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与中国革命紧密结合的产物和结晶,其产生和形成就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之上的。主要表现在:坚持主观与客观有机结合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思想路线;坚持从现象到本质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认识路线;贯彻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实践原则。  相似文献   

2.
坚定不移地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学习毛泽东政权建设思想的几点体会鲁士恭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之际,重温毛泽东的政权建设思想,倍感亲切,教益甚深。对于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推进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的更好结合,发展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一个标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特点的命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首先要马克思主义化,其次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一步地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同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民族化和具体化。除此之外,还包括中国经验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等内容。  相似文献   

4.
自按:《毛泽东早期法律思想研究》是作者在1985年春所作七万字的硕士论文《论毛泽东同志马克思主义法律观的确立》基础上整理而成的书稿。作者曾将自珍部分撷取成文,先后发表有《马克思主义法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论毛泽东早期批判的法律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的精华和文明的活的灵魂,我们应结合中国传统和各个不同时期的具体实际情况来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历史进程中,毛泽东、邓小平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分别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既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又同时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同志的法律观不同时期有不同内容.阐述毛泽东同志马克思主义法律观的确立过程,揭示他的法律思想特点,将为我们理解毛泽东思想法学的形成和有中国特色的法制建设的理论来源提供一把历史钥匙。毛泽东同志马克思主义法律观的确立离不开他所处时代的两个条件。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恩格斯在民族问题上做了深入研究,形成了科学的民族理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经过各国的发展演变,不断趋于合理化,在处理本国民族问题时更加具有科学性。我们的执政党同样运用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并根据本国的国情,制定了较为本土化的民族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很好地解决了民族问题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这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陈露 《法制与经济》2008,(22):118-119,121
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中国得以传播和发展,并在与中国传统文化交锋的过程中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能够解决近代中国社会在转型过程中传统文化所不能化解的问题,能够推动中华民族实现民族独立、富强的历史任务,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因此,马克思主义成为了中国社会的的历史必然性选择。  相似文献   

9.
李叔龙 《法制与社会》2013,(18):178-179
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革命和进行社会变革的伟大社会实践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具体实际相结合,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为当代中国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闵征 《中国监狱学刊》2005,20(2):142-142
逢先知在2004年第1期《当代中国史研究》上撰文《毛泽东在领导新中国的建立和建设中给我们留下哪些遗产》介绍,毛泽东同志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成功地建设了新中国,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遗产。这些遗产在今天仍然发挥着奠基性的作用,仍然是我们必须遵循的治党治国的重要原则和方法,仍然有着长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论毛泽东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刑事法律思想·张年庚·●法学论坛一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过程中,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法学原理,吸收古今中外进步的法律思想,逐步形成了对中国刑事法律理论和实践产生巨大影响的刑事法律思想,其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在其漫长而丰富的一生中,始终关注与研究着中国农民战争史,深刻地总结了中国历次农民战争的经验和教训,并用以作为中国革命的重要借鉴。同时,毛泽东的这一研究也存在着某些认识误区。毛泽东关于中国农民战争史的研究成果,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史学,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的文化观在唯物辩证法的指导下倡导洋为中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古为今用、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并在此基础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一系列革命实践,逐渐变革中国传统旧文化,塑造出区别以往的全新革命文化——新民主主义的文化。而与井冈山革命道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井冈山精神,无疑是这种新文化的一个最初典型。因此本文认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毛泽东独特的文化观对井冈山精神的孕育与生成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张辉 《行政与法》2012,(9):11-14
毛泽东结合中国革命与建设实际,在政府职能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观点,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府职能理论,并将之付诸于实践。毛泽东的政府职能理论是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5.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的思想武器──学习邓小平同志的法制思想杨堪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所倡导的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同志继续高扬实事求是的旗帜,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  相似文献   

16.
刘智 《法学研究》1985,(1):54-57
劳动改造罪犯,从无到有,经过三十五年的成长和发展,现已成为一门在刑罚执行中化消积因素为积极因素,减少和消除犯罪的新科学。它在中华大地土生土长,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下社会主义法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劳动改造,是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一个创造性的法制思想。  相似文献   

17.
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的两次飞跃尤俊意无产阶级在求得自身解放的革命过程中,必须实行联合、团结其他阶级或阶层人们共同奋斗的统一战线,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如果说,毛泽东在长期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统战理...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思想的文化渊源问题,国内研究者基本上有两种不同意见。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是构成毛泽东思想的基础和主干。为了使马克思主义适合中国国情,解决中国革命实际提出的问题,由此出发,推动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选择和继承,将其中有价值的内容,经过改造,用以丰富和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9.
再论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认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学必须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它具有与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相适应、相辉映的实践特征、民族特征和时代特征。建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要科学认识六个问题或正确解决六种关系,即中国特色与社会主义,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与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法学的科学性(化)与实践性(化),法学的本土化与国际化,判断法学理论是非的实践标准与理论坐标,指导思想的一元性与学术流派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20.
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领导人的一系列文章中。在他们博大精深理论体系中,都以深邃的战略眼光,着重论述了干部队伍建设.这些论述为新时期党和国家的干部政策和干部制度改革,为领导干部选拔制度的创新,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掌握这些理论,并结合实际运用到工作中去,对于我们搞好三讲教育活动,切实加强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干部队伍建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关键 毛泽东同志早在1938年《中国共产党在民族解放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就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在一个几万万人的大民族中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