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歸僑、僑眷現有四十萬。他們在海外的親屬有三百萬人,分布於世界一百一十九個國家和地區。近年來,華僑、外籍華人和港澳同胞在上海投資興辦的企業,佔全市現有“三資”(指中外台資、外國獨資、中外聯營企業)企業的百分之七十;投入的資金佔所有外資總額的百分之六十。華僑、港澳同胞去年捐助上海計人民幣六千六百萬元,其中百分之八十用於文教事業。八十二歲的邵逸夫先生現任香港邵氏影業公  相似文献   

2.
近年來,梅縣港、澳、台、僑‘三胞’眷屬利用外滙興辦實業已成熟潮。全縣有六千三百多戶投資兩千七百多萬元人民幣,辦起了種養業、商業、加工服務業、運輸業和建築業,取得顯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梅縣是廣東省著名僑鄉,旅外‘三胞’有五十多萬人,他們在當地的親屬二十九萬多人。一九八○年以來,全縣共有十一萬多華僑、外籍華人和港澳同胞回國觀光、探親旅遊,先後捐款捐物,興辦家鄉公益事業,折合人民幣五千多萬元。梅縣‘三胞’眷屬辦實業主要形式是: 利用僑資興辦種養業,為發展山區經濟服務。城東鎮書坑村旅港同胞鄧光衡先生,一九八四年為他的親屬投資在家鄉興建幸福果園,同時成立城東光衡福利基金會,由鄧光衡先生提供无息貸款五萬元人民幣幫助當地一百多戶‘三胞’眷属開山種果。現在城東镇大多‘三  相似文献   

3.
近幾年,山東威海市的僑資企業蓬勃興起。這個二十多萬人口的小城市,有歸僑、僑眷近萬人。從一九八○年至一九八五年的五年間,他們總共集資一百六十三萬人民幣,先後辦起了僑資企業十三個,從業人員一千五百多人,總收入達一千多萬元。威海,位於山東半島的東北端,是一個風景秀麗的工業、港口和旅遊城市(本刊一九八四年第十二期曾載文介紹),也是一個物產豐饒的僑鄉。這裏旅居港澳的同胞和海外的華僑、外籍華人有兩萬多人,分佈於二十六個國家和地區,特别是旅港同胞最多。一九八○年以來,威海市僑務部門認真落實僑務政策,調動了歸僑僑眷建設祖國、繁榮家鄉的積極性。  相似文献   

4.
近年來,中國大陸僑務部門參與創辦或由歸僑、僑眷集資興辦的各種企業(通稱僑屬企業)已發展到兩萬二千餘家,擁有職工二十八萬人,成為一支引人注目的經濟力量。早在新中國成立之初,政府就鼓勵華僑和歸僑、僑眷投資辦廠,支援國家建設。然而僑屬企業的真正興起,還是最近幾年痪牌呔拍昱d建的福建泉州針織廠是全國第一家僑屬來  相似文献   

5.
第一條為了盬o歸僑、僑眷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根據憲法,制定本法。第二條歸僑是指回國定居的華僑。華僑是指定居在國外的中國公民。僑眷是指華僑、歸僑在國內的眷屬。本法所稱僑眷包括:華僑、歸僑的配偶,父母,子女及其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以及同華僑、歸僑有長期扶養關係的其他親屬。第三條歸僑、僑眷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公民的權利,並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公民的義務,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歧視。國家根據實際情况和歸僑、僑眷的特點,給予適當照顧,具體辦法由國務院或者國務院有關主管的部門規定。  相似文献   

6.
第四次全國歸國華僑代表大會已於一九八九年十二月十八日至二十二日在北京舉行。大會審議通過了上屆委員會的工作報告,討論並修改了全國僑聯章程,選舉了新的領導機構。莊炎林當選為全國僑聯主席,上屆主席張國基老先生被推舉為名譽主席。隆重其事第四次僑代會是關係到幾千萬海外僑胞的大事,更是幾千萬歸國華僑、僑眷關心的大事。江澤民、李鵬、萬里等黨政要員均接見與會代表,並合影留念。江澤民、宋平、姬鵬飛、葉飛等高階層官員和各民主黨派、羣眾團體負責人都出席了大會開幕式。江澤民並代表中共中央和國務院作了重要講話,對廣大歸國華僑、僑眷及海外僑胞為中華民族的獨立富强和國家經濟建設事業所  相似文献   

7.
內蒙古是我國最早建立的一個民族自治區,地處亞歐大陸腹地,雖毗鄰蒙古和蘇聯,但其歸僑、僑眷及海外華僑、華人的人數却不算多——據內蒙古僑聯主席蔡國泰介紹——總共不過八萬人。不過,這些人分散居住在世界各地四十八個國家和地區,給內蒙古僑聯的海外聯絡工作帶來許多機遇。由於歷史的原因,內蒙古歸僑、僑眷同全國所有地區一樣,一度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一九八○年自治區僑聯一成立,立即着手調查區內歸僑、  相似文献   

8.
僑匯是我國外華僑從事勞動和各種職業所得,用以贍養國內家屬的匯欵,是我國外華僑的切身利益和廣大僑眷的生活依靠,是僑胞、僑眷的正當權益之一。同時僑匯對國家建設有積極的作用,對全國人民是有利的。特別是僑眷集中地區,僑匯對於繁榮地方經濟,發展文化公益事業,均有顯著作用。因此,各級幹部,特別是縣、區、鄉幹部,應深刻認識僑匯的作用,予以應有的重視。五年以來,國家對僑匯一貫是堅决保護的,並實行了"便利僑匯、服務僑胞"的政策。為了照顧僑胞、僑眷的利益,國家規定了合理的外匯牌價。在解放初期爲使僑眷不受物價波動的影響,國家製定了原幣匯欵及存欵辦法。在我國幣制穩定、某些國家幣制  相似文献   

9.
中國第一部盬o歸僑、僑眷權益的宨T法律——《小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盬o法》已經七屆全國人大砃瘯谑宕螘h審議通過,一九九○年九月七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發布命令頒布,自一九九一年一月一日起拖行。這部法典的頒布,牽動着國內三千萬歸僑、僑眷和海外四千多萬華人、華僑的心。為此,本刊記者訪問了全國人大砃瘯蔽瘑T長、全國人大華僑委員會主任委員葉飛先生。葉飛先生是一九一九年由菲律賓回來的老歸僑,至今還有親人在海外。他對僑民情况非常熟  相似文献   

10.
僑鄉音訊     
歸僑、僑眷和港澳同胞家屬 興辦集體企業 一年多來,廣東、福建、浙江、江蘇、上海等省市的僑務部門和僑聯,組織歸僑、僑眷和港澳同胞家屬集資創辦各種企業二百七十多個,安排了一萬三千多人就業,其中他們的家屬及子女佔百分之六十以上。職工月平均收入為三十元左右,最高者達八十多  相似文献   

11.
僑匯是我國外華僑從事勞動和各種職業所得,用以贍養國內家屬的匯款,是我國外華僑的切身利益和廣大僑眷的生活依靠,是僑胞,僑眷的正當權益之一。同時僑匯對國家建設有積極的作用,對全國人民是有利的。特别是僑眷集中地區,僑匯對於繁荣地方經濟,發展文化公益事業,均有顯著作用。因此,各級幹部,特别是縣、區、鄉幹部,  相似文献   

12.
去年,中國致公黨的海外聯誼工作得到了大力推展,各級組織共接待來華探親訪友、旅遊觀光、洽談貿易、交流學術的海外華僑、華人及台港澳同胞一萬七千人次,致公黨組團出訪、黨員出國講學、探親的次數也有大幅增加。致公黨是以歸僑、僑眷中的中高級知識分子  相似文献   

13.
江蘇省蘇州市華僑福利基金互助會是僑胞互助性的民間福利組織。市僑聯主席莊榮輝先生說:“回想當初,我們曾走訪過所有歸僑和一部分僑眷,發現這些家庭由於種種原因生活有一定困難。作為聯繫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的羣眾團體,市僑聯理當幫助他們解决困難;但是手頭無錢,有心無力。在這種情况下,經一些僑界知名人士倡議,建立了基金互助會。”捐贈自願用之於僑市僑聯華僑福利基金互助會是一九八七年底成立的。它的宗旨是“團結友爱,扶貧濟困,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安溪、南安、永春三縣交界處的僑鄉華美村有五千人,歸僑、僑眷佔百分之七十多,旅外僑親達一萬五千多人,一半以上在菲律賓,其他的主要分布在新加坡、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及港澳等地。華美村在外鄉親多,海外聯誼活動也多?逖Y成立了由歸僑、僑眷和退休老敎師組織的僑務小組。每逢僑親回鄉,他們就主動登門拜訪,與僑親座談,介紹家鄉建設情况和遠景規劃,傾聽僑親對故鄉建設的意見和建議。華美的旅外僑親,早年遠涉重洋,對故鄉的一草一木,無不魂牽夢繞。早在一九○九年,華美旅外僑胞就捐資辦起了華美小學,後又捐資創  相似文献   

15.
現在每年約有三十多萬外國旅遊者到我們廣西壯族自治區遊覽‘山水甲天下’的桂林風景,但是現在也有不少外商來廣西。因爲這裏的對外經濟關係的發展吸引着他們。在中國五十六個民族中,除漢族外,壯族人數最多。他們大部份聚居廣西。所以一九五八年這裏建立了廣西壯族自治區。全區面積二十三萬六千平方公里,人口現爲三千八百萬人。除了壯族外,還有漢族、瑤族、苗族、侗族、仫佬族、水族、回族、彝族、仡佬族、毛難族、京族等。廣西又是中國第三大僑鄉。廣西在海外的華僑有一百五十多萬人,留在故鄉的僑眷有八十多萬人,加上地處西南,接近港澳和東南亞,這些都是廣西開展對外經濟合作與交流的便利條件。 現在,廣西已與一百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有了貿易往來。去年外貿出口三億七千二百萬美元,比上年增長百分之十五點五,創歷史最高水平。廣西出口的商口結構也起了變化,五六十年代以農副產品爲主,而現在工礦產品上升到百分之六十。利用外資範圍和規模也有新的發展。一九八一年以來,廣西與外商共簽訂利用外資合同二百五十六項,金額達四億九千萬美元,外商直接投資爲三億七千萬美元。去年在桂林首次舉行的廣西國際經濟技術合作洽  相似文献   

16.
唐山简介     
唐山是中国華北重要工業城市。地處河北省東北部,是溝通華北與東北的咽喉要道,有首都北京‘東大門’之稱。唐山地區總面積為一萬三千四百七十二平方公里。總人口六百零三萬三千。其中市區面積為一千零九十平方公里,人口為一百三十六萬六十。唐山自然資源十分豐富。已發現礦藏有四十七種,主要有煤、铁、黄金、大理石等。煤的儲量為八十多億噸,可供開採四百年,煤種以肥煤為主,為煉焦和化工的理想原料。開灤煤礦總面積為六百七十平方公里,為全国第二大煤礦,已有百年開發歷史。工業已形成了以煤炭、冶金、電力、建材等重工業為主的体系。電力总装機容量達一百五十萬千瓦,為華北電網重要組成部份。  相似文献   

17.
毛里求斯(註)的華僑、華人約佔該國總人數的百分之三,有三萬人左右,其中以梅縣人爲主體的客家人佔百分之七八十@些人之間平日交談都使用客家話。雖然在異國他鄉幾十年甚或從未回過中華故土,他們却“鄉音未改”,其客家話的語音、語調仍然是標準的梅縣話。這是筆  相似文献   

18.
在僑鄕大埔和福州,分別流傳着廖老、劉老助人為樂的故事。廖斯侖把歸僑當親人“柳毅傳書”是中國人耳熟能詳的古老故事了,但流傳在廣東大埔縣的“廖老傳書”也許沒幾個人聽說過。廖斯侖,今年六十七歲,曾任大埔縣歸僑聯合會主席錾M?切身感受過海外赤子離鄕別親之苦。他於一九七九年到縣僑聯任職後,即主動爲僑屬尋親牽綫搭橋陙?他親自爲全國十多個省市的歸僑、僑眷發出數百封尋人信函,已使八十多戶失散的親人重新取得了聯繫,因此被廣大歸僑、僑眷熱情地稱爲“當今柳毅”。一九八六年他被評爲全國僑聯工作積極分子。在他的帶動下,縣僑聯一直把爲僑屬尋親看作是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縣僑聯與近十個國家和地區的五十九個華人團體及十七家華文報刊取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春天,在浙江著名僑鄉青田的甌江之濱,一座由華僑資助和當地政府撥款興建的青田華僑飯店大樓破土動工了。這一天,在热烈的掌聲中,一位童顏鶴髮的老華僑,登上動工典禮主席台。他說:‘我們在海外的華僑願為祖國四化建設出錢、出力,萬事第一要想到國家,第二要想到集體,第三才可想到個人……’ 這位老華僑就是知名旅日華僑林三漁先生,今年已八十三歲高齡了。我們在他的新寓所裹訪問了他。  相似文献   

20.
陳覺萬先生從東北吉林大學調到華僑大學任第一副校長,已經一年有餘。他在致力於把這所大學辦成有特色的學校。陳覺萬先生是印尼著名華僑教育家、泗水小學創辦者之一陳明諱的公子。陳明諱早年曾在陳嘉庚的公司里當過伙計,後就讀於集美學校,畢業後到印度尼西亞辦學。抗日戰爭時期,他冒着生命危險和黃丹季等人一起掩護過嘉庚先生。父輩對祖國對教育事業的熱愛,給陳覺萬先生留下很深的影響。一九四八年,陳覺萬十六歲時隨母親回到祖國?粴q時,他以勤奮和聰慧,成爲東北人民大學(後改成吉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