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代理人权事务助理国务卿帕姆利于2月27日宣布美将在联合国57届人权会上提出关于中国人权问题的提案。对于美国这种利用所谓人权问题干涉中国内政的做法,中国政府和人民表示坚决反对。中国政府一贯尊重国际社会关于人权的普遍性原则,并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积极  相似文献   

2.
《世界人权宣言》明确规定,一个人不分种族、性别、年龄、政见、社会财产、宗教等,都享有人权。不管富人、穷人还是社会身份不同的人,在享有人权上,人人平等。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就是一部争取和发展人权的历史。新中国的成立是国家独立、人民当家  相似文献   

3.
问:美国国务院于2月27日发表了2000年度人权报告,对中国人权状况进行了种种批评,你对此有何评论? 答:中国政府一贯尊重关于人权的普遍性原则,并根据本国国情积极致力于保护和促进人民的人权和基本自由。经过长期不懈努力,中国人民的生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所享有的人权和基本自由水平得到了空前提高,目前处于历史  相似文献   

4.
人权问题—直被美国一些人当成中美关系中的重要问题。由于两国国情不同,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发展水平有异,中美双方在人权问题上存在分歧甚至摩擦,这很正常。中国欢迎善意的提醒和建议,但坚决反对借人权问题干涉中国内政。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一生高扬"自由"、"平等"、"生存"和"发展"的人权旗帜,圆满地解决了近代中国最大的人权难题--国家独立权,为根本改变中国人权状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争取国家独立权,实现民族生存权;争取民主自由,保障平等人权;争取经济和社会文化权利,改善人民生存权和发展权;重视社会底层群体的人权,保证少数民族和妇女享有同等人权;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特殊人群享有基本人权.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的人权思想 ,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件下产生的 ,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争取人权斗争、保障和改善人权事业的经验总结。由于中国特殊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背景 ,中国共产党的人权思想具有凸显人民主权和集体人权、强调生存权和发展权以及与时俱进的特征 ,并且对中国人权立法具有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汪习根 《人权》2014,(3):39-39
从革命时期争取民族独立的自由权向和平建设时期的全面自由发展权的根本转变是当今中国人权建设的根本特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历史与现实相勾连的时间维度和在全球化下谋划中国发展的空间维度深刻阐释了这样一个道理:中国梦在本质上就是全体中国人民和所有个人的人权梦。  相似文献   

8.
人权的根本问题 ,是人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亦即人类真正掌握自己命运的权利。人类对自己命运的掌握是同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和完善紧密相连的 ,这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从自己的历史和国情出发 ,根据长期的实践经验 ,形成了具有广泛、公平、真实特性的人权理论 ,并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付之实践 ,从而极大地推进了中国的人权建设事业。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民争取人权的斗争开始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从鸦片战争起,经太平天国运动、戊戌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到辛亥革命,中国人民为争取独立和民主权利,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斗争,但是这些斗争最终都没有取得胜利。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促进和发展人权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探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中国是一个拥有近13亿人口、人均财富贫乏、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当务之急是迅速摆脱贫困落后状况、实现现代化,促进和发展人民的人权。正如江泽民同志在接受一位外国记者采访时所说,“实…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权研究会: 值此《人权》杂志创刊之际,谨致以热烈的祝贺。 享有充分的人权是人类长期以来追求的崇高目标。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为实现这一目标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人民在争取、维护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民争取人权的斗争开始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从鸦片战争起,经太平天国运动、戊戌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到辛亥革命,中国人民为争取独立和民主权利,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斗争,但是这些斗争最终都没有取得胜利.  相似文献   

12.
南非德班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秘书长诺克韦先生阁下:在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召开第47届年会的时候,我仅代表中国人民向大会表示热烈的祝贺。南非人民反对种族歧视和争取基本人权的正义斗争,是觉醒了的非洲人民反对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的伟大斗争的一部分。中国人民和世界上一切主持正义人民的同情和支持是在南非人民一边的。祝大会在领导南非人民的斗争中取得新的成就。  相似文献   

13.
孙强 《人权》2013,(3):52-5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将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与中国人权发展实际、时代特征、历史传统、民众文化等相结合,着力解决中国人权发展的"特殊"问题,并不断实现理论创新,推动了中国人权事业健康发展。这一过程所形成的重大理论创新就是关于中国人权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 从一种纯粹的思想观念发展为政治纲领再到宪法原则,并最终为各部门法加以具体确认,人权经历了一个具体的历史过程。而作为此过程最终归属的法定权利的人权,则是随着国家和法的存在而存在的。因此,在阶级社会里,人权问题主要是一个法律问题。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和人民从自己的历史和国情出发,对人权进行了切实的保护,形成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根本法,其他各种基本法律及单行法律法规为具体保护措施的严密的  相似文献   

15.
我国宪法是人民权利的保障书。它将人权置于重要地位,把保障人权作为重要内容。我国宪法对人权所作的保障,从自己的历史和国情出发,具有自己显著的特点。 一、我国宪法保障人权具有广泛性 我国宪法保障人权的广泛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保障享受人权的主体是全体中国公民。我国宪法第一、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相似文献   

16.
谷春德 《人权》2011,(1):5-6
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理论体系是中国社会变革和转型的需要,是深化改革开放和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需要,是全面、协调和均衡发展中国人权事业的需要,是积极参与国际社会舆论斗争并争取更大的主动权和更多的话语权的需要。而且,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理论体系也是可能的。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人权事业取得了历史进步,中国人权状况正处于历史上最好时期,中国人权理论研究与创新也取得了不少优异成果,  相似文献   

17.
前言法治是政治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标志,凝结着人类智慧,为各国人民所向往和追求。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自由、平等,建设法治国家,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奋斗,深知法冶的意义与价值,倍加珍惜自己的法治建设成果。一国的法治总是由一国的国情和社会制度决定并与其相适应。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人民的主张、理念,也是中国人民的实践。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人权思想强调全国人民的人权,强调致力于保障人民享有广泛的、全面的人权,使大多数人的人权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其国家主权观正确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关于人权是具体的的观点,立足于现代国际关系准则和我国国情。  相似文献   

19.
《人权》2003,(4)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2周年,由中国人权研究会与人民画报社联合编辑的第一部全面反映中国人权发展和建设情况的大型画册《中国人权》日前由中国画报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各地发行。 《中国人权》画册分序篇、历史篇、建  相似文献   

20.
谷春德 《人权》2002,(3):26-29
在旧中国,中国人民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统治和压迫下,根本无人权可言。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后,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为实现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基本人权而不屈不挠的斗争。在革命的各个历史时期进行了大量维护和保障人权的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