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湘潮》1985,(1)
一九八四年十一月十八日,醴陵县各界群众两千多人隆重集会,纪念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国工人运动杰出领导人李立三同志诞辰八十五周年。位于醴陵县渌江乡的李立三同志故居,经修复后也于这一天正式开放。胡耀邦同志为故居亲笔题写了“李立三同志故居”的匾额。参加李立三同志故居开放典礼的有中共湖南省委常委、省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主任黄道奇,省政协主席程星龄、副主席袁学之等,以及株洲市、醴陵县党政负责同志;李立三同志的夫人、北京外语学院教授李莎,李立三同志的儿子、黑龙江大学教授李人纪及其他亲属和部分生前友好,专程从北京前来的全国总工会、劳动人事部的代表,也出席了开放典礼。在开放典礼大会上,黄道奇同志代表省委、省政府致词,李莎同志、李人纪同志、株洲市委书记曹伯纯、醴陵县委书记丁益宏讲了话。黄道奇同志为李立三同志故居开放剪彩。接着,各级领导、来宾,以及群众代表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李立三同志故居及故居陈列室。下面是黄道奇、李莎、李人纪同志讲话全文。  相似文献   

2.
李立三同志的一生,极具传奇色彩。在他生前与逝后,被追悼过4次。 在长期的战争年代里,他不顾个人安危,为革命出生入死,在敌人统治的心脏地区顽强斗争,有3次他被同志们误以为已经“光荣”,为他举行了追悼会,其中有两次是周恩来同志主持的。但他却3次大难不死,重返革命队伍,继续投身革命。然而,建国后,在和平环境里,李立三同志却始终没能摆脱跟随他大半生的“立三路线错误”的阴影,受到残酷迫害,最后李立三同志自己为自己顽强的生命划上了句号。但是就在李立三同志真的离开人间后,他的追悼会却被历史无情地推迟了13年后才召开。  相似文献   

3.
王铭三同志是一位智慧长者,是我的好上级和尊敬的师长.1979年8月2日,他走完了为党为人民勤奋工作、无私奉献的光辉一生,永远离开了我们.惊回首,30年在眨眼间过去了,但我与铭三同志相识、相随、相知的近六年岁月,仍宛然在目,思之泫然.  相似文献   

4.
这是毛泽东同志1938年3月21日在延安时写给八路军后方政治部宣教科长赵品三同志的。 赵品三同志山西榆次人,原名振鑫,字品三,后以字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曾任中央苏区教育部艺术局局长。抗日战争时期,先后担任中共中央北方局秘书长、中央军委秘书厅副秘书长。建国后,历任中央公安部政治保卫局副局长、北京  相似文献   

5.
郑位三同志是我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红四方面军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一生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对上级和同志既尊重、信任,又不迷信、盲从,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坚持原则。1939年6月,新四军第4支队支队长高敬亭因受当时新四军个别领导的错误处理而被错杀。郑位三同志对此始终有不同的看法,他多次说:“第一,高有错误;第二,他不是反革命;第三,他确有大功;第四,光第一、二、三条就绝不能杀。”历史证明,郑位三同志对高敬亭的评价是公允的。1975年12月,经宅泽东亲自批示,中央军委为高敬亭同志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相似文献   

6.
我是谭冠三同志的战友、妻子。我们基本都是同时期参加革命的人。他出生在湖南 ,1 92 8年跟随朱德、陈毅上了井冈山。我出生在四川通江县 ,1 933年参加红军。我们都经历过长征 ,到了陕北后才相识 ,相好的。 1 937年 8月在延安结婚。结婚后 ,我们一起经历了八年抗战、三年解放战争。后来我们又一同进军西藏、建设西藏。我们共同奋斗、生活几十年 ,可供回顾的事很多 ,这里仅把我跟随冠三同志进军西藏前后的经历作一回顾。一、南下途中的分别1 947年 7至 9月 ,当时任晋察冀军区第三纵队政治部主任的冠三同志 ,去西柏坡参加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召…  相似文献   

7.
李立三同志离开我们转眼27年了,每每想起和他相处的日子,他那高风亮节,立党为公的高尚品格在我记忆的长河里总是依然栩栩如生。他不愧是“我党的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国工人运动的杰出领导人之一。”“文化大革命”运动中,由于林彪、“四人帮”反党集团的迫害,李立三同志过早地离开了我们,于1967年6月22日在北京含冤逝世,时年68岁。  相似文献   

8.
在郑位三同志百年诞辰之际,我们格外怀念这位从湖北红安这片热土上走出来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湖北人民熟悉和尊敬的老领导。难忘峥嵘岁月,郑位三同志在大别山区发动群众、组织暴动的身影;驰骋江淮河汉,指挥千军万马抗击日寇的雄姿;擘划中原突围,拉开威武雄壮的解放战争序幕的惊人之举。他为党为人民的事业殚精竭智,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的高风懿德,永镌青史、长存荆楚、光照人间。我即使坐牢杀头,也绝不屈服郑位三同志革命一生,战斗一生,始终保持着坚定的革命信念。他不畏强敌,不避艰险,多次受命危难,…  相似文献   

9.
一九三七年六月二十三日,正当七七事变前夕,国难当头,国共重新合作,全国人民奋起抗日救亡的时刻,国民党反动派丧心病狂,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在福州西门外杀害中共闽中特委书记王于洁(吴梅)同志。同时被杀害的有共产党员潘涛(原名陈如舫)、俞长越、黄效民、陈炳奎同志,转瞬已四十四年了。在五位烈士中,俞、黄、陈三同志未曾认识,对王于洁、潘涛二同志,我是熟悉的,尤其是在漫长的战斗岁月里,我曾受到王于洁同志的教诲,在莆田广业游击区、涵江特委机关,跟随他到平原、沿海深入农村,朝夕相处,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王于洁同志为人爽直,他那种诚挚深切之情,仿佛一股无形的力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历史学会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六十周年,举行了学术报告会。首都广大历史工作者聚集一堂,白寿彝、翁独健、苏秉琦三同志作了学术报告,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同志,也和大家一起参加了这次学术活动。  相似文献   

11.
<正>在对待错误的问题上,有的人总是躲躲闪闪,文过饰非,生怕丢了面子。而李立三同志则不然,他直面错误,能够知错改错,敢当反面教员,为我党树立了一个榜样。解放战争初期,李立三在东北局和东北民主联军工作。在一次庆祝苏联“十月革命”纪念大会上,负责同志请刚从苏联回国的李立三同志讲话,他欣然同意了。主持人宣布:“请李隆郅同志做报告。”当时,大家都不知道李隆郅是谁。只见李立三走到讲台前讲开了,他先讲了苏联“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在讲到中国革命特  相似文献   

12.
囚语(一九四一年一月二十一日)叶挺编者按:我们在中央档案馆馆藏档案中找到叶挺同志写的这篇《国语》,封页上有杨尚昆同志的批示:"送曾三同志存",批示日期不详。叶挺同志在《国语》中回顾了早年思想性格的形成和参加革命以来历经的危难,特别是表达了对皖南事变中...  相似文献   

13.
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求是杂志社于2001年6月16日在京召开“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座谈会”。中央有关部门、地方、企业和解放军等单位的领导同志出席了座谈会。求是杂志社总编辑王天玺同志在会上就“三个代表”的理论创新问题作了讲话。会议由求是杂志社社长高明光同志主持。求是杂志社副总编辑荀春荣、朱峻峰、王茂华同志,编委李明三同志参加了座谈会。现将会上的发言摘要发表。  相似文献   

14.
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求是杂志社于2001年6月16日在京召开“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座谈会”。中央有关部门、地方、企业和解放军等单位的领导同志出席了座谈会。求是杂志社总编辑王天玺同志在会上就“三个代表”的理论创新问题作了讲话。会议由求是杂志社社长高明光同志主持。求是杂志社副总编辑荀春荣、朱峻峰、王茂华同志,编委李明三同志参加了座谈会。现将会上的发言摘要发表。  相似文献   

15.
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求是杂志社于2001年6月16日在京召开“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座谈会”。中央有关部门、地方、企业和解放军等单位的领导同志出席了座谈会。求是杂志社总编辑王天玺同志在会上就“三个代表”的理论创新问题作了讲话。会议由求是杂志社社长高明光同志主持。求是杂志社副总编辑荀春荣、朱峻峰、王茂华同志,编委李明三同志参加了座谈会。现将会上的发言摘要发表。  相似文献   

16.
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求是杂志社于2001年6月16日在京召开“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座谈会”。中央有关部门、地方、企业和解放军等单位的领导同志出席了座谈会。求是杂志社总编辑王天玺同志在会上就“三个代表”的理论创新问题作了讲话。会议由求是杂志社社长高明光同志主持。求是杂志社副总编辑荀春荣、朱峻峰、王茂华同志,编委李明三同志参加了座谈会。现将会上的发言摘要发表。  相似文献   

17.
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求是杂志社于2001年6月16日在京召开“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座谈会”。中央有关部门、地方、企业和解放军等单位的领导同志出席了座谈会。求是杂志社总编辑王天玺同志在会上就“三个代表”的理论创新问题作了讲话。会议由求是杂志社社长高明光同志主持。求是杂志社副总编辑荀春荣、朱峻峰、王茂华同志,编委李明三同志参加了座谈会。现将会上的发言摘要发表。  相似文献   

18.
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求是杂志社于2001年6月16日在京召开“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座谈会”。中央有关部门、地方、企业和解放军等单位的领导同志出席了座谈会。求是杂志社总编辑王天玺同志在会上就“三个代表”的理论创新问题作了讲话。会议由求是杂志社社长高明光同志主持。求是杂志社副总编辑荀春荣、朱峻峰、王茂华同志,编委李明三同志参加了座谈会。现将会上的发言摘要发表。  相似文献   

19.
作始也简 将毕也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求是杂志社于2001年6月16日在京召开“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座谈会”。中央有关部门、地方、企业和解放军等单位的领导同志出席了座谈会。求是杂志社总编辑王天玺同志在会上就“三个代表”的理论创新问题作了讲话。会议由求是杂志社社长高明光同志主持。求是杂志社副总编辑荀春荣、朱峻峰、王茂华同志,编委李明三同志参加了座谈会。现将会上的发言摘要发表。  相似文献   

20.
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求是杂志社于2001年6月16日在京召开“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座谈会”。中央有关部门、地方、企业和解放军等单位的领导同志出席了座谈会。求是杂志社总编辑王天玺同志在会上就“三个代表”的理论创新问题作了讲话。会议由求是杂志社社长高明光同志主持。求是杂志社副总编辑荀春荣、朱峻峰、王茂华同志,编委李明三同志参加了座谈会。现将会上的发言摘要发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