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文化民生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体现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软实力",它不仅是幸福民生、健康民生,更是政治民生,是文化之本、民生之魂、和谐之基。云南文化民生改善的重要内容和举措是公共文化建设。只有加强公共文化建设,才能有效改善文化民生,让文化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  相似文献   

2.
民生问题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要解决民生问题,保证中国社会的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就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社会建设,使社会建设和经济建设相协调。只有大力加强社会建设,着力改善民生,中国社会才能真正朝着和谐、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民生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建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共福州市委、市政府始终履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致力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从根本上改变了旧福州民不聊生、积贫积弱的局面。总结福州民生实践以及取得的成效和主要经验,对进一步推动福州民生建设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关伟文 《当代贵州》2013,(23):56-57
观山湖区以发展经济为支撑、以改善民生为核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共同构筑"幸福美丽观山湖"。2013年4月18日,观山湖(原金阳新区)区委一届二次全会明确提出2013年在全省全市率先第一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建成一个真真正正让老百姓得实惠、群众认可、不含水分的小康社会,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共同构筑"幸福美丽观山湖"。  相似文献   

5.
“学习的出发点、落脚点都在服务群众、改善民生和推动科学发展上,要通过服务群众,用民生幸福指数来检验学习成果。”谈到如何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时,临沧市市委书记杨洪波说。  相似文献   

6.
《当代党员》2010,(6):47-47
一、十七大把改善民生写进党的报告,探路城乡统筹重任的重庆,在推进科学发展的同时,着力民生建设,为人民谋幸福。本期“特别策划”栏目推出《民生重庆:要为人民谋幸福》组合报道,集中反映了民生建设的“重庆作为”。各级党组织可在近期通过专题组织生活会、报告会等方式,参考以上文章,组织党员干部就如何发展和保障民生进行专题讨论。  相似文献   

7.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我们党着眼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作出的重大决策和部署。关注民生,关心和改善群众生活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为改善民生,必须加快社会建设。要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8.
周贺 《新长征》2011,(10):44-45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人民群众的希望、社会和谐的基础,也是发展成果的体现。长春市宽城区在全面推进“改造大铁北,建设新宽城”战略的同时,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民生,从百姓生存性、安全性、发展性民生需求人手,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人民得实惠,为百姓谋福祉,吹响幸福宽城建设冲锋号。  相似文献   

9.
《求贤》2012,(11):26-26
近年来,宁河县牢固树立民本理念,在寻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围绕夯实“基本民生”、抓好“重点民生”、保障“底线民生”,连续五年实施二十项民心工程,特别是今年谋划的新二十项民心工程。努力改善群众生活,提高群众幸福指数,实现了“在发展中惠民、在惠民中发展”。  相似文献   

10.
覃淋 《当代贵州》2021,(14):6-7
贵州尽心尽力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将民生工作作为检验人民幸福指数的考核目标,让群众真切感受到民生的温度、幸福的质感。悠悠万事,民生为大。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放在心上,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把高质量发展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1.
正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至关重要,这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密切相连,与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息息相关。一、民生建设意义重大民生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宗旨的体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改善民生、推进社会建设的新要求。这反映了党对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改善民生回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陈志新 《奋斗》2011,(2):29-30
2010年,在边境口岸城市——黑河,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也在不断提升。一幅经济快速发展、人民和谐幸福的美好画卷正在浓墨重彩绘就。出台了关于贯彻省委进一步加强民生工作决定的实施意见,大力实施30项惠民行动和12项重点民生工程,着力解决就业、就医、  相似文献   

14.
万事民为先。近年来,炎陵县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最大的公务,坚持民生工作和经济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民生状况有了明显改善,群众的幸福指数有了明显提升。坚持富民为先,夯实民生基础。扩大就业。依托企业促进就业,突出抓好"两园两区"建设,注重项目能耗审核、环保评审两关,积...  相似文献   

15.
《天津支部生活》2008,(12):45-45
国以民为本。改革开放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始终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将改善民生、保障民生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在社会建设的过程中把教育作为民生之基、就业作为民生之本、收入分配作为民生之源、社会保障作为民生安全网,从而使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生活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6.
民生是社会和谐之本。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湖北省宜都市不断强化民生为先的理念,通过建立健全教育、卫生、文化、就业、社会保障和社会管理等六大体系,加大民生投入,加强民生项目建设,努力把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体现到群众幸福指数提升上,实现了城乡公共服务更加充分,城乡居民生活更加富足,社会秩序更加安定。  相似文献   

17.
个性话     
<正>从一定意义上说,科学发展观就是人民幸福观。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就必须把武汉促进中部率先崛起、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过程,变成创造幸福、分享幸福、提升幸福的过程,实现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幸福指数与发展指数同步提升,努力建设民生幸福城市。发展GDP是政绩,提升GNH(国民幸福指数)也是政绩,而且是更重要的政绩。  相似文献   

18.
2013年,兴海县投资1.1亿元不断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截至去年10月底,已完成3项农村公路连通油路工程,总里程56公里;2项连通砂路的农村公路,总里程74公里;党政军企共建的7项道路硬化工程,总里程47.065公里。随着改善民生的新举措不断推出,面对各族群众追求幸福生活的新期待,兴海县统筹推进社会各项事业,不断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19.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邓小平始终对人民群众怀有无比深厚的感情,高度关注民生,努力改善民生。他从观念上纠正了忽视民生的两个倾向,从战略上构建了发展民生的三大理论,从政策上提出了关注民生的四大举措。  相似文献   

20.
徐吉欧 《当代贵州》2018,(51):40-41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改革开放40年来,毕节市民政系统始终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方向,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保障民生,让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成现实。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巨。毕节市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共享发展,持续改善民生,一件件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实事,构建起百姓幸福指数的“上扬曲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