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崩地裂,更显军人大爱本色。泥石滚滚,更显军人忠诚品格。在地震中遭遇3位亲人罹难、3位亲人受伤、10位亲人没有消息的危急时刻,他却带领战士奋战在抗震救灾的最前线。他以自己的高尚情怀和行动,诠释着忠诚卫士的深刻含义。  相似文献   

2.
有一种使命叫做"责任",有一种情感叫做"大爱".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千里之遥的龙江人民用满腔热忱承担起抗震救灾的责任,用扎实行动奉献出手足情深的大爱.黑龙江省疾控中心消毒所副所长冯立民就是其中的一个.他在灾区连续奋战近十个昼夜,终因极度劳累,病倒在救灾防病的一线战场  相似文献   

3.
王大伟,一个令辽宁父老骄傲的英雄名字。这三个字和30多条鲜活的生命连在一起,和辽宁省公安消防总队赴四川抗震救灾救援大队北川突击队的50名官兵连在一起。在四川人民遭受重大灾难的关键时刻,这位英俊的消防战士置生死于不顾、冲在最前面,和他的战友们用智慧一次次地解救出废墟下的伤员,一次次惊心动魄的生死考验,更诠释了当代军人"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英雄本色。  相似文献   

4.
王大伟,一个令辽宁父老骄傲的英雄名字。这三个字和30多条鲜活的生命连在一起,和辽宁省公安消防总队赴四川抗震救灾救援大队北川突击队的50名官兵连在一起。在四川人民遭受重大灾难的关键时刻,这位英俊的消防战士置生死于不顾、冲在最前面,和他的战友们用智慧一次次地解救出废墟下的伤员,一次次惊心动魄的生死考验,更诠释了当代军人“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英雄本色。  相似文献   

5.
四川汶川大地震,全世界人民的目光聚焦灾区,13亿中华儿女壮怀激烈地投入与天灾的抗争。营救场景,救援行动,可歌可泣,感天动地。天灾无情,人间有爱。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斗争,熔铸锤炼着伟大的民族精神,也诠释着大爱之心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6.
<正>虽然退伍多年,唐超一对军队的感情却丝毫未减。他拥军爱民、投身公益,用大爱善行展现军人风采。51岁的唐超一出生于仁怀市茅台镇,现任贵州超一集团董事长、总经理。1984年,唐超一退伍后白手起家开始创业,经过近20年的打拼,他建成了超一集团。如今,超一集团下辖9家公司,总资产近20亿元,年创产  相似文献   

7.
一个人的伟大,不一定要有惊天壮举,在平凡中见证他的精神。罗兴富用他平凡的大爱、用他不屈的信念,在百姓心中构筑起了一道精神丰碑。  相似文献   

8.
四川人民不会忘,不会忘了你们无畏艰险的英勇行动: 四川人民不会忘,不会忘了你们视我如己的深情厚谊: 四川人民不会忘,不会忘了你们永世留存的大爱无疆! (18个援建省市:上海、北京、吉林、浙江、江苏、湖南、重庆、河南、辽宁、安徽、湖北、河北、黑龙江、山东、广东、江西、山西、福建)  相似文献   

9.
李胜勇 《当代贵州》2007,(15):51-52
“身残志坚,乐观向上。”这是社会对众多残疾人的鼓励和期望。杨光群正是这样。他修路,改变了村里的交通状况;他助人,用最真实的行动体现最朴实的精神。这个村出了这样一个残疾人,是有福的。  相似文献   

10.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8):F0003-F0003
一场灾难,令人悲泣;一曲浩歌,感天动地;一种大爱,默然凝聚;一个民族,坚强屹立;一个中国,世界惊奇!正值“八一”建军节,面对汶川特大地震,中国军人的身影让我们久久不能忘记。地震发生后,人民军队义无返顾,冒着震后极端的气候和极端的着陆条件,逢山开道、遇水搭桥,一次次把人民救出死亡线,再次向我们展示了新时代军人的风采。“解放军来了,我们就有救了!”这是灾区人民群众对人民子弟兵的深切呼唤和发自肺腑的感激。胡锦涛主席在视察四川地震灾区时,对在那里抗震救灾的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说:“你们不愧为人民子弟兵!”这是对部队官兵的高度评价,也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心声。  相似文献   

11.
22年的灭火经历,8次立功,荣获全国公安优秀基层干部等称号,写满荣誉的履历让他显得与众不同;抗震救人,他冒死挺进映秀镇,征战在险情最前沿,用行动践行着一名消防军人的坚贞风骨。  相似文献   

12.
"我一直想做一个好人,一个好官,也一直想做点好事,不愧兵,不愧党。我是这么想,也是努力这么做的。"就是这个看似简单的人生追求,让他以敢为人先的气魄,用信息化手段开创部队创新发展新局面;让他28年扎根军营,用真情和行动践行着当代军人爱人民、服务人  相似文献   

13.
大爱铸警魂     
《江淮》2009,(1)
淮北市公安局援川维稳警队王建辉等50名警察赴四川松潘县灾区开展工作三个月来,克服生存条件恶劣、高原反应等困难,冒着灾后余震频发、山体滑坡的危险,带着对当地群众的深厚感情,用热血谱写了荡气回肠的奉献之歌,用大爱铸就了无怨无悔的高原警魂  相似文献   

14.
正1998年,周恩来百年诞辰时我曾写过一篇《大无大有周恩来》的纪念文章。其中谈到周恩来为什么这样长久地受到人民的缅怀和思念。其实正是他的大爱大德,在人们心中撞击、翻搅和掀动着经久不息、浩荡无边的波澜。他的大爱覆盖国家、人民和世界;他的大德将一个共产主义者的无私和儒家传统的仁义忠信揉合成一种新的美德,为中华文明提供了新的典范,为中国共产党人留下了千秋的楷模。  相似文献   

15.
有一种忠诚深深地植根于心中,那是对党的忠诚。有一种大爱深深地浸润着心扉,那是子弟兵男儿对人民的爱。作为一名军人,屡立战功的沙场上,你哪怕流血也不会落泪,但在看到无情的地震夺走同胞的生命时,你禁不住潸然泪下。作为一个男人,你铁骨铮铮,在抗震救灾的现场争分夺秒,硬是用手刨,在废墟里挽救了十几条生命,演绎了康巴汉子的豪迈气概。  相似文献   

16.
《湘潮》2024,(1):12-13
<正>粟裕是会同县人,共和国第一大将。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他南征北战,驰骋战场,出生入死,历尽艰辛,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的战功。“吃苦、耐劳、严肃、顽强、勇敢”,这是粟裕用他典型的军人教育方式为子女立下的“十字诀”。他对子女的关爱和教育,是严厉“无情”的,在教育过程中,更多地充满了军人特殊的教育方式。他的3个子女,  相似文献   

17.
谢丹华 《当代贵州》2009,(10):64-64
长篇报告文学<灵魂的温度>以发端于贵州的大型公益活动"春晖行动"为题材,展现了在欠发达、欠开发的贵州省情之下,一群来自天南海北的"春晖使者",用热血融化冰冷、用真情富润贫瘠,通过各种大爱和无私的义举反哺故乡的感人事迹."  相似文献   

18.
正讲台上的他,温文尔雅,谦逊潇洒。然而,我们却很难想象,在过去八年,各种不幸的遭遇接连降临到他的头上。自2009年开始,他的母亲和妻子相继患癌,他一边跑医院、一边站讲台、一边热心公益,几年来在没有耽误过学生一节课的情况下,还完成了一本充满大爱的肿瘤医学科普书籍《生命如此美丽》。他就是用忠心、爱心、热心诠释大爱的一名普通共产党员——张贵平。用忠心,潜心教育。张贵平老师在《公务员制度》这门课上,抓  相似文献   

19.
龙军  禹爱华 《新湘评论》2014,(19):34-35
在雷锋家乡望城,有这样一支消防队伍:他们以雷锋精神鞭策自己,进行着跨世纪的道德接力和传承;他们用行动诠释雷锋精神,爱岗敬业、助人为乐、无私奉献。他们就是长沙市望城区公安消防大队。36年如一日。一代又一代军人走进望城区公安消防大队,他们用行动守护着望城这片精神圣地。正如他们的队歌歌词写到的那样:"身着橄榄绿,奉献在火线,  相似文献   

20.
当代美军道德教育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琦  唐渊 《求实》2003,(Z1):227-228
军队道德教育一般是指各国军队按照各国的政府和执政党的要求,有组织、有计划的培养军人履行职责所必须具备的品质教育。美军认为,军人的伦理价值观是军人的重要精神支柱,无论是复杂的战斗决心,还是简单的日常工作,都包括着道德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许多无形因素,如领导艺术、军人性格、部队凝聚力、军队行动等,无一不受军人伦理价值观的支配。美军基于“坚信军队领导的力量、军队作为整体的战斗力,存在于对稳定而连贯的军事道德的信奉”,因而把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引入军队建设领域,深入开展了军人伦理学的教育。 一、美军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当代美军道德教育是分层次进行的,在内容上对军官和士兵有不同要求。美军把军官的行为准则归纳为“责任感”、“荣誉感”、“民族感”九个字。西点军校教育学员毕生遵循“责任、荣誉、国家”的校训和“决不撒谎、欺骗和盗窃,也不容忍其他人这样做”的荣誉准则。校训的这六个字就是军人品格的概括,写在校徽上、大教堂的大厅上,刻在学校大楼前的高大石碑上。“责任”,就是培养学员信守职责,具有高度的纪律性。美军事伦理思想认为,不遗余力地履行职责是对军人首要的要求。军人要牢记自己的责任,责任不仅仅意味着认真地履行职责,而且意味着需在道德可接受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