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为探讨褪黑素对内毒素血症山羊肝线粒体自由基代谢的影响,将48只山羊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组(NS组)、内毒素组(LPS组,1 mg/kg)、褪黑素组(MT组,1 mg/kg)和褪黑素保护组(MT LPS组),每组分别在处理后第3和6 h各宰杀6只羊,取肝组织,提取肝线粒体,检测肝线粒体中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内毒素血症时山羊肝线粒体中抗氧化酶的SOD、GSH-Px、GR和CAT活性降低,T-AOC活力下降,MDA含量明显增加,而褪黑素保护组肝线粒体抗氧化酶活性普遍回升,MDA含量明显下降。提示,褪黑素能减轻内毒素血症山羊因脂质过氧化造成的肝线粒体损伤,保护肝线粒体功能。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内毒素(LPS)血症时NO在机体病理损伤中的作用,将22 只山羊随机分为5组,即内毒素血症模型组(LPS 1 800 EU/kg)、内毒素血症氨基胍(AG)组(AG 25 mg/kg)、大剂量内毒素血症模型组(LPS 5 400 EU/kg)和大剂量内毒素血症AG组和对照组。分别于处理后第1、4、8和24 h采集血液,检测血浆中NO水平、环磷酸腺苷活性及血清中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结果表明,山羊内毒素处理后一氨化氮合酶活性增强、NO含量增加、环磷酸腺苷浓度升高。提示,内毒素血症时,过量的NO在机体病理损伤中起中介作用,给予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AG能缓解内毒素血症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3.
铜对肉鸡肝细胞线粒体膜通透性及呼吸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为进一步了解铜对生物体的生物学效应,选用硫酸铜作为铜源,向即时分离的肉鸡肝细胞线粒体培养液内加入终浓度分别为5、10、20μmol/L的铜(以铜计),孵育10 min后,观察肝细胞线粒体膜通透性及呼吸的变化。结果显示,铜对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有较显著的影响,造成线粒体不同程度的肿胀,表现为线粒体悬液在540 nm处的吸光值下降,且铜浓度越高,吸光值下降越明显,在孵育6 min后3种浓度的吸光值下降百分比差异显著(P<0.05)。随着铜浓度的升高,线粒体呼吸逐渐减弱,RCR、P/O、OPR均显著降低(P<0.05),这些变化可能是微量元素铜对生物机体产生毒害作用的本质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Fas在内毒素(ET)致大鼠肝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2组,1组为对照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组为内毒素组(静脉注射内毒素5mg/kg)。分别在注射后第3、4、8、12h每组各剖杀6只大鼠,采取肝,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细胞凋亡情况,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内毒素对肝细胞Fas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2组的肝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1组(P0.01),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2组的Fas积分光密度明显高于1组(P0.01),且一直呈上升趋势。结果表明,ET通过上调肝细胞中Fas的表达,可显著介导肝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5.
氨基胍对内毒素血症肉鸡肝线粒体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自由基在肉鸡内毒素血症发病机理中的作用,将120只30日龄的肉鸡,公母各半,随机分为A、B、C、D共4组,每组30只。A组为对照组,B组为内毒素组,C组为氨基胍治疗组,D组为氨基胍组。分别在处理后第1、3、5、7、9 h每组各宰杀6只提取肝线粒体,检测肝线粒体中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内毒素血症时肝线粒体中SOD、GSH-Px和CAT活性降低,MDA含量明显升高,肝线粒体中T-AOC活性下降,而氨基胍治疗组则情况明显好转。结果表明,由于自由基的增多而引起的脂质过氧化损伤在肉鸡内毒素血症发病机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氨基胍可有效拮抗脂质过氧化造成的损伤。  相似文献   

6.
在对照组(Cu 11 mg/kg,A组)基础上设高铜组3个(110 mg/kg、220 mg/kg和330 mg/kg,分别对应为试验组B、C、D),试验期为60 d,在12、24、36、48、60日龄采集肝组织,提取线粒体,测定线粒体复合物Ⅰ、Ⅱ、Ⅲ、Ⅳ和Ⅴ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11 mg/kg和110 mg/kg铜日粮添加组线粒体复合物Ⅰ、Ⅱ、Ⅲ、Ⅳ、Ⅴ的活性呈增加趋势.220 mg/kg和330 mg/kg铜日粮添加组肉鸡肝细胞线粒体复合物Ⅰ、Ⅱ、Ⅲ、Ⅳ、Ⅴ活性减弱,但主要在试验后期,尤其是48日龄之后,比对照组和各组内的试验前期下降明显(P<0.05).说明高铜日粮在一定程度上对线粒体复合物活性是有利的,但过高的铜添加到日粮中(≥220 mg/kg)可降低肉鸡肝细胞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的功能活性.据此可以推测,线粒体是机体铜过量状态下侵害的靶部位之一,而且能作用于线粒体各个复合物,造成线粒体呼吸功能减弱,呼吸链中电子传递发生故障,从而影响线粒体功能的正常发挥.  相似文献   

7.
采集5头PCV2和PRRSV血清抗体阴性的断奶仔猪血液,分离外周血淋巴细胞,分对照组、PHA组、LPS组、PCV2组、PCV2+PHA组、PCV2+LPS组进行体外培养,用MTT法检测PCV2作用2d后对仔猪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能力的影响;无菌取脾制成单细胞悬液,分单独淋巴细胞(L)、淋巴细胞+PCV2(L+V)、淋巴细胞与巨噬细胞(L+M)和淋巴细胞与巨噬细胞+PCV2(L+M+V)4组进行体外培养.分别在培养后第0、6、12和24 h收获淋巴细胞,用RT-PCR法检测淋巴细胞IL-2R(α)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与对照组、PHA组和LPS组相比,PCV2组、PCV2+PHA组和PCV2+LPS组淋巴细胞的转化能力均极显著降低(P<0.01);PCV2对单独培养的淋巴细胞IL-2R(α)表达的影响不显著(P>0.05),而巨噬细胞能协同PCV2促进淋巴细胞IL-2R(α)的表达,尤其在攻毒后第12和第24 h极显著增加(P<0.01).证实PCV2在攻毒后第2 d能抑制体外培养T、B淋巴细胞的转化能力,且巨噬细胞能协同PCV2促进T淋巴细胞的活化.  相似文献   

8.
将仓鼠肾细胞(BHK-21)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Ⅰ组)、内毒素组(Ⅱ组)、内毒素+阳离子A组(Ⅲ组),分别在第3、6、12、24小时收集细胞制备细胞匀浆,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总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用比色法定量测定谷胱甘肽-S转移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总抗氧化能力活性;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细胞匀浆中的蛋白含量,探讨内毒素对体外培养仓鼠肾细胞的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以及阳离子A对其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与Ⅰ组相比,Ⅱ组各种抗氧化酶的活性显著降低(P<0.05);Ⅲ组与Ⅱ组相比,抗氧化酶活性显著增高(P<0.05)。证实内毒素能诱导体外培养的肾细胞的抗氧化酶活性降低,阳离子A能有效保护细胞内的抗氧化酶。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刚地弓形虫代谢分泌抗原(E/SA)对山羊的免疫保护机制,将山羊随机分为6组,即E/SA组、E/SA+CpG组(未乳化)、E/SA+CpG组、E/SA+IL-2组、E/SA+IL-2+CpG组、对照组,每组3只,分别于免疫前、免疫后第2周、免疫后第4周、感染后第1周及感染后第2周采集山羊血清,用ELISA法检测IFN-γ、TNF-α、IL-2、IL-4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各免疫组免疫后IFN-γ、TNF-α、IL一2、IL-4的含量分别为175.40~215.60、89.95~253.80、230.40~301.50、39.20~54.20 pg/mL,而免疫前分男q为14.00~18.75、30.91~42.20、10.75~18.30、20.40~24.60 pg/mL,对照组分别为16.50~36.56、37.75~58.20、11.50~21.75、21.6l~27.60 pg/mL,免疫组在免疫后体内IFN-γ、TNF-α、IL-2、IL-4的含量明显升高,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E/SA可引起IFN-γ、TNF-α、IL-2、IL-4水平的升高,说明E/SA免疫后可引起山羊较强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三氧化二砷(As_2O_3)对肉鸡原代肝细胞氧化应激和甲硫氨酸亚砜还原酶Msrs基因(MsrA、MsrB_1、MsrB_3)mRNA水平表达的影响,本研究将肉鸡原代肝细胞培养36 h后,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0 mol/L As_2O_3)、低剂量组(0.5 mol/L As_2O_3)、中剂量组(1.0 mol/L As_2O_3、2.0 mol/L As_2O_3)、高剂量组(4.0 mol/L As_2O_3)、N-乙酰半胱氨酸组(1.0 mmol/L NAC)、合并应用NAC组(4.0 mol/L As_2O_3+1.0 mmol/L NAC),继续培养24 h后检测其抗氧化指标和Msrs基因mRNA水平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谷胱甘肽(GSH)含量在中剂量组、NAC组和合并应用NAC组显著升高(P0.05);过氧化氢酶(CAT)含量在高剂量组显著升高(P0.05);丙二醛(MDA)含量在低、中、高剂量组显著升高(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低、中剂量组和合并应用NAC组显著升高(P0.05),但在高剂量组显著降低(P0.05)。除了NAC组,其余各组Msrs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合并应用NAC组与高剂量组相比,GSH含量、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CAT、MDA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结果表明:高剂量As_2O_3可以导致原代肉鸡肝细胞氧化损伤,同时Msrs基因mRNA水平的表达有所降低,提示Msrs基因可能在As_2O_3引起的肝细胞氧化损伤修复中起重要作用,而NAC则可以缓解砷的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人工感染鸭源新城疫强毒株(Md/CH/LGD/1/2005)诱导番鸭细胞因子及Toll样受体基因的表达情况,选用80只15日龄SPF番鸭,随机分为攻毒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只,攻毒组以滴鼻点眼的方式接种1×107.0EID50鸭源基因Ⅶ型新城疫病毒(NDV)Md/CH/LGD/1/2005,对照组接种灭菌的磷酸盐缓冲液。分别在攻毒后36 h、72 h、7 d和25 d剖杀10只番鸭,采集每只番鸭的骨髓、脾、盲肠扁桃体、哈德氏腺和法氏囊样品,通过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组织中NDV载量、细胞因子和Toll样受体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除哈德氏腺外,其余各组织中病毒含量在攻毒后72 h达到最高,对照组各组织中均未检测到病毒含量。与对照组相比,经NDV感染后,IL-1β在攻毒36 h的法氏囊和攻毒7 d的哈德氏腺中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IL-2、IL-6、IL-18和IL-20在攻毒7 d的脾内表达显著上调(P<0.05)。TLR3、TLR15和TLR21均在法氏囊内高表达(P<0.05),且表达趋势相同,对NDV感染的应答可能具有协同效应。TLR5在骨髓、脾、盲肠扁桃体和法氏囊内显著上调(P<0.05);TLR7在攻毒7 d的骨髓和法氏囊内表达上调(P<0.05)。结果表明,感染NDV后番鸭可能通过TLR相关的信号转导通路诱导宿主免疫抗性基因的表达,调控机体的抗病毒免疫应答反应。  相似文献   

12.
对河南省豫东 6个县的山羊附红细胞体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 ,山羊附红细胞体病的感染传播没有季节差异 ;集约化养羊的感染率比散养羊的感染率明显 (P <0 .0 1)高 ;隐性感染附红细胞体病的母山羊所产羔羊绝大多数发病 ,波尔山羊新生羔羊发病率明显 (P <0 .0 5 )高于杂交羊 ,极显著 (P <0 .0 1)高于槐山羊 ;长期在低洼潮湿环境中放牧的山羊感染率和发病率明显 (P <0 .0 1)高于在干燥环境中放牧的山羊 ;带毒针头可以传染山羊附红细胞体病 ;天气骤冷、阴雨连绵、羔羊断奶、过度拥挤等应激因子可促使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将24头健康DLY仔猪按性别、体重随机分为2组,采用鼻腔喷雾法分别接种生理盐水(对照组)和含3.8×107 CFU/mL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的稀释液(试验组),研究了APP感染对猪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血液生化指标由Airone-200R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猪相比,试验组猪血清中TP含量略有升高(P>0.05),GLB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ALB含量、A/G值极显著下降(P<0.01);ALT、AST活性升高,其中AST活性升高极显著(P<0.01),而LT/ST值下降显著(P<0.05);IBIL、TBIL浓度及IB/DB值极显著升高(P<0.01),DBIL浓度略有下降(P>0.05);BUN、CRE浓度均略有升高(P>0.05);GLU浓度、AKP活性极显著下降(P<0.01),Ca浓度及Ca/P值极显著下降(P<0.01),P浓度显著升高(P<0.05)。结果表明,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感染引起了猪严重的肝功能代谢障碍,血糖和血钙显著下降,肾排泄负荷增加。  相似文献   

14.
用新型鸭肝炎病毒人工感染雏鸭 ,对感染雏鸭血液、肝、脑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和丙二醛 (MDA)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 :血清和肝组织中MDA含量在感染后第 2 4h极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脑组织中MDA含量无显著变化。血清中SOD活性第 2 4h极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第 96h极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 ;肝组织SOD活性于感染后第 2 4h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脑组织中SOD活性无显著变化。提示 :自由基参与了新型鸭肝炎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重庆市山羊博尔纳病隐性带毒情况,分析博尔纳病病毒(BDV)的种系来源。采用巢式逆转录酶PCR结合荧光定量PCR(FQ-nRT-PCR)技术对重庆市60只山羊外周血单核细胞 (PBMCs)及脑组织中的BDV P24基因片段进行了检测,将阳性产物测序,并与国外BDV毒株进行了比较。结果,山羊外周血检测阳性率为8.3%(5/60),脑组织检测阳性率为10%(6/60)。该 BDV P24片段核苷酸序列与马源BDV H1766株同源性最高,达96.51%,与标准株Strain V和 He/80同源性为95.35%,并且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也相同。表明,重庆市山羊中存在动物源性博尔纳病隐性带毒。该BDV P24核苷酸序列与Strain V和He/80株具有高度同源性。  相似文献   

16.
将24头健康DLY(杜洛克×长白×约克夏)仔猪按性别、体重随机分为2组,采用鼻腔喷雾法分别接种生理盐水(对照组)和含3.8×107 CFU/mL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稀释液(试验组),研究了猪感染胸膜肺炎放线杆菌48h后血清及肺组织抗氧化功能的变化。结果显示,试验组血清中SOD、CAT的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GSH-Px、MDA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OH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0.010.05)。试验组肺组织除CAT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0.01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三聚氰胺急性中毒对小白鼠内脏器官的损害及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将18~22g昆明种小白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经口灌喂蒸馏水和不同剂量的三聚氰胺(370、739和1 479mg/kg)。染毒后第36小时处死小白鼠,观察肺等内脏器官的病理变化;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三聚氰胺对肺、肝、脾和肾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病理学观察显示,三聚氰胺各剂量组小白鼠肺充血,肺泡腔有少量红细胞和炎性细胞浸润。1 479、739mg/kg组小白鼠脾、肝轻度淤血,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和蛋白管型。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三聚氰胺各剂量组肾和肺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各剂量组肝和脾的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证实,三聚氰胺急性中毒会造成小白鼠肾、肺、肝和脾损害并诱导肾和肺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8.
PTD-FNK蛋白可以穿透细胞膜进入细胞内发挥抗凋亡作用,抵抗各种不利因素造成的细胞死亡,但国内未见将其加入水牛精液稀释液抑制精子冷冻凋亡的报道。本试验中,在水牛精液冷冻稀释液中添加不同浓度(0、0.1、1、10、100 nmol/L)的PTD-FNK蛋白,冻后检测精子常规质量指标的同时检测精子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Caspase-8、Caspase-9基因)mRNA表达和Caspase-3蛋白酶的活性;最后以最优PTD-FNK蛋白浓度批量生产冷冻精液,选择50头广西地方母水牛进行人工授精试验。结果显示:①1 nmol/L组精子质膜完整性和10 nmol/L组精子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 nmol/L组精子活力和1、10 nmol/L组精子活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100 nmol/L组精子活率却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②1 nmol/L PTD-FNK蛋白显著降低冻后精子Caspase-3 mRNA表达(P<0.05);③人工授精后第60天受胎率达60%,略高于其他研究者取得的受胎率(56.25%,P>0.05)。总之,PTD-FNK蛋白可以显著提高水牛精子冻后质量,其机制之一可能是它显著抑制了冻后精子Caspase-3 mRNA的表达;以PTD-FNK蛋白冷冻的水牛精液实施人工授精后可以取得比现有水平更高的受胎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