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罩头、捆腿自溺死1例徐长苗,季少岩,周莉红1995年6月18日上午9时左右,据西湖水上派出所报告:在杭州西湖苏堤北段湖内发现一具尸体。尸体呈仰卧位浮于水面,尸体近岸边,头部罩有一只白色塑料袋,在袋口处见有一根宽约0.3cm的白色松紧带,并于项部打一活...  相似文献   

2.
1985年8月6日,马尔康县东侧海拨4 816m的梦壁山顶乱石堆中,发现一具无名男尸,尸体头东脚西,终日不见阳光,气温常在3℃至-25℃左右,风力常在3至6级左右,气候变化无常.  相似文献   

3.
杨波  高伟 《刑事技术》2001,(5):64-64
1案例资料1998年1月9日晚8点左右,暂住付家村收废品的外地人张某被发现死于一“丁”字路口路面上,头部有伤。尸体北侧路面有两道汽车刹车痕,怀疑是交通肇事死亡,但其额部创伤形态难以解释,故要求市局勘验。现场情况:现场位于一“丁”字路口处,南北方向为干道,向西是通付家村里的乡级公路,交汇处中心是呈三角状的灌木丛,尸体头东脚西仰卧于东西路北侧,衣着完整。尸体检验:尸长176cm,双瞳孔等大圆0.6cm,球睑结膜苍白,头面部额正中有一16cm×3cm裂创,深达颅腔,脑组织散出。地面上有大面积白色粉末。经现场搜…  相似文献   

4.
案例11990年3月在哈市某大院菜窖内发现一棵体女尸。县长160cm,发育正常,营养良好,头留长发。尸体已腐败,以头面部明显,面部呈暗红色并有表皮腐败性脱失,周身有片状霉菌斑。死因为扼颈窒息。分析年仅在20岁左右,死亡时间臣发现时间3周左右。在查找身源时,有发现与3周前失踪的女子谭XX(22岁,无业卖淫人员)年龄、身高,发型等体貌有相似处,并经毛发血型检验与两者血型一致,均为“O型”。后请家属辨认,其母见尸体后未确认,但提出谭曾行隆鼻术。经仔细检验尸体鼻部,见中隔处有纵行线状摄痕,切开后从鼻背取出一硅塑鼻背形状物…  相似文献   

5.
某女,30岁左右.某年4月2日早上7:00许被发现死在一水库中。现场勘查:尸体浮于距岸边6米的水面上,水深约5m。水温4℃。尸体检验:衣着整齐,上身穿白色衬衣,下身穿黑色长裤,内穿白色内裤,尸斑颜色浅淡,颜面部青紫,双眼球睑结膜有散在性出血点,口鼻腔有少量淡红色泡沫液体(翻动尸体易溢出),全身体表未检见损伤,双上肢呈鹅皮样改变。解剖及病理检验见:心血呈暗红色流动性,双肺叶间被膜下和心尖有散在性出血点,气管、支气管内可见少量溺液,胃和十二指肠未见溺液。镜检:肺水肿、部分肺泡腔内可见少量出血灶。  相似文献   

6.
自勒死亡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案例资料1.1现场勘查某年3月22日,在某山顶一石崖下发现1具尸体,距石崖上垂直距离约10m。有一巨大山石突出于山腰上,山石与山崖壁之间的空间约2.5m×1m大小。尸体头东北脚西南,仰卧于大山石与山崖的空间,头的位置在山石上,在此位置上沾有少量血迹及毛发,尸体左前方有两只黑色皮鞋。现场距主景区约3km,周围有许多松树,地面上有杂草、落叶、积雪,现场距崖顶陡峭,灌木杂草丛生,稍有不慎就有坠崖的危险。3月当地气温偏低,昼夜平均气温0℃左右,夜间最低能达到-10℃。1.2尸体检验尸体衣着较整齐,衣服及袜底无明显擦蹭痕迹。颈部勒有一乳白色休闲…  相似文献   

7.
枪弹创检验不少见,特别是自80年代中期以来,仅据武汉地区统计,平均占全部尸体检验总数的3%,其中1989~1992年间高达5%,而近2年间则以霰弹枪创为主的枪伤检验占6~7%。明显的、典型的枪弹创检验并不困难,已有大量报告。但对非典型的枪弹创却容易引...  相似文献   

8.
1案例某男,28岁。某日上午10时30分与他人口角,被对方用苯酚乙醇饱和溶液泼洒于面部及双上肢。其当即自行用水冲洗,5分钟后神志不清。20分钟后,医院查体:呼吸节律不整,两肺布满干湿罗音,心音听不到,头、面、双上肢灼伤均呈灰白色。13时30分,气管切开,14时15分,临床死亡。2检验与结果2.1尸体检验尸体冷冻保存,死后16天尸检。尸检时见发育正常,营养良好。头面部及双上肢弥漫性皮肤呈暗紫红色改变,面部有处呈紫黑色,质地较硬的斑块。胸部皮肤见暗紫色流注痕。解剖检验未见异常情况。各脏器镜检未见明确病变。2.2$化检验心血…  相似文献   

9.
王博维 《刑事技术》2003,(Z1):42-43
重度冻死及高度冰冻的尸体也可出现骨缝裂开,两者易被误认为头部外伤而引起纠纷或对冻死死因的争议。因冰冻尸体致颅底骨折的报道尚少见,报道1例如下。1案例资料死者男,46岁,农民。2003年1月28日下午7时40分左右,与他人发生纠纷撕打,后被人拉开,当时曾有呕吐、心里不舒服等表现,9时许在被妻子搀扶送去就诊的途中倒地死亡。家属认为死因为头部受伤。死后第11天对尸体进行尸表检验,第12天尸体解冻后进行尸体解剖。尸表检验:第11天尸表检验见尸体已高度冰冻,冰冻棺温度为-50℃。尸体呈冻僵状态。右眼球显著膨出于眼眶外,眼球半凸出于眼睑外,眼…  相似文献   

10.
1简要案情2000年3月1日下午2时许,我市胡乐镇一农民在挖地时挖出一具尸体,即报案。经现场勘查及尸体初步检验认定为一起杀人分尸案。尸体分割为头、躯干、骨盆和下肢三大块,分别用两个麻袋包装,放在一个洞穴内,重叠堆放。尸体呈尸蜡化。经检验分析认为:死者为不知名女性,年龄推断为45岁左右;确定了一些个体特征;死亡时间为二年以上;死因系遭受钝器打击头部致颅脑损伤;致伤工具系棍棒类;分尸工具系菜刀类。为确定尸源,首先围绕全市几年来失踪妇女逐一排查,但没有进展;后我们借助X线片进行比对,从而确定了尸源,一举破获此案。  相似文献   

11.
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2008年9月8日,某公司尾矿库发生特大溃坝事故,造成277人遇难。时值夏末秋初,尸体在被掩埋数天至两个多月被挖出,呈高度腐败,有的仅为尸体块,事故处理需要对尸体及尸块进行身源识别。1.2检材提取对较新鲜的尸体提取心脏血液、血痕;腐败尸体或尸块提取深层肌肉组织;腐败严重者则提取骨骼(肋软骨、耳骨、鼻骨等方便、易保存的骨骼)。检材提取时注意采用各项措施避免交叉污染[1],检材分装并按规范保存。1.3 DNA检验方案重特大事故中,死亡人数较多,人员情况比较复杂,进行身源鉴定应针对不同特定情况采用不同方案,本案例主要采用的检验方法为:Identifiler复合扩增试剂盒通过对尸体和亲属15个常染色体基因座和AMEL基因座的检验,大多数尸体身源得到确认,或对尸块进行识别鉴定。Yfiler复合扩增试剂盒部分检材可根据需要,在常染色体基因座鉴定的基础上,利用Y染色体基因座具有的优势,通过对兄弟、爷孙、叔侄等父系遗传关系的认定确定身源。线粒体DNA(m tDNA)测序m tDNA呈母系遗传,部分检材可进行m tDNA测序检验,通过姐妹、兄妹等母系亲缘关系确认,并结合其他遗传标记的检测进行尸体身源确认...  相似文献   

12.
溺水的尸体检验报道较多,因溺水吸入自体呕吐物阻塞左右支气管窒息死亡,国内尸检报告甚少,现报告1例如下。 案情简介:李某,女,23岁,未婚,农民,小学文化。1995年元月30日晚饭后,因个人婚事与父母发生口角,换上一身干净衣服离家未归,于1995年2月4日在附近河中发现尸体,尸体漂流至浅水滩,呈仰卧位,衣着整齐,一双黑色皮鞋还穿在脚上。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97例非窒息性死亡腐尸牙齿的变化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32例腐尸牙齿呈赤色变(玫瑰齿),占检验数的33%。非窒息性死亡腐尸赤色齿出现率较高的原因,均与尸体腐败、环境潮湿、尸体头低脚高和俯卧姿式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4.
自溺死尸体颈前肌群广泛性出血较为少见,笔者在实验工作中曾检验一例,现报告如下。案例程某,男,33岁。1994年8月2日1时许失踪,次日21时许发现其尸体呈头下脚上位倒竖于某机井内。尸检见死者衣着完整,身长175cm,发育正常,营养良好。尸斑呈暗红色,分布于头面、颈部,指压不褪色,尸僵存在于全身各大关节,角膜透明,左球结合膜有针尖样点状出血,右球结合膜有片状出血;在头面部及左侧肢体可见多处大小不等的皮肤擦伤。双下肢有鸡皮样改变。双侧胸锁乳突肌中下段、肩胛舌骨肌、胸骨舌骨肌条状出血,甲状腺广泛性出血,甲状软骨板无损…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的法医学著作中对水中尸体漂浮特征的叙述是:人体的比重在吸气后为0.967,呼气后为1.057左右,故溺死后尸体一般皆下沉.待尸体腐败,产生大量腐败气体,比重又减少,尸体浮出水面.尸体腐败和上浮的时间可因温度不同而差异甚大.一般夏季12小时左右开始上浮,冬季一个星期左右或更久.并认为男性尸体浮起后多呈俯卧位,女性尸体多呈仰卧位,这与男女骨盆结构和脂肪组织在身体的分布不同有关.我们在实际检案过程中,发现尸体的漂浮时间与上述差异甚大.现将作者实际检验的案例总结如下.1 资料统计(见表1)  相似文献   

16.
枪弹损伤1例     
1案例资料2001年6月17日晚,某镇发生一起枪杀案,犯罪嫌疑人持猎枪将坐在一辆面的车内的一名男子当场打死,案发后第二天,刑技人员对现场进行了勘查,对尸体进行了检验。在对尸体的检验中,刑技人员对尸体头部一处损伤的形成有争议,后经反复研究,达成共识,报道如下,以供参考。现场勘查:尸体臀部坐在面的车的副驾驶座位,头部倒在驾驶座位右侧外,两扇车门均呈打开状,车窗玻璃匀被摇下,头部所在处痤位上有血滩伴脑组织,顺车门而下地面上有流淌型血迹。车内反光镜前挡玻璃内侧及驾驶座位靠背上有喷溅血迹,驾驶座位右侧座位…  相似文献   

17.
l案例资料案例1某年2月10日,某一路旁灌木丛中发现二袋尸体碎块,分别用一绿色军用旅行袋及一金贝壳牌被袋包装,其中大腿和臀部置于绿色军用旅行袋中,其余尸体碎块及衣物均置于金贝壳牌被袋中。尸体头部躯干及上肢为一整块,经辩认,确认死者为曾某(女,37岁)。尸体检验见尸体被肢解为三大块和16小块。16块尸体碎块为胸部割下的皮肤、肌肉组织及胃肠组织碎块;其中胃仅余胃幽门约lOcm左右组织。死者双侧瞳孔直径为5mm。颜面部及眼睑结膜见出血点,眼睑球结膜下见片状出血。指甲青紫,尸僵在各关节已形成,尸斑呈红色,分布在全身腰背等低下部位,颜面部尸斑显著,呈鲜红色,指压均不褪色。  相似文献   

18.
1995年11月14日14时左右,浙江省开化县某单位因宿舍楼进行房屋加宽基建,发现已近10个月未见踪影的丁××(男,55岁)死于其卧室内床上,遂报案。中心现场位于宿舍楼的最顶层2室1厅套房内,面积约40m2,所有门窗紧闭,窗帘布拉拢,尸体在卧室内床上,最上层有1条红色花被面的棉被覆盖全身,掀开棉被,见有3个枕头盖于尸体头顶及前胸部位,有3件毛线外套盖在尸体胸腹部位,再下有1条青色毛毯和一条蓝绿色花被面棉被裹着尸身,尸身下为床单和棉花垫被,床单与垫被上沾有大量干涸污渍,头下有黄色枕巾及白色枕套枕…  相似文献   

19.
张某,成年女性,于1962年12月某日晚在家中突然死亡.死后四天作尸体剖验,检见支气管内有少量食物残渣,结论为呕吐物吸入呼吸道致窒息死亡;内脏全部剔除留作标本后尸体用东北松木棺材存放埋葬.1966年死者丈夫供认,因生活中有外遇,故意将50片(每片含0.1g)苯巴比妥研成粉末,混入中药汤汁内诱骗其妻服下,当日深夜死亡.为此于1966年5月开棺检验.尸体呈木乃伊,无内脏,开颅取出已腐败的脑组织全重297克,作毒物化学分析,上海、北京检验结果相反.因此死者丈夫不服原判,提出申诉,推翻原供.为查明死因,笔者于1987年5月赴死者墓地第二次开棺复验,现将检验所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广州地区冻死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1案例资料简要案情某年12月25日上午,本市郊外草坪上发现1具男性裸尸。据调查,死者系精神病患者,24日裸身在街道徘徊,曾有人给予食物和衣物。24日和25日气温为16℃~24℃,小雨,轻微南到东南风天气。尸体检验身高164cm,营养一般,尸斑呈暗红色。左右手掌、手背、膝关节及背部、臀部等处多处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