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茶道     
和云 《人民公安》2011,(8):61-61
茶道之所以称之为“道”,我不甚理解.但在一次观看茶道时似乎明白了一些东西。所谓“道”.我想是一种享受,一份艺术吧。但后来我知道了“茶道”的深层意义.“道”与佛教的“禅”一样.是一种精神,一种境界,是一种大彻大悟。之前对茶道的理解虽没有达到七寸.但也不算是肤浅的。  相似文献   

2.
吴若增 《人民公安》2006,(16):39-39
我们是谁?我们是“老百姓”——人家常常这样叫我们。我们自己也常常这样叫,从来不曾感到有什么不对劲儿。甚王,岂止是不曾感到有什么不对劲儿。我们还常常感到很舒坦呢。“文革”时,中央“文革”小组组长陈伯这权倾一时.却谦称自己为“小小老百姓”,让我们听了,感动得热泪盈眶.觉得他真谦虚真平和真亲切.和我们真是一个战壕。然而今天.不知别人怎样.反正我却常常感到我已经不总是一个“老百姓”了。甚至我就不是一个“老百姓”,我感到也没什么了不起的!比方说罢。对于社会,我是一个“纳税人”,  相似文献   

3.
最近不断有朋友对我说:现在中国的“国学热”真“热”,“已经火得不得了喽!”我问:何以见得?朋友兴致勃勃,有根有据地一一道来——首先是“学术超男”易中天红遍大江南北,他的大作《品三国》大卖,甚  相似文献   

4.
林淑珍 《台声》2011,(9):60-61
我们的“家”成立30年了,“孩儿恋家”的感觉也伴随着我度过了不平凡的30年。自从有了这个“家”,我就不再孤独,不再迷范这个“家”给了我欢乐,给了我幸福,给了我力量:这个“家”时时关心着家庭里的每一个成员,处处为他们排忧解难;党的关怀让这个“家”充满了温馨,凝聚着每个台胞的心。  相似文献   

5.
有一天下班回家,快到家时,在人行道上看到两位遛狗的女士,其中一位满意地对另一位说:“蛮好蛮好,两家头一人撤了一泡污。”意思是两只狗都将屎排掉了,所以很好。很明显,不少人遛狗的主要目的是让他们豢养的狗将屎尿排在公共场所,对这种自私行为不但没有羞耻感,反觉得意。与此同时,有许多清洁工乃至普通居民在认真地捡拾狗粪蛋,他们倒在替那些不文明的遛狗者“打扫战场”。  相似文献   

6.
张纯良 《春秋》2009,(4):54-54
近年来,许多有识之士发表意见,寻找中华思想文化之核心和灵魂。有的说是“和”,有的说是“仁”、“仁爱”,还有的说是“礼”、“中庸”。但是,“根”的含义更准确些。从公元前21世纪的中华圣贤之人大舜身上,明显看到了这个根—和、善,我认为这就是中华优秀思想文化之根。  相似文献   

7.
李军 《创造》2008,(12):44-44
邓丽君是“古典”留给“现代”的一个礼物,是久违的“问候”,天籁人情的“共鸣”。正因为这种独特的质地,当国人急于冲破“革命”伦理的道袍时,邓丽君的“靡靡之音”才转化成了个体自由伦理的“我在”呢喃,具有了一种无坚不摧的颠覆性和哲性魅惑。  相似文献   

8.
一度“百度”百家姓之“马”姓,第一个出现的是“马诺”,马克思则“屈居”第二。乐嘉在新书里提到了这一点。很多人“认识”马诺和乐嘉,全因屡创全国收视记录的电视相亲节目《非诚勿扰》。一位当嘉宾找对象,一位作分析师替嘉宾“一针见血”。电视里相亲也会成为“明星”。马诺只是其中之一,却最具争议。这显然要归功于这位北京丫头片子嘴里蹦出的一句话——回绝一男嘉宾问题“以后愿不愿意经常陪我一块儿骑单车?”时答:“我还是坐在‘宝马’里哭吧”(与“坐在自行车上笑”相比)。由此一夜成名,  相似文献   

9.
换一个视角看“白日梦” 不知道为什么,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爱“做白日梦”成为了我个性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许多人在开会时进入梦乡。而我则一般在“做白日梦”,神游物外。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这种习惯帮助我更好地适应了“领导者”这一角色。  相似文献   

10.
“三个代表”是对我党80年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先进性的集中概括。“三个代表”最突出、最深刻的内涵是把党的建设放到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从经济、政治、化三个方面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与推进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的内在统一。  相似文献   

11.
2011年,邓飞告别记者生涯,投身公益,“发起人”这个被他自己形容为“酷”的新职业,也随着他运营的“免费早餐”公益计划,进人了公众的视野。如今,已经成为公益人的他,所做的工作远比“发起”要复杂得多、持久得多。他给自己的警示是“让自己的内心纯粹、诚实”……当“免费午餐”越做越大时我发现我回不去了2011年开始的“免费午餐”计划,是500名记者联合发起的,那次我第一次用了“发起人”三个字,当时给自己的定位是提出者、倡导者。发起“免费午餐”计划时,我没有做任何准备。当时我参加天涯社区年会,我被天涯网友评选为“年度记者”,而“中国最美支教教师”蔡加芹正好就坐在我身旁。她说她的学生没有午餐吃,她吃饭时无法面对他们渴望的眼神。  相似文献   

12.
人间天籁     
吴志实 《人民公安》2006,(20):64-64
时音乐的认识我写过文章,在人们大谈音乐“形而上”理论时,我则以一个下里巴人写些“形而下”。我的主张很明确,就是音乐之于人。好听而且能抒发传递情感,那么它就是好音乐。  相似文献   

13.
“我”与“他”的用法是不同的 ,“我”不是用来指称我自己的 ,不具有指称的语法功能 ,在不同的情况下它有不同的用法。“我”的用法和“他”的用法是不同的 ,如果说 ,“他”可以用“张三”来代替的话 ,那么我绝对不是我自己的永恒的名字 ,始终有确定的所指的名称。唯我论的错误的语法根源是把“我”看作是始终指称我自己 ,特别是我的心理过程 ,或者心理实体。  相似文献   

14.
如何既“做人”,又“做事”、“做学问”呢?1956年,我被调到核工业部参加原子能的研究工作。当时,中国的政策是比较“左”的,虽然我参加了地下党,但是像研制原子弹、氢弹这样重要的工作只能由政治上最可靠的工农兵来担任。1959年,核工业部把我送到苏联,  相似文献   

15.
邓小明 《求索》2008,(8):119-121
庄子哲学所关心的核心问题是“真人”何以可能的问题。在庄子那里,“真人”最终都归本于一个关于“道”的问题。所以,“道”是庄子哲学的核心范畴,是其所确立的本体观念。庄子之“道”从“心”的角度诠释“道”,其目的是摆脱一切主观与客观的限制和束缚,实现真正的精神自由。“心斋”构成庄子“道”的逻辑起点,“体道”的过程诠释了庄子“真人”之“独立人格”。庄子的一生是一种超越物我和生死,力求达到与道冥同地步的非凡人生,正因为庄子身上的这种情怀,才赋予其人生穿越历史时空而不朽之永恒价值。  相似文献   

16.
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事关后勤管理保障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做好安全工作我认为离不开“慎”、“勤”、“细”三个字。  相似文献   

17.
朱国良 《今日浙江》2010,(15):62-62
近来去听了几家单位的经验交流会,几次听一些领导的发言,发现他们每每谈及创业政绩,总结奋斗经历,都会真挚诚恳地讲上一句:"这是我和大家一道艰苦奋斗的结果……这是我和职工们一起努力的结晶……”这种善于在“我”这个单数后面加一个“们”的说法,是把功绩当作了“公绩”,让人看到了为人的胸襟和处世的智慧。  相似文献   

18.
游心 《现代领导》2010,(2):10-10
崔天凯:受“小我”干扰越小,“大我”就会做得越好 “长”和“丰富”二词,可以用来形容崔天凯的简历。籍贯是浙江的崔天凯1952年出生于上海。1969年-1974年在黑龙江农村插队落户:1977年从华东师范大学英语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3年:1984年~1986年逐步成为外交部国际司随员、  相似文献   

19.
上月大过年的,我一朋友带韩剧DVD《拜托小姐》回父母那儿想合家饕餮,谁想他妈一看封皮便叫停。这位只信晚报和央视的老人家,用今年春晚的“事实”胜于雄辩——小品《午夜电话亭》男叫女“小姐”立感受辱:“骂人是不是,谁是‘小姐’了?!  相似文献   

20.
今天,我要讲的主题就是“真理”二字,从政治上讲,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实事求是”;从宗教上讲,佛祖释迦牟尼提倡“真理与大真理”为他人加持。因此,人人都要讲真理,我本人也是信奉真理之人。以前我出国时有记者问我:“你现在被认为是爱汉人者,你对此有什么评论?”我答:“我是一个爱真理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