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如何处理政党自主性与国家自主性的关系?中国政党案例提供了一种本文称之为"政党超自主性"的路径。长期执政党突破自身特殊利益而形成"政党超自主性",它有自然型和建构型两种。建构型政党超自主性可以起到调控国家自主性的作用。政党超自主性相对于国家自主性的优势在于其价值自主性。内容上,政党超自主性体现为对执政党同盟圈层、自身整体及各部分、多数非理性、一国特殊利益等的超越,它在中国政治中起着多重联接作用,但政党超自主性在实现上仍需要规范约束。  相似文献   

2.
执政党在利用政治合法性资源过程中,意识形态是不可或缺的要素。环顾全球,大多数政党执政以后在意识形态上普遍遇到各种各样的合法性困境,有的政党甚至丧失了执政地位。我们要摆脱传统的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从国外执政党意识形态困境中解析出意识形态建设的一般规律,这是中国执政党避开意识形态合法性陷阱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政党能力建设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举足轻重。民主党派作为执政党的亲密合作伙伴,执政党能力的提高与多党合作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因此,民主党派参与到依法治国的实践,既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体现,也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举措。本课题通过阐述民主党派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具有的重要意义和不可替代的自身优势,研究民主党派与执政党、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政党能力建设、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三者内在逻辑关系,以南宁市民主党派为研究对象,分析近年来各民主党派在推进依法治国中的实践经验和存在困境,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就民主党派参与推进民主法治建设,推进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法治化的实现路径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浅谈构建学习型政党在党的意识形态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建设是执政党必须长期努力的一项重要职责。然而,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的不断加快,党的意识形态建设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建设,一方面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进行继承和创新;另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意识形态的传播机制,将相应的价值、理想和信念内化到人们的心理层面,使党的意识形态政治社会化。而在这个过程中,构建学习型政党将发挥重要作用。在构建学习型政党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是党的意识形态建设的必然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5.
意识形态是执政党治国理政的思想主张和基本意图,是其执政活动的理论形态和理论支撑,是其利益表达和利益综合的价值判断标准,是政党政策制定和开展工作的基本理念。执政党意识形态,既要体现党的执政使命、遵循执政的基本规律,也要符合意识形态的本质规定、展现意识形态的基本功能。执政党意识形态建设,应遵循其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政党体制相辅相成、与社会意识形态相容相通、与人的认知发展相契合、体现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6.
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建设,增强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是执政党必须长期努力的一项重要职责,也是增强其“合法性”,巩固其政治统治和维护社会秩序必要手段。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必须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这是第一次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提出。构建学习型政党体现了现代政党建设规律的要求,是中国共产党提高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7.
执政党建设和参政党建设都是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互相促进,关系紧密。执政党建设与参政党建设在目标、政治纲领、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能力建设有着高度区别。应通过执政党建设与参政党建设的互相促进关系,带动执政党建设对参政党建设的引导和示范,构建和谐的政党关系,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执政党治党理政的基本维度、执政党治党理政的能力要素研究、执政党治党理政的三维空间研究三个方面,构建执政党治党理政的理论分析新范式.执政党“治党”的基本维度:通过不断提升党的意识形态、组织凝聚、党内民主、防治腐败、制度规范以保持党的生机和活力.执政党“理政”的基本维度:确立执政理念、夯实执政基础、选择执政方式、调动执政资源、优化执政环境、把握执政规律,以谋求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实现党的价值追求.执政党是在党情、国情、世情的内外环境的互动中,提高自身的主导力、平衡力、整合力、适应力和自组织力,它们构成了执政党治党理政的能力要素.对执政党治党理政的研究不能局限在政党一维空间中,要在政党、国家、社会构成的三维空间中全方位、多角度地展开,是一个具有内在规律的政治过程.通过构建执政党治党理政的理论分析范式,为中国共产党治党理政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9.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一个政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性建设,是关系到执政党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因此,研究和探讨执政党如何不断提高自身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执政党永恒的重大战略课题。笔者认为,党的执政能力最终是通过各级领导干部的履职能力来体现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是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相似文献   

10.
执政党树立法治取向,是从传统党的建设向现代政党治理跃升的重要指向。中国执政党治理的相关问题必须置于法治视阈之下加以深入研究。政党与国家的关系大体可以归为间接型和直接型两大类型。中国政党制度下,执政党建设状况对国家发展的影响,无论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比那种政党与国家间接型关系要更加显著。改革开放后执政方式转换需要在政党治理上作出回应。政党治理不能拘泥于自身范围的单向思维,政党、国家、社会的复合结构要求执政党调整内部治理的方略。政党与国家直接型关系下紧密而适度分离的原则,对中共转换执政方式和自身治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法治视阈下中国执政党治理必须处理好执政党的主张与国家意志、党的制度化建设与国家法治化、党的纪律与国家法律、党的领导者个人意见与权力公共性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11.
执政党是国家政权的领导力量。正确处理政党与政府的关系,不断提高执政能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从严治党管党,发挥执政党在国家政治权力体系中领导地位和作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提高文化领导力是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内在要求。当前执政党在领导文化建设方面面临很大的挑战,主要表现:多元价值观念并存,信仰缺失;意识形态淡漠化,影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度;政党文化说服力、亲和力、影响力面临挑战;中国在国际交往中的文化影响力仍然比较有限。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识;必须加强政党文化建设,提高政党文化吸引力;必须加强对文化产业的领导能力,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政党制度中有两对对应的概念,即领导党一合作党,执政党一参政党。中共不仅是执政党,而且是始终处于领导地位的、领导各民主党派的政党;各民主党派不仅是参政党,而是接受中共领导、与中共长期合作的政党。这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具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所不具备的优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了中国政党制度对加强执政党执政能力建设、巩固执政党地位,促进政党关系和谐,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促进政党建设,凝聚社会发展资源、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政党能力建设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举足轻重。民主党派作为执政党的亲密合作伙伴,执政党能力的提高与多党合作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民主党派因自然规律将由一代新人组成,成长规律也体现时代特征。因此,构建适应新时期民主党派队伍成长规律的发展路径,是适应新形势和履行参政党职能的必然需求,也将有效地鼓励民主党派人士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代政治生活中,执政党合法性越来越依赖其自身的有效性。而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决定着执政的有效性。提高执政能力,维护和加强合法性是执政党需要面对的重大战略课题。任何政党要谋求长期执政,必须加强自身的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党、国家和社会都在不同程度上获得了各自独立性,执政党必须明确政党的功能,正确的处理与国家、社会的关系,避免做自己不该做,也做不好的事的现象,从执政党的功能上,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8.
文化作为上层建筑之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党认同和执政党意识形态合法性之基础。而红色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意识形态,开创了中国共产党执政意识形态合法性的源泉,是政党认同的强力支柱。大力弘扬红色文化,构建政党的意识形态认同、心理认同、伦理认同和制度认同,对于提高公民的政治认同和政党认同,最终扩大党的民意基础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一个执政党能够最大程度地凝聚民心是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从世界政党史来看 ,人心向背决定着政党的兴衰成败乃是一条政治铁律。而一个执政党要想最大程度地凝聚民心 ,就必须坚持发展和公正这两大价值目标。为了避免执政党脱离广大民众 ,就必须以与时俱进的意识形态为思想保证 ,以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为制度保证 ,以广大而坚实的群众基础为社会保证。  相似文献   

20.
参政党思想建设是巩固执政党与参政党长期和谐,共同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保证。要加强中外政党史的学习教育,为与执政党共同完善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奠定牢固的思想基础;要加强法治思想教育,为与执政党共同推进法治国家建设提供思想基础;要加强政党意识思想教育,为与执政党共同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思想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