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补益肺肾汤对变应性哮喘大鼠模型辅助性T淋巴细胞(helper T cell,Th)1/Th2的影响,探讨其治疗变应性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60只雄性SD大鼠,将其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生理盐水组、补益肺肾组,每组15只,采用0.5%磷酸组胺溶液超声雾化法复制变应性哮喘大鼠模型,最后一次激发后处死大鼠,收集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 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血清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in E,IgE)、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和干扰素γ(interferon-gamma, IFN-γ)水平,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脾Th1、Th2细胞比例。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IgE和IL-4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益肺肾组血清IgE和IL-4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补益肺肾组大鼠血清IgE和IL-4水平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生理盐水组和补益肺肾组大鼠BALF中IL-4水平明显降低(P<0.05),IFN-γ水平明显上升(P<0.05);补肾益肺组大鼠BALF中IFN-γ水平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生理盐水组和补益肺肾组大鼠脾中Th1/Th2明显上升(P<0.05);补肾益肺组大鼠脾中Th1/Th2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结论 补益肺肾汤可能通过下调IL-4水平和提高IFN-γ水平,调节变应性哮喘大鼠体内Th1/Th2失衡。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吐纳呼吸操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哮喘慢性持续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配合穴位贴敷,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吐纳呼吸操,疗程均为6周;治疗后3个月随访时,记录两组哮喘急性发作次数及呼吸道感染次数;治疗前、治疗后及随访时,采用哮喘控制测试问卷(asthma control test,ACT)评价哮喘控制水平,采用肺功能中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flow in one second,FEV1)、呼气峰值流量(peak expiratory flow,PEF)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VC%、FEV1%、PEF%)和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检测仪评估患者气道通气功能及炎症程度,采用哮喘生活质量量表(asthma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AQLQ)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哮喘急性发作次数和呼吸道感染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随访时,两组ACT评分、FVC%、FEV1%、PEF%、FeNO及AQLQ中活动受限、哮喘状况、心理状况和对刺激原的反应4个维度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各项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时观察组ACT评分、FEV1%、FeNO及AQLQ中活动受限、哮喘状况、心理状况3个维度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吐纳呼吸操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能显著提高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症状控制水平和肺功能水平,缓解哮喘气道炎症,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人参皂苷Rg1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 EAE)的抑制作用及其对脾淋巴细胞T细胞亚群和外周血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C57BL/6小鼠皮下多点注射MOG35-55、百日咳毒素的方法复制EAE模型。将EA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人参皂苷Rg1低、中、高剂量组,同时设置正常对照组,每组6只。首次免疫后第10天予以不同剂量Rg1腹腔注射,连续给药14 d。第35天处死小鼠后取脊髓,观察各组小鼠脊髓炎症细胞浸润和脱髓鞘等病理变化,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Th1、Th17、Treg细胞亚群,采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7A、干扰素γ(interferon gamma, IFN-γ)、IL-6、IL-10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人参皂苷Rg1低、中、高剂量组小鼠神经症状评分显著下降(P<0.05),脊髓炎症细胞浸润评分和脱髓鞘评分显著降低(P<0.05),脾淋巴细胞CD4+、CD8+、Th1、Th17 T细胞亚群比例显著降低(P<0.05),Treg(CD4+CD25+FoxP3+)比例显著升高(P<0.05),外周血IFN-γ、IL-17A、IL-16水平显著降低(P<0.05),IL-10水平显著升高(P<0.05),人参皂苷Rg1的作用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性。结论 人参皂苷Rg1可显著改善EAE小鼠的临床症状,减轻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和炎症细胞浸润,其作用可能与调控Th17、Th1、Treg细胞亚群失衡,抑制炎症细胞因子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阳和平喘颗粒对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asthma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overlap,ACO)肾虚痰浊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ACO肾虚痰浊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阳和平喘颗粒,疗程为14 d。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 2(interleukin 2,IL 2)、IL 13、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水平,以及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水平和肺功能。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 2水平明显升高(P<0.05),血清IL 13、IgE水平和FeNO水平明显降低(P<0.05),第1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orced vital capacity ratio in one second,FEV1/FVC)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IL 2、FEV1、FVC、FEV1/FVC升高值和IL 13、IgE降低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阳和平喘颗粒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ACO肾虚痰浊证,可减轻炎症程度,降低气道高反应,改善患者肺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咳喘停贴剂穴位贴敷对慢性哮喘大鼠Th1下游抑炎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6组:正常组、模型组、布地奈德组、穴位假贴敷组、地塞米松组、穴位贴敷组,每组8只。用卵清蛋白致敏和激发的方法复制慢性过敏性哮喘大鼠模型。模型复制后各组给予相应的治疗,治疗14 d后观察各组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ial 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和IL-12含量。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BALF中IFN-γ、IL-2、IL-12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穴位假贴敷组BALF中IFN-γ、IL-2、IL-12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布地奈德组、地塞米松组、穴位贴敷组IFN-γ、IL-12含量明显升高(P<0.05),IL-2含量呈升高趋势(P>0.05),但3组之间IFN-γ、IL-2、IL-12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咳喘停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哮喘大鼠的机制与调节呼吸道中抑炎细胞因子IFN-γ、IL-2、IL-12的分泌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补肺通络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急性加重期肺肾气虚证的疗效.方法 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0)和对照组(n=20).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肺通络方,各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疗效及临床总疗效,测定两组治疗前后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FEV1.0)和FEV1.0与用力肺活量(forced volume capacity, FVC)比值(FEV1.0/FVC比值),及血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结果 治疗组症状、体征总积分,FEV1.0、FEV1/FVC比值及血CR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或P<0.01),其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肺通络方配合西医常规治疗可有效减轻COPD急性发作期肺肾气虚证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降低CRP,较单纯常规治疗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宣痹汤对Ⅱ型胶原诱导的关节炎(CIA)大鼠Th1/Th2细胞漂移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组)和模型复制组,模型复制组经成功复制CIA大鼠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M组)和宣痹汤组(X组)。X组灌胃给予宣痹汤3周,同时M组和N组给予9.0 g/L氯化钠注射液3周。其间测量非致炎足踝关节直径,并进行关节炎指数评分。灌胃结束后,经股动脉取全血,使用ELISA法测定血清INFγ和IL-4水平;使用流式细胞术,以外周血CD4 INFγ 和CD4 IL-4 T细胞分别代表Th1和Th2细胞,测定各自在淋巴细胞所占比例,计算Th1/Th2比值,并将CIA大鼠踝关节直径与Th1/Th2比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M组相比,CIA大鼠关节直径、关节炎指数评分均有改善(P<0.05);血清INFγ和IL-4水平,Th1所占比例以及Th1/Th2比值均显著下降(P<0.01),Th2所占比率显著上升(P<0.01),且CIA大鼠临床症状的改善与Th1/Th2比值降低具有相关性(r=0.846,P<0.01)。结论:宣痹汤能有效缓解CIA大鼠临床症状,恢复Th1/Th2漂移,这可能是其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补肾解毒法对多发性硬化小鼠中枢神经炎症及外周血CD4+ T细胞亚群(Th1、Th2、Th17、Treg细胞)的影响。方法 以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 EAE)模型作为多发性硬化动物模型,以C57BL/6小鼠皮下多点注射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35-55(myelin oligodendrocyte glycoprotein 35-55,MOG35-55)的方法复制EAE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泼尼松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每组8只小鼠。模型复制后第30天取小鼠脊髓,光镜下观察各组小鼠脊髓炎性细胞浸润和脱髓鞘等病理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脾脏Th1、Th2、Th17、Treg细胞亚群,ELISA法检测脾脏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干扰素-γ(interferon gamma, IFN-γ)、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 IL-4)、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 IL-10)、白细胞介素-17A(interleukin-17A, IL-17A)水平。结果 中药高剂量组、泼尼松组炎症评分和脱髓鞘评分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高剂量组、泼尼松组脾细胞培养后上清液中致炎因子IFN-γ、IL-17A降低明显,而抑炎因子IL-4、IL-10升高明显,Treg比例明显升高,Th1和Th17比例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肾解毒法能够调节EAE小鼠失衡的CD4+ T细胞亚群,显著抑制EAE模型的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健脾化湿法对脾虚湿困证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大鼠血清干扰素-γ(interferon-γ, IFN-γ)和白介素-4(interleukin-4, IL-4)含量的影响,探讨健脾化湿法治疗UC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健脾化湿组。采用多因素相结合的方法,模拟中医传统病因“久居湿地,饮食失宜,过于劳倦”复制脾虚湿困证大鼠模型,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灌肠法复制UC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IFN-γ和IL-4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健脾化湿组大鼠血清IFN-γ含量显著降低(P<0.05),IL-4含量显著升高(P<0.01),〖JP〗IFN-γ/IL-4比值显著降低(P<0.01)。结论 健脾化湿法治疗脾虚湿困证UC的作用机制与降低血清IFN-γ含量,升高血清IL-4含量,抑制1型辅助T细胞介导的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穴位注射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缓解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COPD缓解期患者随机单盲分为治疗组34例及对照组34例,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选穴:定喘、肺俞、肾俞、脾俞、足三里),每周1次,3个月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治疗3个月。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后使用COPD评估测试(COPD assessment test TM,CAT)进行评分,并检测第1秒用力肺活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及其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FEV1与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的比值(FEV1/FVC),及检测血液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的变化情况。 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CAT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CD4+ T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CD8+ T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FEV1、FEV1%、FEV1/FV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穴位注射丹参注射液可以改善COPD缓解期患者生活质量,改善肺通气功能,提高患者免疫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大蒜新素对鼠巨细胞病毒(MCMV)感染小鼠脾细胞Th1/Th2类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及其抗MCMV作用机制.方法:复制小鼠巨细胞病毒感染模型,将模型小鼠随机分成大蒜新素治疗组和安慰剂组,于MCMV感染后48 h开始分别给予大蒜新素一般剂量(25 mg·kg-1/d)和等量9.0 g/L氯化钠注射液腹腔注射;另设大蒜新素处理组和空白对照组,不接种病毒,分别给予大蒜新素一般剂量(25 mg·kg-1/d)和等量9.0 g/L氯化钠注射液腹腔注射.用ELISA法检测小鼠脾细胞Th1类细胞因子IL-2、IFNγ和Th2类细胞因子IL-4,IL-10水平.结果:MCMV感染可导致BALB/c小鼠Th1类细胞因子IL-2表达明显下降(P《0.01),Th2类细胞因子IL-10表达显著增高(P《0.01).大蒜新素能诱导正常BALB/c小鼠和MCMV感染模型鼠脾细胞Th1类细胞因子IL-2和IFNγ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Th2类细胞因子IL-10表达明显下降(P《0.01).结论:大蒜新素能显著上调正常和MCMV感染模型小鼠脾细胞 Th1类细胞因子IL-2和IFNγ的表达,并抑制Th2类细胞因子IL-10的表达,通过诱导和促进特异性Th1优势应答反应来发挥抗CMV效应.  相似文献   

12.
高三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处在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在高考大背景下,在家长的期待目光中,在社会“金榜题名”光环的渲染中,他们背负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表现出紧张、焦虑、抑郁等症状,有的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高三学生心理压力产生,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家长、社会、学校和教师应共同努力,把握高三学生心理压力的成因及规律,积极探讨缓解高三学生心理压力的措施,提高高三学生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调适能力。  相似文献   

13.
肖枫 《理论前沿》2003,(1):17-19
“9·11”事件以来,国际局势虽然风云变幻,党的十六大作出了“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的战略判断。我国仍有难得的“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加紧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