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一带一路"建设是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形势下,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主动承担大国责任的重大战略安排。这一重大战略安排,为江西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动力,助推发展升级,加快形成内生增长与外向发展互补的内陆开放型经济体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准确把握自身比较优势与沿线国家市场需求的契合,灵活施策,有所为有所不为,可以有效减少国内各地在对接"一带一路"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同质化竞争,创造"一带一路"的江西机会。  相似文献   

2.
《外交评论》2016,(6):1-21
"一带一路"倡议是新时期中国重大的经济外交实践,它并非意在挑战和取代现行的国际体系,而是有助于推动其变革和完善。经济外交与国际体系之间存在紧密的互动关系,它运行于特定的国际体系之中,并对国际体系的维护和变化产生重要影响。将经济外交置于国际体系中考察,可以发现其遵循着经济和政治两种运行逻辑以及自由主义和现实主义两种运行取向。国家经济外交的成功离不开两种运行逻辑的相互匹配以及两种运行取向的适度对接,也即经济外交运行中的"平衡术"。"一带一路"倡议的伟大实践,遵循经济外交运行的两种逻辑和两种取向,审慎地拿捏、把握其间的"平衡术",必将有助于创造体系效应,为现行国际体系的变革作出贡献。同时,"一带一路"倡议也将面临若干体系风险的挑战。努力为"平衡术"的发挥创造条件,将有效化解"一带一路"所面临的体系风险。  相似文献   

3.
经济发展作为世界各国当下发展的首要任务,而投资又是助推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所以从投资起步有助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良好合作。本文主要从经济外交中的投资方面分析中国外交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所面临的机遇,分别从投资与经济外交、搭建区域合作平台、建构共同模式等方面具体阐述。这些机遇对于中国扩大对外交往,实现沿线各国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等都具有现实意义,需要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过程中重点把握。  相似文献   

4.
“一带一路”、新型全球化与大国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交评论》2017,(3):1-26
"一带一路"沿线的绝大多数国家都属于中低收入国家,其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如何实现发展。东亚和中国依靠出口导向战略实现了工业化,但在今后一个时期,国际贸易增速将显著低于GDP增速,加上发达国家逆全球化思潮涌动,世界发展需要新思路。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可以推动以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为核心的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合作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全球化。中国具备全球首屈一指的制造业贸易能力,东部地区形成了一个相当于两个二战后美国经济规模大小的富裕经济地带,在战略上中国倡导共商、共享与共建原则,因此,"一带一路"具有深厚的带动力。预计2030年左右,"一带一路"沿线中低收入国家有24亿人将转变为中高收入人口,而届时中国有14亿人口将成为高收入人口。尽管富裕起来的中国在战略上的确构成对美国的重大挑战,但"一带一路"也为中美两国创造了合作共赢的机遇。因此,中国应统筹"一带一路"与"新型大国关系",从战略上更好地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5.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共同现代化道路是符合生产力发展以及世界现代化规律的,"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顺应时代潮流提出的世界现代化方案。发展中国家共同现代化道路也是有广阔发展空间的,因为它着眼于中国与沿线发展中国家之间相似的发展需求以及互补的发展优势。基于此,从共同现代化道路这一崭新的独特视角来研究,有助于正确地认识"一带一路"倡议的价值旨归、核心要义和发展特征,进而在中国道路与"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良性互动中,发现共同现代化道路的发展实效与前景。  相似文献   

6.
为有效防范恐怖袭击风险,应从深化认识,增强行动、转变观念,开拓思维、创新机构,对接需求、主动出击,构建协议等方面建立"一带一路"基础设施的人员巡控、安全运行和处置的国际警务防控机制。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中国大外交视角分析了中俄关系框架下的"一带一路"建设,在"一带一路"和中俄关系框架下阐述了"一带一盟"的对接,以及"一带一盟"视角下的"冰上丝绸之路"合作。以"冰上丝绸之路"上的重点项目亚马尔LNG为案例研究,充分论证了基于中俄两国共同发展、互利合作大战略背景的"冰上丝绸之路"与"一带一盟"前景广阔,对世界经济发展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8.
"一带一路"是我国打开国际政治、经济新局面重要战略布局,同时给广西带来了优化产业结构、升级对外贸易、提速城镇化进程、加快人才培养与交流等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但广西在政策执行力、基础设施、经济实力等方面存在不足。为此,要充分利用政策红利、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优化产业结构,升级中国—东盟自贸区,把广西打造成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全面分析"一带一路"战略提出的国内外背景基础上阐述了"一带一路"作为我国新时期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内涵,结合新近公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即中国版"一带一路"行动计划,论述了"一带一路"建设的模式及实施框架,指出了以"五通"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的九大具体合作领域,展示了"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前景及可能面临的挑战,最后提出了我国统筹国内外、协调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政策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巴经济走廊作为"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巴经济走廊经过近4年的建设,项目实施进展顺利,在产能合作、能源合作、金融合作、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但中巴经济走廊建设还要面临政治、经济、安全、道德以及域外干扰等方面的风险,需要重视风险评估与管控。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已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此同时,国际上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机遇与问题也有着不同的看法。本文在梳理部分国际上对"一带一路"倡议主要机遇和问题的认知基础上,提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应注重基础设施项目的经济性与社会性,通过建设"一带一路"专门领域的合作平台、为市场运作建立保障、系统培养"一带一路"专业化建设人才、改善自身软实力以促进民心相通落实等途径,最终将"一带一路"愿景转化为中国与沿线国家共同的行动。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一带一路"规划和建设所面临的"五个平衡"挑战,制约了战略和战术目标的融合:即中国市场需求和本地比较优势供给、中国产业链延伸和本地产业发展、工程完成度与保障机制、区域融合和多方利益、传统基础设施和数字基础设施。这亟需构建更具系统性的中观规划和建设架构予以应对。即以中国和"一带一路"国家之间的贸易和当地产业升级为核心任务、可持续财务和治理机制为保障机制、以多边合作机制推进区域融合,进而指导传统基础设施和数字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  相似文献   

13.
海外侨胞广泛分布在"一带一路"沿线,是连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天然桥梁和纽带,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资源和力量,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侨务工作既面临挑战,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4.
"一带一路"建设给中欧新能源合作带来了基础设施、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便利。然而,中欧新能源合作还面临着新能源合作中的"双反"问题、技术壁垒、"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安全通道问题和美、俄等大国的压力问题。中欧需要通过具体合作项目的制定和实施来加强新能源领域的合作、加强政治互信、建立和完善中国与欧盟以及中国与欧盟成员国之间的多重新能源合作机制,借助"一带一路"加强新能源合作。  相似文献   

15.
开展"一带一路"沿线的国际科技合作交流,不仅要促进沿线各国在经济技术上的互惠共通,更要在制度建设上为"一带一路"提供中国方案。以立法体系、行政执法体系、司法体系、法律服务体系为内容的法律保障体系是"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在考察和评价陕西开展"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法制保障体系实践基础上,从创新立法格局、加强行政执法、深化司法改革、提升法律服务等方面提出优化陕西开展"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法律保障体系的对策建议,协力推动沿线国家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相似文献   

16.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主要是为解决好开创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开拓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拓展战略纵深和强化国家安全、以及掌握区域贸易的主导权,推动全球治理结构的改革等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问题。从国际和国内经济背景出发,本文构建了"一带一路"的理论模型,证明了其内在的经济逻辑,为理解"一带一路"的经济本质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17.
面对全球不确定性上升,厘清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竞争与互补关系,能更好的激发沿线国家的发展潜能和发挥各国的资源禀赋优势,实现包容性发展,为世界经济的增长开辟新的空间,注入确定性。本文从四个方面梳理并评述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竞争与互补性相关研究,包括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测度、贸易发展的影响因素、贸易发展潜力以及国际产能合作。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将鼓励更多的企业参与到对外经济合作当中。"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企业面临诸多国内、国际及其他转化类法律风险。对海外投资行为进行法律风险揭示、法律风险评估、法律风险预警等方面的管理,从而最终确立"一带一路"战略下法律风险的防范机制。  相似文献   

19.
《外交评论》2017,(4):32-58
中东22国是"一带一路"的重要参与者,"一带一路"也给中国与中东关系提供了更大的舞台、更广阔的前景。中国中东战略的特色是软实力、轻足迹,积极进取的经济战略、谨慎保守的政治战略、尚未成型的军事战略,是大国中东战略的新尝试,同"一带一路"的核心精神相吻合。中国同中东的政治关系迎来契机和机遇,双方相向而行,合作意愿非常高。同时,中国同中东的经济合作却处于困难时期,具体项目的落实非常困难。在机遇与挑战的交叉影响下,中国中东战略容易形成政治与经济、战略与战术之间的错位、脱节。中国同中东的关系,战略上要乐观,战术上要谨慎,既要防止坐失良机,也要警惕冒进,重点是防冒进。  相似文献   

20.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为周边沿线国家经济的繁荣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南太平洋岛国斐济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南延伸带的重要国家,近年来中国与斐济合作步伐逐步加快,合作领域逐步拓宽。深入研究中国与斐济合作可能遇到的政治、经济等风险,制定相应合作对策,对"一带一路"在南太平洋地区的顺利开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