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破解"三农"问题的一个突破口,是"十二五"乃至更长时间中国农村发展的总目标、总思路,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实践中,如何贯彻中央精神探寻一条适合当地实际的新农村建设道路,是各地新农村建设的首要问题。7月下旬,我们利用暑期到山东省一些地区的农村进行了专题调查,深入农村进行实地查看,对当地农村的现状和新农村建设开展情况有了较为深入了解。以文登市为例,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  相似文献   

2.
陈新辉 《传承》2010,(9):34-36
湖南农业发展面临着耕地资源短缺、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村劳动者科技素质低下、农业产业规模小且结构链不长、农业科技转化率低等问题,任何问题如果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和协调发展都会成为制约湖南新农村建设的瓶颈。诸多"三农"问题中最急待解决和最能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是农民科技素质教育问题。加强农民科技素质教育,提高农村劳动者劳动素质是湖南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进行跨越式发展,建设新农村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湖南农业发展面临着耕地资源短缺、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村劳动者科技素质低下、农业产业规模小且结构链不长、农业科技转化率低等问题,任何问题如果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和协调发展都会成为制约湖南新农村建设的瓶颈.诸多"三农"问题中最急待解决和最能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是农民科技素质教育问题.加强农民科技素质教育,提高农村劳动者劳动素质是湖南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进行跨越式发展,建设新农村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法制视野中的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昊 《前沿》2007,(7):214-21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做好农村法制工作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基础性和战略性的意义。新农村之"新",关键在于通过新的法律与制度,把农村、农民、农业重新植入一个新的法律环境和制度环境中,并以法律和制度保障新农村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与发展动力。因此,必须从农村法制建设存在的问题入手,深入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找到加快法制建设的对策,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5.
朱文富 《人民论坛》2010,(11):194-195
农民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是新农村目标实现的关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提高农民素质尤为重要,其中身体素质最为基本。运用文献资料法,通过对农村体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分析,探讨了当前农村体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构新农村体育的若干策略。  相似文献   

6.
2005年9月22-25日,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南方农村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社会问题研究中心和乡镇论坛杂志联合主办的"后农业税时代如何建设新农村"主题研讨会在广州召开.会议主题是"农业财政"终结后,农村面临哪些新问题?如何解决?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7.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摆在了十分突出的位置。最近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专门研究了"十一五"期间推进新农村建设问题,并且发出了中央一号文件,人民日报刊登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社论,党和政府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的决心正在逐步变为实际行动。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时期一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多予少取放活以及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等一系列解决"三农"问题政策的拓展和深化,是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略的集中体  相似文献   

8.
切实解决农民问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的问题。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格局中,"三农"处在基础的地位,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今年中央发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1号文件,举办了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拉开了在新的历史进程中扎实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序幕。毕节是农业大区。农业人口众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在全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刊编辑部从本期起开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栏目,欢迎有志于"三农"问题研究的读者积极投稿。  相似文献   

9.
农民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是新农村目标实现的关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提高农民素质尤为重要,其中身体素质最为基本。运用文献资料法,通过对农村体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分析,探讨了当前农村体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构新农村体育的若干策略。  相似文献   

10.
白毅 《传承》2013,(9):58-5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理论、科学发展观理论等基本理论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依据。随着党和政府对农村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我国初步具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力,但"三农"问题依旧长期困扰,我们要抓好理论和现实迎难而上。  相似文献   

11.
叶民英 《湖湘论坛》2008,21(6):86-87
党中央在我国总体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阶段后,为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战略举措。公共财政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不仅要加强短期资金投入,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健全长期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公共财政体制。  相似文献   

12.
农村社区化建设是发展农村基层民主,扩大农村自治范围,促进新农村建设,提高群众生产生活质量的成功实践和有益探索,也是解决当前"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推进农村社区化建设,当务之急要解决其定位、规划和运作等基本问题,并突出建设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3.
白毅 《电子政务》2011,(12):110-113
阐述了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涵盖了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个基本领域,是新时期党中央为解决"三农"问题而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实现农村地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论述了电子政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带动农村地区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推动农村朝着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的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14.
浅谈新农村的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既要推进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又要加强农村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积极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一.统一战线要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和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在我国农村的全面实践,是系统破解"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事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  相似文献   

16.
卫裕国 《前进》2007,(7):33-35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农村党组织是直接的领导者和实施者。提高农村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一些地方农村用"一肩挑"模  相似文献   

17.
今年,赖钟雄委员关注的是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问题。他认为,尽管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已经取得显著的成就,但大量的农民工进城导致的农村空心化现象还很普遍,部分农村由于缺乏活力而难以发展。因此在"十三五"期间,要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就需要进一步提升农村活力;而要增强农村活力,就要有年轻人。除了要加大对青年职  相似文献   

1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抓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载体。农村党支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承担着具体的组织者和实施者的重要职责。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必须建强农村党支部,让农村党支部成为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结合农村实际,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正面教育,解决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主要问题,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重点问题,务求取得实效。"这对于加强农村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是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的重要手段.通过分析信息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二者的关系,提出了农业信息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具体举措,包括建设"三农"信息商务平台、建立农业信息站、建立"农民信箱工程"、推广"三电合一"模式、开展农业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公开有关信息资源、建立农村信息员队伍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