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1933年10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开始后,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到达中央苏区,“左”倾冒险主义者把粉碎敌人第五次“围剿”的希望,完全寄托于这位国际顾问的身上,把军事指挥大权交给了这位不了解中国国情的外国人,使李德成了在军事指挥上的“太上皇”。李德到达中央苏区后,不顾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一开始就提出了“御敌于国门之外”、“不放弃苏区~寸土地”的冒险主义作战方针,完全否定了毛泽东为红军制定的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在运动中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致使中央红军在敌人主力与堡垒之间连续作战,不仅未…  相似文献   

2.
蒋介石在前四次对中央苏区的“围剿”失败后,于1933年5月在南日设立行营,调集100万大军、20架飞机发动了第五次“围剿”,其中50万军队直指江西,用以剿灭中央红军。 黎川,位于中央苏区的东北部,靠近福建的武夷山,是当时的闽赣省委、省政府和闽赣军区的所在地。 对于黎川这个中央苏区的门户,蒋军志在必夺,当时主张“御敌于国门之外”的中央军委则志在必保,似乎一场大战将不可避免。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当蒋军三个师进击黎川时,驻守黎川的肖劲光手下却只有70个兵,这是一场什么样的战争呢!  相似文献   

3.
1934年4月,国民党军队向中央苏区展开第五次“围剿”。“左”倾错误领导人为保卫苏区北大门,组织了临时野战司令部,博古任政委,“洋顾问”李德成为实际上的总司令。 由于博古、李德的瞎指挥,第五次反“围剿”的形势日趋严峻,广大红军指战员感到十分不满,然而,迫于博古、李德的威势,大  相似文献   

4.
《红旗》杂志1985年第3期发表《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文献资料(即“遵义会议”决议),文中提到“将军殿战役”、“平寮战役”。这两个战役是红一方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的重要战役之一。编者对此作了注释,但注释有误。注释(13)写道:“将军殿战役,1934年1月27日至29日在江西黎川附近的将军殿地区进行,红军同国民党军形成对峙,没有战  相似文献   

5.
李德原名奥托·布劳恩。“李德”是他在中国活动期间使用的名字,意思是一个姓李的德国人。在中央革命根据地活动期间,李德曾以“华夫”为笔名在《革命与战争》杂志上发表过一些文章,所以遵义会议上通过的《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中曾称他为“华夫”。李德在中国呆了7年.这期间他都干了些什么?  相似文献   

6.
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红军长征,影响了中国几代人.今天,人们继续从不同角度去审视这一历史事件.其中关于中央苏区红军战略转移的准备,过去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是没有准备的“仓促转移”.80年代后,一些研究者持相反观点,认为是有准备的,不能说是“仓促转移”.笔者认为,实行战略转移有一定准备,但对它不能估计过高.一、关于思想准备.1933年9月25日,蒋介石集中50万兵力,以对黎川发动进攻为标志,开始了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由于博古、李德在战略决策和指挥上的错误,使红军第五次反“围剿”一开始就处于被动.1934年春天李德对博古说,“要准备作一次战略大转移”①.5月,广昌、建宁先后失守,国民党军队进入中央苏区腹地,中央苏区形势日渐恶化.六届五中全会成立的中共中央书记处在瑞金召开会议,决定红军主力撤离中央苏区,并将这一决定向共产国际请示.为了准备红军主力的转移,书记处会议还决定由博古、李德、周恩来组成“三人团”负责筹划有关工作,政治军事由博古、李德分别作主,周恩来负责督促军事计划的实施.②6月25日,共产国际回电同意转移.  相似文献   

7.
我是1933年底到光泽、1934年1月到闽北崇安的。闽北崇安这边叫分区委,原属于闽浙赣省委,后来黎川、资溪、贵溪、建宁、泰宁、光泽等地区为红军解放后,与闽北苏区一块组成闽赣省。到敌人第五次“围剿”之后,红军向建宁这边撤退(原省委在黎川),成立了抚东分区,司令员郭如岳,政治委员黄道。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工农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先后有五个外国人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了这一人类壮举的参加者。跟随中央红军的外国人有二个。第一个是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德国人李德(原名奥托·布劳恩)。此人自1932年到中国后,一直推行“左倾”军事政策,对第五次反“围剿”的惨败和长征初期的失利负有直接责任。李德  相似文献   

9.
1933年9月,我从红一方面军教导队抽调红军总部机要科不久,第五次反“围剿”就开始了。当时红军总部设在泰宁,9月25日敌人开始了对红五军团守备的黎川发动进攻,妄图占领黎川以隔断中央苏区与闽、浙、赣苏区的联系。当时,周恩来副主席从白区回来担任了红军总政委。周副主席同朱总司令根据敌情给红一军团起草了一份电报,要红一军团原地待命。电报交给值班参谋,要这位参谋立即送机要科发出。因敌  相似文献   

10.
也正是这种战术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对于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提出的“短促突击”战术,时任红一军团军团长的林彪曾撰文对这一战术进行了分析,但近年来颇遭非议,被认为是靠近博古、李德的“一个,林彪这一做法政治上的表态”,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11.
三人团,是红军长征前后,中共中央的临时领导机构。这其中又有最高三人团、中央队三人团和军事三人团之分。 最高三人团:红军长征前,组织指挥红军西撤,准备长征的中共中央最高领导集团。广昌失守后,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宣告失败,中共中央书记处决定红军撤离中央根据地江西瑞金。但战略转移的准备工作只在少数几个中央领导人中秘密进行,于是,便成立了由博古、李德和周恩来主持筹划战略转移的三人团。三人团中政治上由博古作主,军事上由李德作主(李德,原名奥托·布劳恩,在华期间化名李德,笔名华夫,德国慕尼黑人,共产国际派驻…  相似文献   

12.
1933年10月,蒋介石调集百万大军,对中央苏区发动第五次反革命“围剿”。闽赣省党政军机关撤出黎川,向建(宁)泰(宁)根据地挺进。途中,省委机关曾在闽赣交界处——邵武金坑乡黄土关驻足办公。金坑是老革命根据地,隘上、湖汉、黄土关等村都成立了苏维埃政府。敌人觊觎  相似文献   

13.
一、李德其人给中国共产党派出一位胜任指挥的军事顾问,是王明中央于1933年7月向共产国际提出的紧急要求。其时,以博古为首的临时中央机关,在白色恐怖笼罩中的上海站脚不住,于同年的1月迁到了赣南闽西的中央苏区。在这块寄以最大希望也是最后依赖的红色区域里,红军正准备对付国民党即将以50万大军发起的第五次“围剿”。博古连连向王明告急,盼望共产国际挑选一名足以与蒋介石高级军事顾问赛克特抗衡的人,来帮助红军战胜强大的敌人。共产国际很快物色到了合适人选。此人叫奥托·布劳恩,德国人,1900年9月出生在慕尼黑郊…  相似文献   

14.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周恩来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批评了李德、博古的错误观点,为确定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会议取消了李德、博古的最高军事指挥权,并决定仍由中央军委主要负责人周恩来、朱德指挥军事。《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中,严肃批评了李德的极端恶劣的领  相似文献   

15.
一、接受中央军委任务挺进敌后配合主力红军反第五次“围剿”一九三四年春,福建事变失败后,蒋介石将进攻十九路军的反革命军队近十个师的兵力,从中央苏区的东面向我们进攻,继续进行第五次“围剿”。四月,国民党中央军主力进占了龙岩县城,上杭永定县城也为广东军阀占领,福建苏区人民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斗争形势日益紧张起来。  相似文献   

16.
1934年1月,中华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王震作为湘赣苏区代表团党支部书记出席了大会。他这次来瑞金,还有向中央汇报湘赣苏区军事工作,讨论湘赣苏区第五次反“围剿”的作战方针问题的任务。此时,王震的心情是相当沉重的。由于在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中,中共临时中央和李德继续推行军事冒险主义,强令红军“御敌于国门之外”,以单纯防御路线代替积极防御路线,以阵地战、堡垒战代替运动战,完全抛弃了毛泽东在实践中给红军制定的一整套战略思想和军事原则,结果使红军很快陷入被动地位。湘赣苏区的情况也是十分令人…  相似文献   

17.
在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路线的指导下,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苏区红军及其它苏区红军被迫进行长征,白区党的组织也遭到严重破坏。1935年2月和7月,中共上海临时中央局两次被敌人破获,迭受重创。本刊去年第6期发表了有关上海临时中央局第一次被破获情况的报告,现将第二次被破获后老秦、老萧给当时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负责人的一封信刊印出来,供读者研究参考。信中所用化名很多,经初步查证得知:“老秦”是中共上海临时中央局书记刘仲华的化名,“养三”、“养生”指临时中央局秘书长王养三,“小K”是潘汉年的化名,其余化名待查。信的标题是编者加的,标点略加改动,原文模糊不清的字用□标出,错别字用〔〕标出,漏字用〈〉标出  相似文献   

18.
上书军委慷慨陈词第五次反“围剿”开始的多次进攻作战,均遭挫折。这使彭德怀对李德的指挥由怀疑而感到不满了。他发觉李德极少上前线,只是躲在他的“独立房子”里,凭着十万分之一的地图指挥作战。而那种地图还是北洋军阀时代留下来的,对这一带地区只是间测,根本没有实测过,有的地方连方向都不对。李德在图上划线指挥,部署部队,不容许改动,而且,中革军委的指示、命令和部署,常常是越过方面军总部,直接下达到各个军团,前方指挥常因此失调。这种领导方式完全“抹杀了”“下层指挥员的机断专行与创造性”③。特别是1934年1月六届…  相似文献   

19.
中央苏区在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中,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者博古、李德等人,开始实行军事冒险主义,继之实行军事保守主义,致使形势越来越严重。至1934年9月,中央苏区仅存瑞金、会昌、于都、兴国、宁都、石城、宁化、长汀等县狭小地区。这时,他们又被敌人的其势汹汹所吓倒,变成了军事逃跑主义,仓促决定放弃中央苏区,实行战略转移。  相似文献   

20.
提起伍修权将军 ,大家可能都会立即想到 ,他曾作为共产国际代表李德的翻译 ,列席了著名的遵义会议 ,并有幸成为中国革命史上这个重要历史转折点的见证人。其实 ,在伍修权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中 ,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不平凡经历。首次参战 负伤留传奇1 931年 ,伍修权从苏联学习回国 ,被分配到闽粤赣军区工作。时任军区参谋长的肖劲光在了解伍修权的情况后 ,决定把他安排在司令部作战科当参谋 ,具体任务是在司令部直属队机枪连当教员 ,负责教战士们使用和维修机枪。这个时期 ,为了配合江西主力红军粉碎敌人的第三次反革命“围剿”,闽粤赣军区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