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的老家在邻水县偏远的山村。前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幺叔家唯一的两间土墙房子因受地震影响,没过多久就变得摇摇欲坠,不敢住人。这使原本贫穷的幺叔家雪上加霜,幺叔和幺婶成天以泪洗面。无论当地政府和亲戚朋友怎么劝,都无济于事。后来,当地政府给他们找了临时住所,  相似文献   

2.
寇江泽 《党建文汇》2014,(12):10-10
钟光宏和老伴季国琳,胡志根和老伴吴影绯,4年前,他们分属于杭州西湖区古北社区的两个空巢家庭。2010年,10月,4位老人租下一套两居一室房子住到了一起。  相似文献   

3.
正今年86岁的著名诗人梁上泉,跟流沙河、白桦、雁翼一样,是早在1950年代初就成名的新中国第一批诗人。他既是抒情诗人,也是歌剧作家、歌词作家和书法家。旧家1950年,梁上泉是四川达县(今达州市)高三新星文学社社长兼《新星》壁报主编。他人生中最关键的一步,是跟着川北军区文工团招文艺兵的人走了。梁上泉说:"招兵的人来学校看到我办的墙报,觉得还行,非要叫我去。他们说:我们后天就要走  相似文献   

4.
<正>老歪今年66岁,老伴去世3年了,都说,男人离不开女人,老男人更离不开老伴。在团场街头邂逅老歪,他乐呵呵地同我打招呼,我很有些吃惊,老歪同3年前相比,精神更加矍铄了。我不禁问:"是不是找到新老伴了?活得这么滋润!"老歪用手撸了撸白发,竟然孩子般诡秘地回答:"岂止一个老伴?我有九个伴,我赶上潮流了!"老歪的话让我忍俊  相似文献   

5.
刚进机关工作的一位同志问我,怎样才能在机关"立得住"?根据多年的实践,我回答他:要"坐得住"。"坐得住",基点在舍得吃苦流汗。刚到机关工作,人人都会有干出一番成绩的目标渴望。但常见的情形是:处于同一"起跑线"的同事,一两年后能力和业绩便拉开了距离,而原因往往就在吃苦精神上。能力是汗水泡出来的,只想当导演、不愿拉幕布,只想见报露  相似文献   

6.
机关干部下乡住村,是新形势下密切党群关系、转变工作作风、推动基层发展的有效途径。联系去年以来全省干部下乡住村"六个一"活动和近期晋城市委开展的"三联一住"活动所取得的明显成效,以及群众的广泛赞评,我对干部下乡住村的指导实践意义有了更深切的体会。要端正态度,深入群众才能贴近群众。与农民群众打交道,只有诚心诚意才能换得信任。我们下乡住村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联群众感情、听群众呼声、把民情讯号、解现实难题,切忌带着"不愿意"  相似文献   

7.
正"保育院我的家,阿姨爱我我爱她,阿姨待我像妈妈,教我要听党的话。团结友爱守纪律,要做革命好娃娃……"这首创作于70多年前延安时期的儿歌,如今依然在北京海淀区玉泉山下的六一幼儿院中回响。在歌声中,院子里的"马背摇篮"雕塑和一幅幅壁画无言地诉说着70多年前那场动人心魄的"长征"——为了保护革命的后代,延安第二保育院的保育员们带着130多名儿童走上了3300余里的大转移之路。  相似文献   

8.
正2008年,我移居瑞士。考虑到我所读的大学离住的地方比较远,我就在学校附近租了一个小房间。房东克里斯蒂娜是一位独身老太太,退休前在一所中学当教师。瑞士的退休养老金是很丰厚的,足以让她在晚年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但令我不解的是,她居然找了一份"工作"——照顾一位82岁高龄的老教授。我问她,是不是因为钱才去工作的?她的回答让我十分意外——"我去工作并不是为了钱,而是把我的时间存进‘时  相似文献   

9.
我和老伴已离退休多年。2008年,我们搬进了现在住的小区。刚搬来时,小区里没什么树。我和老伴商量,做点美化社区环境的事儿,让左邻右舍住得舒心。于是,我们在一楼自家窗前辟出块巴掌大的花池,买来月季花种上。花开得喜人,花池成了社区一景,邻居们都拿着相机来这儿留影。大家常来赏花,陌生  相似文献   

10.
<正>当笔者走进二师二十九团十连瘫痪在床的刘巧寿的家中时,他的老伴孙云香正在给他喂饭、擦嘴。孙云香说:"他清醒的时候,我就跟他聊聊天;糊涂的时候,我就一个人在那絮絮叨叨,我怕他寂寞。"说到这,老人流下了辛酸的泪水。刘巧寿是十连的一名退休工人,今年78岁,他的老伴孙云香今年也已  相似文献   

11.
一半退休金     
老郭的老伴去世后,女儿让他搬去同住,老郭在老家住习惯了,不愿挪窝儿.前段时间遇到他,说起话来,他有些害羞地让我帮忙介绍个新老伴. 这日,老郭的女儿郭妮回来了,我在路上遇到她,跟她汇报了老郭的思想动态:"你爸一个人孤独,托我帮他找老伴,可介绍了好几个,都相不中."郭妮听完,忙对我说:"我认识一个阿姨,人非常好,但亲闺女给...  相似文献   

12.
一位亲戚才从美国回来,他是陪同老伴去美国伺候女儿坐月子的。老两口住了三个月,谈起所见所闻,感触良多。他的女婿在大学教书,研究专业是飞机制造。他去年刚晋升副教授,并获得总统教育科研基金会250  相似文献   

13.
关中“牡丹黄”墨玉初次拜读"牡丹黄"的作品是在今年5月间。记得那天是周休日,我和老伴一同去兰州市工人俱乐部消遣。当我们再次来到坐落在俱乐部西北角的兰州聚文社的书画展览厅时,便在一幅题为"春之梦"的蓝牡丹下停住了脚。这是因为,我们虽然常来这里,但如此娇...  相似文献   

14.
山路弯绕,道路难行。近日,剑阁县纪委监委“纪检监察小分队”几经辗转,终于到达下寺镇空木村贫困户杨碧山的家中。主人的情绪却不太友好。“我们家的房子严重破旧,没法住人,镇上和村上却不给我们解决。你们来了,我正好给你们反映。”60岁的杨碧山和老伴,言语间颇有怨言。  相似文献   

15.
《实践》2021,(5)
正"真的是太感谢你们了!我有血糖低的毛病,老伴却血糖高。前段时间,社区来登记我们的‘微心愿’,我想要个血糖仪。今天,你们不仅圆了我的‘微心愿’,还为我身患残疾的儿子送来了残疾人专用坐便器。这些,正是我们的所需所盼呀!"近日,  相似文献   

16.
"组织找我谈话时,我主动交出了自己的家产。只要给我和老伴留二三十万就行了,把我剩余的家产拿去做社会福利事业。"9月11日上午,合肥市第二建筑安装总公司第四工程处  相似文献   

17.
正春节就要到了,孩子们开始"忙年"。今年,儿媳妇其木格打算给我和老伴每人做一身新蒙古袍。说起蒙古袍,习近平总书记来我们家后,我就想亲手给总书记缝制一件蒙古袍。儿媳妇帮着我,从选面料、定样式到最终缝制完成,做了有半个多月,代表我们全家的一份心意。2014年1月27日,总书记到内蒙古考察工作时,来到我在锡林浩特市宝力根苏木巴彦淖尔嘎查的家。  相似文献   

18.
20年来,"我与友刊"心心相印,形影不离、朝夕相处,是我生活中须臾不离的"五老"之一("老伴,老窝,老底,老友,老刊")。可谓天天读,篇篇看,不仅使我的晚年生活丰富多彩,精神状态焕然一新,总保持佳好的心情安度晚年,而且成就我三件大事。一、2005年6月号贵刊发表了一篇《快乐存折》引起了我的浓厚兴趣。一位长者每天把快乐的事写进日记称为"快乐存折",把美好快乐认真珍惜地存入折内,不仅赏心悦目,闲暇时,还可从中提取一些"利息"。这与我的好心情日记不谋而合,从此我的日记专题记  相似文献   

19.
赵兰芬 《党的建设》2008,(10):47-47
堡子村,是宕昌县境内的一个小山村,也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村庄因坐落在光秃秃的半山腰上,被邻村人戏谑地称为"鸡架村"。我小时候,"鸡架村"是方圆数十里贫穷与落后的代名词。村里只有一  相似文献   

20.
《新长征》2015,(2):2
谭富贵是一名退休老教师,从1999年开始,他和老伴开了一个小修鞋亭,老两口订下了一个"爱心计划",凡是贫困、务工、离异家庭人员和大学生来修鞋,一律免费,或者少收钱。老谭和老伴就是想通过"修鞋小屋"传递爱心。几年前,老谭遇到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当得知他没钱继续上学时,老谭给孩子出学费,一直资助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