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可敬 《人大建设》2012,(7):56-56
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范仲淹金榜题名,考中进士。不久,他被任命为广德军(今安徽广德)司理参军,负责司法刑狱机要事务。这年冬天,范仲淹要回苏州接母亲到广德来。差人听说范仲淹要回家,就着手给他筹集一笔路费。当差人把钱送给范仲淹时,他说什么也不肯收下。  相似文献   

2.
备课卡片     
宋代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在年轻的时候就是一个有志气的人。他曾经对人说:“一个人如果不能读书,立大志,即使能吃饱喝足,生活舒适。也没有多大意义。”由于家境贫寒,范仲淹上不起学,他就一个人跑到一间僧舍中去读书。他每天晚上,用糙米煮好一盆稀粥,等到第二天粥凝成了冻以后,就用刀划成四块,每天早晚各取两块吃;没有菜,就  相似文献   

3.
《春秋》2001,(5)
范仲淹自四岁随母改嫁到长山县河南村(今山东省邹平县长山镇河南村),少年立志苦读,成为我国北宋时期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笔者已在《范仲淹与邹平》一文中介绍了他的成才之路;在《范仲淹名扬九州》一文中介绍了他的卓越政绩。范仲淹忠实实践了儒家“立德、立功、立言”的说教:大丈夫在世,当修身、齐家、治国、  相似文献   

4.
范仲淹,苏州吴县人.出生于贫苦人家.两岁时父亲不幸去世。母亲因无力抚养他.只好带着他改嫁别人.母子俩倍受歧视和欺凌。苦难的生活使范仲淹懂事特另1]早.他在生活上从没有什么过分的要求。他十几岁时便常年住在长山醴泉寺的僧房里.昼夜苦读诗书。从这时候起他就立志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生活上的苦难,不但没有摧毁他的意志,反而成了磨练他意志的砺石。范仲淹每天早晨煮一锅粥.等粥结冻以后.用刀划成四块,早上吃两块.晚上再吃两块。范仲淹的同学中,有一位是南郡留守的儿子,他见范仲淹每天只吃.Q、粥和…  相似文献   

5.
北宋名臣范仲淹(公元989 ̄1052),字希文,是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和文学家。他在布衣为名士,在州县为能吏,在边疆为良将,在庙堂为贤相,在文坛为大家。脍炙人口、孺幼皆知的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出自他的笔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同样是震烁古今,义薄云天的惊世名言。毛泽东曾说:“中国历史上不乏建功立业之人,也不乏以思想品行影响后世的人。前者如诸葛亮、范仲淹,后者如孔、孟等人。但两者兼有,‘即办事兼传教之人’,历史上只有两位,即宋代的范仲淹与清代的曾国藩。”范仲淹是苏州吴县(今…  相似文献   

6.
公元1045年,岁的范仲淹辞去安抚职务,到邓州做了知州第二年9月,邓州新状元贾黯回乡省亲,范仲淹请教为官之道范仲淹对贾黯说:官在大小,都要上不欺君下不欺民,为官清正,洁奉公。如果一心光爬上高位,不用欺诈段是不行的。你是一有志之士,我愿送“不欺”二字作座右铭就在这个月的14  相似文献   

7.
儿子长到三岁能独自爬上写字台了,他的个头儿刚刚和写字台一边高,如果想够到写字台上的什么东西,他要跷着脚。有一天我坐在床上看他如何爬上去,目的是想静观其变,考考他的智商,结果我看到,他费力地爬上写字台旁的椅子,他先是在椅子上坐好,然后悠着两条腿做着下一步的打算,养足生息后,他开始总攻了,他运用了四肢行走的最基本手段,两只手撑在写字台上,然后一只膝盖蹬了上去。这套系列攀跃很帮他的忙,只有两秒钟他就顺利达到峰顶,胜利让他喜悦,他坐在自己既定的位置上开始思索,接着就大杀大砍,他首先把一盏很漂亮的子母灯掀倒在写字台上,然后觉…  相似文献   

8.
《精神文明导刊》2014,(7):51-51
范仲淹自幼家境贫寒,生活中一直是节俭克己,艰苦朴素。他当官以后,不管是在朝廷做事,还是领兵打仗,都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节俭奉公,居官清廉。身居官位的范仲淹每晚就寝之前,都要计算自己每天的日用支出及所处理的公力。如果自己的花费与所做的事情相称,他就能酣然入睡;否则,他就整晚都无法安眠。  相似文献   

9.
“懂本煽”原名叫董立学,是北京市保安服务总公司燕山分公司第十一中队的中队长,也是燕山分公司保安业余艺术团的相声演员。董立学的老家在河北农村,兄弟三个,日子过得要多苦有多苦,因此他便出来打工了。来到燕山保安分公司,一干就是八年,他经常称自己是在保安公司长大的孩子。不过细聊起来也确实是这么回事儿。来保安公司后,他长高了,也长知识了,从一个调皮捣蛋的“小兵嘎子”到中队长,从一个对曲艺一窍不通的放牛娃到一站在台上就两眼放亮、口若悬河的相声演员,是保安公司一步一步把他培养出来的。不过他自己也确实有两下子,首先是脑瓜儿…  相似文献   

10.
杨曙明 《春秋》2011,(3):47-47
邹平有处范公祠,范仲淹曾在那里生活了18年。 "先天下之优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范仲淹留给后世的千古绝句。他何以能写出这"先忧后乐"的千古绝句呢?纵观范仲淹生平,以下三个因素当是其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11.
范仲淹筑堤     
王静者 《中国减灾》2013,(7X):49-50
<正>宋仁宗年间,兴化县(今属江苏省泰州市)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海啸,常丰堰(海堤名称)在海浪的冲击下溃决了,致使海水倒灌。一时间,当地百姓哭声千里,惨不忍睹。仁宗得到消息后,委任范仲淹为兴化县令,即刻上任。范仲淹不敢迟疑,日夜兼程,赶到兴化县后便开始全力赈灾救民。一晃半年后,灾情基本过去,范仲淹也累得脱了相。这天,范仲淹面容憔悴坐在大堂上,对下面的一干人等说道:"各位,常丰堰自太祖以来年年维护,今年突遭百年不遇的特大汛情,致使海坝崩溃酿成惨祸。圣上降旨,如今汛情已过,需重修海堤。故本官请来诸  相似文献   

12.
正谁也没想到,4月13日柳州市融安县的"扶贫工作日",蓝标河还与联系的4户贫困户同吃同住同劳动,第二天,着手准备扶贫工作队长会议材料的他就倒下了。到融安县挂职近一个月来,他就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扶贫工作上,把一腔热情全部倾注到脱贫攻坚中。每天,他都奔走在扶贫路上,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承诺。  相似文献   

13.
范仲淹的政治思想和实践深受《周易》的熏陶和濡染,特别是其政治改革理念,更是直接反映了《周易》的思想和影响。范仲淹提倡"经以明道,文以通理",开一代易学新风,《周易》的变法革新理念和崇德尚德观念都对范仲淹的政治改革思想有着重要的启示。范仲淹的易学思想是他推行庆历新政的理论根据和指导思想,他的政治改革思想与实践又丰富和发展了其易学思想,二者相互影响、交相辉映。  相似文献   

14.
宋代贤巨、文学家范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早已成为历代为官者的座右铭,其实他的另一不被人们所熟知的名言“私罪不可有,公罪不可无”更具道德和人格的力量。范仲淹所说的“私罪”,是指为个人的私利而获之罪;“公罪”则是指为国家出以公心得罪了某些权贵所获之“罪”。范仲淹为人刚直不阿,一生遵循自己的人生准则,为此他曾三次蒙受”公罪”,被逐出京城,滴贬边州。据史载,范仲淹的第一次遭吸是在宋仁宗时,宰相吕秀简利用权势排斥异己,安插党羽,致使朝政腐败不堪。景仿三年,范仲淹画“百官图”呈送仁宗,…  相似文献   

15.
莫立民 《求索》2012,(5):89-91
张惠言生前词名冷落,身后倍享词学哀荣。他由清代词坛一位小有名气的词人到被尊为常州词派之宗主,其间经历了一段相当长的历史演进历程。将张惠言论述成一开始就是清代词坛一大家,一开始就被清代词坛尊为常州词派的开山宗主,这是一种未加细辨的误读。  相似文献   

16.
云鹤 《中国保安》2009,(2):64-65
案例:春节刚过,孙国胜就开始托人买到广州的火车票。孙国胜家在四川,春节前在广州作保安,已经做了3年保安的他是头一次回家过春节。为了不误回保安公司上班的日子,他在离规定上班的十天前就开始买火车票。孙国胜到火车站熬夜排队,当到自己的时候,到广州的火车票连站票也没有了。这时一个中年妇女走到孙国胜的身  相似文献   

17.
邢爽  胡遂 《求索》2014,(2):79-83
近年来,范仲淹作为宋代理学的先驱,其地位逐渐被关注。但是,学理方面的论据还显得不是很充足。范仲淹作为理学先驱,不仅是由于他对后辈理学家的关爱和识拔,更重要的是范仲淹在“知”和“行”(对本体的认识和修身工夫)这两方面都有开创之功,并且在理学的“心性”问题等方面提出了新的理路。后来的理学家们基本上是在解决范仲淹所提出的理学核心问题。本文试从范仲淹对后辈理学人物的识拔,范仲淹复兴儒学之精神以及范仲淹在理学上的实际贡献等方面进行论述,重新审视范仲淹作为理学先驱的地位和功绩。  相似文献   

18.
近日,翻动读书笔记,两则外地人在浙江为官的故事重新浮现出来。一则是讲宋代范仲淹曾知越州,时间虽很短,民众很怀念他,因为他为官清白。范仲淹主张“清白而有德义、为官师之  相似文献   

19.
范敬宜 《中国人大》2010,(23):53-53
北宋名臣范仲淹善文,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诵千古。但是范仲淹还善诗,则知者不多。其实范仲淹的诗不但写得好,而且写得多,收入宋刻《范文正公集》的诗赋就有268篇(首),其中多为警世之作。  相似文献   

20.
富弼赈灾     
朱晖 《中国减灾》2010,(6):32-32
北宋年间,江浙一带曾发生大饥荒,当时范仲淹正主政浙西,虽然他极力地开仓放粮,但相对于成千上万的灾民来说,可谓杯水车薪。 当时,浙江太湖一带的人们非常喜爱一种体育运动——赛船。范仲淹灵机一动,这可是开展赛船的好时机呀。他号召各地百姓踊跃参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