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5月16日至20日,第十五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深圳文博会)火热举行。深圳文博会被誉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是我国唯一一个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的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14年来,贵州在深圳文博会上,频频大放异彩,文化、文创产品交易额逐年攀升,今年也被深圳文博会组委会授予优秀组织奖、优秀展示奖等奖项。  相似文献   

2.
首届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子6月,16日至18日在省会济南成功举办。本届文博会规模宏大、内容丰富、交易活跃、影响广泛,彰显了齐鲁文化风采,展示了文化发展的创新成果,构建起了大型文化交流和经贸合作平台。短短3天时间内,参观文博会各项展览和参加各项活动的总人数达96.5万人次,国内外参展单位535个,全省17市以及大众报业、山东广电、山东出版等省内7家大型文化产业集团全部参展。澳大利亚国际商会、意大利马拉茨集团以及香港大公报、深圳报业等国内外知名文化单位到会参展。文博会期间成功举办了文艺演出、高层论坛、艺术展出以及招商签约等60项重点活动。  相似文献   

3.
金元浦 《求是》2012,(8):53-55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也明确要求,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推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为此,必须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加快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  相似文献   

4.
陈有满 《共产党人》2006,(15):46-47
鹏城五月,生机盎然,宾客云集。2006年5月18日至21日,第二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会展中心隆重举行。第二届文博会以“文化中国、创意未来”为主题,以“创意”和“科技”为核心,安排博览、交易、论坛与会议、评奖、节庆和网上展会六大板块,设置产业成果交易、创意设计、国际演艺、传媒科技、工艺美术、动漫游戏、华文出版、职业教育、书画艺术等9大展馆和6个分会场,全面展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最新成果。会展共设4500个标准展位,参展企业和中介机构1500多家,全国共有34个省(自治区)、市政府组团参展,国外有26个城市组团参展,会展规模宏大,内容丰富。文博会上,共安排各种论坛12场。在中国国际文化发展战略和文化产业论坛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全球文化贸易与中国”的主题,纷纷发表  相似文献   

5.
<正>十年前的贵州,守着"文化资源富矿"的底子,戴着"文化产业沙漠"的帽子,但彼时,构建一个文化绿洲梦想的种子已悄然种下。发展与经济水平相匹配乃至能够引领经济发展的文化产业,打造一个满足全省人民文化需求的文化体系,是贵州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2015年5月14日,第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会展中心开幕,这也是贵州省第十次组团参加文博会。深圳文博会作为目前国内唯一的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文化产业博览会,十年参展,贵州在世界的目光中为自己赢回了什么?  相似文献   

6.
沈聪 《前线》2014,(7):106-107
作为中国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向世界的重要平台,深圳文博会迎来办展的第十个年头,在打造“文化强国”的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在本届展会上的新趋势、新动态备受外界关注。开幕当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充分肯定深圳文博会十年的发展历程,展会规模不断扩大,政府组团实现满堂红,采购商遍布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在参展商、采购商“两商”配套上取得实质性成果,交易额逐年增加,已成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7.
正在改革开放创新中,深圳制定文化发展战略,构造有利发展文化产业的市场体系,注意培育文化产业实体和文化品牌,走出了一条文化产业的逆袭路线。一年一度的深圳文博会如期举行,深圳文化产业逆势上扬,其发展经验再次成为各地关注的焦点。不少省市纷纷写出调研报告,以期能克隆或移植深圳发展文化产业的经验。我就在一个朋友上班的省级办事处读到这样颇有意思的文字。根据该调研人员的总结,深圳文化产业的发展大体可以归为:"无中生有,有中生  相似文献   

8.
资讯·视界     
正深圳文博会贵州展团收获颇丰5月16日,为期5天的第十二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落下帷幕。贵州展团收获颇丰,获优秀组织奖、优秀展示奖两个奖项。本届深圳文博会,贵州展馆面积达800平方米,展馆内设置了"山地旅游""非遗文化""文化旅游图书""贵州特色产品""文化科技""文创产品"6个主题展区。整个文博会期间,贵州代表团现场交易额突破45万元,订单500万元,与190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现场签约19个项目,金额达67.94亿元。  相似文献   

9.
2006年11月29日至12月2日,由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和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06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西部文博会)在成都隆重举行。本届西部文博会坚持以新的文化发展观引领文化产业发展,彰显了西部文化风采,推动了文化经贸合作,同时也为促进四川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紧紧抓住这个机遇,开启"文化强省"新的航程,有利于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同时,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文化出国门     
2006年11月29日至12月2日,由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和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06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西部文博会)在成都隆重举行。本届西部文博会坚持以新的文化发展观引领文化产业发展,彰显了西部文化风采,推动了文化经贸合作,同时也为促进四川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紧紧抓住这个机遇,开启"文化强省"新的航程,有利于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同时,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舞动的神韵     
2006年11月29日至12月2日,由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和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06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西部文博会)在成都隆重举行。本届西部文博会坚持以新的文化发展观引领文化产业发展,彰显了西部文化风采,推动了文化经贸合作,同时也为促进四川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紧紧抓住这个机遇,开启"文化强省"新的航程,有利于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同时,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2006年11月29日至12月2日,由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和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06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西部文博会)在成都隆重举行。本届西部文博会坚持以新的文化发展观引领文化产业发展,彰显了西部文化风采,推动了文化经贸合作,同时也为促进四川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紧紧抓住这个机遇,开启"文化强省"新的航程,有利于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同时,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2006年11月29日至12月2日,由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和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06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西部文博会)在成都隆重举行。本届西部文博会坚持以新的文化发展观引领文化产业发展,彰显了西部文化风采,推动了文化经贸合作,同时也为促进四川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紧紧抓住这个机遇,开启"文化强省"新的航程,有利于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同时,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厚重、原生、多元的民族文化要素完美地结合,给了世界一个全新的贵州形象,极大地提升了贵州人的文化自觉和自信。凤凰花开灿若云霞。在5月19日闭幕的第十届深圳文博会上,贵州搭建的展示、交易、培训三大平台,特色突出、亮点频闪,获文博会组委会颁发的"优秀组织奖"和"优秀展示奖"。27家本土文创产品企业亮相文博会,将贵州本土文化元素与现代创意思维相融合的文化多样性展现得淋漓尽致。多彩贵州街区展示的创意产品、科技文化融合的平塘大射电望远镜项目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15.
《实践》2016,(3)
正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和内涵;旅游则是文化的表现形式和重要载体。促进二者融合发展,从而实现双赢和提升,是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为此,我区应通过独特的民族文化魅力满足游客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增强旅游产业的吸引力;同时应借助旅游产业使更多人来内蒙古体验文化、感受文化、弘扬文化,助推全区文化产业发展。内蒙古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独具特  相似文献   

16.
吴岗  罗代军 《当代贵州》2013,(18):49-49
5月17日至20日,在由文化部、商务部等联合主办的第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铜仁参展团与贵州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一同荣获了组委会授予的"优秀组织奖"。这是铜仁市始终坚持把有"中国文化第一展"之称的深圳文博会视为文化交流与产业合作重要平台的又一成果。近年来,铜仁市不断加大文化产业项目招商力度,多形式宣传推介"梵天净土、桃源铜仁"这一文化品牌。在本届文博会上,铜仁市参展项  相似文献   

17.
2012年,深圳文博会,黔东南州组织了200多人的庞大阵容参加,签约超过300亿元。在黔东南州签订的41个项目中,80%以上都是对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开发和利用。实践再次证明,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资源是黔东南发展文化产业的基础性资源,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有着后发的力量。如果这些文化产业项目都能落地,它将对黔东南州文化产业发展和民族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第十届深圳文博会上,贵州省代表团在总结历年参会经验的基础上,超前谋划,精心筹备,搭建展示、交易、培训三大平台,以多彩贵州街区展示创意产品、科技文化融合的平塘大射电望远镜项目,特色突出、亮点频闪,获文博会组委会颁发的"优秀组织奖"和"优秀展示奖"。  相似文献   

19.
正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是推动民族文化创新发展、创造性转化,以及文化产业、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从目前调查研究的结果看,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发展文化产业的便捷有效路径基本都是以发展文化旅游业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建设区域性文化旅游中心,进而带动文化产业全面加快发展。内蒙古自然风光辽阔壮美、民族文化独具特色,迫切需要着眼于全域旅  相似文献   

20.
《实践》2017,(6)
<正>文化产业的发展代表一个地区文化发展的活跃程度,不仅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更能实现文化产业与经济领域中其他产业的融合互动、共促发展,为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文化支撑,有力地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2004年至今的十几年间,自治区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年均增长26%,高于同期GDP年均增速1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文化产业同期年均增速3个百分点。出版发行、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