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族区域自治,保障了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促进了各民族的平等互助和团结合作,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大特色。邓小平同志历来十分重视民族工作,早在1950年7月21日接见中央民族访问团西南团时,就深刻地指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不把经济搞好,那个自治是空的。”他还强调指出:“观察少数民族地区主要是看那个地区能不能发展起来。”“我们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是坚定不移的。”邓小平同志对民族问题的许多精辟论述,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民族法制建设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人大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加强和逐步完善民族法制,既是健全和完备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一环,也是推动和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一、民族法制建设与民族区域自治法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国家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法,它是适应我国国情,调整民族关系,保障各少数民族的权利,使党和国家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相似文献   

3.
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在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过程中 ,必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加快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法制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星研 《前沿》1996,(11)
对我国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发展的研究星研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是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是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彻底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关键。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适应经济建设及社会主义市场经...  相似文献   

5.
1984年5月3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并于同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是以宪法为依据,总结了建国以来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律制度的经验,在1952年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起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十多年的实践表明它为调整新时期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民族自治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健康运行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法是一部在多民族构成的统一国家内,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或少数民族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区,由少数民…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列主义原理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实践总结和理论的发展。它对于调整我国的民族关系,“坚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加强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建设,保障各少数民族地区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政策的自主权,”促进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成长,加速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起着法律保护的作用,也必将使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日臻完善。  相似文献   

7.
乌兰夫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设的历史性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方针与主张,体  相似文献   

8.
梁红秀  徐罗卿 《传承》2012,(11):32-33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少数民族政治体系的存在形态,其本质是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新时代的建设实践中暴露出的问题表明,实现民族政治与公民政治的平衡是少数民族政治发展的必然方向。  相似文献   

9.
云南民族区域自治四十五年周平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既是我们党处理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又是我国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云南就有24个,而且云南地处祖国边疆,有十多个少数民族跨境而居,民族关系相...  相似文献   

10.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关键是加强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具体地说,就是要坚持并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使广大人民的  相似文献   

11.
论少数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少数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马良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基础,逐步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富裕,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政策的根本原则和着眼点。当前的东西部差距,突出地表现为东部地区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在经济发展上的差距。由于历史、社会、自...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六大报告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巩固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的政体,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同时坚持和健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根本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或两党制,也有别…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同表述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三大形式,明确提出,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论断表明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我们国家体制中的重要地位。目前,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设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一是民族自治地方增多了。全国共建立了159个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其中自治区5个、自治州30个、自治县(旗)124个,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已有45个民族建立了自治地方;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人口已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80%左…  相似文献   

14.
王萍 《新疆人大》2010,(2):44-46
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区域自  相似文献   

15.
现行初三《思想政治》第四课新增“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重要内容”。最近,笔者在下校听课和教研中,听到不少教师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及其优越性感到困惑。为此,现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浅析如下,供教师在教学时参考。(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管理本自治区域内的事务。它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地方制度的一个具有特殊性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帅海香 《前沿》2010,(15):135-138
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内蒙古自治区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的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60多年内蒙古自治区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总结60多年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的成就与经验,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相似文献   

17.
加强民族区域自治理论研究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王勋铭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的实施,充分保障了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和享有的平享权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各民族间的团结合...  相似文献   

18.
刘怡 《中国人大》2009,(7):49-49
1981午至1984年,他主持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这个重要的基本法律,对于完善和健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经全国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由国家主席李先念明令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以下简称自治法),是我国的基本法律之一。这个法律的颁布和实施,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成就,标志着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民族区域自治作为我们国家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已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重要组成部  相似文献   

20.
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建设,是我国民族法制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条件。加强自治机关的建设,对于保证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法律法规在自治地方的遵守和执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维护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