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2002年阿根廷形势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2 0 0 2年经济形势自 2 0 0 1年年底阿根廷爆发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危机以来 ,2 0 0 2年年初上台的杜阿尔德政府为使国家尽快走出危机而采取了许多措施。但到目前为止阿根廷经济还没有出现走出危机和开始复苏的明显迹象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 )债务问题没有解决是导致阿根廷仍不能走出危机的主要原因。2 0 0 1年 1 2月 ,严重的经济危机造成的财政困难 ,迫使阿根廷政府宣布无力偿还高达 1 3 2 0亿美元的债务。此举不但使阿根廷成为历史上迄今为止最大的倒账国 ,而且对阿根廷经济造成恶劣影响。为了尽快摆脱不利局面 ,从 2 0 …  相似文献   

2.
据阿根廷经济和生产部预测 ,2 0 0 3年阿根廷经济增长率将达到 5 .5 %以上 ,居拉美各国之首。在经历了 4年之久的长期经济衰退后 ,阿根廷经济重新燃起了增长的希望。一 经济运行全面好转1 998年下半年 ,阿根廷开始出现经济衰退。此后 ,经济形势每况愈下。 2 0 0 1年 ,阿根廷全面爆发危机。 2 0 0 2年年中 ,阿根廷经济跌至“谷底”。1 998年年中至 2 0 0 2年年中 ,阿根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 GDP)由 80 0 0多美元降至 2 30 0美元 ,失业率由 1 5 .9%升至 2 3.9%,大布宜诺斯艾利斯地区的贫困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重由2 7%增至 5 5 %(赤贫人…  相似文献   

3.
经济短波     
●新加坡经济有可能好转今年上半年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新加坡经济疲软。但据美国运通银行的专家分析 ,出口是驱动新加坡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随着美国经济好转 ,新加坡出口及电子业的情况将好转 ,股市状况也将改善。虽然新加坡下半年经济仍会处于疲软状态 ,但到年底时 ,经济增长可能超过 5%。●东南亚国家汇率走向美国运通银行的专家分析认为 ,东南亚国家的货币与美元的汇率在今年下半年不会有大的变化 ,但明年可能回升。泰铢的汇率下半年将为 46 5铢兑 1美元 ,菲律宾比索下半年将为 51比索兑 1美元 ,印尼盾下半年将跌到 1 1 50 0盾兑 1…  相似文献   

4.
2002年1月6日阿根廷政府宣布放弃实行了10年之久的比索与美元1比1的固定汇率制后,立刻引起西班牙的强烈反应.当天马德里股票交易所的"IBEX-35"指数下跌了3.4个百分点.据初步估计,受货币贬值、债务拖欠和一系列新经济措施的影响,在阿根廷投资的西班牙企业将损失30亿美元.西、阿两国的关系也因此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梅内姆政府于 1 989年上台后 ,在阿根廷推行了一系列新自由主义改革。自 1 991年 4月到2 0 0 2年 1月为止的货币局制度就是其中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通过对阿根廷货币局制度的分析来说明其新自由主义改革的失败结局。一 货币局制度的特征货币局制度是指一国或地区实行固定汇率、外汇自由兑换、资本自由流动以及基础货币发行以相应的外汇储备作为准备金这样一种特殊的货币制度和汇率安排。阿根廷货币局制度不仅具有货币局制度的一般内容 ,而且还有自己的特点。第一 ,阿根廷选定美元作为锚货币。货币局制度的基本内容之一是实行固定汇率制或…  相似文献   

6.
90年代阿根廷经济增长速度加快,1991~1998年其年均增长率超过6%。自1995年以来,阿根廷成为世界上通胀率最低的国家之一。近10年它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261%,从2581美元增至1999年年初的9231美元。政府自1991年起所采取的本国货币比索与美元自由兑换的政策不仅稳定了物价,遏止了高通胀,而且吸收了大量外资,使阿根廷经受住了墨西哥金融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和巴西金融动荡的考验,保持了经济相对稳定的发展。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阿根廷既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也有一些失败的教训。阿根廷…  相似文献   

7.
一 危机与反思2 0 0 1年年底阿根廷发生的危机是经历了一个长期的酝酿过程。 1 998年下半年 ,受东亚和俄罗斯金融危机的影响 ,阿根廷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借贷条件显著恶化 ,筹资成本大幅度提高。这严重恶化了阿根廷经济本身存在的各种问题。因本币升值造成相对价格扭曲 ,国际竞争力显著下降 ;国际收支失衡状况加重 ;消费和生产指数持续下降 ;税收萎缩 ,财政收支状况恶化 ,公共债务剧增 ,偿债能力严重削弱 ,经济陷入衰退。而紧缩性调整政策进一步加剧了经济衰退。 1 999~ 2 0 0 1年 ,经济下降幅度分别为 3.4%、0 .8%和 4.5 %。2 0 0 1年 1 1月…  相似文献   

8.
拉美国家的债务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债务的严重性近年来,拉美国家陷入了以债务危机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危机之中。拉美债务在六十年代并不突出,但从1973年石油提价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以后,外债急剧增长,由1975年的685亿美元猛增到1982年底的3,000亿美元,增长了3倍多,约占第三世界外债总额的48%。其中巴西(900亿)、墨西哥(800亿)、阿根廷(380亿)、委内瑞拉(320亿)四国即占拉美总债务的80%,占第三世界总债务的38%。拉美这样庞大的债务,已大大超过它们的财政经济所能承受的能力。1982年,全部外债  相似文献   

9.
阿根廷的自然条件和其他条件很适合于经济的发展。 1 9世纪末 ,其经济增长速度之快在世界上是无与伦比的。但在 2 0 0 2年新年伊始 ,它不仅遇到了债务危机 ,而且还陷入了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  相似文献   

10.
受总统换届选举的影响 ,2 0 0 2年巴西的经济形势出现某些动荡。“卢拉效应”是影响巴西经济形势的最主要因素。尽管经济形势比较动荡 ,但2 0 0 2年巴西经济仍取得了一定的增长。首先 ,在汇率方面 ,自 4月份以来 ,巴西雷亚尔对美元的汇价持续走低 ,甚至一度跌到 4∶ 1的水平。巴西地理统计局 ( IBGE)统计数据显示 ,截至 1 1月中旬 ,雷亚尔较年初贬值 3 4%。尽管大选后雷亚尔有所升值 ,但与美元的汇价仍然维持在3 .6∶ 1左右的水平。雷亚尔贬值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股市动荡、债务增加、通货膨胀率上升。巴西金融市场动荡的原因主要是卢…  相似文献   

11.
墨西哥金融危机 岁末年初,墨西哥因货币贬值引发了一场严重的金融危机,影响之大不仅波及北美和拉美国家,而且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其他发展中国家,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1994年12月19日,上台不到20天的塞迪略政府为了缓解大量外资抽逃对墨西哥货币形成的压力,宣布比索贬值15%,两天后又宣布比索汇率随外汇供求自由浮动。结果是:比索大幅度贬值,由危机前的3.3比索兑1美元跌到1月初的5.7比索兑1美元,继而暴跌到3月  相似文献   

12.
阿根廷货币职能弱化问题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七八十年代,阿根廷国民经济发展的步伐不断放缓,经济增长速度不但远远低于巴西和墨西哥等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拉美国家,而且低于拉美国家的平均增长速度。在经济增长乏力的同时,阿根廷出现了严重的货币职能弱化现象。货币职能的弱化使阿根廷经济的交易成本迅速上升,成为干扰经济迅速恢复增长和顺利运行的重要因素。尽管90年代阿根廷实行的货币局制度在加强货币职能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但是美元化进程仍然呈现加速趋势。2 0 0 1年年底,货币局制度解体之后,比索职能进一步弱化,加大了阿根廷迅速摆脱危机的难度。(一)货币的职能对宏…  相似文献   

13.
简析当前中美经贸摩擦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近来 ,美国在中美贸易和人民币汇率上不断打压中国 ,中美经贸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摩擦期。这种局面的出现与美国经济现状及国际贸易波动密切相关。首先 ,美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之间相互依赖的强化 ,是中美经贸的大背景。一方面 ,世界经济增长仍高度依赖美国。 1 995— 2 0 0 2年七年内 ,美国贡献了全球GDP累积增长的 96% (按市场汇率转换成名义美元计 )。①如此“畸形”的单引擎经济严重加剧了世界贸易的不平衡性。美国经常帐目赤字与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巨额外贸盈余形成了强烈对比 ,巨大差异“在世界经济史中绝无仅有” ,而中美贸易问题只是美…  相似文献   

14.
一、1990年外资投资的增势减弱1987年以后菲律宾的外资投资虽然从1986年的下降趋势转为增长趋势,但进入1990年以后又转向下降。就外资投资额看(根据菲律宾投资委员会的批准投资额计算,下同),1986年的批准投资额为15.94亿比索(1990年的比索汇率为:1美元=12.311比索),1987年为34.27亿比索(比1986年增1.2倍)、1988年为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 ,在 2 0世纪 80年代中后期 ,一些债务重组后经济发展相对较快的拉美国家成为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金融机构推崇的发展中国家的改革样板 ,并被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看好。但是 ,拉美经济发展中蕴涵着巨大的金融风险。 80年代初的拉美债务危机 ,使拉美经济失去 1 0年 ;1 994年年底至 1 995年年初的墨西哥金融危机 ,使拉美投资信心受到打击 ;1 999年的巴西金融动荡 ,使拉美的经济结构与效仿模式受到冲击 ;2 0 0 1年的阿根廷危机 ,进一步暴露了拉美经济中的弊端 ,削弱了其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作用。拉美金融动荡频仍不仅危…  相似文献   

16.
2001年12月23日,阿根廷以宣布"倒账",迎来了圣诞前夜,它从另一个角度表明,公共债务过高是阿根廷陷入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与阿根廷不同,智利在经济上的完全市场化和在政治上的高度集权化,不仅为智利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机制支持,而且为智利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智利为我国提供了如下经验:一是财政预算的高度集权制;二是执行严格的财经纪律;三是预算实行统一管理;四是强化税收征管及其体系建设;五是实行严格的债务管理;六是建立反周期的财政可持续机制。而阿根廷的教训为我国提供了如下警示:公共债务过高是21世纪初阿根廷经济陷入债务危机的根本原因,而金融监管松弛下发生的货币错配和债期错配等现象则是阿根廷经济全面陷入危机的主要起因。  相似文献   

17.
阿根廷是目前发展中国家举借外债最多的国家之一。据阿根廷中央银行公布,截至1979年12月31日,外债总额已达一百九十亿零三千四百七十万美元,在拉丁美洲债务国中居第三位。1979年年底的公共外债总额九十九亿六千万美元,相当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20%,按人口平均每人负债三百六十九美元。阿根廷的外债问题已引起国内外有关方面的注意。本文拟就阿根廷外债增长的特点、原因及其对民族经济的影响作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8.
自 1 999年 1月阿根廷宣布将认真考虑美元化问题之后 ,拉美国家的美元化愈演愈烈。厄瓜多尔于 2 0 0 0年 1月正式推行美元化 ,萨尔瓦多于 2 0 0 1年 1月宣布以美元为官方货币 ,加上 1 90 4年以后已实现美元化的巴拿马 ,已有 3个拉美国家实现了完全的美元化。另外 ,秘鲁、玻利维亚和危地马拉亦先后立法 ,允许美元与其本国货币同时流通 ,即实现了部分美元化。除以上已实现完全或部分美元化的国家以外 ,阿根廷、尼加拉瓜、洪都拉斯和哥斯达黎加等拉美国家的政府也在考虑本国的美元化问题。可以说 ,美元化不仅在拉美小国中受到广泛支持和重视 ,…  相似文献   

19.
在马克里总统执政期间,阿根廷经济增长乏力,通货膨胀居高不下,比索大幅度贬值。尽管马克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振兴经济的政策措施,但效果并不如意。在民粹主义盛行的阿根廷,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缺乏良好的社会政治基础,许多看似美好的政策实施起来阻力重重。贸易自由化没有显著提高阿根廷出口额,金融自由化也无助于吸引更多外国直接投资进入阿根廷,却给短期投机资本进入和逃离阿根廷创造了便利条件。货币政策不能有效扼制通货膨胀,外汇及资本管理政策未能有效阻止国际储备流失,也未能控制本币持续贬值。日趋紧缩的财政收入政策抑制了企业的生产性投资意愿,也降低了对外资的吸引力;过多的社会福利支出削弱了政府对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的供给能力,债务增长显著提升了债务违约和本币进一步贬值的风险,短期内阿根廷经济实现复苏的难度较大。持续的经济衰退不仅导致前总统马克里未能实现连任,也给新当选的费尔南德斯政府留下了诸多难题。不断增加的贫困人口和民粹主义的再次兴起,将给未来阿根廷的经济改革和政策调整带来重重阻力,并可能对阿根廷长期经济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去年7月初爆发的泰国金融危机迅速波及到整个乐南亚地区,甚至亚太地区。印尼作为此次危机的重灾区,受害最深,持续时间最长。本文试析印尼在这场危机中的受害程度,政府为应付危机采取的措施及对印尼经济的影响。印尼金融危机的爆发受泰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国际投机商冲击,印尼盾于去年7月底开始下跌。7月21日汇率跌至1美元兑2,650盾,离印尼银行规定的汇率浮动上限1美元兑2,682盾相差无几。印尼银行开始出面干预——一抛售外汇储备、提高利率,但未能奏效,不得不干8月14日宣布放弃干预汇率,实行自由浮动汇率。由于缺乏心理准备,印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