与《黄埔》杂志"征文活动。征文对象:大陆及港澳台黄埔同学、黄埔后代,《黄埔》杂志读者及作者。征文主题:讲述您与《黄埔》杂志的故事,以及对《黄埔》杂志的深刻情感。  相似文献   

19.
《黄埔》杂志创刊到今天,已是整整20周年了。过去20年的岁月中,在杂志社全体同仁们辛勤工作、努力经营下,《黄埔》杂志蒸蒸日上。尤其是近两年多来,在社长兼总编辑李忠诚先生的大力革新下,在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在内容的丰富,编排的新颖,印刷的精美等各方面,都是可圈可点,令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20.
《黄埔》2006,(2)
本刊讯《黄埔》杂志创刊以来,本着“为黄埔同学立言,为祖国统一尽力”的办刊宗旨,突出黄埔特色,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起到了与海内外广大黄埔同学及亲友联络感情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受到读者的普遍欢迎。但是,《黄埔》杂志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经费不足的困难,因此决定通过成立《黄埔》杂志理事会,以增强杂志社的办刊经济实力,使杂志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质量,在推进祖国统一、实现民族振兴的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目前,本刊已在辽宁等地发展了多位理事。我们热诚欢迎海内外拥护“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遵纪守法,热心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