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瞭望》2002,(45)
当今世界各国的关系,特别是大国之间的关系,集中表现为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民族凝聚力在内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和竞争,各国都在争分夺秒地进行战略上的“排兵布阵”,不管是强势国家还是弱势国家,针对今后一二十年,都有着雄心勃勃的计划和脚踏实地的动作。美国把21世纪初定位为维持其“一超”地位的“机遇期”,俄罗斯视未来五年为其强国战略的“重大考验期”,日本推出“经济新生计划”,欧盟提出“电子欧洲”计划,印度也在实施“跨越性发展战略”,这种白热化的国际竞争新态势,让我们感觉到从未有过的紧迫。  相似文献   

2.
人多地少,没有地下资源,面对信息化、经济全球化的 21世纪的挑战,韩国为了生存和发展,根据自己的特点,结合遭受 1997年经济危机沉重打击的惨痛教训,制定和通过了“科技立国”的“至 2025年科技发展长期计划”。 这一计划是由韩国“总统 21世纪委员会”通过长达近 3年的研究,于去年底通过的。韩国媒体把“总统 21世纪委员会”称为“韩国的脑库”,集中了韩国各行各业的精英、专家、学者、大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和政府高级官员。 按照这个计划,韩国把信息、生命科学、新材料、能源、环境等 5个领域作为 21世纪的先导科技,对这些领域…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863”、“973”、“火炬计划”等著名科技计划逐渐为人所熟知,这些计划从不同战略层面推动了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其中“863计划”和“973计划”分别针对的是国家战略高技术研究和重大基础研究,而“火炬计划”则开启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大幕。 1988年,为应对当时在世界范围内掀起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4.
苏洁 《党政论坛》2013,(18):44-45
环顾当今世界,地缘板块之变、国家转型之痛、发展方式之争、力量重组之显、有效治理之难无不表明,一个全球政治的“再平衡时代”已然到来。这种“再平衡”也成为亚太地缘政治环境的鲜明特色。在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促动下,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等地区国家都在推进自我版本的再平衡战略,传统意义上的“小国”也在努力找寻和利用新的战略机遇。  相似文献   

5.
一、当前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的特点 由于知识经济的到来,科技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在1998-2000年间,世界各国,尤其是一些主要发达国家对本国的科技发展战略先后进行了调整,到2001年已形成基本框架和格局。这种调整的战略重点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1. 各个国家在其所制定的新的科技发展计划中,更加突出高新科技。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它对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是相当重要的,这越来越成为一种共识,尤其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对它的认识要更加深刻一些。各国新的科技计划更加体现高科技和新技术的战略布局,更加青睐…  相似文献   

6.
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放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最近,国务委员兼国家科委主任、国家科技领导小组副组长宋健就我国科技改革与发展的总体情况以及“九五”科技发展战略等有关问题,对本刊发表谈话。 宋健说,当今世界,经济和科技  相似文献   

7.
日本政府在2001-2002年制定了新的节能技术发展战略,强调“以‘需’为本”的战略思维,立足于民用、运输、产业等跨部门的节能需求,大力加强战略性的技术开发和普及,形成从提出课题到加以解决,从基础技术开发到应用、普及、波及的“一以贯之”的技术发展计划。  相似文献   

8.
如约来到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强伯勤的办公室,门上赫然写着“需进门商榷者请敲门即人,不必等回应”。推门而人,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办公室被隔成两部分,里面一间摆了三张办公桌,其中_张是强伯勤的。“最近我已经接到许多记者的电话要求采访,其实首席科学家制度早就在中国实行”,强伯勤说“1986年中国开始实施‘863计划’时,每个领域都有首席科学家,相当于专家委员会的主任。我从1996年开始担任‘863计划’生物领域首席科学家,这次我和陈竺院士联合主持的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虽然是个普通的项目,但责任非…  相似文献   

9.
进入21世纪,经济日益全球化,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取胜的关键在于人才。世界各国对人才的争夺战越演越烈,高技术人才流失已威胁到国家的科技和经济安全。因此,无论是美国、日木等发达国家,还是印度等发展中罔家,以及俄罗斯等转型国家,都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新加坡李光耀曾说过,治国的成功之道就是栽培优秀的人才,罗致更多的人才,提高政府的素质和生活的素质。世界各国在实施人才战略方面主要有以下做法。  相似文献   

10.
今年以来,陇西县紧紧围绕“打造‘示范带点’引领先行,建立‘六大体系’全面推进,完善‘六项机制’强化保障”的总体思路,坚持“一年抓‘带’‘点’、两年建体系、三年上水平”,不断加快推进城乡党建观念、资源、工作“三个统筹”,着力构建双向开放、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城乡党建一体发展大统筹格局,有力推动了全县城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口号当戒空     
口号当戒空湘亭“九五”伊始,各级政府乃至各单位和部门部制定了“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于是各种“战略口号”也纷纷出台.这是明确目际、统一思想、鼓舞士气所必要的。然而.最近见诸报端、电台、电视屏莫的一些地方性口号,却招来了当地人颇多微辞。’‘为...  相似文献   

12.
把中国争取南亚周边稳定和促进中印关系发展仅仅落实在中国也要公开支持印度‘入常’一点,是缺乏战略见地的。  相似文献   

13.
80年代中期,以依靠科技迸步为主要内容的“科技兴市”战略在我国的一些中等城市率先制定和实施,并迅速得到了全国许多城市的响应。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20个省、区提出了“科技兴省(区)”计划;有200多个城市确立了“科技兴市”战略。 “科技兴市”为振兴城市经济,推动城市全面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是认真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有力措施,它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城市领  相似文献   

14.
发展中国家人才回流,既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国家发展的标志之一。在发展中国家所有的引进项目中,人才引进最为重要。如何吸引更多的海外留学人员为国效力,是所有发展中国家及地区普遍面临的紧迫问题。许多国家的经验证明,解决这个问题的基础要件,就是制定专门计划,加大经费投入,优化创业环境。从6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周边的韩国、印度、泰国、新加坡和我国台湾、香港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在经济起飞阶段都曾经采取各种措施,吸引海外人才。这些举措形式多样,效果明显,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5.
韩国曾是继巴西、阿根廷、墨西哥之后世界第四大债务国。朝鲜战争后几乎被破坏殆尽,可谓“家贫如洗”。短短的几十年,韩国何以能发展成为一个举世瞩目的新兴工业国,在日渐兴起的“东亚时代’,处于极重要的中心位置呢睛国经济的崛起,引起人们普遍的关注,并给人们以有益的启示。启示之一:科技、经济一体化。国家发达的深层原因不是靠单纯财富的增加。六十年代以前,韩国一度以发展工业为主导,结果造成各方面停滞不前。后来注意发挥了以理工科大学为主,造就工程技术宏大队伍,才得以逐年稳步发展。韩国的中央工业研究所以及原子能研究…  相似文献   

16.
《瞭望》1989,(21)
山地,在世界各地分布很广。如日本、苏联、印度、尼泊尔等国和欧洲等地的许多国家山地都不少。但他们都很重视山地资源的开发、保护和对山地城镇规划建设的研究工作。如日本提出‘不能治山,就不能治国’的口号,并先后制定了‘治山治水紧急措施法’、‘陡坡地带农业振兴临时措施法’、‘山林振兴法’、‘森林法’等一系列利用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是指引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沿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进,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社会长治久安的宏伟纲领。它提出了把一个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生机勃勃的中国带入二十一世纪的伟大战略。上海正在制订的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丑’计划和2010年规划,也是上海迈向二十一世纪的宏伟战略。战略,是一定历史时期中具有重大的、全局性的、对全局有决定意义的谋划;发展战略,是对全局的发展有决定意义的谋划。一个新纪元的…  相似文献   

18.
一、新形势下高校党建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集中地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民族凝聚力以及科学技术和创新能力的竞争。在世界各国,高等学校是人文社会科学理论、高新技术研究的创新、传播和应用的基地,是国家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人才的摇篮。因此,综合国力竞争的实质也是教育水平,特别是高等教育水平的竞争。多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发展科技和教育极为重视。1995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首次正式提出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1996年全国人大又将“科教兴国”定为基本国策。江泽民总…  相似文献   

19.
吴静潮 《求知》2001,(4):13-15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五”计划的.《建议》中指出:“实施‘走出去’战略,努力在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方面有新的突破。”这是党中央顺应历史潮流,在深刻分析了当前国内外形势,总结我国改革开放经验基础上提出的一项更高层次的、富有新内涵的重大开放战略。实施这一战略对于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我国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三步战略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十一五’期间山西面临科学发展与加快发展的双重压力。”中共山西省委书记张宝顺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期间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说,“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国际国内能源需求加大、产业转移加快、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等重大机遇,开拓创新,实现又快又好发展的新跨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