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全省农村,各地按照省委要求普遍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爱民活动.通江县城的"背篼公寓"就解决了务工农民露宿街头的问题.该县日进城务工的农民有100多人.这些人吃苦耐劳,成天背着背篼,有人需要劳力时,叫声"背篼",便蜂拥而至抢活干.于是"背篼"就成了务工者的代名词.一到夜里,城区大街小巷的街沿上,他们夏天一床油布,冬天一张油渍的棉被往街沿上一铺,便以背篼口作枕过夜.为解决"背篼"露宿街头,通江县出资租了能住百人的旅馆,建起了"背篼公寓",按旅馆业管理,每晚只收0.5元钱.由"背篼公寓"我体会到了执政为民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2.
"背篼干部",长顺县敦操乡群众对乡村干部的称呼,自然而亲切。全乡34名乡村干部34个服务点,34个为人民服务的背篼,是密切干群关系的特殊载体,是服务群众的零距离方式。背篼里,背的是食盐、酱油、面条,是种子、化肥、树苗,随着背篼进入麻山深处的,是民生和发展,是鱼水情深。背篼干部身上,展现了基层党员干部真心实意服务群众的高尚品质、具体实在服务群众的优良作风、围绕发展服务群众的发展意识、坚持不懈  相似文献   

3.
正"高矮人舞"是流传于余庆县敖溪古镇(余庆土司所在地)一带欢庆丰收的娱乐舞蹈,起源于与黔北傩戏有关的"矮人舞"。收获季节,劳动闲暇的人们利用田间地头、堂屋院坝表演"矮人舞",小伙子们用泥巴在肚皮上画出脸谱,再把背篼或竹篓罩在头上盖住上半身和手,形成"小矮人"。"小矮人"模样滑稽、表演风  相似文献   

4.
《当代党员》2014,(8):F0003-F0003
在九龙坡区陶家镇,有这样一群医护人员,他们用背篼背着医疗仪器到行动不便的村民家中为他们进行体检、治疗,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背篼医生”。这支“背篼医生”队伍由陶家镇卫生院53名医护人员组成,他们免费为镇内373名残疾人进行定期体检和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5.
当前,贵州全省上下正掀起学习长顺县敦操乡“背篼干部”精神的热潮。“牢记为民宗旨、心系群众、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是“背篼干部”精神的实质所在,它体现了我们党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笔者认为,学习“背篼干部”精神要做到以下“五个着重”。  相似文献   

6.
全国劳动模范──“蔡背篼”肖登国在巴中市的城乡,提起原任巴中县供销合作社副主任、党总支副书记、中共巴中县委委员、四川省政协委员、全国劳动模范蔡大发,许多人马上会想起他有一个风趣的外号──“蔡背篼”。“蔡背篼”的来历蔡大发出生于1927年巴中县下八庙乡...  相似文献   

7.
陆岳 《理论与当代》2012,(11):23-24
"践行宗旨、务实苦干、克难奋进、永不懈怠"的"背篼干部"精神,是贵州黔南地区基层干部在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过程中提炼出来的一种精神,是对新时期党的思想路线、群众路线的创新发展。其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其精髓是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其动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和革命的乐观主义态度,其现实目标是实现后发赶超。深入挖掘、领会"背篼干部"精神的内涵,才能能使党员干部从对背篼干部的直观评述深入到"背篼干部"精神的理性思考,使我们的思想和认识真正得到解放和提高,才能创新性地开展工作,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这种精神,使"背篼干部"精神焕发出生命力,与时代精神融为一体,真正成为引领贵州后发赶超的精神高地。  相似文献   

8.
<正>轻轻推开盛利芬家的院门,映入眼帘的是整齐的菜园;在干净明亮的客厅里的沙发上坐着一位老人,她衣着干净,脸上神情平和,脖子前系着一个方巾,她不能开口讲话;在客厅的另一端,一个  相似文献   

9.
“背篼干部”。长顺县敦操乡群众对乡村干部的称呼,自然而亲切。全乡34名乡村干部34个服务点,34个为人民服务的背篼。是密切干群关系的特殊载体,是服务群众的零距离方式。  相似文献   

10.
长顺县敦操乡全体干部长期以来从小事着眼,从实处着手,坚持走村人户,背着背篼免费为群众捎带生活物资,带去国家惠民政策和致富信息,帮助群众发展生产改善生活,与当地群众建立了深厚感情,锻造了可贵的“背篼干部”精神。照我的理解,所谓“背篼干部”精神的实质就是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奉献群众的精神。  相似文献   

11.
杨正平 《当代贵州》2012,(13):14-15
近年来,敦操乡干部转变工作作风,背着背篼进农家,以“不畏艰难、甘于奉献、践行宗旨、勤政为民”为宗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贵州时代精神,被群众亲切地称为“背篼干部”。  相似文献   

12.
正第一次见婆婆,她正在厨房里做饭,系着一个红色围裙,手里拿着一副锅铲,看到我进去,赶紧让我到客厅坐等着,我忙说需要我帮什么忙?她说不用不用,去坐着等着就好了。她说的很快,没有一点客套的感觉,好亲近。我爱人家里是个大家族,一聚在一起,20多人,客厅坐满了亲戚,我有点不好意思。吃饭的时候婆婆一一介绍了大家给我认识,她说:"别客气,以后都是自己家人了!"这一句话说得我暖暖的。结婚后,由于爱人工作关系,经  相似文献   

13.
当我如约走进客厅时,积多年采访经验的我愣住了,客厅里应该是两个老太太,但现在看去是母女俩,或是婆媳俩。得知着旗袍、蹬高跟鞋、身材笔直苗条的那位,就是今天要采访的对象,美藉华人沙聂惠珍,我不能不惊讶——怎么看都不象83岁的人。 难怪她能在如此高龄,还一人带着大箱子飞越半个地球,利索地到大陆省亲、四处旅游。 两个多小时的采访,她不仅思维清晰,叙述生动,而且始终挺直腰身,精气神儿十足地端坐在沙发上。请她靠着沙发后背,她谢绝说,只要落座她就一贯如此。  相似文献   

14.
<正>由广安华蓥市司法局的法律工作者和老年志愿者法制宣讲团的成员联合组建的"背篼法律图书馆",共有9名具有一定法律知识和工作经验的管理员,他们利用周末和节假日,用背篼背着包括婚姻法、继承法、物权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及法律援助条例、邻里矛盾纠纷调解等,  相似文献   

15.
正"如果我不回来,每天就只能在城里喝喝茶打打牌,那多没意思。""农村人都往城市里跑,其实农村更需要人来发掘。"地处川黔交界的古蔺县古蔺镇小水村,群山环抱、林深路险,在过去十几年里,这个崇山中的小村落,穿梭着一群"背篼者":他们没有职位,没有报酬,却义务组成小水村关工委,用背篼背着档案资料走家串户为民解忧。  相似文献   

16.
穿着一身不怕沾泥沾灰的迷彩服和一双解放鞋,背着一个背篼,里面装满了电信器材,他就这样日日穿梭于乡村农户之间。 渴了喝口自带的水,饿了吃点自带的方便面或馒头,偶尔在农民家吃碗面条或炒碗冷饭,他也一定要付5元伙食费。  相似文献   

17.
正我认识郝崇书是3年前的金秋,在由她任编剧的电视连续剧《西柏坡》开机仪式上。2018年春节前,我和同事来到平山县刘家沟村,专门采访了郝崇书。一进村,就发现了在瑟瑟寒风中等待的郝崇书。她头上蒙一块黄色三角围巾,把大半个脸也裹在里面,穿一身棉裤棉袄,脚蹬一双厚棉鞋,完全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老大姐形象。走进她家院里,眼前三间北屋,西头屋是个小仓库,中间是客厅,郝崇书住在东头。走进客厅,看到  相似文献   

18.
笔者拜访刘真骅是在她位于青岛东部海边的家里,她是《铁道游击队》的作者刘知侠的遗孀。出现在笔者面前的刘真骅气质端庄典雅、神采奕奕,完全不像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她热情地将笔者迎进了她那面向“一帘波涛”的客厅内,习惯性地燃起了一枝香烟,娓娓诉说起她与知侠先生那段刻骨铭心、少为人知的恋情。  相似文献   

19.
《当代贵州》2013,(31):38-39
在贵州的乡土上,一代又一代贵州人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建设家乡.10年来,基层“贵州人”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背篼校长”刘恩和;跪着工作却让所有站立者钦佩的老师陆永康;“大山里最后的赤脚医生”李春燕;背出鱼水情深的敦操乡“背篼干部”……在他们的奋斗、精神与成就中,我们看到贵州人的身影,为他们自豪,从中汲取力量;同时,还有更多默默无闻的“贵州人”,等待我们去发掘.  相似文献   

20.
医者仁心     
凌晨4时许,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正在梦乡中的她迅速起身,疾步进入客厅,抓起电话.简短的对话后,她赶忙穿好衣服,拿起手电筒,奔向医院.尽管做过子宫内膜肿瘤手术的身体已经大不如前,但她奔跑的速度却不亚于当年,10分钟不到就冲进了病房.作为医院的内科主任,组织和指导重危病人的抢救,是她的职责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