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国务院委托,现就《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草案)》作说明。 切实维护道路交通秩序,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关系到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至关重要的。在这方面,目前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严峻,道路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2.
谈农村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以武义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关系到农村地区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保障农村道路交通安全,促进农村道路交通和谐发展,是基层公安机关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当前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中存在不少问题,对此应通过逐步建立"政府统一领导,部门相互协作,社会各界联动,动员全民参与"的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模式,完善各项机制,提高农村交通安全管理效能.  相似文献   

3.
《新疆人大》2013,(9):28-28
沙雅县:为进一步加强沙雅县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提高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水平,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发生,近日,沙雅县人大常委会组成执法检查组,对全县贯彻实施道路交通安全法、自治区实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 检查组首先听取了县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实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实施办法的情况汇报;其次,与县公安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交通局等涉及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部门进行了座谈;最后,检查组一行深入到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服务大厅、临时客运站等地实地检查。  相似文献   

4.
今年五月一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对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作了明确规定。搞好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是公交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同时也是社会各部门、各单位义不容辞的责任。抓好这项工作,是搞好道路交通管理的基础和根本,特别是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交通车辆猛增,交通安全形势越来越  相似文献   

5.
胡俊锋 《中国减灾》2006,(10):54-54
8月16—28日,北京市道路交通安全展在全国农业展览馆举行,展览为期15天。此次展览由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主办,是建国以来北京市首次大型道路交通安全展览。本次展览以“共创安全共享和谐”为主题,以宣传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普及交通安全常识为目的,对提高广大交通参与者的交通法制观念和现代交通意识,维护道路交通的安全、有序、畅通,营造和谐、文明的奥运交通环境将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社会公共安全产品行业是一门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由公安部门归口管理的新兴行业,是一门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与社会秩序稳定的特殊行业。这个行业目前包括:消防器材、道路交通管理器材、安全技术防范器材、警用防护装备、刑事勘查及物证鉴定器材、防伪技术及装备等六个小行业,其中,消防产品和道路交通管理产品行业管理起步较早,政府和公安部门已制订和颁布了一些管理法规,有效地规范了该行业的运作,保证了该行业在有序的轨道上发展。而安全技术防范等几个小行业在近几年也先后开展了不同深度和广度的行业管理工作,取得了不同…  相似文献   

7.
《山西政报》2007,(21):22-23
为了进一步加强道路交通管理,规范道路运输经营行为,保证公路桥梁安全运营,减少道路交通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公开、公平、竞争有序的道路运输市场秩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相似文献   

8.
本期导读     
《内蒙古政报》2008,(5):1-1
为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护人身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提高通行效率,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并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07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镒会议又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决定》,并重新公布了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相似文献   

9.
<正>交通安全不仅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安全幸福,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针对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现状,南通市通州区政协认真开展调研和专题协商,建言打造交通安全良好环境。委员们建议,抓好道路交通安全,一是深化交通安全宣传。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本辖区(单位)人员交通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特别是针对电动车驾驶员群体中老年人偏多的实  相似文献   

10.
《新疆人大》2013,(7):23-23
阿勒泰地区:日前,阿勒泰地区人大工委组成检查组,对富蕴县道路交通安全法和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贯彻落实情况进行了检查。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在道路交通安全问题日趋复杂的同时,道路治安问题也日趋严重,处理道路各类警情已成为交警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对道路警情先期处置的准备工作、应遵循的原则和常见警情的先期处置技术进行了研究、探讨,目的是为公安机关道路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警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城市道路交通指路标志系统设置方法 --以武汉城区为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畅通工程2003年《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将指路标志的设置作为评价的基本指标。说明中指出,指路标志的设置状况直接影响车辆行驶、行人行走的有效性,间接影响交通安全,也是城市风貌、城市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城市的交通管理水平。评价要求为在市区任意选择二点,利用城市交通图和指路标志,乘出租车从一点到另一点。  相似文献   

13.
道路交通安全文化的内涵、功能与建设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路交通安全历来是道路交通管理研究的热点问题。从道路交通安全文化的角度研究问题是一种全新视角。道路交通安全文化是社会安全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包括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四个层次。道路安全文化的功能包括导向、约束、协调、教化、优化与辐射功能。政府、运输企业和交通参与者个人均应成为道路交通安全文化的建设主体。  相似文献   

14.
谈道路交通安全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道路交通迅速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从总体上看,道路交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不适应,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严峻,城市道路拥堵问题日趋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因此,以法律规范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刻不容缓。《道路交通安全法》的颁布是中国道路交通法制建设历程中的一座里程碑,是中国道路交通事业全面走向法治时代的崭新开端。  相似文献   

15.
驾驶人是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主要因素,驾驶过程中随着外界交通环境和自身心理和生理的变化,可以从人的因素来评价道路交通的安全性和舒适性。通过驾驶人驾驶车辆的主客观评价,可以得出道路交通环境对人的心理上和生理上的影响程度。应用实验进行宜人性主观评价,驾驶人驾驶负荷评价和道路交通安全模拟驾驶评价。  相似文献   

16.
Traditional methods of analyzing the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demands of the job have been criticized as potentially biased against female sex‐typed jobs. This poses a potential problem when information about the job is used to develop safety training programs or injury prevention programs. In this paper, the problem of measuring safety‐related aspects of jobs is explored from a perspective which incorporates attention to gender issues. Potential problems are identified in the measurement of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physical safety, responsibility for the physical safety of others, and psychological safety. A shortcoming in the literature deserving of further research is also identified in terms of the relative paucity of measures of responsibility for psychological safety. The failure to pay attention to gender issues may lead to problems in safety training, due to deficiencies in assessment, evaluation, and design.  相似文献   

17.
随着车辆及道路的高速发展,交通矛盾与冲突问题日益严重,社会对提升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我国目前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法规尚不健全,立法模式欠缺科学民主,违法行为认定标准模糊,处罚不适当,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系与交通发展难以匹配。因此,需要在立法与执法层面,运用法治思维,确定管理主体,明确管理职责,体现法律的公平原则、统一原则以及处罚相当原则,以求公平合理处理交通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8.
Typically, safety‐related driver education programs are aimed at changing knowledge of vehicle operation rules and regulations. However, vehicle crashes are as likely to be related to driver personality variables as they are to the knowledge of vehicle operation and rules and regulations. In a study with 48 licensed drivers, crashes were found to b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conscientiousness, a five‐factor model personality dimension, but not with scores on a driving knowledge test. It would appear that prevention efforts should also be directed at changing conscientiousness‐related behaviors, including an emphasis on goal‐setting, and following rules and regulations.  相似文献   

19.
This article explores how organizations can prevent workplace accidents through the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of employees. We present a model of employee safety consciousness consisting of personality and attitudinal variables associated with a higher risk of accident involvement. A safety conscious employee is described as one who: has an internal locus of control in matters related to workplace safety, has a high tolerance for work‐related stress, and avoids engaging in high‐risk, sensation‐seeking activities. Relevant research is reviewed and applications of the safety consciousness construct to hiring, promotion and training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Little is known about principals’ perceptions and their links to how school safety practices operate. Using data from School Survey on Crime and Safety from 2,009 public schools in the US, the current study examines the extent to which principals/administrators’ perceptions of academic climate and crime risk are related to school practices regarding safety and discipline. Results show that principals’ perceptions directly relate to school safety practices when controlling for school characteristics, and also explain how selected school characteristics relate to safety practices.Overall, the present study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principals’ perceptions of crime risk and academic climate in school safety practices. Policy implications and potential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