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一提起思想政治工作,人们往往认为是“企业”或者是“职工”、“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是领导“做”、群众“听”,要在领导干部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似乎没有必要,思想政治工作的“矛头”不应对向领导干部。其实,这是绝大的误解和偏见。从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和实践、从领导干部的实际情况来看,领导干部层的思想政治工作不但应当坚持,而且必须加强。  相似文献   

2.
道德的力量     
汉语中有不少成语语汇涉及到“德”,如德才兼备、德高望重、功德无量等等。显而易见,德是褒义词,是指人的品德和情操,是一种精神境界,也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以德服人,说的就是要以道德力量、道德形象去说服人、教育人,去凝聚人、吸引人。当干部、做领导的,都要面临动员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领导群众的问题。这其中,要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靠领导水平、领导艺术,但也有赖于领导干部自身的道德形象、人格魅力,也就是说,要以德服人。同样是领导,为什么有的说起话来,群众就听,干起工作,群众就跟,很快能够打开局面;而有的则不然,好话说…  相似文献   

3.
某山区县四年中换了三任领导,每个领导上任时都决定在自己任期内搞山区开发。然而,前一任领导要求群众种果树,后一任领导要求群众种药材,最近又换了一任领导,这届领导却要求群众种葡萄,由于这些领导各唱各的调,弄得群众无所适从。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是每一个新上任的领导干部都要想到的问题。领导干部在自己的任期内,为地方  相似文献   

4.
“群众公认”论高金喜所谓"群众公认",就是指一个领导的工作、言行、人格要得到群众的认可。中央颁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把"群众公认"作为选拔领导干部的重要原则之一。衡量的标准主要是作风要扎实,政绩要突出,为政要清廉。在选任领导干部工作...  相似文献   

5.
时下,对领导干部的时髦称谓是“老板”,还有的把地方领导干部称作“父母官”。把领导干部包括领导干部自己称为“公仆”的却越来越少了。 如何称谓党的领导干部,看似小事,有些领导干部也不以为然,其实不然。把党的领导干部称为“老板”、“父母官”,其结果是颠倒了主仆关系。在我们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里,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人,  相似文献   

6.
一位上级领导在监督基层干部交接班时,特别强调要交接好“群众呼声”,别把“群众的呼声和意见”给忘了。笔者闻之,深为这位领导干部的特别提醒叫好。 时下有些干部在离任交接时,物品账目样样交清,并再三强调自己的政绩,而一旦说起群众的呼声和意见则有些遮遮掩掩,结果是一任领导走了,群众的呼声和意见也随之没了下文。 离任时对群众的呼声和意见遮遮掩掩不愿交接,一个  相似文献   

7.
位、为、威     
■“位、为、威”是领导干部身份、作为、威望的一种集合,它既是领导干部综合素质的体现,更是检验一个人党性观念强不强,群众基础好不好的试金石。因此,辩证看待“位、为、威”的关系,事关大局,应该引起各级领导者的高度重视。所谓“位”就是一个人施展人生抱负、实现自身价值的一种有效载体。“职位”的获得有人靠德才表现、工作政绩,有人靠溜须拍马、巧取豪夺。获取的手段不同,群众的认可度也大相径庭。我们赞赏一个德才兼备的人通过正当途径去获取一定的职位,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也不允许我们有人才的浪费。各级党委和领导要千方百计创造公…  相似文献   

8.
领导自己     
正说到领导行为,首先得有担任一定领导职务的人,相应也要有被领导者,谁是领导,领导谁,双方的事情,一个巴掌拍不响。领导者自己是否也需要领导?这是很值得探讨的问题。一个班12个人,班长是领导那11个人呢,还是领导12个人?队伍集合点名时,常有点名者忘了算上自己,总数就少算一个人,闹出笑话。"领导自己"具有政治含义。领导干部来自群众,既是一位公民,一名党员,又担负领导职务。领导的主要责任当然是领导群众,掌控事业,但也包括领导自己。带  相似文献   

9.
讲话是思想的反映,领导干部的讲话又是理论水平、社会阅历和领导能力等综合素质的体现.领导干部讲话,既有坚持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要求,也有较好地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和说服群众的要求.而讲实话、讲真话、讲新话才有助于实现这些要求.毛泽东曾论述说,敢讲真话的人,归根到底于人民事业有利,爱讲假话的人,一害人民,二害自己;周恩来极力倡导说真话;刘少奇要求干部力戒空谈;邓小平更是主张用“事实来说话“,要求领导干部要“用新脑筋来对待新事物“,对新语言不多的长话提出了批评;江泽民同志也一再要求领导干部“讲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领导干部坚持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对群众讲实话、讲真话、讲心里话,才能更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才能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相似文献   

10.
讲话是思想的反映,领导干部的讲话又是理论水平、社会阅历和领导能力等综合素质的体现.领导干部讲话,既有坚持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要求,也有较好地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和说服群众的要求.而讲实话、讲真话、讲新话才有助于实现这些要求.毛泽东曾论述说,敢讲真话的人,归根到底于人民事业有利,爱讲假话的人,一害人民,二害自己;周恩来极力倡导说真话;刘少奇要求干部力戒空谈;邓小平更是主张用“事实来说话“,要求领导干部要“用新脑筋来对待新事物“,对新语言不多的长话提出了批评;江泽民同志也一再要求领导干部“讲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领导干部坚持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对群众讲实话、讲真话、讲心里话,才能更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才能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相似文献   

11.
最近,一个省会城市的主要领导在谈到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时说,身为领导干部,对人民群众要“既怀崇敬之心,又抱歉疚之情”。闻听此言,笔者感慨颇深。常言道:领导干部是人民群众的公仆。既然如此,作为公仆的领导干部,理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尽心竭力为群众办事,这是公仆的职责所在、义务使然。倘非如此,这样的公仆就不称职,就应该心怀歉疚,诚惶诚恐。然而,现实的情形是,个别领导干部颠倒了公仆与主人的关系,高高在上,作威作福,对群众既无崇敬之心,更无歉疚之情。一旦做了一些群众感到满意的事情,解决了一些群众的切身问题,便觉得自己是群众的…  相似文献   

12.
某市一位领导在一次干部会议上说:领导干部要成为“三个代表”的实践者,成为党和人民所赋予的事业,一要积德,二要蓄智,三要善谋。“德、智、谋”,从一定意义上反映了新时期对领导干部基本素质的要求。积德。“德”是指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包括世界众、人生观众和价值观以及事业心、理想信念、情操等。为官之本德为先。坚持以德治国,要求领导干部大力提倡勤于立德,以人民利益为最高价值取向,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最高准则。领导者处在“塔尖”上,自己的部下及群众看得最清楚,因而,领导干部之德较之于一般人而言,要求更严,…  相似文献   

13.
刊中报     
当了领导做什么当了领导做什么?要树立公仆的形象。领导干部权力有大有小,但不论权力大小都是人民给的;领导干部分工不同。但不论在哪个岗位上工作都是人民的公仆。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牢固树立“我是人民的儿子,我手中的权力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决不能谋取一丝一毫私利”的观念。当了领导做什么?领导是“领头雁”,是带领群众勤劳致富的带头人。江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要求我们共产党人“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满意不满意,是检验一个合格领导干部的标准。把人民群众的…  相似文献   

14.
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是干什么的?邓小平同志有句名言:“领导就是服务。”(《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21页)是否还有除“服务”以外的其他功能?没有了。为人民服务是领导干部的唯一职责,是我们党赖以生存的根基,也是每位领导干部赖以生存的根基,舍此,领导干部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领导就是服务”不是一个简单的一般性的口号,它是邓小平同志把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体运用到领导工作中的生动体现,丰富和发展了“当人民公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从根本上点明了领导和群众的关系,有着深刻的内涵。 (一)“领导就是服务”是对领导干部所从事的工作的高度概括 领导,属上层建筑领域,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我们的领导干部,工作岗位有中央、地方、基层之分,职务有高有低,工作范围有大有小,工作性  相似文献   

15.
沟通要交心     
人活在世上 ,就要与社会联系 ,即使“天马行空 ,独往独来”也不可能永远与世隔绝 ,不与任何人、任何事情发生关系。人与人之间有联系 ,就有交流。要做好工作 ,同志之间、同事之间的沟通是必要的。要沟通 ,就应相互交心。我有幸参加了中央“三讲”教育巡视组的工作。在地方搞“三讲”教育 ,接触的都是地方上各级领导干部 ,与他们接触多了 ,了解也多了。比如在领导与领导之间的沟通 ,领导与群众之间的沟通 ,从小的方面说是一个习惯、领导艺术、方法问题 ;从大的方面说则是一个态度、责任、立场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许多事情好就好在相互沟通上…  相似文献   

16.
谈及领导干部在工作上应如何对待上级领导和下属群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对一些领导干部的不端做法提出了严厉批评,他说:“现在一些领导干部,很会做‘领导工作’,但不会做群众工作。”其意是说,时下有一些领导干部,心里时刻装着上级领导,千方百计搞好与上级领导的关系;但对群众做的工作却很少,不把与群众的关系放在心上。习近平这段话,提出了“领导干部心里应时刻装着谁”的执政理念,他的批评一针见血,入木三分,发人深省,催人警醒。  相似文献   

17.
党的五大报告明确指出:“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增强全民法律意识,着重提高领导干部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党校领导干部肩负着培养党的干部的重要职责,要做好领导工作,提高自己的法制观念是依法治校的关键,这也是从事党校工作的领导干部真正取得新世纪领导资格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18.
当前,从我国社会的现实和领导干部队伍的实际看,领导干部要做“以德治国”的道德模范,必须处理好五个关系:一、正确处理“治官”与“治民”的关系。“以德治国”是对我国每一个人讲的,更是对党员领导干部提出的要求。当前,贯彻这一思想和要求,要克服有些领导干部存在的认识上的误区,即认为“以德治国”无非是让老百姓要有道德或遵守道德规范,用社会道德去规范和治理他们,而自己则以治人者自居,可以不加强品德修养,不遵守道德规范,不用道德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言论与行为。这是对“以德治国”的曲解。社会主义道德是广大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19.
马志鹏 《前线》2008,(7):10-11
胡锦涛同志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强调,领导干部要“干干净净为国家和人民工作”。这既是对领导干部的关心爱护和明确要求,也是对人民群众的郑重承诺。全市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刻理解,身体力行,率先垂范。  相似文献   

20.
<正>“说话”的能力,是一个人知识积累、思想水平、工作历练、人生感悟的综合反映;说什么样话、怎样说话、话说得怎么样,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一个领导干部的个人素养、公众形象和领导水平。领导干部作为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键少数”,担负着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的重要职责,必须善于说话,说群众听得懂的话。说群众听得懂的话,必须善于向群众学习说话。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整风期间曾强调:“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人民的语汇是很丰富的,生动活泼的,表现实际生活的。”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