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3 毫秒
1.
徐小跃 《群众》2011,(9):80-82
“拒绝平庸”是2011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目,对它的评价有正面的,有负面的,而且争论的还比较激烈。持负面评价者认为,平庸是我们现实的常态,大多数人都是平凡之人,所为大多是平常之事,为何拒绝,怎能拒绝。实际上持这种观点的人,首先混淆了“平庸”与“平凡”、“平常”的概念。“平庸”意指不高明,没有志气,没有作为,随波逐流,实指庸碌、庸俗、鄙陋的言行状态和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2.
拒绝平庸     
侯立敏 《中国保安》2014,(13):51-52
“人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这是赵承庆最喜欢的一句话。 平凡和平庸只有一字之差,但差的是一个心态。1989年,18岁的赵承庆从老家河南滑县来到安阳市保安公司当保安,一千就是25年。凭着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和阳光向上的生活心态,他从一个农村青年成长为一名保安中队长。2013年,他被公司评为年度十佳保安员标兵,成为队员们学习的榜样。  相似文献   

3.
劳斌同志:讲提高人的素质,首先强调要有坚定的信念,这个观点是对的。但是要将问题说明白,并让人真正接受,则似乎又非易事。既然这个问题关系重大,又同人的素质紧密相连,我们就不妨先讨论这个问题,你看如何?李今李今同志:在人的素质诸因素中,信念这个因素不能不占首位。这是因为,信念是人不断前进的终身伴侣,是人生活目标的引导与保证。翻开古今中外的各种人物传记和有关史册,有一种显著的事实常常扣人心弦。这就是,各类仁人志上,不管是从事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科技方面的重要活动,还是在平凡岗位上从事普通劳动…  相似文献   

4.
我是一个农民家庭的后代,1979年12月,我参加招工进入广西壮族自治区武鸣县殡仪馆从事收殓工作。18年来,我一心一意地在这个岗位上工作、学习、生活,在平凡、艰苦而又为许多人所不理解的劳动中,为人民、为社会奉献着自己的满腔热情,实践着自己在党旗下立下的誓言。武鸣县殡仪馆于1979年底面向社会招工。当时我23岁,当我报名参加招工时,很多人劝我说:“干什么都行,为什么偏要去干这一行?”父母更是极力反对。他们说:“自古以来就没见过一个大姑娘抬死佬,如果你一定要去的话,那我们就不认你这个女儿!”亲戚们也纷纷来劝阻,说我…  相似文献   

5.
胡伟 《淮海论坛》2012,(2):48-48
“白马非马”是一个典故,创造这个典故的是战国时著名的诡辩老祖公孙龙同志。 这个典故是这样的:有一次公孙龙骑着自马入函谷关。在城门口被守城的小兵拦住了。关吏说,“人可入关,马不能”。公孙龙辩道:“自马非马,怎么不可以过关?”关吏说:“白马怎么不是马”?  相似文献   

6.
“图书馆,一个渐渐被失落的文化阵地。”这是一位县图书馆馆长曾对我说的一句话,言语间透着苍凉。他告诉我,图书馆已经多年没有购进书了,过去“门庭若市”的阅览厅,如今变得格外萧条冷清。图书馆这个重要的文化阵地渐渐丧失其主要职能,绝非一年半载的事,也绝非某一个地方独有,它带有相当的普遍性,不能不让人忧虑。  相似文献   

7.
代响铃说:“我们在轮椅上也可以创造出不平凡的成绩,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这个女孩,今年23岁,安徽固镇人,刚刚以“省级品学兼优毕业生”的称号,从安徽财经大学新闻学专业毕业。她的人生以10岁为节点,开始了两种不同的生活。车祸改变了她的生活,10岁之前,代响铃是一个普通的农村丫头,该上学的时候上学。该帮家里千活的时候就帮家里千活。可是2000年春节的一场车祸,改变了她生命的状态。  相似文献   

8.
论快乐主义     
古希腊哲人伊壁鸠鲁是快乐主义哲学的开创者,他说:“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始点和终点,是最高的和天生的善。”其实,比他还早,中国古籍《管子·内业》就说过:“凡人之生也,必以其欢。”把快乐作为人生的基本目标绝非错误,而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的标志。动物是消极地适应自然,其生存本身仅仅属于必然王国;只有人才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进入自由王国,享受理想生活实现所带来的美好和快乐。这恰恰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恩格斯明确指出:“人类社会和动物界的本质区别在于,动物顶多只能采集,而人则能生产。  相似文献   

9.
在一些人眼中,党外副乡长只不过是个无足轻重的角色,但年仅37岁的刘金波在南阳市宛城区汉冢乡党外副乡长岗位上一干就是5年,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赢得了全乡人民的交口称赞。他本人也被南阳市政协评为“十佳委员”。参政议政是我神圣的使命刘金波常说...  相似文献   

10.
<正>1月31日,在一片质疑声中,台行政机构新任负责人陈建仁走马上任。作为蔡英文心腹爱将,能在关键时刻“救场”,陈建仁无疑是一名合格的“政治傀儡”。被蔡英文称为所谓“温暖内阁”代言人,陈建仁表面看似儒雅“政治暖男”,实际上却绝非所谓“温暖、无私、奉献”人设这么简单。在陈建仁就职前一天,国民党党团公开连发五问,质问陈:“高端”弊案查不查,论文抄袭追不追,能源政策改不改,超征现金发不发,劳保改革动不动。其中的“高端”弊案,说的正是新冠疫情期间台湾高调宣传的自产疫苗。从授权研发到获批生产,  相似文献   

11.
小幽默     
法庭幽默小偷的辩解法官:“你说钱包是你捡来的,那你捡到后为什么不马上交到警察局去?”小偷:“因为那天警察局内没有人值班。”法官:“那么,为什么不第二天送过去?”被告:“因为第二天钱包里一分钱也没有了。”(秦会敏荐)律师出庭两个冤家路窄的人在路边大吵大闹,一个说:“我要到法院去告你!”另一个说:“奉陪!”“我要把你告到最高法院!”“奉陪!”“我到地狱都要告你!”“这个……到时我会请律师出庭的!”(秦会敏荐)终于明白在律师竭尽全力的辩护下,被告人终于被宣布无罪释放。在法院门口,律师问被告人:“你已经获得释放…  相似文献   

12.
漫画与幽默     
救错对象三个年轻人从水里救起一个美国政客,他很感激他们,问他们需要他帮什么忙,以回报救命之恩。第一个说:“我希望进入西点军校,但是,我的成绩不理想。”政客说:“不要担心,这个问题好办。”第二个说:“我申请进入安那波利大学,但是被拒绝了。”政客说:“没问题,你会进去的。”第三个说:“我希望被埋在阿灵顿国家烈士公墓。”政客说:“公墓?为什么?”他回答:“如果我父亲知道我救了你,他会毫不犹豫地把我杀掉。”谈名气三个美国商人在俱乐部谈论什么是名气?一个说:“名气就是应邀到白宫去和总统会谈。”第二个说:“…  相似文献   

13.
周孝辉,一个平凡的人,工作却有些特殊,在光荣院侍候老人,然而,就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她以不平凡的业绩多次被选为湖西省政协委员,并被国家民政部、解放军总政治部评为全国拥军优属模范,荣获全国妇联“容声杯”荣誉奖。省“民政公仆”和省“劳动模范”的称号1981年,周孝辉刚从学校出来,就被长寿镇政府推荐到了长寿光荣院任服务员。那年她刚刚16岁一光荣院有31位老人,其中有5位病瘫,有2位双目失明。当时院内有4名工作人员,但真正的服务员只有孝辉一人,为住院老人缝缝补补。浆浆洗洗,全由她一个承担。那时院里条件也差,既无自…  相似文献   

14.
盛金花,一位80岁高龄的老人,没读过什么书,退休金不多,丈夫健在.有4个孝顺的子女。谁也不会想到,这位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女性身上.竟承载着一份伟大的坚持。37年光阴里.身材瘦小的盛金花日夜照顾着智力低下、完全丧失生活能力的小姑颜翠玉,生活巨细.事必躬亲。采访过程中,盛金花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应该的呀.阿玉是我的家人。”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发展历程中,孟子提出的“以意逆志”论,对后世的文学鉴赏和批评理论发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孟子·万章冲,孟子指出:“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他主张鉴赏或评论文学作品,不应割裂辞句,或拘泥于字面意义而歪曲诗的本义,而应从整体上来体会和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孟子在中国古代文论史上第一次建构起了鉴赏论和批评论的骨架。然而,对孟子的“以意逆志”说,后世人的理解部分歧很大,焦点集中在对“意”与“志”关系的解释上:“意’倒底是“说诗者”的意,还是“作诗者”的意?“以意…  相似文献   

16.
如今,河北邯郸人外出,当被问及是哪里的人时,由于邯郸土话的发音,总会被人误听为是海南。“哦,海南,蓝天白云、晴空万里、风景如画的好地方!”而每当这个时候,邯郸人总是在尴尬之余。向对方解释说:“不是海南,是邯郸,古代赵国之都。”  相似文献   

17.
黄立 《中国保安》2012,(11):60-61
中国著名企业家张瑞敏说:“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我也深刻地感受到了这一点,不要总以为事情很简单、很平凡就不去认真对待,没有简单和平凡做基础,哪来的成功和伟大?就如《鲁伟强:勇斗歹徒西子湖畔最美丽保安员》一文中的保安员鲁伟强,如果他不用真心去对待每一件事,又何来“西子湖畔最美丽保安员”的称号呢?  相似文献   

18.
刘梅  Lisa 《台声》2023,(1):84-87
<正>我是刘梅,“80后”湖南常德人,远嫁到宝岛台湾,如今居住在高雄。“刘小妹,生日快乐!这花送你。”张先生一进门就开始喊。我高兴地迎出去,心想这个憨老公可算开窍了。没想到张先生从背后拿出一束假花。看着我明亮的眼神逐渐暗淡,张先生赶紧说:“这花多好,能开到80岁都不凋谢!”我一下子就被逗笑了,“好,比上次的花椰菜可强多了。”这就是我和台湾老公的生活日常。  相似文献   

19.
听说过一个故事。说有一个人担着两筐茶壶去集市上卖,谁知他在经过一个山坡时,几个茶壶从筐里掉出来,摔了个粉碎。他头也不回地向前走,这时有人提醒他说:喂,你的茶壶摔碎了,你还不快看看!这人回答说:既然已经摔碎了,看又有什么用呢?这个人堪称是一位智者,因为生活中,能像他一样生活的实在不多。更多的人是患得患失、斤斤计较,面对已经打碎的“茶壶”,叹息一番,后悔不已,结果白白浪费了时间不说,甚至因为分神,弄不好还会打碎更多的“茶壶”。对人生而言,随时都会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有时远远比打碎一只茶壶严重得多。…  相似文献   

20.
说“方圆”     
马冀 《福建通讯》2001,(3):45-45
《周易&#183;系辞》中说:“蓍之德,圆而神”。很早以前。“圆”就丰富和充实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张英在《聪训斋语》中说:“天体至圆,万物做到极精妙者,无有不圆。圣人之至德、古今之至文、法帖。以至一艺一术,必极圆而后登峰造极。”古希腊毕达哥学派认为:“一切立体图形中最关的是球形。一切平面图形中最关的是圆形。”黑格尔在这个意义上,把哲学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