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禹权恒 《理论导刊》2014,(3):104-107
民国时期是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在"民国文学"的结构框架之内,重新梳理中国现代文学的诸多细节,能够有效地调整文学史研究的固有路径,极大地增强文学史书写的自觉意识。作为"民国文学"的一种阐释模式,"民国机制"的生成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拓宽研究视野,完整地呈现文学史建构过程中的事实真相,具有显著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胡适先生是推动白话诗的先驱,他于1917年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积极宣传个性自由、民主和科学,积极提倡"文学改良"和白话文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在《文学改良刍议》中,他提出写文章"不作无病之呻吟"",须言之有物"等八项主张,为新文学形式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在《文心雕龙·时序》篇中,刘勰主要以帝王对文学发展的影响为"主线"来论述梁代以前的文学发展史,突出彰显了帝王在文学发展中的"枢纽"地位。帝王的创作实践、审美趣味、文学爱好,对文学的重视、对文人的礼遇,帝王政治教化、文艺政策以及治下的人情世态、社会风俗都对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刘菲 《学理论》2014,(2):145-146
周作人是五四时期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在诗歌、散文、翻译、文学批评等多个领域都具开风气之成就,他是新文学史上一个绕不过的存在。在文学批评领域,周作人"人的文学"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影响是长远而深刻的。  相似文献   

5.
洪何苗 《学理论》2010,(12):169-170
毕淑敏的散文中常出现医生为病人治病的片段,她以笔为手术刀在散文创作中对读者进行文学治疗。通过对毕淑敏散文中的病人与文学治疗现象进行分析,探讨毕淑敏散文中文学治疗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6.
辽宁沿海经济带对于辽宁经济社会的建设以及实现东北全面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在其建设中需要文化的支撑,并发挥文学的作用.要在更大更广的范围内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文学对于建设辽宁沿海经济带文化环境的重要性;要创作出反映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典型事件及典型人物的优秀文学作品;实现文学与建设辽宁沿海经济带文化的双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吴永 《理论导刊》2020,(6):48-55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因应革命的需要,果断弃用外来楔入的"苏维埃"话语,并适时建构了本土特色鲜明的"新民主主义"话语。作为党的核心政治话语,"新民主主义"话语集马克思主义、"三民主义"和党的早期革命理论之精华,建构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民族国家的基本学说,极大地促进了近代以来"民族—国家"的整合。通过成功建构"新民主主义"话语,中国共产党不仅在政治层面上掌握了话语权,增强和提升了自身政治凝聚力和文化自信,而且标识了民族国家建构的历史向度,为构建中国话语体系提供了良好范例。  相似文献   

8.
民族伟大复兴和实现现代化强国往往伴随着话语的崛起和强大。语言的本质是思想、话语的直接现实和展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语言生成论、语言属性论、语言革命论和语言使命论的深刻洞见为中国话语建构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方法论基础和价值指引。语言生成论揭示了中国话语建构必须"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语言属性论揭示了中国话语建构是阶级性与公共性的辩证统一;语言革命论揭示了中国话语建构以"改变世界"为历史任务;语言使命论揭示了中国话语建构以"人类解放"为价值本位。  相似文献   

9.
张丹 《学理论》2011,(34):232-233
近几年,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英语专业已培养出越来越多的"研究型"人才,越来越多的学生本科毕业之后没有踏入社会,而是步入了研究生学习的殿堂,这一现象引发了师生对于独立学院"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所以拟从我院英美文学的课堂教学入手来探讨独立学院"研究型"人才培养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当下的文学理论界,世界文学作为全球化产物,正得到国内外一些专家学者的关注。世界文学在全球化语境下提出,但是追随世界文学的思想源头,确是与世界主义、古希腊文化传统及其域外传播都有一定的关联性。世界主义为世界文学的孕育和发展提供了思想保障;经济全球化到文化全球化为世界文学的孕育和发展提供了实践模式;古希腊文化传统为世界文学的孕育和发展注入了包容开放的精神特质。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着共同促进世界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李映冰 《理论导刊》2015,(3):108-112
文章对1990年代国内文艺学界就文学与意识形态关系展开论争的几种代表性意见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意识形式""意识形态形式"作为意识形态思想体系的补充性、修正性说明,用来定义文学并不合理。从马克思主义文论形态本身、历史沿革以及出于现实的考量,用"意识形态"定义文学都是一种必然。文学在反映社会存在方面具有自身的独特性,这种超越于意识形态的、能动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方式,可以"审美反映"命名。"意识形态"的文学观和"审美反映"的文学观两相结合,奠基并建构了新时期以来渐次形成的"审美意识形态"的文学观。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5,(11)
以美国建国初期西部大开发为背景的《拓荒者》,是展现美国民族题材最具代表性的小说,标志着美国民族文学的辉煌起步。开拓、创新并使用本土民族素材、创建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学,成为美国彻底摆脱殖民地文化,获得民族文化独立的根本途径。库珀作为第一个采用美利坚民族文学创作的作家,无疑是真正意义上的美国文学开拓者。  相似文献   

13.
在市场语境中,大众文学炙手可热,鄙俗化倾向愈演愈烈;主流文学、精英文学则不断萎缩、衰落。这种雅、俗文学严重失衡的文学格局,造成了受众认知能力的退化和审美水准的降低,势必导致民族文化水平和精神素质的整体滑坡。因而,透析各种文学形态的生存现状,剖析并批判大众文学的严重弊端,对寻求高雅文学的振兴,促进雅俗文学的协调发展,建立健康合理的文学新格局,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4.
滕振丰 《学理论》2010,(19):201-201,293
伴随着社会的数字化、信息化进程,世界逐渐被把握为“图像”了。在“图像霸权”君临现实之际,传统的以文字符号和纸质媒介为存在方式的文学受到空前挑战,有人称“文学的时代已经终结”了。笔者以为,图像的发展并不意味着必然埋葬文学,相反,二者之间存在共生的可能。  相似文献   

15.
陈长利 《理论导刊》2015,(4):104-109
形式主义文论文学形式思想有三个发展阶段:语言形式阶段,侧重文学语言特殊性的研究,借助文学语言的特殊组织,文学成为一个审美自治的领域,以俄国形式主义文论为代表;本体形式阶段,侧重文学形式与意义结合为有机统一体,文学具有向本体世界追寻的能力,在现代社会具有精神救赎的作用,以英美新批评文论为代表;功能形式阶段,侧重文学形式与社会精神结构之间的关系,文学处于社会精神结构的指定位置,通过阐释活动建立起文本与世界的联系,以法国结构主义文论为代表。  相似文献   

16.
曾羽霞  童圆 《学理论》2013,(15):169-171
大众文学与精英文学作为不同的价值类型,两者本无明确划分,力图将两者区分开来的行为其实是拥有权力话语的阶层站在一定的文化立场的发言。从表面来说,精英文学似乎总是引领和规范大众文学的,但究其实质,精英文学的目的始终是维护其话语权,对其他话语往往采取"遏制"和"修正"两种途径。大众文学尽管不以话语权为目的,但在传媒时代下,大众传媒加速了精英权力话语的消解,大众文学的兴盛和发展从本质上颠覆了精英文学的话语权威。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5,(26)
由于地缘的原因,现代黑龙江流域文学中的外来文化因素主要来自俄罗斯和日本。相对而言,具有异域风格的俄罗斯文化对现代黑龙江流域文学的影响更大。俄罗斯文化给现代黑龙江流域文学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为现代黑龙江流域文学注入了强壮的斯拉夫民族的新鲜血液。  相似文献   

18.
方美 《学理论》2012,(20):173-174
网络时代的到来,打破了传统的线性叙事的文学文本,出现了非线性的文学文本。文本方式的改变也给文学接受带来了改变,接受者的主体性地位得到了明显地提高。他们在文学创作、文学阅读、文学评论上主体性作用在增强。读者告别了单一的文字文本,图像的参与使视觉上获得了更多的新鲜感。但另一方面,图像使文本审美空间缩小了,文本的韵味也因此降低了。图像使带有模糊美感的文字文本明晰化了,略去了读者的体味过程,容易造成马尔库塞所说的"单面人"。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5,(36)
作为一部神学典籍,《圣经》也是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本文从文本修辞、思想内容、文化和文学四个方面分析了《圣经》的经典文学特质。了解《圣经》的经典文学特质,对了解和欣赏西方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龚奎林 《学理论》2010,(5):120-121
《人民日报》是中共中央的机关报,作为权威党报见证着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与成熟。尤其是通过报纸版面刊载文学作品与文艺批评,推动着“十七年”文学的传播,使“十七年”文艺作品能够迅速在读者中获得反应,达到产生修身立命、美感培育、心灵沟通和潜移默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