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李燕 《学理论》2012,(16):164-166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党的十七大关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方针,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决定,都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文化建设,更要抓住这个契机,充分认识到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对建设小康社会发展进程的推进作用;对现代化水平的提升作用。挖掘文化发展在体制方面、主体(人)方面、现实基础方面等存在的困境,研究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在克服以上三个方面的路径,从而促进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张鹏 《学理论》2008,(13):15-16
党的十七大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强调了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极端重要性,要求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的,党的十七大站在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战略高度,从时代对文化建设的新要求和各族人民对文化工作的新期待出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3.
李志恒 《学理论》2008,(1):19-21
党的十七大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文化建设的新要求和物质生活改善后人民群众对文化工作的新期待,作出了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重大部署。表明了我们党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中,更加坚定、更加主动地承担起传承文化、繁荣文化的重任。  相似文献   

4.
吴学深 《求知》2012,(7):36-38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站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全面部署。市第十次党代会强调要建设文化强市,进一步扩大天津的文化影响力。天津市宝坻区第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深入实施"文化兴区"战略,着力建设"厚德文兴宝地"。企业文化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企业文化和产品文化建设是深入实施"文化兴区"战略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农民文化利益是中国农民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各种文化方面的诉求及利益实现的问题。关注农民文化利益,重视农民文化权利,完善农民文化权益实现的体制和机制,有利于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整体推进,有利于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个体现代化的核心问题,有利于助推经济欠发达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6.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要求全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科学分析我国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深刻把握新形势下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在全面做好各项工作的同时,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胡锦涛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论述告诉我们,党要带领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始终是我们党的一面伟大旗帜,始终引导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航向.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08,(9):62-62
十七大提出“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号召,表明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将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承担起传承文化、繁荣文化的历史责任。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是人民的愿望、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刘源 《学理论》2009,(15):158-159
农民文化权利是中国农民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各种文化方面的诉求及利益实现的问题。关注农民文化利益。重视农民文化权利。有利于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整体推进,有利于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个体现代化的核心问题。有利于助推经济欠发达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9.
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既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应有之义。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指出:"增加农村文化服务总量,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具有重大意义。"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推动实现城乡文化共建共享和一体化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和更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0.
人文精神建设是文化建设中的内核,对特定区域而言又是融合历史文化传统和时代要求的载体。承载着巴蜀文化的巴蜀地区,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外戎内华"的融合性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与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大背景下,培育区域性人文精神是巴蜀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价值尺度,它包括三大核心要素,即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价值,以培育农民的市场经济新理性为重要任务,以继承和发扬巴蜀文化优良传统塑造区域人文精神个性,是现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继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可见,发展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城乡区域一体化的题中之意,更是推动我国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迫切需要。因此,研究农村公益性文化对推动我国文化发展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新要求,表明我党把文化建设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正确理解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含义及其重要性,需要根据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13.
加强和改进欠发达地区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当前欠发达地区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在为经济建设服务上缺乏手段;缺乏阵地意识,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不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主体薄弱;在密切联系群众方面缺乏深度,参与面窄等。为此,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科学发展观,大力加强理论武装工作,提高干部群众的思想政治素质;要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肯奉献的高素质政工队伍,抓好欠发达地区文化阵地建设;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和改进欠发达地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4.
石嘉兴 《学理论》2008,(7):42-44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突出强调了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极端重要性,对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全面部署。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杜宇新就如何加快全市公共文化事业建设,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提出了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5.
贾玉珍 《学理论》2009,(18):96-97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新要求,表明我党把文化建设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正确理解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含义及其重要性,需要根据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16.
刘辉 《理论与改革》2012,(1):111-113
经济欠发达地区在考察是否以及如何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时,要摆脱纯粹的效率考量,立足于社会效益。通过对"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黄淮市"周末一元剧场"走向的考察发现:经济欠发达地区也可以做好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具有社会带动作用和文化治理效应。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4,(31)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识的新飞跃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新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任务。不过,目前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众多挑战,我们必须解放思想,针对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设性方案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宏伟 《求知》2011,(12):9-11
随着资源环境对我国发展的约束日益增强,我们党在20世纪末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党的十七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并将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之一。深刻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对于理清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思路,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这一重要论断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作用,是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新发展,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20.
促进欠发达地区社会经济全面、健康、有序的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本文首先论述了政策创新及政策创新环境的概念,分析了欠发达地区所面临的经济政策创新环境制约问题,对如何优化欠发达地区的政策创新环境提出了几点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