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7 毫秒
1.
面临国内国际环境深刻变化后的"新常态",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正遭遇严峻挑战,国际分工地位亟待提升,而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思路之一就是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扩大服务业开放,促进服务业发展,既有利于促进国际分工地位提升,又能支撑和引领制造业向全球产业链高端攀升。服务出口是在全球更大范围内专业化分工的直接表现和反映,服务进口尤其是生产者服务业利用外资,不仅直接有助于我国服务业发展,而且会通过关联机制以及溢出机制等作用,对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攀升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江苏地区的经验数据,实证检验了服务业开放对国际分工地位提升的现实效应。在我国服务业开放度相对不足、服务业"全球化"和"碎片化"已成当前经济全球化"新常态"的背景下,应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开放,以此带动我国服务业发展,并由此引领制造业高端化发展,从而提升我国国际分工地位。  相似文献   

2.
基于OECD-WTO最新发布的国际投入产出表,采用Koopman等提出的"GVC地位指数",测算了1995—2011年中国服务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国际分工地位并进行国际比较,然后分析了其变化机制,研究结果显示:目前中国服务业的国际分工地位逐步上升,但与其他国家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从变化机制来看,中国服务业出口中间品出口比重较低,是导致服务业GVC前向参与度较低,从而服务业国际分工地位偏低的主要原因;而导致服务业出口中间品出口比重较低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和竞争力较低。因此,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是提升中国服务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高端服务业是伴随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及经济结构高级化而发展起来的现代服务产业,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成长。在澳门经济转型升级和城市竞争力提升中,高端服务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在探讨澳门高端服务业发展功能的基础上,对澳门高端服务业的发展效应进行了分析,根据珠澳高端服务业发展的基本特点,提出了珠澳高端服务业合作的政策路径。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第一部分构建了基于中国出口企业实际国内增加值数据和实际拉动就业量的加工外贸行业对中国城镇化作用指数,并分别计算了传统制造业和深植于全球产业链中消费电子部门的相应数值。研究发现占据外贸出口相当比重的微电子制造业等部门因在国际技术分工图景中处于末端地位,导致其不论是在就业质量方面、还是在增加值贡献方面对城镇化拉动水平呈低水平状态。在通过与高端服务业出口部门对城镇化作用指数的对比中,可以看到产品增值作为政府财税收入和从业者工资的终极来源,在公共服务提供能力和意愿以及个体生活能力两方面制约着城镇化质量。通过对日本高速增长期产业增加值率与城市化进程的回顾,可以发现通过开创性地应用熊彼特的创新理论,积极推进以高增加值为指向的产业政策,构建基于技术能力的动态比较优势,可以达到产业能力与城市化过程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价值链分工条件下,决定分工地位的不仅是优势要素的质量和层次,还包括能够促使优势要素得以充分发挥作用的开放战略和举措。中国过去四十年改革开放,以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为主的"边境开放"措施和"非均衡"发展的优惠政策等开放战略,适宜于充分发挥廉价劳动力禀赋优势需要,据此以"低端嵌入"的方式全面而快速地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成就了制造业大国地位。面临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中国必须转向更加注重规则等制度型开放,据此引领产业攀升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其引领的作用机制不仅体现在对中高端生产环节和全球先进要素更具吸引力上,还体现在能够提升全球经济治理的制度性话语权,从而为攀升全球价值链打造更优外部环境等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国内生产要素质量和层次的提升以及经济规模优势逐步凸显等,也为中国转向制度型开放奠定了必要的经济要素支撑。为充分发挥制度型开放引领中国攀升全球价值链的新引擎作用,未来必须在打造制度开放高地、加强负面清单管理、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提升全球经济治理能力等具体路径上实现新突破。  相似文献   

6.
出口产业按技术水平可分为初级、资源型、低技术、中技术、高技术产业。通过使用贸易结合度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以及贸易互补性指数对金砖国家的贸易现状、不同技术水平的出口产业的竞争性和互补性做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比其他金砖国家,中国的初级产业和资源型产业出口在国际市场上呈现较弱的竞争力,而高、中、低技术产业出口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力,出口产业的技术水平正在从低技术向中高技术过渡。在资源型产业上,中国与其他四国呈显著的互补性。在金砖国家的合作中,要充分利用不同技术水平出口产业的竞争性与互补性,实现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7.
产业发展迈向中高端,是指产业分工格局、产业链环节、价值链的地位要不断地向其高端攀升。推进产业向中高端迈进,是顺应产业演进规律、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产业竞争新优势的需要。要依托现有产业基础与发展条件,把握住扩大有效供给带来的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技术改造和装备更新、动能转换的机遇,以增量优化带动存量调整,以传统支柱产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两化"融合为关键、现代服务业为支撑,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全球化加速推进的新形势下,各国各地区劳动力和资本要素间的竞争目益趋同,自主技术创新越来越成为企业角逐国际市场的制胜法宝。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严重制约了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缺乏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和创新能力,使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处于不利地位。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及早解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这个深层次矛盾,已成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科教兴国战略,已成为企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就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从根本上提升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和竞争力,切实把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如何进行现实选择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际上航运服务业较发达的地区主要有伦敦、鹿特丹、纽约、巴哈马、香港、新加坡等城市,虽然这些城市的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各有特点,但在主要发展方向上已达成共识,即相关海运政策支持、高效的信息交流、高端服务能力及产业集聚对海运服务业发展至关重要。借鉴国际经验,应从政策、制度、技术及市场四个层面设计青岛市国际航运服务业发展的创新机制,并从法律法规、资本及智力三个方面制定支撑对策。  相似文献   

10.
经济全球化使市场竞争成为一种国际现象。运用产品出口竞争力多维结构框架,测量中国2008-2011年期间255个HS编码产品产业专业化、行业的出口增长率和相对产业规模指标,可揭示中国的产品出口竞争力,以帮助决策者、行业协会等评估相关领域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引导稀缺资源配置向最需要的部门,促进行业出口竞争力提升。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中期,美国出于军工需要孕育产生了最早的半导体产业,并长期执世界之牛耳。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半导体技术逐渐向全球扩散,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等东亚经济体先后在该领域崭露头角,半导体产业的全球发展格局也从"一枝独秀"转变为"百花齐放"。然而,近年来美国在半导体领域对中国高科技企业尤其是对华为的强力打压表明,尽管半导体的产业分工已高度全球化,而且美国本土的半导体生产和制造也确实相对衰落,但美国在该产业仍拥有十分强悍的霸权地位,且主要体现在其产业控制力而非产业竞争力上。美国对中国发动的规模空前的"芯片战争",不仅对相关企业的发展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而且对整个中国信息与通讯产业的升级都构成了严重阻碍,彰显了美国巨大的产业权力。美国这种产业权力源于其对半导体产业在技术链、金融链和消费链三个方面所拥有的强大控制能力,这种产业控制力并没有因为其产业竞争力的衰退而有所减弱。它们具体分别体现为在产业链关键环节对核心技术和高端研发的控制,对主要半导体企业在融资渠道和股权结构方面的控制,以及作为世界最重要的半导体产品买家而形成的市场控制。技术控制、金融控制和市场控制,共同构成了美国半导体产业霸权的三个基石,确保美国在产业竞争力相对衰退的情况下仍具有强大的产业权力。这种建立在技术—资本—市场基础上的三维分析框架,也为中国半导体产业的逆势崛起与战略突围提供了一些对症下药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从产业组织创新角度来看,装备制造业竞争力主要来源于国际市场价值掌控力、国内市场资源集聚力、企业组织管理创新力和各方发展要素整合力等。因此,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必须全面融入全球价值链体系,抢占世界装备制造业的价值高端;全面调整产业间合理布局,发展培育好装备制造业特色集群;全面推动企业间创新重组,打造一大批装备制造业龙头企业;全面整合组织间协调联动,形成提升装备制造竞争发展合力。  相似文献   

13.
我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现状考察及提升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高工业国际竞争力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目标和途径。目前我国工业国际竞争力整体水平虽然有所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小差距,工业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水平较低,影响了我国工业国际竞争力。因此,需要从市场体系构建、产业重组、结构转换和企业运营等方面着手,采取切实措施,提升我国工业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增强天津电子信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产业是当今世界国民经济基础性、支柱性、先导性、战略性的产业。为了增强天津电子信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国际竞争力,因此,在微观上必须把企业作为天津电子信息产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在宏观上必须发挥政府政策引导的作用,营造天津电子信息产业的自主创新环境  相似文献   

15.
生产性服务发展的严重滞后是制约我国出口产业整体竞争力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生产性服务对推动产业技术进步、提高产品的技术和知识含量、增加产品附加价值、形成产品差异性以及推动生产国际化、降低国际贸易的交易费用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 ,是“十五”期间增强我国出口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国际共识,这为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发展服务贸易带来了新的机遇。中国要解决服务业发展慢、服务贸易结构不合理、管理滞后、法律法规不健全等问题,同时要加强引导环境建设,积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加快贸易发展方式的转变,完善碳交易体系,积极进行低碳技术的研发,培养知识型服务业人才,建立有效的国际服务贸易促进体系,从而提升中国服务贸易的整体竞争力水平。  相似文献   

17.
正世界经济史是一个新生力量演变史。近几十年来,新兴经济体企业扮演了重要的动力作用。适应全球化下自身需要,新兴经济体企业从加工贸易方式起步,从低端嵌入全球价值链。这与其初始自主能力不强有关,如国内产业基础薄弱、自有能力不足等。经过"干中学",财富积累和自生能力增强,它们提出突破传统局限的要求,转型升级。但发达经济体跨国公司长期主导着世界产业分工,控制着价值链中高端,使它们在价值链上升级困难重重,处于转型升级瓶颈期;理论体系上,现有的全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我国在新兴产业领域已取得一定突破,把握好全球经济分工调整新机遇,加强战略部署和统筹规划,就有可能在新一轮国际产业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优势。随着大保健品时代的到来,云南螺旋藻产业发展面临的任务是提高螺旋藻在保健品中的竞争力,把程海螺旋藻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努力打造世界顶级天然螺旋藻产业。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模式与区域资源错配程度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中国35个大中城市2007~2018年的面板数据,引入知识技术溢出效应、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共同集聚水平作为调节变量,研究生产性服务业不同集聚模式影响区域资源错配的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层级分工专业化集聚水平上升会缓解区域资源错配程度,多样化集聚会加剧城市之间资源错配程度,知识技术溢出效应能显著强化改善效应、削弱负面影响,产业共同集聚水平提升在多样化集聚下会进一步加剧区域资源错配。最后,提出以层级分工专业化集聚为主引导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优化生产性服务业多样化集聚环境、依据市场化水平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错位集聚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纷纷作出了相应的战略调整,进行全球性扩张。跨国公司的全球性扩张,给我国带来了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增强了国内企业的竞争意识和国际竞争力。但同时,跨国公司力图将中国纳入全球分工体系和西方主导的全球化体系,以控制中国经济发展进程,对我国国家经济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和挑战。面对这种状况,我们应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以趋利避害,提升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