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感悟生命     
在四十多年的生命里,我先后亲身经历和目睹了不少亲人和朋友的死亡。尽管我对生命是贪婪的, 但随着阅历和经历的增长,那种对于未知死亡的恐惧变得淡薄了,我知道那是必然。死神同每一个人签约,没有人可以违约。哲人安东尼说过:人死犹如果子熟落,应当谢谢出生你的那颗树木,又如演员演完一出戏,应当心平气和地退出舞台。人固有一死,谁也不能从生理上物质上超越死亡,只有从心理上精神上寻找超脱途径。死固然可  相似文献   

2.
箩筐 《法律与生活》2009,(17):60-61
2009年是我家风云变幻的一年,是我们家经历狂风暴雨的一年,也是我们最和谐、最抗争的一年。生和死一步之遥,幸运和灾难也是一步之遥。  相似文献   

3.
卢梭说:人生而自由。在我们看来,人同时也为自由而生。选择自杀大概也是追求死的自由的典型表现。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自杀行为一直是社会纷争的话题,其焦点问题是:生命权属于谁?法律对于个人自杀行为较为苍白。那么,是不是由此推断出法律的沉默是一种无奈?或者是法律赋予了个体自杀的权利和自由? 目前社会自杀率的攀升,不得不使我们为之而忐忑不安,我们在审视“自杀”之外,能否对社会提点什么要求,或者在法律,或者在道德范围内给“自由”设置一个限数,那就好了。  相似文献   

4.
背景介绍:在达到领导目标的过程中,决策方案确定的功能只占一小半,而其余的就取决于能否有效实施。正确的想法,只有坚定不移地予以实施,才会最终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5.
生命法史考     
刘长秋 《时代法学》2011,9(6):14-21
作为生命法学研究对象的生命法拥有自身独特的发展历程。国外生命法与中国生命法尽管显现出了不尽相同的发展进路,但却有着相同的推动力量。具体来说:生命法的发展是经济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是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生命法的本质使命在于保障人类生命伦理社会秩序的相对稳定。就其发展进路来看,生命科技的不断进步与人类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使得生命法的调整范围必然呈现出日渐扩大的趋向,其体系构成必然会逐步完善,而生命法的内容也会越来越趋向于理性。  相似文献   

6.
初见李爱英,很难联想到她便是福建省赫赫有名的女劳教所的副所长。若不是她身着警服,你会以为她是一个勤劳、纯朴的农村妇女。但笔者经过深入了解后,却发现她朴实的外表中蕴藏着一颗执着而善良的心,平凡的故事里闪烁着非凡的生命之光。平凡的履历李爱英,女,1944...  相似文献   

7.
张红 《政府法制》2014,(8):36-36
在非洲大陆,处于食物链顶端的狮子和鳄鱼是一对死敌。狮子是陆地上的王者,而鳄鱼是河流中的霸主。一旦狮子进入河流,或是鳄鱼爬上岸,就会遭到对方的无情攻击。双方看起来不共戴天、势不两立。  相似文献   

8.
英国证据法上的事实认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证据作出推论依据的是普通常识。这就是我们在对事实的实际调查中所运用的逻辑推理类型,它常常采取一种归纳的、而非演绎的形式。演绎的推论是从它们的前提中必然得出的。举一个典型的例子:所有人都会死,苏格拉底是人,所以苏格拉底会死。正如我们从上例中看到的那样,这种三段论推理形式并没有揭示任何新的东西;它只不讨详细道出了已绎包含存前提中的内容。肯定前提而否定结论将导致矛盾。  相似文献   

9.
冬日阳光     
周涛 《法治纵横》2014,(1):38-39
晚12点半睡觉,一觉醒来已是早晨8点半。这个晚上是无知无觉的,无梦,不起夜。如果以后死了是这样,倒也无妨。既无知觉,何畏死呢?人近七旬,会想到死,它一天天近了,却看不见、摸不着。你知道它离你不远了,正如探子报的,“敌已离城三十余里!”  相似文献   

10.
论安乐死     
一、安乐死的概念及分类安乐死是一个古老而复杂的问题,它涉及医学、法律、哲学、宗教等多个方面。安乐死一词,出自拉丁语EU-thanasia,原意为无痛而终,现引深为用人道的、安全的方法加速濒临死亡,承受异常痛苦折磨的人的死亡过程。安乐死不是死亡原因,而是一种死亡方式,是在特定的情况下,人的利益体现,其实它并未涉及生和死的选择,而是作为人所必须面对的死亡方式——是痛苦的死,还是安逸的死。安乐死是一种非正常死的死亡方式,有自杀的属性,但它有特定的对象——通常是身患绝症、濒临死亡,有着难以承受的异常痛苦(包括:…  相似文献   

11.
2006年5月21日凌晨,北京一对双胞胎少年带着他们的情侣虐杀了一个素昧平生的女子。他们用尽手段折磨受害者一个多小时直至其死亡,死状惨不忍睹。两兄弟落网后,称自己是没有事情干,想找点刺激,听到受害者受虐待的惨叫自己感觉“特别舒服”。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和抢劫罪,数罪并罚,判处4少年有期徒刑,最高17年,最低9年。  相似文献   

12.
过去,我曾有一种错觉,认为在中国大地上,腐败分子被一个又一个、一批又一批地揪出来,会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会影响到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因为道理是这样的:一条河只死一条鱼,那是鱼的问题,倘若一条河里成片地死鱼,那就是河的问题,就是体制机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千北 《江淮法治》2008,(4):60-60
大四那年,教授来上最后一堂课。课毕,教授说,生命就是一种生而向死、由简至繁的过程。就要毕业了,你们的身份和标识将越来越复杂,比如现在的你们也许仅仅是儿女、学生,但不久的将来,你们会成为丈夫或妻子、儿媳或女婿、父亲或母亲等等,如果不包括婚外恋、多角恋、暗恋等更为隐晦曲折感情的话。  相似文献   

14.
一个即将毕业的浙江大学学生,参加公务员应聘,因体检不合格被取消录取资格。于是,他手持尖刀行刺浙江嘉兴市劳动人事部门的工作人员,造成1死1伤。浙江嘉兴市中级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此案。这个大学生平时在校、在家的表现都很优秀,案发后,他的班主任和同学、他家所在街道、他母亲的同事、还有  相似文献   

15.
《政府法制》2011,(3):4-6
当事人:绝大部分会立刻拨打911报警 美国的平均交通事故逃逸率为3.8%,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当事人会自觉报警。如果有人受伤的话,那么拨打报警电话的同时,当事人还会说明情况,要求来一辆救护车,立刻为伤者提供救治是必需的。虽然每个州的道路交通法都不太一样,但是救助伤员无疑是第一要务。而德国等国的法律甚至还规定“不救助”也是犯罪,最高可以判1年的监禁。所以,假如中国河南那位邮政局长在美国,应该不会握着手机不报警。  相似文献   

16.
癌症、艾滋病、吸毒,已成为吞噬人类生命的世界性灾害。因吸毒而导致的一系列疾病,如果不及时根治、戒除毒瘾,将会直接导致死亡。近几年来,针对国际贩毒吸毒不断发展的严峻形势,以及我国部分地区吸毒活动不断蔓延的情况,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强硬的禁毒措施,一场以创建“无毒社区”为重点,动员社会各界的力量,打击、防范、宣传、教育多管齐下,有毒必肃,贩毒必惩,种毒必究,吸毒必戒的的禁毒战争,已在全国各地迅速展开。  相似文献   

17.
生命之光     
一个人看起来平平常常,一旦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大事也好,小事也好,他心中会升腾起一股伟大的力量──这便是人类的美。 ──阿·托尔斯泰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第一部公证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已于2006年3月1日开始实施,新中国第一部《物权法(草案)》草案也正在修订中。物权法是十分重要的实体法。而公证法是一部程序法.实体法如果缺少好的程序法与之相匹配,贯彻过程中往往出现一统就死、一活即乱的情况.而一部再好的程序法,如果没有实体法的支持,也会处于“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或者是被边缘化的尴尬局面.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配合的关系。因此.在物权法中引入公证制度,是制订一部高质量的《物权法》必须考虑和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脆弱的商标     
吴园妹 《法庭内外》2011,(11):41-41
作为企业的名片,商标是具有区分性和识别性的标识。对现代企业而言,商标已远远超过本身的标识意义,作为无形资产的意义更加凸现。“即使一夜之间,全世界可口可乐的工厂被全部烧掉,但只要拥有可口可乐的商标,一夜之间又可以全部恢复。”——这是业内关于商标价值最津津乐道的一句话。随着商标价值的不断放大,侵害商标的行为也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出来,如假冒、滥用、淡化等。如何保护脆弱的商标,是现代企业商标管理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来自大墙的真情□高合王老汉安详地躺在了太平间。这位多年前曾经当过村党支书的老人,怎么也没有想到他会在凄楚中郁闷而死。俗话说,人死万事空。然而王老汉却没有做到这一点,就在他临咽气的那一会儿,还挣扎着说:“我要见他一面,我对他不放心呀。这个家怎么办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