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湘潮》2016,(5)
正我的父亲是开国上将陈士榘。父亲用他革命的一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财富让我们终身受用,并延及子孙。祖父、父亲两代人参加了推翻两个王朝的革命,留下一部光荣的家史我的父亲陈士榘,1909年出生在湖北武昌黄土陂的新军军营,那里是爷爷供职的地方。我的爷爷陈午霆,年轻时候,是孙中山创建的  相似文献   

2.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铁路工人家庭,父亲是一名默默无闻的老工人,但他一生做事严谨、为人诚恳。1949年,18岁的我在父亲榜样力量的感召下,怀着青春的热忱与满腔的执著踏上了千里铁道线,成为一名光荣的铁路乘警。  相似文献   

3.
正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7周年,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今年88岁的我与您喜迎三大幸事,让我心情激动,难以入眠。那些困苦的岁月、难忘的时刻、美好的瞬间,在眼前徘徊,尤其参加开国大典,是我一生的骄傲,成为我一生前进的动力!1928年我出生在河北省饶阳县张苑村。父亲韩玉书1930年在"白色恐  相似文献   

4.
刘蓓 《党史纵览》2018,(6):13-16
正我的父亲、开国中将刘忠一生与四川雅安这座美丽的城市有过三次缘,其中有两次是在他的生前,还有一次是在他去世之后。父亲是福建闽西客家人,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里,从小受尽了地主恶霸的欺压。1927年南昌起义部队南下广东,途经我们老家福建省上杭县,父亲参加了农民协会,从此走上革命的道路。从他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参  相似文献   

5.
和爸爸一起生活的日子任远芳我和许多革命者的子女一样,特殊的环境与背景使得我们一生中和父母共同生活的时间极其短暂。包括嗷嗷待哺的婴儿阶段,我一生中与父亲共同生活总共不超过1年零7个月。但是,父亲的爱却温暖了我一生。1938年12月8日,我出生在前苏联首...  相似文献   

6.
正40年前,我家住在铁路旁。每天,威武雄壮的蒸汽机车从我家门前的铁道上轰鸣驶过,在我一个孩子心里,留下了深深印记。我和四代中国火车机型的不解之缘,也许因为某一天午后的一声长笛,从此魂牵梦绕,相伴一生。我出生在1973年,父亲是绥化市的建筑技术员,从我有记忆起,父亲戴着安全帽,扛着工具包,在一组组脚手架间往复奔忙的画面就定格在我的脑海。父亲那把磨得发亮的瓦刀,那一面面整齐的砖墙,还有永远也统计不完的数据,也将成为我  相似文献   

7.
<正>从岳北到闽北,从沁河到闽江,父亲徐葛在山西32年,在福建48年,离开人间20个年头。今年是父亲的百岁诞辰。父亲一生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回忆往事,我们不禁心潮澎湃,提笔作文,以为纪念。(一)父亲1917年出生在山西省沁源县韩洪乡杭村,那是太岳深山的一个小村庄,山明水秀,满目青纱。沁河之水流淌而过,像  相似文献   

8.
晓立 《北京党史》2006,(6):56-59
2006年是我的父亲武新宇诞辰100周年。父亲自从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始终坚持革命理想和信念,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劳动人民的解放,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彭真在1989年父亲去世后对我们说:武新宇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他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是法学家和教育  相似文献   

9.
1991年3月30日,父亲程子华安详地躺在灵柩里,像睡熟了一样.我握着父亲那双冰冷伤残的手,千呼万唤,多么希望能够唤醒他.我不愿相信,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隔开了我们.泪眼望着礼兵们抬着父亲的灵柩缓缓走出总后礼堂,我的思绪却好像随着父亲最后的人生历程漂移,追忆着父亲的一生.父亲的一生,可以说是中国革命史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0.
正人人都说,女儿是父亲的小棉袄,在我的记忆深处,我始终珍藏着父亲织的那件毛背心,我想对父亲说,你是我一生的小棉袄,一直温暖、陪伴着我……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里,初冬的夜已经很深了,父亲房间昏暗的灯却始终亮着,我知道,那是父亲在为我们赶织冬天要穿的毛背心、毛袜,他怕我们冷……家中母亲生性马虎,这也就造就了父亲的"心灵手巧"。父亲这一生为了我们学会了很多。织毛衣、毛袜、踩缝纫机,这是那个时代大多男性同志都不会的。那个年代,家中只有父亲一人挣钱,家里经济状况总是捉襟见肘。记得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学校  相似文献   

11.
最美的陪伴     
<正>父亲是爷爷的养子。父亲的生母在他出生后不久就去世了,家里还有两兄一姊。在那个困难的年月,父亲被送到了爷爷奶奶家。我出生前一年奶奶就去世了。从我记事起,就看到父亲每天都在悉心照顾日益年迈的爷爷。爷爷70岁时摔坏了股骨头,不能下床。父亲每天很早就起来给爷爷接尿、洗漱,母亲则给爷爷煮奶熬粥。爷爷大小便失禁,父亲总是耐心收拾,从来没有不悦之色。他是那样细心、小心,  相似文献   

12.
2006年10月,我的父亲程汝善走完了平凡的一生. 父亲留给我的珍贵遗产是三本上世纪50年代末的党费证和一张特殊党费证明.每当我看到这些父亲精心保存了几十年的宝贝时,思绪就会飞到属于父亲的那个年代.  相似文献   

13.
乡情和往事     
龚育之 《湘潮》2004,(3):56-57
我的母亲生于宁乡,在我很小的时候逝世,归葬于宁乡。父亲是长沙人,籍贯从父,但我过去填的是湘潭,因为我出生在湘潭。1929年我父母在上海怀的我(所以我的学名叫振沪)。那时父亲在党中央机关做地下工作,母亲“住机关”作掩护,秋天父亲被中央派遣跟邓小平同志一起去广西,策划百色起义,就把我母亲送到湘潭姨母家中去分娩。百色起义的日子是1929年12月11日,半个月后,我就出生了。以后,母亲又随父亲奔波在外,病死于长春。我在长春上的小学。后来又到天津,恰逢七七卢沟桥事变。父亲带着我逃亡。因为日军侵占,平汉和津浦铁路北段已不通车,只能乘船绕…  相似文献   

14.
康小明 《党史文汇》2006,(12):34-36
父亲极其不爱说话,我自小就觉得父亲十分陌生.一直到父亲晚年患病住院的日子里,才和父亲有了更多的语言交流.特别是我帮助父亲编辑出版了他一生心血的结晶<报坛六十年耕耘录>后,才算真正了解了父亲.  相似文献   

15.
正"作为一名工人,我一生只做一件事,但这唯一的一件事,便值得我骄傲一生。"作为一名航空产业工人,秦世俊对自己的"匠人"身份充满自豪。35岁的他,在传承与钻研、专注与坚守中,用"工匠精神"谱写着新时代一线劳动者之歌。追逐梦想知难而上1982年6月,秦世俊出生在哈尔滨市南郊一个老工业城区,父亲和很多家人都是这里一所大型军工企业——航空工业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哈  相似文献   

16.
我父亲跟闻一多、杨振声都是朋友。我母亲文学修养非常好,懂中医。我兄弟姐妹10个,6个是共产党员我的祖籍是山东蓬莱。1929年,我出生在北平。我父亲叫刘康甫,教中文的,写得一笔好字。当时,我父亲在清华大学工作,后来从清华到了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当时,齐白石那些人都在艺专  相似文献   

17.
中南海、西花厅、工字楼——这不是几个普通的词汇,对我而言,这里珍藏着一份永远的亲情,一份童年的美好时光,一份让我终生受益的感悟,一份铭刻于心的宝贵记忆。大爱的感悟如今借助笔端,回忆我在西花厅的日子,仿佛又回到了充满稚气的童年,那些阳光灿烂的时日。1954年夏天,在父亲顾明被调入周恩来总理身边担任经济秘书一年后,我在中南海工字楼出生了,从此我的一生与这里  相似文献   

18.
在我的家里有一张攀枝花全景图,父亲生前总是把这张图摆放在书架之上,经常在图前驻足,久久凝视.父亲曾和我说过,攀枝花是他一生的骄傲.1991年3月,父亲去世后,他的一部分骨灰撒在了攀枝花的青山绿水间.今年是父亲去世30周年,我怀着追忆父亲的心情,把这张照片背后的故事写出来,是追忆缅怀父亲,也是为了我不能忘却的思念……  相似文献   

19.
怀念父亲     
正2018年3月8日,迟到的雪,似乎专程等着一位老人,泪水潸然,墓碑在眼中模糊。山风呼啸,松林呜咽,朔风中低泣的人们在送别一位慈祥的长者、一位出生在大上海却将一生奉献给东北这片热土的老人——我的父亲季流。望着照片上父亲微笑和蔼的面庞,我的心隐隐作痛。那夜很静,父亲辞世时我们几位儿女都在场,一切都毫无征兆。老人家一直在听我们儿女聊天,已经很晚了,他说我没事,你们早点儿回去吧,明天还要上班。我们坚持说多陪您呆一会儿,春天来了,等天暖和后我们陪您去新区转  相似文献   

20.
正我们永远不会忘记,2014年9月16日23时18分,敬爱的爸爸带着对亲人对家园的无限眷念,永远地离开了我们。革命的一生父亲是一名刚毅果敢、信念坚定的军人。他坎坷一生因充满艰辛、曲折而丰沛,铸就了一个从放牛娃出身的红军小战士成长为共和国军队干部的人生传奇。父亲1915年秋冬出生在江西铅山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