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救助是国家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权益的一项基础性制度,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公平正义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20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意见》,其中明确强调了促进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通过发展慈善事业、引导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促进社会救助领域志愿服务发展以及推进政府购买社会救助...  相似文献   

2.
王睿 《创造》2015,(9):86-87
<正>放开公共服务市场准入,到2017年,全省基本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政府购买服务制度。养老服务、法律援助、社会救助等领域的一些基本公共服务和非基本公共服务事项,将更多地通过政府购买方式交由社会力量承担。这是9月2日云南省政府发布的《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实施意见》中作出的规定,这也意味着省政府如何向社会购买服务终于有了标准。云南将放开公共服务市场准入,"十二五"时期除初步形成统一有效的购买服务平台、工作机制和监督评审机制外,购买服务范围要覆盖到大部分适合向社会力量购买的基本公共  相似文献   

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新一届国务院对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善公共服务作出重大部署,明确要求在公共服务领域更多利用社会力量,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经国务院同意,现就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提出以下指导意见。一、充分认识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正>社会救助事业关系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社会公平,是一项托底线、救急难、保民生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社会救助治理水平,不仅需要完善救助制度体系,更需要转变救助管理理念和服务方式。《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在整合九大社会救助制度基础上,对转变救助管理服务方式、提高救助治理能力作出规定:社会救助中的具体服务事项可以通过委托、承包、采购等方式,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  相似文献   

5.
正社会救助是党和政府保障基本民生的重要制度安排,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发挥着兜底性基础作用。近年来,各地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不断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持续加强各项救助政策的落实力度,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基层社会救助经办服务能力薄弱问题仍很突出,社会救助的兜底保障作用发挥得不够充分。为切实提高社会救助服务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激发社会力量活力,推动政府转变职能和政务服务效能提升,今年9月,民政部、中央编办、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行政府购买服务 加强基层社会救助经办服务能力的意见》(民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政府已经意识到民间组织是一支建设和谐社会不可忽视的力量,在社会服务领域,政府也开始以试行向民间福利机构“购买服务”的方式来满足社会需求。本文首先介绍我国政府购买社会服务这一新的政策实践的现状,然后分析其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社会服务政府购买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7.
政府如何购买服务是当前政府培育社会组织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新形势下,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已成为推动政府职能转移、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效能、发挥社会组织功能作用、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是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促进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在我省各地涌现出许多由民间自发筹建,为社会公众和社会发展提供公益服务的社会组织。这些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社会救助、灾害救助、恤孤助学、扶助残疾人、环境保护等公益项目,在吸纳社会资源、募集社会资金、培养慈善意识、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公益、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9.
<正>最近,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民政部、中央编办、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关于积极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加强基层社会救助经办服务能力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十三五"时期要全面推行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社会救助服务工作,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机制,显著提升基层社会救助经办服务能力。这是  相似文献   

10.
正最近,民政部、中央编办、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关于积极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加强基层社会救助经办服务能力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按照中央"放管服"改革要求,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促进社会力量参与,加强基层社会救助经办服务能力,提高社会救助工作成效的新举措,是政府购买服务在社会救助领域的一项政策创新。2014年2月,国务院正式颁布《社会救助暂行办法》,明确要求可将社会救助中的具体服务事项通过委托、承  相似文献   

11.
王名 《今日浙江》2014,(1):49-49
正近年来,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中,各地积极探索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一方面下大力气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将一部分公共服务事项交由社会力量承担;另一方面积极培育发展社会组织,以购买服务的方式推动社会组织参与公共事务。实践证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将政府"不能做""不便做"和"做不好"的公共服务事项转移给社会组织承担,不但有助于政府转变职能,使群众得到更多便利和实惠,同时也为社会组织的发展带来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为了真正做好这项创新工作,需把握好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辽政办发[2014]44号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为加快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3]96号),经省政府同意,现就全面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工作(以下简称政府购买服务)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13.
《山西政报》2013,(Z2):3-5
国办发[2013]9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新一届国务院对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善公共服务作出重大部署,明确要求在公共服务领域更多利用社会力量,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经国务院同意,现就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4.
顾朝曦 《中国民政》2013,(10):11-15
2013年9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3] 96号)(以下简称《意见》),对政府向社会组织,以及企业、机构等社会力量购买服务作出系统安排和全面部署.这既是惠及人民群众、深化社会领域改革的重大举措;又是加快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推进政社分开,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也是释放改革红利,激发社会活力,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积极作用的关键之举,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全会精神,具有重要意义.深刻学习理解并认真贯彻落实《意见》,是摆在民政部门及广大社会组织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社会救助的主体结构中,政府固然是第一责任主体,但受政府财力所限,政府救助存在许多盲点,有相当一部分社会成员游离在政府救助的保障网之外.从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尚不发达的国情出发,帮助社会困难群体的职能不能只由政府单独承担,应发挥各方面的力量,使社会救助逐渐形成由政府包揽过渡到政府和非政府力量共同参与的社会机制.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社会救助的主体结构中,政府固然是第一责任主体,但受政府财力所限,政府救助存在许多盲点,有相当一部分社会成员游离在政府救助的保障网之外.从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尚不发达的国情出发,帮助社会困难群体的职能不能只由政府单独承担,应发挥各方面的力量,使社会救助逐渐形成由政府包揽过渡到政府和非政府力量共同参与的社会机制.  相似文献   

17.
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制度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救助制度建设得到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整体效能取得新突破,较好的发挥了“稳定器”、“安全阀”的作用。以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为例,经过一系列制度创新和完善,社会救助实现了由城区居民为主到城乡救助并举,由原来的社会临救到基本生活的全面保障,由政府单一救助到社会力量整体联动的救助,由单项制度向制度体系方向发展的转变,社会救助制度建设仍需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8.
动态     
《创造》2016,(4):80-81
正云南公布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指导目录云南省政府办公厅最近转发"关于做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公布了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性目录,共涉及5大类38种项目。该意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的保护、传承与展示;公益性文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承办;公益生文化体育产品的研究、创作与传播等纳入到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指导生目录。  相似文献   

19.
在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成为新常态的背景下,构建政府购买社会服务退出机制是促进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本文分析了退出条件与程序、惩戒与救济的具体内容,提出了建立具有中国特色政府购买社会服务退出机制的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20.
刘蔚玮  唐钧 《传承》2012,(5):80-81
以北京市为例,2011年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资金达到了1.12亿元,其中涉及300个民生项目。此前,这种服务模式在广东和上海等地已经有所发展。在中国福利制度从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发展的过程中,政府不再延续过去通过办事业单位直接向特殊群体提供服务的传统模式,而采取向社会组织乃至市场组织购买惠及特殊群体和一般居民的社会服务的新模式,这在当代中国社会福利发展史上是一个革命性的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