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2 毫秒
1.
中国的法制现代化是一个从传统人治社会向现代法治社会的转型过程,是中华法律文明的成长与跃进过程。传统法文化对现代法制建设的影响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传统法制文化与现代法制存在冲突在一定意义上,中国的传统法律文化是与现代文明相背离的,它对法律现代化进程的制约,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法律受到政治的制约。在中国古代,政治和法律的关系在形式上是为礼和刑的关系,“德主刑辅”、“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礼被认为是核心和基础,法是手段,是辅助性的,法律只是治民的工具。近代中国的法制改革,事实上走上了一条实证主义的…  相似文献   

2.
我国法治建设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支撑,任何标榜“全盘西化”的法律移植思想都无法在我国生存。建构法治社会需要吸收西方先进的法律文化及法治观念,但也不能摒弃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借鉴国外有益成果的基础之上,吸收传统文化的优秀因素,构建符合中国国情、满足民众生活需求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进行法治建设必须处理好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要树立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建设中国特色先进文化;提高民众的法律意识、个人权利意识、法律素质;积极推行依法治国方略;强调法律实施中程序正义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有着浓厚的公法化特点。传统公法文化今天仍然根深蒂固地存在着并对当前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起着巨大的阻碍作用。为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必须完成对传统公法文化的现代改造。  相似文献   

4.
法治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当代中国的法治建设任重道远,欲实现彻底的现代法治文化转型,就必先根除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流弊,充分挖掘法治的本土资源并吸收和借鉴成熟的西方法治文明,构建民主、和谐的法治文化。  相似文献   

5.
“法须是良法”,否则就不会有文明的法治.传统的“法治”文化要转变为现代的、社会主义的法治文明,必须首先改变其价值追求,从根本上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社会主义法治文明的价值追求,实质上应该是:集中人类以往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的优秀文明成果,按照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创造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从而促进整个社会文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古代法制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智慧和资源,要注意研究我国古代法制传统和成败得失,挖掘和传承中华法律文化精华,汲取营养、择善而用"[1]。如何对待传统法律文化,关系到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的进程。传统法律文化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原生力量,为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提供了中国智慧与本土资源;传统法律文化在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具有再生价值;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要创造性地传承和发展传统法律文化,探讨传统法律文化在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中的新生路径。  相似文献   

7.
录囚、直诉与会审均是中国传统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曾经在传统司法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明确该制度的运行机制后,应当洞悉该制度的精神意蕴和此种精神意蕴对现代法治建设的价值。录囚、直诉与会审制度的核心价值是“仁”,换用现代法学的语汇是对“人”的关注。解析传统法律中对人的形塑与关怀,与现代法治文明中的人的地位进行合理性通约,乃是传统司法文化古为今用的不二法门。  相似文献   

8.
王晓广 《理论前沿》2009,(23):19-20
当代中国法治建设必须正确处理中西法律文化关系并做出合理的价值选择.建构一个以社会主义为导向,传统法律文化为根基,现代法治文化为主体的中国特色的法律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9.
行政法律文化在中国的传承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行政法律文化源远流长。自清末以降 ,传统的行政法律文化在与现代法治理念的冲突中逐渐转型。正是传统与现代之间冲突与互动的矛盾运动促进了中国行政法律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法律思想与现代法治理念在物质条件、社会秩序结构、法律文化本位、法的人性基础以及对法本身的认识等方面存在着悖反与冲突,而在刑罚的谦抑性、对权力的限制以及人权保障等方面又有相契合之处,但冲突与悖反是二者关系的主要方面。应当在现代法治理念指引下,积极探索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现代化路径,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换,以适应中国现实制度建设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在法治中国文化进路上,传统法律文化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传统法律文化是法治中国时空坐标的逻辑原点,是法治中国进程的内源动力。传统法律文化中的德主刑辅、礼法并用、仁政思想、民本情怀、天人合一、和谐大同等思想铸就了法治中国的文化品格。从"德治"到"法治":宪法法律至上中融入"德主刑辅";从"民本"到"人本":主权在民的背景上坚持"以人为本";从"吏良"到"善治":制约政府权力的基础上坚持"为政以德"开启了传统法律文化返本开新式的转换路径。  相似文献   

12.
实现法治 ,须有良法。“三个代表”思想是当代中国法治建设的灵魂 ,是否体现了“三个代表”的要求 ,是判别法律之良恶的最高标准。发展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法律文化是现代社会文化是否先进的重要标志 ,良好的法律应当体现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并在创建先进文化中发挥确认、巩固、保障和促进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法文化以“群体共存”为基本追求,法律被看作维护民族、国家整体利益的工具;西方法文化则从“个体自由”出发,把法律看成保证社会活动公平、民主的行为规则。作者对中国传统法文化和西方法文化从史源、法律观、价值观和法制传统四个方面进行了比较,旨在扬弃中国传统法文化,提取西方法文化中对当代中国法治建设有益的成份,营造依法治国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4.
中华民族历经了悠久的发展历史,在这一过程中,传统法律文化自成体系,在世界法律文化体系之中曾经扮演了重要角色。当前,我国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法治建设是其中的重要任务,只有不断加强法律文化建设,才能使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和西方法治观念相契合,对人类社会的进程产生积极影响。文章以此为视角,分析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现代法治建设的影响,并从多个视角对现有的法治体系进行了重构,为法治社会的构建提供必要的可供借鉴的信息。  相似文献   

15.
儒家人性论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哲学理论基础,主要有“性善论”、“性恶论”、“性三品说”,它们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形成、修正与发展及命运的转折起了重要作用。因此,揭示儒家人性论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关系,对于认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内容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不照搬政治制度的模式,这是邓小平理论中法制思想的重要内容。这里所讲的中国国情,当然包括中国的法律文化传统在内。对中国法律文化传统不能一味否定,其中也有许多在今天仍值得弘扬的东西。中国在建设法治社会的过程中亦应如此,我们应当学习借鉴西方法律文化传统中的优秀部分,吸取中国法律文化传统中所独有的东西,把中西两种法律文化融汇起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法治社会。  相似文献   

17.
中西法律文化差异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文化是法治的支撑 ,中西法律文化传统具有诸多差异。中国传统文化属于人治文化 ,缺乏支撑法治的法律文化传统 ;西方法律文化蕴含深厚的法治根基。究其根源是由中国传统的农业文明和西方的工业文明的差异所致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公安法治建设处于破局重建的关键期,传统意识仍有较大的影响,现代化的“中国”法治理念末完全确立,公安法治建设应关注理念、制度和文化三个层面的问题,要立足于现阶段中国法治状况,重视本土法律文化资源,实现公安法治的本土化。  相似文献   

19.
中华传统法律文化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强大精神动力和重要的"本土资源"。清官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法律文化中较为典型的代表,其对我国现代法治建设既有阻滞作用,又有推动作用。重视发挥清官文化中追求公平公正的价值指引等积极因素,合理地改造其有悖于现代法治要求的消极因素,对当前的法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民族的生存方式孕育了民族文化,民族文化铸就了民族法律文化的魂灵,而民族文化和民族法律文化形成了各异的民族性格。西方法律文化创造了西方制度文明,但其未必适合于中国的国情,在实现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的过程中,借鉴、移植西方法律制度虽然必要,但也要与中国的文化传统相契合,否则只会“南橘北枳”。几十年社会主义法制实践证明,刚硬、冷峻的法律实际上饱含人类的悲悯之情,法律的魂灵深深地根植于传统法律文化之中,只有从传统文化中找寻社会主义法律失落的魂灵。社会主义法治才会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