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何鸿 《八桂侨刊》2004,(1):52-52
1990年,我故地重游,来到了河内。我在河内华人区出生和长大。是华侨子弟,如今是以美籍华人身份重蹈斯土,漫步唐人区,游览河内市容,今非昔比之感油然而生。  相似文献   

2.
河内中华中学之创立,最晚不迟于1935年。校址在河内东区行帆街。除高初中外,还有小学部、幼稚园。1954年时,有高中3班、初中8班、小学20班、幼稚园4班,学生总数达1800余人。 50年代初,应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的邀请,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派出了经济、文教等各方面专家赴越南北方工作。其中也包括从事中学教育的领导干部和教师。先遣人员早在1955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旺苍县木门小学是九三学社中央在我省定点联系的学校。自1997年以来,九三学社中央不仅大力资助该校建设,而且又在其定点联系的旺苍县东河镇双峰村新建了一所村小(1997年10月15日建成),取名“木门小学双凤分校”。目前,这两所小学得到了九三学社中...  相似文献   

4.
芒街是越南广宁省的一个县,是越南北方边境县,与中国东兴相邻。 芒街碗厂,是越南北方著名的陶瓷厂,它是华侨一手创办的,华侨在芒街桥头附近,即北仑、宁明两河河岸,先后建有15个碗厂。据说1898年前后,有位名叫老董的开办第一个碗厂。此后,一些华侨陆续办了其他碗厂,可见下表:  相似文献   

5.
王通林 《今日浙江》2009,(15):33-33
近年来,华侨经济一直是青田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2008年爆发国际金融危机以后,青田侨商更是纷纷回乡寻找商机。利用此机会,青田县因势利导,提出华侨总部经济构想,引导各类侨商将企业总部设在青田,打造华侨产业集群,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应对危机、转型升级之路。目前,青田已拥有侨资企业总部18家,今年一季度,华侨总部经济发展模式更是表现强劲,带动青田完成年度吸引侨资目标的442.5%,实现自营进口同比增长152.2%。  相似文献   

6.
出使越南的清朝使臣的出使笔记或文集是研究越南华侨华人的绝好材料。1905年,奉命出使越南的严璩游历越南各处两个多月,其见闻汇成《越南游历记》,其中记录了河内、安拜等北圻地区华侨华人的数量以及经商情况,从其记载当中可见北圻华商力量相当强。但是北圻华侨华人也面临着一些不公正的政治歧视和经济剥削。  相似文献   

7.
19世纪中叶,十几万华工到古巴种植甘蔗,修建铁路,开采金矿。1858年,中国人陈林在哈瓦那桑哈拉约街开了第一家中餐馆。此后,很多中国人陆续来到哈瓦那,桑哈街及附近的克拉斯街、尼古拉斯街逐渐形成华人区,还出现中文报纸《光华报》。华侨为古巴的社会发展和民族独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可圈可点     
《时代潮》2001,(6)
小学校里设窝点正副校长忙造假据扬子晚报报道,1月12日,徐州市贾汪区质量技术监督分局在该区贾汪镇查获了一个制售假酒窝点。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制假窝点竟设在一所小学校内,而造假者就是该校的正副两位校长。执法人员当场查获假冒四川泸州神农氏酒厂泸州特曲标签、封口、包装物等300多套,尚未包装的散白酒135公斤。  相似文献   

9.
陈伟建 《台声》2002,(9):46-47
6月14日是东莞台商子弟学校的大喜日子,这天该校为2002年(第二届)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在内的188位毕业生举行了隆重的毕业典礼。参加典礼的东莞市副市长张顺彩代表市政府向毕业生和老师们表示祝贺,对台商子弟学校开办2年多来,学生由500人发展到1000人,教育质量也不断提高,尤其是学校在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注重学生品德培养方面取得的成果表示充分的肯定。就东莞台商子弟学校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注重学生品德培养所取得的成就,记者日前专门拜访了该校校长吴灿阳。曾在台湾长期担任中学校长的吴灿阳在回忆了学校起…  相似文献   

10.
1955年越南北方获得完全解放以后,在胡志明主席的关怀和领导下,旅居越南北方的17万华侨,热烈响应祖国政府的号召,发扬了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结合的精神,同越南人民加强团结,努力克服困难,医治战争创伤,为恢复、改造和发展越南北方的国民经济作出了重大贡献。 越南北方刚解放时,由于多年战争的破坏,农村,有14万公顷(即210万亩)耕地被抛荒,100多万人挣扎在饥饿线上。在城市,许多工厂企业陷入瘫痪,手工业濒于破产,失业者多达10万人。全北方90%的铁路和73%的公路已遭到破坏。市场萧条,商品奇缺,物价飞涨,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当时,居住在越南北方的华侨,绝大多数是劳动人民,主要分布在河内、海防、南定三大城市;其次是聚居在广宁省的鸿基、锦普、芒街、横蒲、东潮、兴安  相似文献   

11.
沙坪街与其它地方的街子一样.是村民在固定的地点,在约定俗成的日子里进行农副产品交易的场所。所不同的是,从八十年代初开始,沙坪街新增了一项交易项目:出售白族民间手工艺品和古董。因为这部分民间工艺品和古董、古玩的出现,来这里赶街的除了多数是附近的村民外.总是混杂着一些高鼻、金发、碧眼的外国人以及爱好古玩字画的“文化人”。“沙坪洋人街”由此得名,沙坪街也成了远近闻名的乡村集市贸易街。沙坪街的交易地点设在沙坪渔潭坡清官庙大青树下。这里地处苍山和洱海的尽头,属河源县江尾乡沙坪村。这里山重海错.土地肥沃,水…  相似文献   

12.
近日,河南省郏县县委统战部、县侨联、县慈善总会在县新世纪小学举行河南省华侨爱心事业基金会“感动中原、爱心行动”捐赠仪式。经省市侨联、省华侨爱心事业基金会积极争取,由国际关怀组织捐赠140件礼物,价值6万元,是目前郏县接受的最大一批海外给儿童的无偿捐赠。  相似文献   

13.
曼谷唐人街已有近二百年的历史,其规模之大、社区之繁荣,在东南亚国家中都是首屈一指的。若要更好地了解泰国华人的历史和社区的变迁,必须深入研究唐人街。 (一) 曼谷唐人街由“三路一街”、即耀华力路、石龙军路(西段)、嵩越路和三聘街及其附近一些街区组成,其面积很大,“约占整个曼谷市区的1/5”。其中三聘街是一条历史悠久、闻名遐迩的正宗唐人街。 曼谷王朝的开国君主帕普塔育华珠拉洛,1782年登基时称为拉玛一世王,将首都从湄南沟西边的吞武里迁到河东面的曼谷。而在择址修建皇宫的地方(今皇家田广场一带),已经有华侨居住着,于是便御赐迁居,并指定湄南河以东一块新的地段供华侨开发营生。这一地  相似文献   

14.
心系大别山的孩子们詹仲文今年4月23日,年近古稀的加拿大华侨胡章汉先生,带着近百名加国华侨华人的爱心,不顾旅途劳顿偕夫人,远涉重洋,第三次来到豫南大别山腹地的新县,实地考察由他发起的海外华侨捐资的29.5万元兴建的“星海小学”,探望由他们捐资1.25...  相似文献   

15.
概述 越南华侨自1937年7月到1940年4月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国运动,它不分党派、帮别、职业、性别和老幼的团结、动员,成为一场真正的全体侨胞运动,发挥了全体侨胞的力量,有力地支援了祖国的抗日战争,为越南华侨历史写上了光辉的一页。这个运动体现了共产党人(中共和越共的华侨党员)、进步爱国人士以及国民党人的团结合作,共同对敌。在这期间,越南南圻华侨(占全越南华侨总数的80%以上)文化界、工商界工人、青年、学生、妇女甚至少年儿童都组成了各种救亡组织。1938年初他们联合成立了统一的最高组织——越南南圻华侨救国总会(简称“救总”),作为抗日救亡运动的领导核心。在”救总”的领导下,抗日救亡运动进入了更高的阶段。在南圻“救总”等几十个救亡组织和中圻顺化华侨救济会、北圻海防、河内华侨缩食会等组织领导下,救亡运动普及并深入到全越南华侨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通州区中山街小学建校于1912年,历史已有百年。2000年,中山街小学高年级语文组发起经典诵读活动,以经典古诗文为重点,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符合小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的多样化诵读活动。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11,(5):57-57
东京华侨总会,原称东京华侨联合会,1946年5月成立于东京都中央区昭和小学内,1951年改称东京华侨总会。创始人陈礼桂、高玉树,现任会长廖雅彦。总会主张弘扬中华文化,保护华侨正当利益,推动互助互济的福利事业。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总会以侨民大会名义发表声明,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多年来,东京华侨总会在复杂艰困的环境中不断斗争,赢得了日本各地各阶层华人侨胞的支持,在日本各华人社团中具有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18.
大海 《八桂侨刊》2000,(4):62-62
2000年12月6日至8日,暨南大学第一届海外华人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该校举行。来自美国、英国、法国、丹麦、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国的学者以及中国大陆、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学者共90多人出席了会议。大会收到论文116篇,其内容涉及华侨华人的历史、经济、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侨乡、新移民等方面。这次会议,是继1996年11月在厦门召开的华侨华人问题国际学术大会之后,在中国大陆召开的这一研究领域的又一次国际学术盛会。  相似文献   

19.
我国某市阳澄湖小学是一所并不出名的乡镇小学,然而该校的修建耗资竞超过1亿元。相关人士表示.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是家长的期盼,也是政府的责任。该地经济繁荣、财力丰裕,办学条件改善必然先行一步。无独有偶,同样“经济繁荣、财力丰裕”的我国东部某市,仅今年投入使用和正在建设的学校中,投资过亿的就有6所。  相似文献   

20.
越南华侨教育事业的兴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越南华侨教育事业,受到越南政局演变的巨大影响,它经历了振兴、发展和衰落三个阶段。本文对此作概略的历史回顾。 1907——1929年是越南华侨教育事业的振兴时期 华侨旅居越南历史悠久,遍布各地城乡,从中越边境的芒街、老街到越南最南端的河仙、薄寮和富国岛,从西原高原的嘉莱——昆嵩省到东海之滨的岘港市,都有华侨的足迹。华侨人口最集中的是南部(历史上曾称为交趾支那或南圻),其次是北部(历史上曾称为东京或北圻),再其次是中部(历史上曾称为安南或中圻)。这三个地区的华侨教育数南部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